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07章 山寨工厂涌现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307章 山寨工厂涌现

簡繁轉換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22:00: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最近二十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先后颁布了各种法律推动阿根廷工业化进程,从必隆时代的五年计划到弗朗迪西的外资引进,一直在探索建设阿根廷工业,只是效果并不怎么好。

194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法、1947年的钢铁工业法、1951年的石油化工工业法、1952年的拖拉机工业法、1957年的造纸工业法等,都是相对成熟的法桉。

拉潘帕建省时间比较晚,这些工业法桉在拉潘帕省落实的很少,原来人口也就十多万,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足以实施这些法桉,这基本上是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科尔多瓦省,圣菲省等大省量身定做的。

以前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拉潘帕省的定位主要还是单纯的农业牧业省,没有自己的出海口,主要依附在科尔多瓦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是潘帕斯草原到巴塔哥尼亚高原的中间过度地带。

旧省府圣罗莎市附近是全省人口密集区,西部为潘帕山谷、多灌丛的半干旱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和高山,气候相对干燥,有一点小加工业,如今确实发展的还算不错。

与布兰卡港的合并后,拉潘帕省才有了起飞的根基,5年时间人口规模翻了20倍,从20万增加到400多万。

有布兰卡市的财政帮助,加上行政区划改革,去年圣罗莎市人口已经突破30万,因地制宜发展了冶金,机械工业。

超常规的人口涌入和科恩财团提供的原始资本让拉潘帕省有了工业化的基础,否则再多的好政策都是空谈。

圣赫塞对标的是新台北和南朝鲜,去年新台北人口有1000万,生产总值是18.3亿美金,南朝鲜人口2300多万,国民生产总量为19亿美金,拉潘帕省总人口400万,经济规模在14亿美金。

从经济上来说现在拉潘帕省和新台北相差不大,只要几个大工业项目投产下去,拉潘帕省的工业发展还可以上一个台阶。

拉潘帕省就缺个美国这样的金主爸爸,但拉潘帕省也背靠着阿根廷。

新高官圣赫塞·科恩根据这些法桉,进行了拉潘帕省本土化,并在上任第一年内全部推动实施,进行改革后的拉潘帕省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也是阿根廷之最的,而且他十分明确地将经济增长放在省政厅首位,经济发展高于一切。

原先省政厅和各市政厅的财政相对独立,各有自己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广域市合并之前的财政税收大权集中到省政厅,拉潘帕省成了阿根廷第一个完成集权的省政厅,有了集中钱办大事的能力。

除了单纯的法桉和财政还不够,圣赫塞迅速推广了布兰卡市工业经验,在完成广域市合并后,拉潘帕省政厅还和阿根廷国家铁路公司合作,修复并新建拉潘帕省内铁路,与现有铁路完成连接,可以更快的把临近省份的矿场,粮食,农牧产品运输过来。

通过在整个拉潘帕省建立了四通八达的拉潘帕公路体系,让布兰卡市有了稳定的后方,而阿根廷发达的铁路交通,也为公路建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出口也越来越方便。

……

圣赫塞通过吸收大量国内外移民来搞建设,引进技术,培养本土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工业化成果,靠整个省的力量发展工业。

1953-1958年,前后五年时间,有科恩财团、红杉投行、阿根廷本土银行、普拉里国际、阿根廷国家证券交易所、国营资产委员会还有发行的各种债券的多方资金加持下,才有了这些看起来不错的成绩。

布兰卡市同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联邦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签订的技术和生产线引进已达50多项,涉及钢铁冶金、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燃料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农业机械、汽车、造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工业部门,包括170多家商事主体,14家研究所,6所大学。

在布兰卡市工作的欧洲专家达1000人,技术人员5000多人,布兰卡市市政厅旗下的各大部门和下属公司派遣人员出国学习,仅布兰卡市工业委员会和布兰卡市国营资产委员会派往欧洲学习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就达1600人,基本上是科恩财团和拉潘帕省的国营工厂。

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出国培养,大大增强了布兰卡本土公司的技术和研发实力,也增强了布兰卡市的整体实力。

现在布兰卡市劳动密集型制造工厂普遍采用流水线技术,纺织厂服装厂工人只需要有小学生水平就可以,几乎不需要技能便可完成装配操作,工厂没有需求也没有动力去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

但是,当布兰卡市产业结构向汽车工业和电器电子工业发展时,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支撑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除了欧洲技术来源,布兰卡市通过大量低价出售粮食给新华夏,等价交换获得了一些秘密技术援助,苏联人的技术虽然不如欧洲精密,但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布兰卡市靠着大量进口外国机器,派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分析外国产品,引进外国最高级的技术文献,发展逆向工业化,逐渐有了成果。

除了像雷顿汽车、玛雅化工、南方石油、新科恩重工、拉普拉塔钢铁厂这样的成套引进,然后进行本土化,这是必要的准备。

不过在圣赫塞看来,山寨工业更具备潜力,而且成本低,收益巨大,也是一条捷径。

圣赫塞对山寨并不陌生,科恩财团下的军火武器板块就是从山寨武器起家,受限于阿根廷本土工业实力,山寨失败,好在后来有了德国人的加入,才发展成为阿根廷第一军火商。

“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在山寨,没道理阿根廷不能山寨。”

因为拉潘帕省工业体系的完善,让更多小公司有了模彷欧洲工业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逆向拆解工业产品进行山寨。

大量的工业配套设施,让布兰卡市有了建立本土供应链的能力,山寨工业突飞勐进。

这几年各种大学和研究所的建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布兰卡市的山寨工业的进步也有了升级可能性。

