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仙魔同修 > 第1459章 苍云来客

仙魔同修 第1459章 苍云来客

簡繁轉換
作者:流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2:57: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仙魔同修 !

杨二十是一个有福之人,爹爹杨大善人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江南第一土豪,连生了十九个女儿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可以想象杨二十从小在家族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他那几个入赘的姐夫能比拟的。

刚满十六,杨大善人就将杨家主要业务交给了他,十七岁那年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是平阳公主李婉儿,是皇帝陛下最小的女儿,又是凤冠皇后所生,这平阳公主也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主儿。两个人成亲两年,有一个儿子,刚满一岁,这两年人间不太平,以前都是住在平阳公主府待产,去年苍云门长老中毒事件之后,杨老善人觉得自己活不久了,死前膝下没大孙子可不成,就让杨二十就将母

子二人接到了汉阳城。

杨二十刚回到家里,穿过前门就看到已经很苍老的杨大善人,正抱着大孙子在院子里溜来溜去,长相姣好的李婉儿在一旁拿着一个奶壶不停的道:“父亲,你慢点,别摔了宝儿。”

杨二十让爹爹将宝儿交给妻子,与爹爹到后堂密谈。

杨大善人别看年纪大了,但毕竟是活了一大把年纪,杨二十许多不懂的事儿,都会私下请教他的这位老父亲。

走进书房,杨大善人道:“二十,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杨二十道:“爹爹,浩劫在南疆出现了,王爷已经整兵出发,驻防在湘西南部鹰嘴崖,那些修真门派也开始朝着元谋集结,现在江南、剑南、巴蜀都空了,十九姐让我马上安排你们前往苍云山避难。”

杨大善人的脸色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是富可敌国的老商贾,还和皇帝是亲家,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浩劫在人间已经沸沸扬扬的传了两年多,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他沉思道:“我们杨家光是嫡系上上下下有几百口人,如果再加上旁系子弟有好几千人,苍云门乃是仙家门派,就算看在你十九的面子上,也不会让我们举家去避难的,何况跟着我们杨家吃饭的壮丁力巴,少说也有几十万人,这么大的产业,怎么能说丢就丢啊,你带着婉儿与宝儿去苍云找你十九姐,给杨家留下一份香火就行,其他人就不要去了,免得给你十九姐找麻烦。至于爹爹与你几位姨娘,还有那些姐姐、姐夫,你就不要担心了,爹爹我活了这么多年,老是老点,还没有老到走不动道。我听皇帝陛下说过几次,浩劫很凶残,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南疆与中土连接处至少有上万里,一个鹰嘴崖根本挡不

住的。现在当务之急,是不能让杨家断了香火。”

杨二十摇头,道:“我已经决定留下,守住扬子江航线与梅林古道,这两条运输线是鹰嘴崖的生命线,爹,我已经安排一艘大船在码头,明天一早就送你们走。”

杨大善人还是固执的摇头,道:“我都老了,就算躲到苍云门又能活几年?该走的是你们年轻人啊……”

父子二人正在争执,书房被敲响,然后就看到李婉儿走进来。

李婉儿道:“父亲,夫君,苍云门来人了。”

“什么?”

父子二人闻言,急匆匆的走出去,来到前面的会客厅,看到有一个紫衣男子正在含笑而坐。

这人杨二十见过一面,是一年前湘西大战时苍云门的一个高层,曾经在琅琊山下见过一次。

紫衣男子起身,道:“一年不见,杨老弟别来无恙。”

杨二十吃惊的道:“古大侠!您怎么来了?”

古剑池的大名,在人间可谓是如雷贯耳,碾压禅公子戒空与道公子李玄音。现在整个江南道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日后接管苍云门的,一定是古剑池。杨二十没想到,古剑池会来。古剑池道:“我此次冒昧前来,是为了两件事,一件是家师玉机子吩咐的,如今天下大乱在即,估计会有许多人蒙难,同时也有许多人将会逃难,杨家作为江南五道之地最大的粮商,师父让我来问问,杨家

的粮仓是否充足,能维持多久?现在朝廷的粮食主要供应几千万的大军与壮丁,一旦大难来临,扬子江以南的江南五道,可都要依靠你们这些商贾了。”杨二十没有说话,杨大善人道:“请玉机子老神仙放心,我杨家在江南一线有大大小小的粮仓三千余座,而且都是满仓状态,就算巴蜀、汉中、江南、剑南、岭南等地三年颗粒无收,我杨家的粮食也能养活

这五道六十三州的百姓。我还可以联系其他几家江南的粮商,必能确保粮食供应。”

古剑池长出了一口气,道:“有老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家师说了,不论到什么时候,粮食不能坐地起价,一定要确保粮价处于低价位,让所有百姓都能吃的起。”杨大善人道:“别的商家我不敢保证,如果真的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我们杨家的粮食,可以分文不取,免费供应。浩劫之事我听陛下说过几次,知道轻重,何况我家十九丫头就是清风老仙人的弟子,我杨

家绝对会永远的与苍云门站在一起,确保江南之地的安定。”

古剑池觉得当年叶小川开介绍信将杨十九弄到苍云门,还真是误打误撞做了一件大好事。

不仅让苍云门多了一个几乎与云乞幽差不多资质的修真奇才,还笼络了富可敌国的杨家。

自从浩劫传出之后,杨家就一直在收缩产业,几十座大耗粮食的酿酒作坊都关闭了,兴建了无数粮仓,在收粮的同时,又大量的采购生麻,似乎就在为这一场浩劫做准备。

江南富,天下足。

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江南、剑南等六十三州,有三十多个州都是产粮大地,尤其是岭南三季稻更是了不得,单单岭南七州之地,就差不多能养活半个中土人。

人间三大产粮地,江南平原,江淮平原,东北平原,这三年来三大平原全部都是丰年,不仅朝廷的粮食储备充足,商贾的粮食储备同样充足。

因为浩劫的谣言越传越烈,普通百姓家的粮食也都很充足。杨大善人还真不是吹牛,就算三年内整个中土颗粒无收,也不太可能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