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藏国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岳州消息

藏国 第六百二十六章 岳州消息

簡繁轉換
作者:高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2 05:22:1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藏国 !

江陵,李氏族人目前就生活在这里,李邺对自己的族人还算不错,李洵出任江陵县令,李邺出钱,在这里买了百顷土地和二十座小院分给族人,每月还有例钱,使他们的生活比其他逃难百姓舒服得多。

当然,李邺对族人的要求也很严,不得仗势欺人,更不得欺压良善,族规也十分严厉,违反族规将停止发放每月例钱,严重者甚至还追回田产和房屋。

其实就是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惹是生非。

家主依然是李邺的父亲李岱,他现在可是大唐左相,人又在遥远的西北,没有时间也没办法过问族务,基本上都是副族长李崤主持家族事务。

李洵的官声不错,他上任半年已经解决了江陵百姓抱怨已久的几件民生之事,一是渡江问题,原来的渡船太小,每次都要排队一两个时辰,百姓怨声载道,李洵扩大民间办渡船,他批准增加了三家船行经营渡船,渡船一下子多了起来,运载量大,又安全,渡江从此再也不用排队。

其次便是城墙边菜场的脏乱问题,每天都有大量农民进城来卖菜,都在城墙两侧,江陵盛产鱼虾,商贩们随地杀鱼,鱼内脏以及死鱼烂虾到处乱扔,时间久了,城墙两侧臭不可闻,周围的居民十分不满,经常和菜贩子发生冲突。

李洵办法很简单,把城墙两侧画了很多方格,每个方格就是一个菜摊,把每個菜贩子的位置固定下来,每个方格内放一个篮子,所有鱼肠子和死鱼烂虾都必须扔在篮子里。每天都有人收走,如果随便丢弃垃圾被发现,则警告一次,若被警告三次就取消摆摊资格。

整肃后,无序的菜场焕然一新,李洵又拿石灰水消毒,臭味便消失了。

紧接着,李洵又组织了一支三十人的三色棍队,在街头巡逻,看见无赖在街头滋事,或者调戏妇女,棍队立刻将无赖拿下,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什么背景,当街棒打三十棍,短短十几天功夫,数十名无赖被脱去裤子当街棍打,便再也没有人敢寻衅滋事了,江陵县的社会治安焕然一新。

这三件事做完,李洵的声望高涨,百姓无不夸赞。

实际上,李洵敢做这些事,还是因为他后台硬,他的后台是江汉节度使李邺,他触犯到了很多人利益,比如渡船,原来的渡船是被罗县尉的小舅子垄断的,他把渡船经营放开后,罗县尉也不敢说什么。

第二条是比较繁琐,额外增加很多事情,以前的官员都事不关己,懒得过问。

第三条更是会得罪人,很多无赖都是大户人家子弟,仗着家里的各种关系在江陵胡作非为,李洵动手后,这些大户子弟被责打,家里也不敢寻仇,只得认了,同时约束好子弟,不敢再惹事生非。

以前的县令怕得罪县里的大户,都不敢过问,李洵却不怕,他一出狠手,江陵的诟病已久的治安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就是后台的重要性,有后台的官员就可以放开膀子无所顾虑的干,但如果没有后台,或者后台比较弱,官员就会瞻前顾后,明知该怎么做,却不敢实施。

在唐朝做官有很明细的考核,并不是你后台硬就能提升,关键还是要有能力、有政绩,历朝历代,很多政绩其实就是分糕饼,把豪强大户霸占的资源拿回一点点给普遍百姓,让普遍百姓们感恩戴德,政绩和官声就来了,而不作为,自然没有政绩,所以后台硬的人敢作为,就会出政绩。

后台硬,有能力,加上有政绩,当然就容易得到提升。

.......

这天上午,李洵和往常一样在江陵县城巡视一圈,轿子刚出门不久,便听外面一阵喧哗,前面有人拦路,在焦急叫喊着什么。

李洵急忙喝令停轿,吩咐手下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随从跑上去,片刻回来禀报,“县君,是一名商人,他说有重要事情要向您禀报!”

“带他上来!”

片刻,一名身穿黑衣的商人被带上来,跪下行礼道:“小人王渐,是一名茶商,拜见县君!”

“你有什么紧急事情要向我汇报?”

“回禀县君,小人刚刚从岳州逃回来,岳州守将康楚元发生判乱,自立为南楚大王,他的军队很快就要杀来江陵!”

李洵吃了一惊,连忙问道:“消息可属实?”

“小人家小都在江陵,小人以身家性命担保,消息属实,一点都不夸张。”

李洵已经无心去巡视了,立刻返回县衙,岳州就在荆州东南,两州紧紧相邻,一个在洞庭湖北,一个洞庭湖东,如果岳州发生叛乱,很快就会波及到荆州。

李洵匆匆来到州衙,他要向刺史魏仲犀汇报此事。

来到州衙,双方见了礼,魏仲犀请李洵坐下,魏仲犀年约四十岁,进士出身,当官十几年,官场经验要比当官仅四年,且目前只有二十四岁李洵要老道得多,资历也高得多。

但魏仲犀对李洵却很客气,谁让李洵的后台硬呢?和节度使是堂兄弟,还有个当宰相的伯父。

“发生一件事比较紧急,卑职立刻赶来向使君汇报。”

“李县令请说!”

“岳州兵马使康楚元使君知道吧!”

魏仲犀点点头,“我知道,此人还曾经坐镇过襄阳。”

“卑职今天听说康楚元叛乱了,自立为南楚大王。”

魏仲犀也吃了一惊,急问道:“消息可确切?”

“是一名商人告诉卑职,他家人都在江陵,他本人刚从岳州巴陵县逃回来,应该是真的。”

魏仲犀当即道:“我立刻发鸽信向襄阳汇报,县君赶紧通知官员和族人,先离开江陵,今天就要走,今天我没有收到石首县的快报,我正觉得奇怪,极可能石首县已经出事了。”

石首县位于长江南岸,距离岳州很近,但属于荆州管辖,如果岳州发生叛乱,那么石首县将首当其冲。

“使君也要转移!”

魏仲犀点点头,“我先通知州官收拾东西,如果形势不对,我们马上就走!”

荆州只有一千维护治安的驻军,根本挡不住叛军,叛军杀来,州县两级官员首当其冲。

但魏仲犀更担心李相国的族人,所以他要求李氏族人赶紧撤离,不能成为叛军的人质。

李洵赶回府宅,找到了父亲,告诉了他岳州叛乱之事,李崤也吓了一跳,立刻派人去召集族人来宗祠紧急商议。

一个时辰后,所有族人都赶来了。

李崤高声道:“刚刚得到消息,岳州发生叛乱,很快会波及到江陵,大家赶紧回去收拾细软,大东西就别拿了,带点粮食,驾车马赶往北城外集中,大家现在就回去收拾,午时正我们出发北上,来晚了我可不等人。”

族人们都慌了手脚,纷纷向家里赶去。

中午时分,李氏族人除了县令李洵外,都聚集到北城外,李洵是父母官,他不能逃走。

李崤便带着族人驾着二十几辆大车向北方逃去。

此时,岳州叛乱的消息已经在江陵县传来,县里一片混乱,豪门大户们纷纷向城外转移财产,普通百姓也拖家带口向乡村亲戚家里转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