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藏国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不厌诈

藏国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不厌诈

簡繁轉換
作者:高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19 23:48:5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藏国 !

次日清晨,一只信鸽从酒楼后院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几圈,向南飞去,城头上,两名亲兵目睹了信鸽飞走,又监视一名陇右皮货铺的伙计若无其事走出酒楼,返回了皮货铺。

吐蕃军同样很重视情报收集,他们也有不少汉人探子,都是从前的陇右汉人,被掳去了吐蕃,渐渐被吐蕃化后,很多人被训练成吐蕃探子,深入唐朝各州县收集情报。

中午时分,吐蕃军主将论息颇就接到了晋昌县探子飞鸽送来的情报。

情报中显示,唐军主将叫做李业,是唐朝宁王的孙子,嗣宁王的而儿子,被封为郡王。

其实李邺有点多虑了,就算他用真名李邺,就算他承认是李林甫的孙子,吐蕃军也未必知道他是谁?

尽管李邺在长安、在草原、在西域都大名鼎鼎,但吐蕃军对李邺却很陌生,而且李邺尚没有去安西上任,吐蕃军还认为安西节度使是封常清。

这个很正常,就像唐军不知道吐蕃的内部情况一样,虽然吐蕃派汉人探子收集情报,但收集的主要是陇右、河西、剑南和安西的情报,他们不可能去河中收集情报。

当然,李邺用假身份更加有效果,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信息差问题,唐军高层将领知道他是谁,但晋昌县的百姓不知道。

吐蕃军主将论息颇从未听过李业这个名字,不过既然对方是郡王,因为高仙芝支持太子,唐朝皇帝便把他派来接替高仙芝的河西节度使。

这是唐朝的皇权内斗,吐蕃也一样存在,合情合理。

论息颇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只读过几天兵法,没有实战经验的年轻人,让他想到了一个汉人的成语:纸上谈兵。

论息颇立刻把副将扎德仁次找来商议对策,扎德仁次同样没有听说过李业这个名字,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身为唐朝的皇室郡王,一个年轻的皇族,没有任何经验。

扎德仁次冷笑一声道:“唐朝皇帝不让高仙芝来当主将,甚至裴方也不行,居然派来一个年轻的皇族子弟,他有什么本事,有什么经验,能和我们吐蕃军对抗?”

论息颇沉思片刻道:“或许这个年轻郡王很有天赋!”

扎德仁次不屑地哼了一声,“有天赋没经验是最害人的,他们会以为自己很高明,不听别人的建议,将军看得出来,他来河西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政治夺权,对他们皇帝来说,会不会作战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人。”

论息颇点点头,“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正常情况下,不能急于出兵作战,而是应该练兵一个月,熟悉军队和士兵,了解他们的作战能力,这才是名将所为,我估计这位郡王急于求成,最多三天就会带兵出征,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啊!”

扎德仁次冷笑道:“在同样的地方摔跤才是最有意思,他既然读过兵书,一定会认为我们不可能在同样地方埋伏,我们不妨在大柳井再埋伏一次。”

论息颇负手走了几步,有些为难道:“可是大帅要求我们死守城池,不准出战!”

扎德仁次劝道:“大帅以为唐军的主将会是高仙芝,所以才要求将军死守城池,但对方主将不是高仙芝,而是一名没有任何经验的皇子,这种机会出现,我们就不应该墨守成规,应该出动出击!”

论息颇缓缓点点头,扎德仁次说得对,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出动出击。

不过埋伏大柳井有点冒险,也没有必要,还有另外一个更好的伏击之处。

下午时分,杨利的手下押送几名俘虏回来,但杨利没有回来,他继续率领数十名骑兵在沙州内活动,监视敦煌城的吐蕃军主力。

大帐内,李邺对十几名将军和以及中郎将道:“根据审讯得到情报,敦煌一万吐蕃军是由吐蕃、吐谷浑、羌三个种族组成,兵力比例是五比四比一。

之前设埋伏击败唐军的吐蕃主帅便是名将马重英,但他在十天前已经离开敦煌,现在敦煌吐蕃军的主将叫论息颇,出身名门,是马重英的副将,据说此人很善于防御,马重英把他留下为主将,必然是让他死守敦煌城。”

瀚海军兵马使刘永举手道:“请使君介绍一下吐蕃军的装备。”

“吐蕃军的兵器主要是三种,弓箭、宽背短剑和长矛,他们的弓箭射程没有我们远,但如果是近距离的攻城战,就不亚于我们的弓箭,吐蕃军的盔甲是尖盔皮甲,吐蕃人的盔甲是牦牛皮制成,皮质很坚硬,吐谷浑军的盔甲是黄牛皮和马皮,防御能力要差一点,他们有两个军种,一个是剑盾军,一个是长矛军,但不管哪一个军种,他们都死战不退,除非是主将带领他们撤退,否则都是死战到底,作战意志不是一般的坚韧。”

所有唐军将领的心情都比较沉重,他们都知道吐蕃军是出了名的难缠,战斗力强悍,好在城内有一半军队不是吐蕃人,会好一点。

李邺又缓缓道:“这次和吐蕃军作战,我希望不管是北庭军,还是河西军,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不折不扣执行我的指令,哪怕你觉得指令是错的,也必须执行,我丑话说在前面,不听我军令者,立斩不赦!”

大帐内,李邺指着沙盘一条废弃的官道问李开然道:“这条路还能走吗?”

李开然点点头,“已经被风沙掩盖了,但可以走!”

“你率三千沙州军从这里出发去敦煌县,要多少时间?”

“急行军的话,两天一夜就到了,后天卑职就能赶到敦煌!”

“两天一夜够吗?两百里路程啊!”

“卑职走过,有把握!”

李邺摇摇头,“不要太急,要保证士兵充分的体力,到了敦煌后,杨利会和你联系,你要有把握能偷袭敦煌城!”

李开然苦笑道:“请使君放心,我在敦煌城四年了,我太清楚怎么偷袭敦煌城。”

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将马掌柜惊醒,他连忙出来开门,杨安跳了进来,急声道:“刚刚得到紧急情报,明天上午唐军出发!”

马掌柜吓了一跳,“这才三天,就要出兵了吗?”

杨安点点头,“我不知道原因,但消息确切,我几个老酒客,是军队的,刚才过来喝酒,明确告诉我,他们明天一早出发,他们都说这个新主帅没有经验,不重视训练,又急于立功,普遍不看好他。”

马掌柜点点头,“明天天不亮,我们就必须把消息发出去,要不然来不及!”

就在杨安把消息告诉马掌柜的同一时刻,一支三千人军队在沙州都督李开然的率领下,离开了大营,在夜间掩护下向敦煌方向疾奔而来。

李开然非常熟悉路途,他没有走官道,而是走另一个废弃的旧道,十分隐蔽。

次日一早,李邺留两千军守晋昌县,他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沙州杀去。

在李邺出兵半个时辰前,一只飞鸽将情报传送去了敦煌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