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271章 区划命名和奥迪汽车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271章 区划命名和奥迪汽车

簡繁轉換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22:00: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阿根廷国家证券交易所正在布兰卡市紧张的筹备中,证券交易所的管理人员监管人员,除了大半人人员来自于布兰卡市政厅,还有各大银行外,还有一半人员来自于阿根廷央行,财政部,阿根廷证券委员会等地。

布兰卡市有27家公司正式向新的交易所申请上市,也都需要进行一一考察,让合规的公司在新交易所上市。

其他阿根廷国家证券大楼,以及证券交易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资料,都需要一一准备中。

这座证券大楼位于的高度预计28层,本来是打算作为商业大楼建设的,目前是布兰卡市的第一高楼,超过不少的18层,20层的高楼,已经接近封顶。

命名的话有可能是布兰卡国际金融中心,阿根廷金融大楼等名字,一些银行和券商也会进驻,作为地区总部,以及布兰卡市市政厅的一些监管部门。

圣赫塞参加了证券大楼的落成仪式,交易所开业也进入倒计时。

……

在圣赫塞的要求和各区县负责人的自发准备下。

布兰卡市各个区县,和区县下属的镇也复制了布兰卡市国营委员会的做法,在变成正式的行政区后,建立起了各自的经济发展公司,进行工业投资和工业区建设。

圣赫塞在市政厅会议经过三次讨论,正式对布兰卡市范围的区和县、镇进行了重新的命名规范化,以应对越来越繁杂的事务,并完成布兰卡市的政令统一,后续发展的规范性。

上一轮调整基本确定了各个区县镇的辖区范围,但布兰卡市同时存在一大堆镇,县,区等平行的行政区,容易造成误导。

阿根廷现在行政区划上,乱七八糟的一堆村级市,镇级市,自治市让人头疼,而且也不利于经济建设。

同样是市,自治市和村级市规模可能相差几百倍。

这次市政厅和市议会会议的结果也进行了公布,引发了市民的大讨论,大多数外地人员都表示了认可,本地居民大部分认可,也认为更名很有必要。

新的布兰卡市地图也准备跟进更新了。

不少区县下达会议通告后,已经开始准备制作更换牌子,市政厅负责对下一级的区和县进行重命名,而区和县则对镇和街道进行重命名,镇和街道对村和社区进行重命名,同时像公交站点,区域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也进行重命名。

布兰卡市周围的农村县市地区完全纳入市政厅统一管辖,可以充分发挥布兰卡市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发展作用,逐步形成以大布兰卡市为依托的经济区,使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的范围基本一致,也减轻周边县区对市政厅的抵制。

布兰卡市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地方,正式行政区叫市辖区,一共6个,面积2200平方公里,如阿尔塔区,东区和西区、阿赫里奇区。

区主要接受布兰卡市市政厅的管辖,财政上交,人员变动需要经过布兰卡市市政厅的同意,经济上主要接受市政厅领导,统一规划,这些区一起组成布兰卡市的市区。

市辖区为布兰卡市城市主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居民以城镇人口为主,城市化一般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发达,工厂众多,还发展金融,新科技产业。

郊区8个镇,县,现在全部被重新统一命名为县,如梅达诺斯县,镇则变成区和县下属的阿根廷第四级行政区,县的自主权会比区更高一些,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县的主要领导人员也由布兰卡市市政厅监管和负责,这8个县,一般被称作郊区县,是重要的后备资源,总面积4824平方公里。

至此,布兰卡市也完成了政令和区划的基本统一,集权程度也大大提高,也算是对合并周边城市县的消化成功,现在郊区县内也可以以布兰卡市的名义自居,增加身份认同感。

县的经济发展自主权更高,人口相对少,但主要负责人每个月也要到市政厅述职,县的驻地一般是镇,区的驻地发展程度高的可以从镇改名为街道,辖区范围一般不变,过小的镇可以考虑进行合并,以加强实力。

梅达诺斯县是布兰卡市吞并中人口多,辖区面积大的县,地理位置也算不错,也有自己的小型港口,铁路公路交通也都不错。

原先发展比较慢,但自从省府搬迁到阿赫里奇区,现在临近省府,更改各项制度梳理后,也逐渐纳入了大布兰卡市的范围,辖区内的人认同感也慢慢增加了。

可以从市政厅获得更多的资源,先后成立了梅达诺斯县经济发展公司,梅达诺斯县建筑公司,水产公司,广播公司,公交公司等,牵头建设了7个大型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并开展供水、供电、通讯及港口、桥梁、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工业发展环境。

直接在布兰卡市市区进行招商引资,对一些需要地皮规模大,噪音污染可能比较大的皮革工厂,造鞋厂,发电厂,养殖场很有吸引力,经济也因此发展起来了,现在是郊区中发展最快的县。

