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藏国 > 第二百六十章 深谋远虑

藏国 第二百六十章 深谋远虑

簡繁轉換
作者:高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19 23:48:5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藏国 !

崔圆是杨国忠的人,李林甫心知肚明,杨国忠推荐他为中书侍郎,就是为了抢自己的中书大印,任何旨意下发,必须有中书门下的双印才有效,门下大印在陈希烈手中,中书大印在自己的手中,虽然自己基本上都会批准押印,但杨忠国还是不放心,一定要把中书大印拿在他的手上。

李林甫笑道:“崔圆资历稍微浅了一点,如果陛下觉得他合适,老臣没有意见!”

李隆基沉默片刻道:“那就让杨国忠出任中书侍郎,爱卿年事已高,改任尚书右仆射,中书令暂时空缺,如何?”

这实际上是杨贵妃的建议,她从来不干政,这还是她第一次对朝廷人事提出建议,却在李林甫的安排上表态,李隆基还以为她是在考虑宁王的上位,便答应了她的建议。

李林甫心中激动,这是天子给他下楼的梯子了,官场向上走很难,可一旦走到顶后,再想向下走则更难,登高必跌重就是这个道理。

李林甫连忙起身行礼,“老臣感谢陛下的安排,愿意服从!”

李隆基笑了笑,话题一转道:“关于唐军和大食争夺河中的战争,朕很想听听爱卿的建议。”

李林甫当了近二十年的宰相,实在是摸透了天子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好大喜功,热衷于开疆拓土,开元七年失去了碎叶,一直是他心中之耻,后来又发动战争把碎叶夺了回来,他怎么可能听从杨国忠的建议放弃葱岭以西。

李林甫便缓缓道:“杨相国是从户部的角度看问题,他主管户部,担心财政可以理解,但维护大唐的尊严,对大食之战,必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

如果我们放弃了葱岭以西,对天下士族和民众,对各军将士会有什么影响,对整个大唐的信心和尊严又会有什么影响?

相反,如果安西唐军战胜了大食,维护了大唐的尊重,能像汉武帝一样喊出,‘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一定对天下人影响巨大,能凝聚民心,使他们对陛下更加认可,对朝廷也更加认可。”

说到这,李林甫又压低声音道:“陛下,对外战争能有效转移天下人的视线,缓和低层士庶民众对朝廷的各种不满和矛盾。”

李隆基连连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居然想到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唐朝内部各种矛盾,很高明啊!

李隆基沉思片刻道:“但朕有点担心,安西军对阵十几万大食军,会不会兵力稍微少了一点?”

李林甫笑道:“陛下,微臣接到孙子李邺的家信,他在家信中提到了一个对大食战争的方案,微臣觉得很有道理。”

“什么方案?”

“他提到了最好能让北庭军一起参战,北庭军走伊丽河谷出去,就是碎叶,距离并不远。”

“妙!”

李隆基击掌赞道:“真是绝妙之计,有北庭军参战,朕就放心多了,令孙不仅武功卓绝,战略眼光也高明,他还真是大唐皇族的一颗明珠!”

李隆基忽然想到什么,又取出李邺提交的报告,又匆匆看了一遍,有些奇怪道:“这么好的方案,报告中怎么不提出来?”

李林甫苦笑道:“他现在是碎叶兵马使,是高仙芝的下属,这个方案提出来,高仙芝未必会高兴啊!”

李隆基哈哈大笑,“那小家伙心思蛮重嘛!居然懂得不正面和上司顶撞,然后迂回作战,很好,很聪明,李相国,你后继有人啊!”

“老臣也希望他在暴风雨中搏击,尽快成为大唐皇族的栋梁!”

李隆基点点头,“相国说得对,大唐皇族膏粱子弟太多,为国立功者太少,等这次对大食之战结束,朕会让他独当一面。”

当天下午,李隆基召见了高仙芝,正式批准了安西节度府对大食之战的提议,李隆基又做出承诺,只要高仙芝能率军击败大食军主力,挫败大食东扩,自己会考虑封他为国公。

高仙芝激动得感激涕零,再三表示,自己一定不负圣意,夺取河中战役的胜利。

李隆基又提出,让北庭瀚海军也参加这次作战,接受高仙芝统一指挥。

高仙芝虽然很不情愿北庭军也来分享这次机会,但既然天子已经提出来了,他不敢反对,只得勉强答应了。

黄昏时分,高仙芝再次来到了相国府,拜见李林甫。

高仙芝就是得到了李林甫的大力举荐,才取代夫蒙灵察,成为安西节度使,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李林甫的人。

这次高仙芝来长安,表面是争取朝廷支持和大食争夺河中,但实际上是为他明年任期届满后的仕途而来。

安西节度府在唐朝的各大节度府中属于三等节度府,只能和北庭以及岭南并列,既比不上剑南、河东、河西这样的二等节度使,更不用说和陇右、朔方、范阳这样的一等节度府相比了。

高仙芝希望自己的下一个任期能换到二等节度府去,比如出任河西节度使,现在是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那不就是自己的机会吗?

高仙芝前几天已经拜访过李林甫,送了三万两银子的柜票,但他没有提这件事,明天他就要返回安西,所以他今晚必须要向李林甫提出自己的想法。

贵客堂内,李林甫眯着眼睛听完高仙芝的述求,点点头道:“你的心思我明白,你的条件其实也够了,但我也不瞒伱,盯着河西节度使位置的人很多,包括独孤烈、元素这样的关陇贵族,也包括李瑀、李岘这样的皇族,更不用说其他有资历的将领,要想实现你的目标,不是一般的困难啊!”

高仙芝小心翼翼道:“相国觉得还需要准备多少银子?”

李林甫见高仙芝还不懂自己的意思,心中着实有些不悦,便摇摇头道:“不是钱的问题,很多时候,这更是一种利益交换。”

“卑职已经按照相国的要求,任命令孙李邺为碎叶兵马使!”

李林甫不满的哼了一声,“你以为我是想要碎叶兵马使吗?”

高仙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相国根本看不上碎叶兵马使,他连忙道:“令孙虽然资历差一点,但只要军功足够也没有问题,但就是年龄”

李林甫冷冷道:“天子夸他是大唐的霍去病,又赞扬他是大唐皇族的明珠,你以为天子是随口而言?你懂天子在暗示什么吗?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二十岁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大唐皇族高升什么时候考虑过年龄?天子封他县公之爵的时候,考虑过年龄吗?”

“啊!卑职忘记令孙是皇族了,不知相国希望他出任何职?”

李林甫喝了口茶,不慌不忙道:“之前李邺出任安西都护府录事参军,他其实是文职官员,你明白吗?”

“卑职明白,请相国明示!”

李林甫缓缓道:“这次和大食之战结束后,大唐的实控范围会延伸到河中,到时我会向天子建议设立河中经略府,以取代现在的碎叶军镇,河中经略府会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相国是希望卑职推荐李邺为河中经略使?”

李林甫摇摇头,“河中经略使我会建议由宁王遥领,你推荐他出任副使兼任经略府长史。”

“卑职明白了,一定照办!”

李林甫起身送他出门,又语重心长对高仙芝道:“不要计较北庭军参战,对你来说,胜利才是最重要的,天子已经许你国公之爵,我也会尽力安排你出任河西节度使,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胜利,其他都是虚的!”

“相国提携,卑职铭记于心!”

离开相国府,高仙芝只觉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他心中着实感叹,原来李林甫让自己安排他孙子出任碎叶兵马使,是为了谋河中经略府的位子做准备,什么叫深谋远虑,他今天算是领教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