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医路坦途 > 452 好事不断

医路坦途 452 好事不断

簡繁轉換
作者:臧福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1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医路坦途 !

张凡的这次搬家他们两口子都没怎么费心,原本想着过完年了再说,可人家后勤的主任相当殷勤,感觉不搬都好像有负罪感一样。说实话,服务干到这种境界,估计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是达不到的。

搬家不用张凡费心,就邵华指挥就可以了,原本想着需不需要和周边的新邻居打打招呼什么的,结果到地方才知道,邻居与邻居之间距离挺远的,大树拥簇下,几乎都看不到其他的人家。

更没什么过来打听的老太太之类的热心人物。就好像这个地方进进出出搬来搬去的很平常。张凡能分到这套房子其实也算是偶然,立了功又年轻,而且传说和大佬有关系,还有个华国顶级院士是老师,而且这个房子其他抢的几个人都势力差不多给谁都不好,几方面的原因下来,最后便宜了张凡。

“这房子我觉得还没楼层高一点的高层好呢。”邵华原本心里就有点小担心,现在过来一看房子,更是觉的张凡不应该住。

这种老实别墅,清一色的实木装饰,连上二楼的楼梯都是木头的,虽然上档次,可给人的感觉有点暮气沉沉。而且这种房子,张凡他们只有居住权,就算要装修,都要和人家后勤的人打招呼。

……

华国的医院,有一波硬件潮,其实也是从08年前后开始的,先是从电脑办公开始,电子病历的普及化。然后各种大型仪器的改善,虽然是国产的,但总比没有的强。

比如西部的很多医院,早先的时候最大的设备就是生化检测和X光片,有的县医院甚至连生化仪都没有,就是X光片和心电图。就如家电下乡一样,呼啦啦的好多县医院有了CT,甚至核磁。

而茶素市医院虽然在08年没有啥明显变化,可在09年末10年初的时候,彻底甩开了市里其他几个医院。硬件硬的都不能说了,特别是和丸子国合作以后,第一个亚太地区最先进的手术室成立,第一个呼吸重症ICU的建立,一下就不一样了。

当时在茶素地区呼吸重症ICU建立的时候,鸟市各大高官三甲医院都疯了。

“他们会用吗?不要把呼吸重症ICU当成了特需病房。”

“怎么不会用,没听说人家呼吸科的医生天天早上起来练口语呢吗?”

反正说风凉话的很多,因为不服气啊。凭啥我们上级医院都没有,你们下级医院就有了?也就这个科室不是政府掏钱的,要是政府掏钱的,估计几个医院都能和政府打出狗脑子来。

当时硬件起来以后,的确是挺拉风的,虽然很多上级医院都不怎么看好,可茶素市医院内的医生也努了一口气的。后来张凡和欧阳拿着银子满世界的招人。

边疆高官医院都快羡慕死了。就如同早年间发了财的人看不起后来发财的人一样,就是一句话:光有钱有什么用?

