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157章 52年度会议和柴油机困境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157章 52年度会议和柴油机困境

簡繁轉換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22:00: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1953年3月10日,圣赫塞的各大工厂的高层齐聚布城,这是来迟的52年年度会议。

每年召开一次,总结去年一年的发展,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

这次来参加会议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一倍多,多了好几个工厂和新面孔。

雷恩军工没有参加,新阿传媒照旧没有参加,雷霆十字,三角洲,科恩咨询没有参加。

科恩兄弟和普拉里国际也参加了,以人力资源公司和贸易公司的名义。

去年圣赫塞制定的52年度计划工厂发展目标,大多数都没有达成,有的销售还倒退了,主要受到西欧经济危机的影响。

好在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危机中技术按摩是进步最快的。

52年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扩张最大的是雷霆矿业公司,除了国内,还进入了澳大利亚、玻利维亚两大市场。

利润最高的分别是雷恩军工和规模比较小的安第斯雄鹰卷烟厂,都超过了1000万美金,有力的支持了其他公司的扩张和发展。

盈亏平衡略有亏损的是普拉里食品和蓝云鞋服纺织这两个公司,好在这个只是暂时的现象,圣赫塞打算今年好好的发展一下这两个公司,

提拔几个新管理层,目前的两大公司管理层还是用工厂思路发展,只会越来越糟糕。

普拉里食品和蓝云鞋服纺织可以发挥更大的战斗力和盈利能力,也可以发展出更完善的供应商体系。

特别是饮料方面,圣赫塞已经打算搞一个巴西饮料大战,跟南极洲饮料、可口可乐打一架,不然家门口的市场都打不下来,普拉里食品也发展不好的,这是个硬骨头。

所以普拉里食品必须进化,应对越来越难得竞争。

蓝云鞋服纺织也是如此,老的管理人员也已经不足以适应国际竞争贸易了,对欧洲方面在设备上的差距也没有原来那么大了,但是人员管理方面还是老思路老办法。

三海造船厂还处于研发生产阶段,第一艘样品渔船已经搞定。

玛雅化工按照圣赫塞的意思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还有发展化肥、炸药、农药的生产,剥离烟花厂以后,综合性化工思路也越走越顺,

肖恩塔德进步很快,已经具备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把红杉肥料厂直接挤压倒闭了,这有《新阿日报》的一些舆论帮助。

红杉肥料厂本身黑料很多,得罪了很多农场,他们生产的“有机肥”没有什么效果,甚至就是用一些泥土混入进去,在玛雅化肥厂的冲击下,直接关门倒闭了,老板也因为经济犯罪送进去了。

猎鹰局有一份关于肖恩的报告很有意思,在知道红杉化肥厂倒闭消息的时候,肖恩跟人事总部请假了三天,先把标志性的长发剪成了寸头,坐火车回到他的老家,跟家里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并在他老爹的公墓前呆呆的坐了一天。

肖恩意识到,跟着老板干,做全世界最大的化工集团之一,这张大饼也许不错。

他本身天赋就很高,已经彻底转型为职业管理人员,不再涉及炸药等方面,有圣赫塞的支持和帮助,是老员工中进步最快的。

说实话他很难想象卖石油能搞到亏损和破产,特别是阿根廷石油公司还是全国垄断公司,

雷顿工业的拖拉机厂、机械厂、摩托车厂也基本建设完成,开始了量产工作,第一个客户就是未来农业,未来农业有了很多新土地,很需要这些不吃草,吃汽油柴油的家伙。

跟阿根廷国营石油公司的合作也加深了,好在阿根廷其实并不缺石油,而且阿根廷石油公司真的有那种所谓的国企病,好好的产业盈利很少,也不知道是员工太多还是**太严重,

石油和天然气是阿根廷较丰富的能源矿产之一,跟哥伦比亚、巴西都属于特别丰富的那种。

对于这个能下金蛋的母鸡,现在变成了阿根廷财政的严重负担,去年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没盈利,还亏了差不多200万美金,在他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阿根廷石油公司也因为这个原因,前世被卖给了美国佬和其他国家的公司。

