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藏国 > 第七百四十二章 调兵遣将

藏国 第七百四十二章 调兵遣将

簡繁轉換
作者:高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2 05:22:1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藏国 !

从秦州到洮州大约相距五百里,山岸叠嶂,道路险阻,需要穿越秦州、渭州和岷州,都是从三个州的南部穿过去。

辛云京对陇右的地形非常熟悉,但他还是找了一名向导,从一条可以走骆驼的道路过去。

次日上午,李邺任命辛云京为主将,鹰扬郎将张冰泉为副将,两人率领一万五千军队和一万头骆驼,浩浩荡荡向洮州临潭县方向杀关。

李邺随即又命令李抱真为主将,左大治为副将,准备率一万军去伏击渭州的吐蓄军,又命令雷万春为主将,徐建为副将,同样率一万军队准备去伏击岷州的吐蓄军。

至于兰州的吐蓄军队,则由李邺亲自统领三万大军去应对。

当然,不是立刻出发,必须等辛云京成功袭击了汉人战俘营后牵一发动了全身,他们才会出发。

中军大帐内,李邺对四名大将道:“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就是你们自己去发挥,不管敌军是反攻秦州,还是去救援洵州,都必须在你们的掌握之中,所以对时机把握,对地形熟悉,这是取胜的两大关键,必须充分利用斥候和向导。

另外大家也不要背包袱,正常的伤亡,我绝不会责怪大家,也不一定非要伏击敌军,和敌军激战也很正常,但我要提醒大家两点,第一,吊蕃军非常悍勇,体力充沛,大家干万不要因为自己军队人数多,就轻敌对方,前年我在安西以五千军队激战两十吐蓄军,险些全

第二,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吐蓄军作战,我给你们每支军队一半重甲步兵和一千重弥军,就是希望你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尼量不要和吐蓉军陷入缠斗。

李邺看一眼众人,缓缓道:“我要说得就是这么多,希望大家做好准备,随时出发!1“

四人一起躬身施礼,“遵令1“

吐蕃对陇右的占领时间并不久,也就一年的时间,他们对陇右腹地远远不熟悉,基本上都驻军在主要的县城内,除非是执行任务,他们才会去边远地区,否则都会呆在中心城市。只有时间久了,三到五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吐蓉才会真正确认陇右归属自己,开始在陇右建立自己的官府,对土地和百姓进行治理,现在还是占领阶段,掠夺阶段。

云京率领一万五十大军沿着各州南部边缘地区行军,一路上莫说吐蓄军,连普通百姓也遇不到,大军朝行夜宿,五天后进入了洮州地界,

这天傍晚,大军在一条河边临时驻营休息。“张将军,听你口音,好像也是陇右、河西一带人1“

辛云京的副将是鹰扬郎将张冰泉,也是跟随李邺最早的一批人,他的妻子还是一名粟特史国人,当年和一批战友一起成的亲,和一群返回粟特胡姬结缘。

张冰泉笑道:“卑职是张拔人,最早是裴老将军的亲兵。

云京明白了,李邺是裴方的外甥,裴方一定把一批亲兵给了李邮,被李邺带去了碎叶,在西域建功立业。

说起来辛云京和李邺也有点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他的妻子便是陇西李氏,李邺大舅裴伽的妻子便是辛云京妻子的堂姐,所以辛云京和裴伽是连襟,不过这个亲戚关系也太远了一些,很难扯上关系。

唯一的好处就是,李邺会因为他外公的缘故,容易被陇右河西的豪族们接受,毕竟裴家的势力在河西很大,家族之间联姻广泛,多少都会有点关系。

“张将军在河中参加过多次战争吗7“

张冰泉点点头,“卑职参加过大大小小三十几场战争,和突厥人、回鹑人、葛逻禄人、粟特人、大食人、吐火罗人、可萨人、吖蕃人还有燕军作战过。

辛云京肃然起敬,竟然和这么多民族交战,难怪能从一个小兵一步步升为鹰扬郎将,完全就是靠实力和自身的努力。“

“张将军能读书识字吗7“

张冰泉笑道:“以前不会,后来在碎叶读了两年书,所有的将领都参加读书,是大诗人王昌龄教我们,现在基本上读写没有问题了,殿下对读书有要求,像徐建和余长阳,以他们的资历应该升虎贲郎将了,就是读写没过关,所以天天看见他们二人在读书练字。“

“读书确实很重要,要不然连情报都看不懂1“

辛云京有点担忧起来,他兄弟辛长武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自己得压着他读点书,要不然他以后怎么升职?

辛云京笑了笑又问道:“张将军觉得临潭县吐蓉军该怎么打7“

张冰泉想了想道:“殿下说过,最好让吐蓉军认为我们就是秦州军,所以卑职建议我们一分为二,卑职率五千军去偷袭汉人战俘营,吐蓄军一定会来追赶,将军率半路伏击,卑职调头回杀,一定能将吐蓉军击败!1“

辛云京眉头一皱道:“但这样一来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过程太快,无法实现诱饵的功能,变成了单纯的救人,其他吐蓉军来万及调动,第二个就是真正兵力就会被吐蓄军知晓,我们不止五千人“

张冰泉笑道:“我们可以直接占领临潭县,不急着撤军,给敌军支援争取时间,至于兵力超过五干人,就像殿下说的,一点都不奇怪,秦州可是有百万难民。“

辛云京想了想,要想击败追兵,还真的必须全军压上,所以岐王让他们带上秦州军大旗,就是这个道理。

挂任祥下跋子法必,“邦适棵干了1

这时,前期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向他们汇报了战俘营和吐蕃军的情况。

“战俘营在县城东面,距离临潭县十里左右,修建在大山内,其实是两座紧靠一起的峡谷,男女战俘各关押一座峡谷内,峡谷前面挖了三丈宽的壕沟,大概有一千吐蓉军看守战俘。“

“战俘营东面可有埋伏在地7“辛云京又问道。

“有1在战俘营以东约五里左右,有一大片树林,可以让军队埋伏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