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八百九十九章 蒸汽机是生产力

大明:寒门辅臣 第八百九十九章 蒸汽机是生产力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清晨的微风吹不动衣袖,只柔柔地吹着人面。

宁国站在五百余弟子的前面,身旁是朱棣、朱樉等人,一袭儒袍,头戴儒巾,若不是小荷才露的身材,乍一看未必知其是女儿身,毕竟男弟子里面也有些人皮囊生的清秀、好看,比如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进来的梅殷。

顾正臣与唐大帆、马直等人笑谈着,待先生来报弟子悉数已至时,便一起登台。

台高半丈,抬眼之间可见格物学院全体。

顾正臣看着寂寂无声的众人,走至高台前端,肃然道:“今日召全体至此,只是一个目的,那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确立蒸汽机为格物学院第一等任务的地位!日后无论是筹算院,还是材料学院,亦或是新儒学院,但凡是格物学院可以调动的人、物、钱、粮,但凡蒸汽机有所需,一律调配支持!”

此言一出,不少人震惊。

宁国也没想到,为了蒸汽机,顾正臣竟然给予了如此大的支持!

朱棣深吸一口气,明白顾正臣已经将蒸汽机作为了格物学院科研成果的最重要部分来抓,这次集议,便是为了扫除阻碍蒸汽机发展的一切东西。

马直、唐大帆等人连连点头。

格物学院内部存在若干学院,而这些学院内部的资源分配是不均等的,比如一年内机械工程学院拿走几万两进行研究,这还嫌少,而新儒学院一年的花销不过千两,有人嫌多。

钱粮不是无尽的,给这个学院多点,那个学院就需要压缩,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学院自先生至弟子的不平衡感,专修医学院的,认为给得不够多,连医学典籍都凑不到一人一本,材料学院的认为给得太少,一次找矿就需要很多花销……

资源不平衡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催生了一种声音:蒸汽机吃了太多资源,应该分出来部分交给其他学院。虽然这种声音还不够响亮,不够显着,但苗头已生。

顾正臣不可能像针对银钞失衡问题时一样选择激化失衡,腾挪应对,这些不良的认识与思想,给勒住就得勒住。

部分弟子、先生想不明白这些问题,说到底并不是出于个人利益,而是出于分学院利益考虑。但这些人忘记了,分学院的利益,必须在整个学院的利益之下。

顾正臣抬手,严肃地说:“为何要集中资源,不惜代价,甚至是片面失衡去推动蒸汽机发展,今日,便在这里说个清楚!诸位听好了,蒸汽机是什么,它是生产力,是强盛国运的标志!”

“何为生产力?就如最初的老农,他们不懂得精耕细作,一亩地只能收可怜的两三斗粮,可当犁、耧车等出现后,细心耕作,还是那一亩地,却可以收一两石粮!这蒸汽机,如田上的犁,增产之高不下十倍!”

“当然,蒸汽机的应用并不是在耕田之上,这只是个比喻。可依旧有许多人不明白蒸汽机的未来在何处,应用在何处,不明白蒸汽机为何如此重要,那就听好了。目前机械工程院进行蒸汽机的研究,有一个鲜明的目的,那就是取代人力摇橹,实现船只的机械航行,试想,大明的船只可以一年四季,无畏风向水流,随时可扬帆——”

凝眸。

顾正臣看到了朱元璋、朱标缓缓走来,皆是微服而行,身边连个护卫都没带。

朱元璋似乎注意到了顾正臣的目光,只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不必惊动其他人,顾正臣只好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然后背了下手,给林白帆了一个手势,林白帆了然走开。

顾正臣继续说:“蒸汽机一旦在船上应用,大明便可实现南粮北运,北煤南运。若凤阳、河南、山东、北平诸地遇灾害,朝廷救灾运粮的时日可以从过往的十余日、月余压缩到三日、十日甚至更短!灾情之下,早一日送至物资,便早一日活人无数……”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对朱标道:“这小子说得没错,蒸汽机一旦用在船上,那用处实在是太多了。除了救灾之外,还有戡乱地方与抵抗外敌!你也知道,咱们大明以南京为都,朕对南京并不甚满意,太过偏南,以至于朝廷想要节制边军多少显得有些乏力,加上每次用兵沙漠,都需要漫长的运输线,行程遥遥,战未起,士气先磨耗在了两三千里路程之中……”

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低声道:“父皇,顾先生对蒸汽机船只的设计也有过设想,朝廷或许应该给龙江船厂下旨意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你是说打造特用船只?”

朱标微微点头:“儿臣分析过顾先生所言,宝船也好,大福船也罢,都是综合作战船,但随着蒸汽机的发展,就必须准备相应的船只。比如那运煤专用船,还有专用的火器、火药运输船,甚至连运兵船也应该考虑在内……”

朱元璋沉默了。

蒸汽机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现在顾正臣回来了,蒸汽机上船并实现机械驱动船只是迟早的事,日后朝廷必然需要适应蒸汽机来改造船只。

如顾正臣所言,火药弹的运输不应该与军士混在一起,以避免出现意外军士损失惨重,为保证军队调动速度,可以打造专门用于转运军士的蒸汽机船,还分出了一次专用一千、两千、三千军士三类。

顾正臣的这些想法让朱元璋迟迟拿不准,不是因为道路不对,而是这样一来,朝廷每年需要给船厂拨付海量的钱粮,有些肉疼舍不得,再说了,这船每十年,最多十二年就得更换,十二年之后想要维持一定数量的船只,就必须每年拨给钱粮,这就是一个无底洞,朝廷能不能吃得消还不好说。

可有些前期工作不能不抓起来。

蒸汽机船行进在茫茫大海之上,想要补充淡水可以靠岸,找个岛就是了,可想要补充煤炭,这就不是上岸就能解决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