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九百零一章 铁路,万世之基

大明:寒门辅臣 第九百零一章 铁路,万世之基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顾正臣深深看着朱元璋,在最初的安排中,蒸汽机车与铁路计划并不打算拿出来,至少短时间内不想拿出来,原因是这玩意实在是太耗钢铁,太吃钱粮,以大明当下的钢铁产量,朝廷的钱粮数目,根本不足以支撑铁路的铺设。

别说铁路了,就是混凝土道路朝廷都有些吃力,至今主要用于城关、边镇建设,道路铺设缓慢且有限,朝廷宁愿在一些官道基础上修修补补,也不愿投入大量钱粮来铺设混凝土道路。

可现在,朱元璋亲自到了格物学院。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要知道现如今的老朱是真正的日理万机,忙碌得很,他完全可以派人听闻然后写成文书送至武英殿,坐着看看就够了,可他这次亲自来了。

显然,他想要更清楚知道蒸汽机的应用与未来!

顾正臣清楚,在老朱手底下做事,必须揣测朱元璋的心思,思考朱元璋的态度。

蒸汽机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这一点历史给过证明。

现在缺乏的是资源,大量的钱粮、人才、物资!仅仅靠着商人“捐款”、顾青青经商、远海贸易中专为格物学院的抽分,并不足以解决如此庞大的资源缺口。

顾正臣需要朱元璋更大力度的支持,为了这个目的,顾正臣决定画一个更大的饼,看着朱元璋严肃的面容,回道:“陛下,蒸汽机车可成,只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无数钱粮……”

朱元璋看着走下高台的顾正臣,厉声道:“钱粮的问题朕相信你能解决,现在,朕需要一个确切的年份!”

顾正臣苦涩不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陛下,要不让他们先散了,换个清净地说话?”

朱元璋点头。

马直、万谅等人行礼,带一干人离开,宁国、朱棣等皇子皇女留了下来,沐春、徐允恭等人也没走。

顾正臣再次给朱元璋行礼,然后道:“陛下,蒸汽机车不是三年、五年,甚至也不是十年可以做成的事,它需要的资源很是庞大,不仅牵涉钱粮,还包括铁矿供应、冶炼铸造、煤炭供应、人才培养……”

朱元璋紧锁眉头:“十年都不能做成,朕还有几个十年可以等?顾小子,这蒸汽机车该不会是你自我保全之道吧?”

顾正臣很想说“是”,但又怕挨老朱一顿胖揍,表态道:“陛下要惩治臣子,臣子有多少保全之道也未必够用。再说了,参与蒸汽机车的主力可是宁国公主与一众皇子、格物学院的弟子,有臣没臣,迟早会走上这条路……”

这年头保命的铁券都不管用,态度还是放低点好。

朱元璋凝眸,目光锐利:“说吧,到底需要多少年,朕能不能看到蒸汽机车跑在大明的疆土之上!”

顾正臣见朱元璋有几分急切,思索了下,认真地说:“蒸汽机车建成,打造试验的铁路,用不了太久,臣推测,只要蒸汽机、钢铁材料跟得上,用三至五年打造出一条铁路完全可行。但——这铁路的里程十分有限,并不足以延伸到百里、千里、两千里之外,对朝廷而言作用并不大。”

朱元璋抬了下眉头:“为何要修铁路,给蒸汽机车安上车轮跑不行吗?”

顾正臣微微摇头:“若只是拉动少量的车辆,比如三五个,确实不需要铁路,可那样一来蒸汽机车的作用也就不大了。若要拖动数十个车辆,数千人,那就需要专门的道路,以钢铁为基……”

朱元璋听明白了,路不好,拉不了太多东西,需要弄一条钢铁之路,为蒸汽机跑提供“官道”。

三五年时间,还不能达到百里吗?

自己看重蒸汽机车,是因为它可以将几千里之外的事以最快速度传到金陵,以便于朝廷施策,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可若是铁路连百里都够不着,那要这玩意还有什么用?

百里之内的事,那就是京畿之地,这里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出了问题也能顷刻间摆平,实在没建造的必要。

顾正臣看着暗暗盘算的朱元璋,开口道:“陛下,一旦试验成功,剩下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百年,便是铺路。路铺到哪里,蒸汽机车便可以通往哪里。”

朱元璋脸色好看了一些,但依旧没说话。

顾正臣轻声道:“铁路如同钢筋铁骨,大明再无分裂之忧,外敌想要威胁大明社稷也不会那么容易。陛下,这是万世之基。”

万世之基?

朱元璋心头一动。

大唐强大,可藩镇割据很是厉害,内部分裂问题几乎耗去了其国运。试想,若大唐有铁路,有蒸汽机车,那地方如何割据,又有多少人有胆量公然对抗朝廷?

再说了,铁路是可以修很多年,但也能用很多年不是?这不只是自己在世时用,二世、三世及以下一代代,都能使用。为了孩子,为了后人,自己不辛苦点,不多给他们做点事,日后这江山他们怎么能做安稳,怎么能治理好?

这事要做!

不仅要做,还要长期做,哪怕是自己驾崩了,朱标也得接着干,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大明国祚!

朱元璋沉声道:“提出来了蒸汽机车与铁路,你总需要提要求吧,需要朝廷做什么?”

顾正臣苦涩地摇了摇头:“陛下,不是臣提要求,而是为了实现蒸汽机车朝廷需要给予支持……”

“有区别吗?”

朱元璋反问。

顾正臣郁闷,这区别大了去,一个是自己主动提要求,一个是朝廷主动给帮忙,全都是自己的要求,日后出了问题,肉疼的时候,还不得抓着自己一顿揍,你是大明皇帝,为了后代,得主动给政策、给钱粮,给好处,不能总让自己提……

显然老朱不在意这一套,将一切都按在了顾正臣头上。

顾正臣没办法,只好说:“一旦确定要研制蒸汽机车与铁路,那就需要海量的钱粮。”

“不要告诉朕,你不能解决钱粮问题。”

“陛下,这可不是几万贯,十几万贯,而是数以百万贯,数以千万贯计,臣如何能解决……”

朱元璋颇是无赖:“这不是朕的问题,朕只要蒸汽机车与铁路,钱粮的事,你自己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