电气化改造着布兰卡市的城市环境,郊区庞大的火力发电厂和电网,把布兰卡市市区变成一个不夜城,夜经济也活跃了整个市场。

廉价的电力和充足的电力供应,科罗拉多河上游正在修建规模庞大的水力发电站,安第斯山脉的短促河流电能资源丰沛,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南方电力公司也准备冲击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继续建设更大规模的发电厂,以满足膨胀的布兰卡市人口。

人们总是钦佩的赞赏他们的市长圣赫塞先生,拥有的远见卓识,在人口还不到20万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200万人的电力供应系统,并引进电力、电气公司生产设备,谋求国产化,降低成本,还大量创造工作岗位。

以前阿根廷只能高价进口美国通用电气的各种供电设备,甚至连螺丝都要进口,并价格昂贵。

布兰卡市市政厅牵头,南方电力和德国西门子电气、美国的西屋电气、艾默生电气搭上了线,很好的满足了需要,在布兰卡市建设发电设备厂,电灯厂,电缆厂,电线厂等电力电气配套工厂。

布诺电子,南方电力,菲利普工业三家公司被选为跟外国电气公司的合作厂商,分别跟西门子电气,西屋电气,艾默生电气合作建立合资工厂,未来要建设阿根廷人自己的电气公司。

在美国科恩电气的帮助和圣赫塞资金的投资下,布诺电子厂已经大变样,现在已经可以生产更多有用的电子电器,如风扇,收音机,电灯,电线等产品,雇工人数也超过了2000人,是布兰卡市的大工厂之一。

除此之外三大公司未来还要建立冰箱厂,洗衣机厂等电器厂。

尽管阿根廷并没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影响力还是存在的,从这里进入玻利维亚,巴拉圭也是可以的,而且在50年代,一座人口百万的城市,还是有很好的规模效应的,何况布兰卡市市政厅也愿意花钱跟这些中等规模的电气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

二战以后,汽车联盟公司位于萨克森州的汽车制造厂被苏联占领军没收并拆除,基本被送到苏联国内去了。

汽车联盟从原来的德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直接变成穷光蛋。

汽车联盟的高层人员前往邻州巴伐利亚州进行重建工作,1949年的时候在英戈尔斯塔特建立了德国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

继承了老汽车联盟的传统,以四个连环作为标志,这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奥迪汽车。

因戈尔施塔特市位于巴伐利亚州中心,交通便利,尽管没有慕尼黑繁华和知名,却是一个交通枢纽,这也是汽车联盟以前把其为备件供应中心的原因。

英戈尔施塔特市统计显示,该备件供应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所以政商关系非常友好,而交通便利也可以充分利用,巴伐利亚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当然,在因戈尔施塔特重建汽车联盟的最重要原因是保存完善的军事城镇的百年军事“遗产”:广袤的土地,无数的兵营,车库和炮塔。

这对没有资金建立新工厂的汽车联盟来说是无价之宝。

在因戈尔施塔特市政厅的帮助下,从斯科然能大街的军需供应站的总部开始,汽车联盟接管了新军械库,警长大楼,车辆大厅,武库,骑术训练大厅和广场阅兵广场等一批建筑物,开始进行重建。

只是进展相当缓慢,跟其他汽车制造厂商没得比。

汽车联盟的设施遍布整个城市,几乎不可能进行日常和合理的生产,工人们嘲笑公司是一家“小公司”。

汽车联盟的管理层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简单摩托车生产开始,出售摩托车发动机,代工汽车零部件,只要跟摩托车汽车相关的行业都做。

现在已经准备介入汽车代工行业,代工对象预计是生产甲壳虫的大众汽车,但汽车联盟也没有放弃自己开发汽车的梦想,只是受制于现有条件未能实施。

巴伐利亚州位于新联邦德国南部,首府慕尼黑,面积70550平方公里,是新联邦德国最大的州,人口也非常多,足足有800万,比得上四五个拉潘帕省,它也是仅有的在45年辣脆崩溃后疆域按原样保留下来的州。

战后巴伐利亚州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吸引各类人才、新技术公司和科研机构来巴落户,初步实现从农牧业转向工业州的经济结构转型,10年时间不到,巴伐利亚州已经成为经济基础不错、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经济结构合理的州。

巴伐利亚州在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都进步飞快,如今金融业也开始展起来。

众多后世的知名企业如西门子、宝马、曼、阿迪达斯,金融保险业如安联保险、慕尼黑再保险、裕宝银行,科研机构如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等总部均设在巴伐利亚州。

而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宝马公司,也就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有美国资金的帮助,现在恢复发展的非常顺利。

