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藏国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斗血战(下)

藏国 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斗血战(下)

簡繁轉換
作者:高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2 05:22:1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藏国 !

天渐渐亮了,山谷内安静下来,第一次进攻结束了,唐军后撤了三百余步,但为了这三百余步,吐蕃军付出三千人阵亡的代价,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和刺鼻的血腥。

满地都是四肢、人头、尸块和血浆,后面稍好一点,是被箭矢射杀的吐蕃士兵,至少还有完尸。

“呜——”

号角声吹响,有唐军将领奔上前大喊:“后撤一里!”

重甲步兵转身后撤,弓弩手也纷纷从隐身处出来后撤。

有几名吐蕃士兵奔到山谷内看了看,立刻飞奔回去,在论莽热耳边低语几句,论莽热点点头,对一名吐谷浑将领道:“去把尸体收拾一下,第二军准备入场!”

三千人全部阵亡,在论莽热心中就像死了一群蚂蚁,他根本不把这些吐蕃汉人奴隶的死活放在心上,不光是汉人奴隶,吐谷浑人、突厥人、羌人都一样,都是吐蕃军的垫脚石。

可以说,吐蕃军历次胜利都是靠仆从军的惨重伤亡换来的,首先由仆从军和唐军打得筋疲力尽,吐蕃军精锐突然杀出,唐军自然抵挡不住。

可惜大斗拔谷摆不开战场,否则还真不知鹿死谁手。

第二军三千吐蕃汉人士兵已经列队就绪,一名吐蕃骑兵奔上前大喊:“第四军歼灭唐军两千人,他们都获得了军功,他们的家人都将获得自由,接下来是你们的立功机会!”

三千吐蕃汉人军一起举矛高呼,每个人眼中充满了对军功的渴望。

不多时,出征的战鼓声敲响了,“咚!咚!咚!”

第二批三千士兵向峡谷内奔去,峡谷内的尸体已经被吐谷浑人清理走了,只留下满地的血浆,士兵们踏着血浆向山谷内奔去。

这是一种久经沙场的默契,唐军适当撤军,给对方清理尸体的机会,然后再战,李邺也需要这种锻炼士兵的机会。

他派上阵的重甲步兵都是在陇右招募,已经稍微有点经验,但杀敌还不够多,所有重甲步兵都需要用血腥的杀戮来磨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陌刀手。

第一轮的三百重甲步兵没有阵亡,但有七名轻伤,第二轮又由新的三百名重甲步兵上场了。

这一次两侧山坡稍微陡峭,无法埋伏弩手,李邺换成了三千弓兵,列阵在重甲步兵身后。

“呜——”

哨兵吹响了号角声,第二批三千吐蕃军杀来了。

他们俨如爆发的山洪一般,向唐军士兵汹涌杀去,不顾一切,就像草原上饥饿的野狗群,只想把猎物撕成碎片,就算有人跌倒了,也无法再爬起来,瞬间被后面的人踩踏而死,三千吐蕃士兵已经冲到了一百五十步外。

“弓箭准备!”关沛一声令下,一千弓兵举起了弓箭,斜角三十度向上。

峡谷内太狭窄,没办法排列三千弓兵,只能轮番射箭,每支弓兵队射十五箭,然后退下,换另外一千人上场。

“发射!”

一千支箭矢密集腾空而去,瞬间移动,如雨点般向射向吐蕃士兵,这些可怜的奴隶军士兵连盾牌都没有,只得低着硬顶唐军箭矢,大片大片倒地,这都是射中了头部和胸部要害之处。

可如果是射在腿上、肩上、手臂的士兵,他们依旧不能倒下,必须继续冲锋。

“杀啊——”

陌刀军主将辛长武一声大喊,三百名陌刀手挥舞寒光闪闪的陌刀向扑来吐蕃士兵劈去,瞬间血肉横飞,血雾弥漫。

中午时分,吐蕃军付出了一万两千士兵阵亡的代价,终于兵临三水关城下。

作为吐蕃名将,尚结赞当然知道大斗拔谷被唐军占领是什么后果,意味着鄯州的背后被唐军顶上一把锋利的匕首,只要他敢向东进兵,后背的匕首就会狠狠刺入他的后心。

他将彻底动弹不得,不仅如此,大斗拔谷失守还严重威胁到了吐谷浑的安全,这同样让吐谷浑无法接受。

对于尚结赞来说,能夺取大斗拔谷当然最好,如果实在夺不回来,他也要拿下三水关,有个根基之地,能驻扎重兵,和唐军对抗。

当然,如果实在夺不下大斗拔谷,那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大力强化大斗城和新城的防御,用这两座城池来抵挡唐军的入侵。

