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明钱庄,对外三条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明钱庄,对外三条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粗人,武夫!

顾正臣指着廖永忠离开的马车,在心里骂了几句,不识好歹,救你的命都不知道,还没礼貌地将自己赶出马车,不就是顺手拿走了你的弓,至于嘛。

萧成看着顾正臣手中的弓,眼神中充满喜欢,见顾正臣低头把玩,又露出了惋惜:“这是德庆侯的良弓,以柘木为干,戴牛为角,牛筋鱼胶,柔丝如水,赤漆在身,委托大匠耗时八个月打造而成,是一张一石三斗弓。”

顾正臣试了试弓弦,很有弹性,松开之后嗡嗡作响,看了看萧成:“你这什么眼神?”

萧成挠头:“有个词叫什么,暴暴天物……”

“那叫暴殄天物!抱你个头啊,我就不能用弓箭了?”

顾正臣抓着弓就朝着府邸方向走去。

萧成郁闷。

你用一石三斗的弓?

有本事你将三斗的米来回提个十次,只要不气喘不脸红,就算你赢。

回到府中。

顾正臣来回试了几次,终于放弃了。

丫的,这玩意就不是自己这小胳膊小腿能用的,双臂没个二百斤力气根本用不了,找个时间,需要设计一张能轻松拉开又能击远的弓才行。

将弓丢给萧成,顾正臣看着萧成轻松地拉开弓,还在那摆了个潇洒装酷的姿势……

“明天起,你教我射箭。”

顾正臣认真地说。

萧成直摇头:“你没这个天赋,而且我怕你射中我。”

顾正臣咬牙:“你就不能站在我身后?”

萧成摊开手:“站在哪里有什么区别,你练剑的时候丢剑分前后左右吗?五戎怕你,张培提心吊胆……”

顾正臣指了指萧成手中的弓:“什么时候我能稳稳射中一百步靶,这张弓就属于你。”

萧成苦着脸:“百步靶?你干脆说这辈子都不会给我算了!”

“五十步!”

“成交!”

萧成伸出手掌。

五十步靶,就是废物勤学苦练也能上靶了。

这可是一张良弓!

萧成伸手抚摸着弓身,如同抚摸绝色少女。

顾正臣不想看萧成那副恶心人的模样,转身去找张希婉。

夜色深沉。

张希婉两腮桃红,掐着顾正臣的胳膊。

顾正臣一把将张希婉拉到怀里,笑道:“够了啊,刚刚已经掐我几次了,还来……”

“……”

张希婉将头埋在被子里,听着顾正臣的心跳声,轻声说:“夫君能回来真好。”

顾正臣抚摸着张希婉光滑的脊背:“陛下已经恩准设置泉州特区,泉州开海已成定局。现如今萧成加入了亲军都尉府,靖海侯吴祯在福州,德庆侯廖永忠也将请旨南下泉州,那么多人盯着,陛下足以放心。等这次出金陵去泉州府时,你跟我一起去吧。”

“当真?”

张希婉惊喜地抬起头,见顾正臣眼神耷拉着,连忙趴下身,又掐了一把:“也只有夫君狠心将希婉丢在这里。”

“敢埋怨夫君,需要接受惩罚。”

“什么惩罚?”

张希婉感觉到了什么,连忙告饶。

说补偿的是你,说奖励的是你,说惩罚的还是你,明明就是……

起晚了。

张希婉感觉没脸见人了。

顾正臣并不在意,又不是第一次这样,刚成婚时不也如此,习惯就好。

萧成看着顾正臣走出来,气不打一处来。

说好的早上练习弓箭,你人呢?

这都什么时辰了!

顾正臣哈哈大笑着说明日,只带了萧成便出了门。

宝钞提举司。

从七品衙门提升为四品衙门就是不一样了,门口甚至还安置了六名军士值守。

顾正臣是宝钞提举司的副提举,进出自没有障碍。

费震听闻顾正臣来了,带着副提举曾通走出迎接。

顾正臣看到熟悉的费震,拱手道:“费提举,别来无恙。”

“顾县男,我等这厢有礼了。”

费震恭恭敬敬。

虽说费震在宝钞提举司的官位最高,可费震很清楚顾正臣身兼数职,拿出来几个大的就不好惹,何况他还与皇帝、太子关系密切。

一番寒暄,各自落座。

费聚拿起一本大册,递给顾正臣:“你且看看。”

顾正臣打开之后,看着上面张贴着十张宝钞,分正反两面,字贯分别是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分别对应黄、紫、青、红、绿五种颜色。

费聚感叹道:“为了研究透你说的水印,大匠试验了不下千次,甚至还对纸张做了改进,最终通过凸凹版滚轴的方式,实现了水印添加。”

顾正臣走至门口,站在阳光下,斜着书册凝眸看,果然在宝钞之上发现了水印,正面水印是字贯,反面水印是老朱的头像,不过这水印头像并不甚清晰,相对浅淡。

不过对于大明来说,当真弄出来水印已经让顾正臣震惊。古人的智慧有时候当真不可小觑,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不懂得什么自然科学,但动手能力、制造与摸索能力都十分出色。

顾正臣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们做到了!很不错!”