汽车联盟公司也非常羡慕,但现在只能做做代工厂和零部件生意,还有摩托车生产。

现在的汽车联盟仍然没能发展走上正轨,54年是汽车联盟公司盈利的第一年,大约利润有40万德国马克,比起慕尼黑的宝马公司差距巨大,而且也远远比不上下萨克森州狼堡的大众公司、邻州斯图加特的奔驰公司,这三个汽车厂商的年利润,现在基本都是奔着上千万马克的规模,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54年8月9日,巴伐利亚金属加工业爆发了一次大罢工。

这是年轻的联邦德国发生的最早的大规模工业纠纷之一,金属加工业的公司将其称为“战后最重大的事件”。

那时的新汽车联盟公司已经有员工5000人,作为英戈尔斯塔特市最大的厂商之一,同样也有许多员工扔掉了生产工具。

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改善工作和居住条件,罢工一直持续到1954年8月31日。

通过仲裁,劳资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巴伐利亚大罢工才结束。

罢工的结果是工人们的工资提高了4%多一点。

新汽车联盟公司因巴伐利亚大罢工额外支出92万德国马克,这就是汽车联盟资金紧缺的原因之一,汽车联盟需要合作伙伴,或者是有实力的新股东。

菲利普工业-雷盾汽车公司就是在这之后介入的,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带入了大量的资金。

菲利普工业1953年就在汉堡市注册了德国菲利普工业公司,并聘请了一批德国机械、汽车行业的管理人员,以用于各种技术的收购,包括不仅限于机械加工、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卡车等技术。

54年底由德国菲利普工业慕尼黑注册了德国雷盾汽车公司,以汽车相关技术为主要收购购买对象,两家公司这时候才搭上了线。

雷盾汽车总经理菲利普以德国雷盾汽车公司的名义,陆续投入800万美金收购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的70%的股权,包括从其他已经购买汽车联盟公司的股权,还有购买生产设备改造厂房的投资。

汽车联盟是一块肥肉,很多公司和家族盯上了这个没有领头羊的公司,虽然原来的高层重新创办了汽车联盟,但新公司缺乏实力,而且非常零散。

菲利普也有自己的优势,长期购买德国技术的过程中,认识了一批德国银行家,还有伙伴,菲利普经常去联邦德国“淘货”,建立了一批人脉,打败了这些觊觎德国汽车联盟的公司和家族。

德国汽车联盟公司不算是大财团和美国关注的公司,所以收购工作相当顺利,人们也更关注宝马,奔驰,大众这些大型汽车公司,盈利只有45万马克的汽车联盟并没有遭受太大的反对声音。

美国给新的联邦德国大量经济援助,以对抗苏联在欧洲的扩张,随着联邦德国经济恢复,也就没有盯得那么紧了,但仍有大量的特工间谍组织分布。

菲利普也意识到这家汽车制造商未来发展也需要拥有大量资本的合作伙伴,所以收购的时候还带上了巴伦银行汉堡分行,汉堡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离婚后,给德国汽车联盟提供低息工业贷款。

汉堡现在是联邦德国最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也是德国第二金融中心,仅次于法兰克福,拥有众多金融机构。

前几年,因戈尔施塔特生产的产品只有二冲程dkw摩托车和汽车。

现在德国汽车联盟公司被德国雷盾收购后,正式改名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在因戈尔施塔特郊区建设了新的超大型厂房,工人规模从5000人增长到1万多人,零部件工厂生产销售扩大了好几倍,并采购了大量的先进机床,发展非常迅速。

通过专利技术授权等方式,奥迪给阿根廷雷盾汽车增加技术研发能力,而雷盾汽车也把菲亚特汽车的不少技术资料秘密提供给德国奥迪,这是世界最先进的小型汽车技术,正是德国奥迪需要的。

德国奥迪的发展自主权相当高,人脉丰富,而且优势很大。

有德国奥迪的帮助,菲亚特600顺利量产,新科恩重工业受益很多,阿根廷雷盾汽车研发的速度加快了,以菲亚特600为基础,雷盾研发了一款雷盾800型号,内部结构,外观完全不同,技术优化更完善,qq价格更低,已经准备投入资金进行量产。

德国奥迪汽车公司现在是阿根廷雷盾汽车的人才库,大量的优秀零部件人才通过务工外派的方式,加入阿根廷雷盾汽车。

位于本土的德国奥迪实力也没减弱,现在德国人才充沛,汽车工业和精密机床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也增加了奥迪的实力,并打算推出自主研发的车型。

阿根廷雷盾的新汽车雷盾800属于微型汽车,性价比和外观都不错,已经联邦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英国,法国进行造势和宣传,第一批生产线就建立在德国奥迪的工厂。

也是因为雷盾800的话很多技术来源也是德国奥迪,融入了菲亚特的一些技术,反而阿根廷人可能并不太需要雷盾800,打算走出口转内销的形势。

阿根廷雷盾目前仍然以菲亚特600的生产为主,多赚快钱,整体研发实力还是不如德国奥迪的,这需要时间的积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