直接原因其实很明显,去年12月,阿根廷石油公司组织了14次罢工,已经严重干扰公司运转和发展。

他看到这个也只是叹息,国营公司作为国家体系的重要一部分,现在一步步因为一些内部原因垮下去,真的是让人痛心。

去年圣赫塞的工厂和公司继续保持了零罢工的记录,在这方面他已经算是比较有经验,但员工规模上和越来越臃肿的阿根廷国营公司没什么可比性。

未来农业是只能继续高投入的,不过也搞了一些副业,如粮食收购和出售,今年阿根廷粮食大丰收,圣赫塞不缺外贸渠道,未来农业今年打算建立了一个粮油公司,做粮食深加工,专门种粮食是没有很大前途的。

这还是诺拉的提议的,诺拉在未来农业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因此招募了不少印第安人。

卷烟厂这边反而不需要太多印第安人,分流了一部分过去。

工业农庄的建设进度也不错,招募了不少农民家庭,并鼓励男的农场上班,女的负责生儿育女加家务活这种奇怪的要求,受到了很多北方穷苦农民的支持。

甚至圣赫塞打算搞英雄母亲的嘉奖之类的,阿根廷北方本身封建又封闭,多子多福思想也比较盛行,

想想现在的激进党副主席阿图罗家里是十多个兄弟姐妹的,现在阿根廷城市的只有两三个如汤普斯司令家里就两个小孩,就可以看出一代人只要从农村进城,生育率是可怕的下滑。

要多生小孩,还是看阿根廷的北方,这里未来还可以发展土地改革,把考迪罗们扫进历史垃圾堆。

北方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超过5000万人,北方大开发战略他是不会放弃的,激进党不支持,那就靠自己的方法搞,变革考迪罗们对北方农民的统治。

有雷霆十字的武力支持,这个目标不会很远,一开始圣赫塞甚至打算发动组织农民反抗考迪罗,反正他有枪有人,但这有可能造成国家分裂和战争,并不合适。

拉普拉塔钢铁厂还在继续努力的建设中,圣赫塞盯得紧,所以也没有太多在意,好消息是今年铁定能出钢出铁水了。

经过美国之行,圣赫塞开始打算帮每个公司和工厂建设职业经理人制度,这在阿根廷可以说是没有出现过。

就目前来说,各个工厂是阉割比较严重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厂和公司的快速发展。

安排好今年的各大工厂发展目标后,今年准备收购一家银行作为小目标。

这将替换掉现在越来越臃肿复杂的财务中心,这是圣赫塞掌握各大公司和工厂的方式,

除了财务权和人事权,圣赫塞也打算进行升级一下,建立起财团。

否则等到公司规模越来越强大,迟早会变成一个怪物。

这是需要尽快进行梳理的。

也不着急,慢慢来。

......

会议结束后,圣赫塞马不停蹄继续忙碌起来,工厂很多事情做个甩手掌柜就能自行发展,那是做梦。

他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掌握体系,人事,财务,组织三大权利体系,还有猎鹰对于旗下公司的情报建设,加上圣赫塞对于工厂的发展规划,少走弯路。

大大小小十多个工厂加起来,人数已经快接近两万多了,这还是因为钢铁厂的工人并没有到位的原因。

钢铁厂一开工,一线员工就要准备个三万人。

在霍斯特把美国坦克零部件运输到一个叫雷恩的工业小镇的时候,他也跟着清点各种零部件,他才想到,美国目前并没有柴油版的坦克,大多数是采用汽油发动机,连德国也是用汽油机的。

他以为美国二战产的坦克都是用柴油发动机,而坦克设计局的人也并没有意识到只有柴油发动机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真是个美妙的误会。

圣赫塞也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设计下一代主战坦克的难度,至少对于一个后进国家来说是如此。

优秀的坦克发动机要具备低扭强大,扭矩范围宽,大冷热温差下能正常使用,持续高负荷运转时间长等特点,非常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现在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柴油机比汽油机拥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国防工业方面的应用。

好在现在他有一家拖拉机厂、造船厂也是需要有动力系统的,用的也都是柴油机。

柴油机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属于压缩点火式发动机,它又常以主要发明者狄塞尔的名字被称为狄塞尔引擎。

船用、机车、车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目前的柴油机其实并没有很流行,主要还是技术没到位。