费震笑道:“有这一道防伪技术在,相信可以让百姓更能放心使用、识别宝钞,杜绝伪造。”

顾正臣将书册合拢,问道:“现如今刷印了多少宝钞?”

费震没有瞒着,直言道:“目前宝钞提举司日夜刷印,已制成一贯宝钞五百万张,五百文宝钞五百万张,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宝钞各六百万张。另外,宝钞不涉小钱,故朝廷去年全力运转铸钱,至今已完成两万万钱铸造。”

顾正臣重重点头。

不管宝钞如何,铜钱的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撼动,宝钞在初版的设计上,最主要面向的还不是百姓,而是商人。

毕竟百姓家穷得叮当,平日里买东西都是用粮食当货币,有点钱也是小钱,通常都是几文钱几文钱的用,没谁会拿出一百文的宝钞去买豆腐吃,人家也找不开啊。

顾正臣清楚这种定位不利于宝钞向更下层流通,但宝钞想得到百姓的认可,首先要得到商人的认可。以一种缓慢嬗变的方式推行宝钞,三年立下基柱,五年之后站稳脚跟,然后再推出小钱宝钞,以良币驱逐铜钱,最终经过多年实现宝钞取代金银铜。

宝钞推行不可急于求成,只要宝钞能立得住,可以自由兑换,商人自然会选择宝钞。毕竟这些人谁也不希望带一堆铜钱来回路上奔波。

据说前段时日,有商人带了一大笔钱走运河,结果船在卫所附近沉了,军士跑过去帮忙救人,顺便将捞上来的一些钱财占为己有,官府想要为商人讨回钱财,惩罚军士。事情闹到老朱这里,老朱说军士只以为是无主之财,拿了不算什么大的罪过,让其将不当所得交出,就此结案。

可怜的商人只能自认倒霉,毕竟人家拿走了一堆铜钱,非说就拿了一枚铜钱,你也没辙。

若是有了宝钞,这种事就不会再出现。

按照制定的规章,宝钞出现浸水,破烂,焚毁,撕破等,只要宝钞存留部分有四分之三,钱庄可以免费兑换新的等额宝钞,商人不承担任何成本。

昏钞与新钞等值,是顾正臣强烈要求确定下来的,至于宝钞折旧成本,自然由钱庄、户部与朝廷承担。不过这点损耗相对宝钞带来的便利而言实在不值一提。

费震将一个卷轴递给顾正臣:“这是大明钱庄对外告示,你看看是否需要修改。”

顾正臣展开卷轴看去,这里面大大小小写了三十余条,密密麻麻,让人看着头疼,于是说道:“对外告示内容不能如此之多,只写三条即可,多了不好口口相传。”

副提举曾通皱眉,谨慎地说:“这里三十六条,可是我们日夜凝思,与户部商讨两个多月最终敲定的结果,每一条都很重要,只写三条,怎么能安人心?”

顾正臣摇了摇头:“看似很重要,其实太细。有些细的内容,完全可以挂在钱庄里面,对走入钱庄想要兑换金银、兑换宝钞、借贷之人讲解,不需要对外言说。就比如这第十二条,大明钱庄分布诸府州县,于这地大明钱庄存入开具凭证,可至他地大明钱庄取出金银铜与宝钞,月收周转息千分之二……”

费震想了想,赞同了顾正臣的提议,皱眉问:“那应该保留哪三条?”

顾正臣思索了下,指了指卷轴中的字:“保留这两条,然后添加一条,略是改动。第一条:大明钱庄乃户部、皇室所力,以大明国库作担保。第二条:大明钱庄可等价兑换金银铜与宝钞,钱钞并行于世,以便万民。第三条:大明宝钞制作精良,雕有皇帝头像,是为龙行八方,庇佑大明子民。”

费震、曾通吃惊地看着顾正臣。

一干内容经过他的精简,竟只成了三条……

仔细推敲,可以发现其中玄机:

第一条是告诉所有人,大明钱庄不是商人所开,而是朝廷所设,有国库作为支撑,不可能拿不出钱财。

第二条是声明钱庄支持等价兑换,钱钞并行,打消商人、百姓顾虑。

第三条则是在告诉所有人,大明皇帝在宝钞上,赶紧兑换一点带回家,这玩意比门神好使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