城头上,南霁云望着远处被驱赶而来的吐谷浑士兵,不解问道:“殿下,卑职一直不明白,吐谷浑人难道不是吐蕃人吗?”

李邺微微笑道:“虽然他们都姓吐,但人种完全不一样,吐谷浑实际上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度,统治着羌人。”

“鲜卑人不是早就被隋唐汉化了吗?”

李邺摇摇头,“鲜卑人对历史的影响,你恐怕想不到。”

南霁云笑道:“卑职愿洗耳恭听!”

李邺想了想,缓缓道:“最初鲜卑分为北鲜卑、东鲜卑和西鲜卑,北鲜卑就是建立北魏的拓跋氏,东鲜卑中的慕容氏建立了前燕和后燕,东鲜卑的另一个大族宇文氏分裂为两部份,一部分演化为契丹人和奚人,另一部分建立北周,包括我们现在的隋唐,都是从宇文氏延续下来。

西鲜卑也是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现在的吐谷浑人,另一部分是生活在庆州和盐州一带的党项人,我估计他们将来也会建国。”

南霁云叹息一声道:“原来北周宇文家族和契丹人居然是一脉相承,真让人想不到啊!”

李邺淡淡笑道:“其实在辽东以北还有一个靺鞨人,他们是东胡人,历史非常久远,建立了高句丽,又建立了渤海国,还有一支叫做女真人,另外还有一支形成了蒙兀人,据说都很强悍,我估计将来都会威胁到中原。”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灭了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李邺笑而不语。

就在这时,关沛奔上来道:“启禀殿下,旋风砲已经准备就绪,硫磺炭火泥和火油也已准备完成。”

李邺点点头,望着远处的吐蕃军冷冷道:“来一场大火,让他们彻底坠入地狱吧!”

这时,远处传来了不断的号角声,这是在宣示,吐蕃军主将尚结赞抵达了三水关。

三水的南关城要比北关城高大坚固,城墙高达三丈,宽两丈,上面可以驻守三千士兵,是唐朝在天宝初年修建,非常有效地顶住了吐蕃军近十年的进攻。

此时,三千精锐唐军和五十部旋风砲已经部署在城头,旋风砲就是小型投石机,可将五六斤的重物抛出去两百步远。

当然,李邺要抛射的不是石头,而是硫磺炭火泥,这种在长安发明的火器一直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它适合水战攻船,适合城池纵火,以及在狭窄的空间内使用。

而大斗拔谷恰恰就是它发挥威力的地方。

另外在半山腰的平台上,李邺也部署了一支火油队伍,这个平台很长,不仅在城内,也延伸到了城外一百多步,站在平台上就能居高临下进攻火油攻击。

更重要是,唐军在城外百步内洒了数百大罐火油,他们要重演金城县瓮城那一幕。

远处,尚结赞拔出战刀,冷冷喝令道:“进攻!”

“咚!咚!咚!”

战鼓声激烈响起,数千名吐谷浑人扛着唐军捆扎的排筏向关城奔来。

这些排筏本来就是李邺准备用来攻打大斗城的梯子,没想到反而被吐蕃军用到了攻打三水关上。

唐军在排筏上钉了不少木条,成为梯子的蹬脚档。

一架架排筏搭上城头,城墙下密密麻麻全是吐谷浑士兵,足足有三四千人之多。

“发射!”

李邺一声令下,五十部旋风砲将一包包点燃的硫磺炭火泥投射出去,俨如漫天繁星,铺天盖地地洒向人群。

与此同时,半山腰上,一只只燃烧的火油罐子被抛撒下来。

攻城吐蕃军措不及防,地上的火油也瞬间被引燃,三水城外顿时沦为了烈火地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