美国的塞恩也跟西班牙那边搭上了线,圣赫塞刚好要发展三海造船和雷盾拖拉机厂,

三个事情其实到这个程度来说已经赶到一块去了。

拖拉机和坦克都需要更强大动力的柴油机,

造船厂现在柴油机还可以外购,以后也需要自己的柴油机,以后发展自己的的重卡,甚至导弹发射车之类的,都需要非常强大的柴油机动力系统。

建立一个柴油机生产工厂,只要有了动力系统其他都好说,

三海造船厂目前采用的是进口柴油机,主要从英国进口需要的上一代珀金斯柴油机,价格贵不说,质量寿命也不能保证。

但也比目前的阿根廷渔船好太多了。

所以圣赫塞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建立一个柴油机厂,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

柴油机是发展重工业必备的产品,目前阿根廷最好能引进几个新一代柴油机生产线。

现在世界上柴油技术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说来说去还是那几个,美国、德国、苏联三个。

51年的时候,德国曼恩f8以其v8发动机180的超大马力,成为年轻的西德的经济奇迹。

日本的三菱和瑞典的沃尔沃,其中沃尔沃是新兴卡车领域的公司,但目前主要在轻型卡车领域。

为什么圣赫塞这么急迫呢,因为柴油机这个东西说难也不难,很早以前就有了,甚至很多落后的国家都能搞,现在是发展的好机会。

30年代已经有轿车安装了柴油机,但真正为柴油机提供发挥舞台的还是重型机械和装甲车。

当然美国人也意识到了柴油机的潜力,两大阵营在坦克功率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军备竞赛,这无形中加速了柴油机技术的发展。

.....

现在的柴油机工业生产线并不是很先进,对于圣赫塞来说反而算是重大利好,有利于圣赫塞建立追赶优势,

最起码像瑞典这样的小国家,也有沃尔沃也能发展先进的柴油机工业,重卡工业,国防军事工业,证明人口小国也是可以做世界一流的。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瑞典的人口也不过1000万左右,那么阿根廷为什么不行呢。

瑞典军事技术强大的更关键因素是瑞典有军事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顶尖技术。

瑞典国家总人口虽然非常少,甚至跟一个城市差不多,但瑞典在冶金、材料、机械、电子、通信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先的。

圣赫塞现在不是阿根廷总统,也没有制定各种经济发展计划的能力。

要攀升阿根廷的科技树,他的发展想法也是在逐渐演变的,

现在变成从军事工业入手,相比于钢铁、矿业、纺织这些基础工业,军工产业涉及的科技含量更高,而且军民融合是未来的趋势,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

阿根廷学习墨西哥和巴西,更多的是建立合适的制度,中央集权,发展科技的思路,又需要多方参考。

从小国崛起,路子并不是很多,北欧发展模式是个重大的参考,墨西哥和巴西更多的算是反面教材,去工业化的代表。

日本模式也是个很好的发展参考,苏联模式也是,小国瑞典芬兰模式。

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加上有足够的外部资金支持,就很容易发展起来。

比如瑞典、芬兰这种小国家,后世也有沃尔沃、萨博、诺基亚、爱立信这些世界级的先进公司,这是值得阿根廷学习的。

瑞典甚至发展出了自己的核工业和核武器,后世的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衍生而来的军事工业,是工业化小国的优等生。

对欧洲人来说,5000万人口是一个大国的基础,瑞典确实是没有什么大国的机会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永久中立国,没有任何冲突,引进和合作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这个也证明,阿根廷在发展到5000万人口之前,是可以持续性发展强大的,

.....

圣赫塞把拖拉机厂、三海造船厂、雷恩坦克工厂的管理人员召集起来,继续开会。

“诸位,我们需要合并建设一家属于我们阿根廷人的柴油机厂。”

为了降低重复建设,同时适应未来的发展,圣赫塞打算独立建设一个柴油机厂,并不隶属于哪个公司或者工厂,但会有三家工厂联合出人,共同研发。

“老板,我们为什么不搞汽油燃油机,那不是更好用更容易吗,而且柴油机的缺点很多,除了渔船,我们拖拉机厂并不是很需要柴油机啊。”

“对的,坦克其实用燃油机很合适啊。”霍斯特也跟着说道。

“你们的想法被局限了,我来跟你们详细说下,我们为什么需要柴油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