的确,有时候光有钱是不行,可没钱真不行。

张凡和欧阳拿着大把的银子满世界招人,其实压力也挺大的。外界的嘲讽,茶素本地的抵抗。

有的说,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把当地医生派出国去进修呢。自己培养不好吗。

有的说,有这些钱为什么不拿出来再多盖点楼呢。

还有的说,茶素医院这么多钱,为啥不拿出来支持教育呢。

估计这话是管卫生文教的领导说的。

其实,一分部人是好心,深怕茶素市医院招的人养不熟,或者说拿钱招不来大拿,有的人就纯粹是羡慕嫉妒恨。

好在钱不是财政出,欧阳和张凡顶住了压力。也就是张凡和欧阳组合了,要不然估计早就换人主持工作了。

原本欧阳和张凡商量的都是五年计划,就说是五年的准备学习,然后出成绩,其实一个偏行政,一个偏临床,在科研上都是二把刀,幸亏这个计划没说出来,不然能笑死一帮科研狗。

这不,随着冬天的脚步,流感爆发后,以市医院赵燕芳为首的科研团体给张凡来了一份大礼。

当初几个博士和硕士中,赵燕芳是张凡和欧阳最费心思的科研人员,其他人先不说以后能到什么地步,可赵燕芳人家在青年医疗圈子里已经算是有一号的人物了。

而且人家的老师差不多和张凡家裘老爷子算是一代的人物。要真的论辈分,人家和张凡师父们是一辈的,好在医疗圈不是江湖圈,不是很注重这个,不然张凡见到人家还要喊一声……

也就这姑娘被情所伤,然后欧阳和张凡钻了空子,不然,就现在茶素的这个地位,估计是请不来的。

周一,张凡在办公室里拿着赵燕芳递过来的稿件,眼睛都瞪出来了。

“茶素地区流感特质和防控对策及十年经验公示汇编?这是咱医院弄的?”张凡不相信的问了一句。

“我在翻看茶素三十年内的病例档案的时候,正好遇上了流感爆发,虽然不能去第一线,但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然后看了看茶素地区的文献,这一块几乎是空白的,然后就带着呼吸科、心内科、传染科的几个年轻医生,把近十年内茶素市医院和茶素几个分院还有县医院的病例档案,做了一个流感汇总。”

赵燕芳说的轻描淡写,张凡听的是心惊肉跳。

他要不觉得这个女人不好惹,都想问一句:你这个汇编不会是从江浙复制过来的吧。

不怪乎张凡吃惊。

这种汇编如果年限在放长一点,都能成为抗流感的医疗指南。何为指南,就是按照经验和数据对病毒和患者做一个划分,比如流鼻涕咳嗽不止的是一号病毒,咳嗽而不流鼻涕的是二号病毒。

看起来简单,可相当的难,首先要有一个汇总大师带头,然后还要有病例档案,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去辨别。

其实每年你爆发的病毒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除非遇上特殊的病毒。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汇总很麻烦。不说茶素地区了,就西北地区牵头干这个事情的省份都不多,往往都是富裕的省份才个干这个事情。

比如江浙,比如羊城。等这些城市有了模板以后,卫生部再牵头在各个省份缓慢的开展。

所以,人家说茶素地区几乎是空白,算是客气的,因为茶素地区以前就没人干这个。

而这次,赵燕芳牵头,虽然询证的年限是很好为短一点,地区窄一点,可这个几乎可以成为以后茶素地区医疗抗流感的指南针了。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这就是葵花宝典一样的存在。

由不得张凡不惊讶。

“你们用了多久?”张凡咽了口吐沫。

“没多久吧,就两周。”

赵燕芳很淡定的对张凡说了一句。

“两周?翻病历的时间都不够吧。”

“嗯,肯定不够,不过我们都是加班的,这是加班表,如果有心,就给点补贴!”

张凡拿着手里的文件,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越看越高兴,越看越高兴。

“娘的,总算让我也抄上了一会。这是个宝贝啊!”虽然这种论文发表出去,连核心期刊都上不去,可这个对于茶素当地来说,太有效了。

那个西北城市牛逼的能拿出当地流感病毒指南来。

“赵医生辛苦了啊,你不是主攻的外科吗?怎么对流行病也擅长?”张凡笑呵呵对赵燕芳问了一句。

“不过就是十来年的汇总而已,没什么擅长不擅长的。”

嗯,赵燕芳说的就如同喝水吃饭一样的轻松。

真的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

“从环境大背景到核心研究方向最后到治疗建议,厉害,太厉害了。想不到啊,真的想不到啊。我们茶素地区总算有了自己的流感指南了。拨款,张院你一定要给人家拨款,继续把这个研究下去,如果能扩大到整个边疆哪就最好了。

我现在去政府,今年的科技创新奖不颁发给我们医院都不行。”

欧阳看的嘴都合不拢了。

“谁说咱光有钱,我们不光有钱,还有能力,等会把这个直接发到几个鸟市的是高官医院,让他们看看,让他们看看你,我们不光是有钱的!”

……

好事不断,中庸的李存厚终于从国外回到了华国,在首都都没怎么停留,直接杀到了茶素。

不光李存厚教授来到了茶素,华国几大烧伤科前几名的科室主任也来到了茶素。

一时间,西北小城市,在寒冷的季节里,有点发热发红了,特别是在烧伤医疗圈,很多人都注视了过来。

因为老李当年研究的材料终于开始进入最后的评审阶段了,如果这个阶段完美完成,可以说,这种新材料就可以大范围的临床使用了,所以,老李直接带着人来正好张凡了。

这种关键时刻,老李谁都不指望,就相信张凡。

而且老李现在心里其实也挺着急,因为他在金毛的几个师兄弟也有了类似的产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