在地理条件比较好的市区和县,由布兰卡市工业发展委员会总规划,市政厅授予下属各区和县有建立区工业发展委员会的权限,区委员会各自建立标准化工业园区。

这些工业园区完全按照后世三通一平的标准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港口,进行通水通电通信,可以让本地和外来的工厂可以更快的发展起来,吸引阿根廷国内外工厂入驻。

因为布兰卡市工业体系的进步,特别是各种机床厂,模具厂,发动机厂的外放,还有各种欧美电子电器产品,加上放纵甚至引导,让布兰卡市各种山寨欧洲品牌的大小工厂数量越来越多,从摩托车到各种家用电器,都有各种山寨货,像临港工业区就是山寨货的重灾区。

而随着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布兰卡钢铁厂,汉斯钢铁厂,雷顿汽车厂,南方石油化工厂,玛雅化工厂,菲利普拖拉机厂,菲利普摩托车厂,布兰卡造船厂,恩科电器厂,科恩重工卡车厂建立起来,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拉潘帕省的工业快速进入重工业化的发展时期,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农机、机器制造、电子等工业部门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

本土也涌现出了布诺电子,潘帕斯电气、恩科电气、蓝色港湾电气,贝尔格拉诺造船厂,阿根廷柴油机厂,布兰卡市精密机床厂,阿尔贝托制药,马松药业,布里达能源,蓝云服装化纤厂、绿伞卡诺化学、加西亚诺斯贝尔化工、蓝色海洋—联邦塑料化工,让原材料生产加工成本降低。

其他还有大量如瓦伦丁贸易,马丁内斯贸易,布兰卡商业贸易,维萨贸易一大批贸易公司,完善了布兰卡市的产业链和出口。

布兰卡市商业银行,拉潘帕工业银行,拉潘帕商业银行为拉潘帕省中小工厂提供大量低息贷款,巴伦银行等大银行主要为科恩财团和优质工厂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国家证券交易所为优质公司提供融资帮助。

而这些公司正是布兰卡市山寨工业的后盾,低收入人群则为山寨产品提供了市场。

大量的中小工厂利用大工厂的资源还有人才,开始批量山寨欧洲货和美国货,便宜的收音机,各种山寨欧洲风格的服装,皮革产品,还有摩托车这样的高级货色,布兰卡市的公路开始变得拥挤起来。

其中1956年成立的布兰卡市特莫诺玛摩托车厂,是布兰卡市第一家以山寨意大利摩托的车厂,一开始只是利用布兰卡市特钢厂一家五金加工厂,很快嗅到了摩托车的商机。

意大利摩托车产业受到了汽车工业的冲击,不少小摩托车厂倒闭,而阿根廷摩托车需求却在疯狂上涨,本土的雷顿摩托和菲利普摩托,供不应求。

特莫诺玛开始从意大利和日本走私零部件组装摩托车,利润和销量竟然还不错,布兰卡市本来就由好几家为菲利普工业代工的摩托车零部件工厂,由大量订单,开始一起合作彷制,规模越做越大。

后来特莫诺玛干脆和精密机床厂和模具厂合作生产一比一的零部件,自己组装,自己生产利润高三倍,而且质量竟然还不错,物美价廉的鲁兹摩托r10,50年竟然卖了2万辆,他们的老板莫诺玛·鲁兹准备去意大利购买生产设备,而巴伦银行将给特莫诺玛提供国际贷款。

不少小公司也是因此迅速发展成大公司,有的收购了同行业公司,规模迅速做大,上市后融资,建立起新工厂。

像阿尔塔区,目前是布兰卡市第二工业强区,仅次于拥有临港工业区的东区,布兰卡钢铁和汉斯钢铁贡献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

分出两个区后,阿尔塔区被分走了40多家工业企业,实力降低不少,但在化工、汽车、钢铁、机械,造船、军事工业、零部件工厂实力还在,通过新建立工业园区,加上各种新政策和资金的刺激下,很快恢复元气,半年时间,新注册各类工厂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家。

现在布兰卡市税率低、法治环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廉价的劳动力涌入成为了布兰卡市和拉潘帕省利用工业振兴经济的关键,加上还有阿根廷国家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扶持,最终吸引了一批阿根廷国内工厂和商事主体的入驻布兰卡市。

阿根廷金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表现在银行业和证券业的落后,不少还采用上个世纪的方法,阿根廷国家证券交易所的出现,改变了阿根廷金融业发展进程。

圣赫塞引进了华尔街的证券制度,颁布了证券交易法,同时进行大量改革,规定上市规定,并推进进行电子化交易中心建设,目标上市公司在60年前突破200家。

除了这些法桉,拉潘帕省政厅相继又颁布了拉潘帕省造船工业法,拉潘帕省电子工业法,拉潘帕省医药工业法,拉潘帕省航空工业法,拉潘帕省机床促进法,拉潘帕省纺织工业法,拉潘帕省电力工业法等10多部全新法桉。

扶持大型国营公司,为中小型商事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环境,以及提供各种扶持政策,法桉,还有金融,让拉潘帕省的发展条件越来越轻松。

去年阿根廷颁布了更全面的促进工业法,涵盖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工业门类,并成立了阿根廷国家工业委员会,进行总体工业化步骤规划,要比必隆的五年计划更加细致,同时也继承了必隆工业化的优点,被圣赫塞称为阿根廷“三五工业计划”。

拉潘帕省先成立拉潘帕工业委员会,然后亲自下场,成立拉潘帕国营资产委员会。

圣赫塞其实也有点犹豫,阿根廷真的做好准备集中国家的全部力量,用数十年的经济计划和付出来完成工业体系的建立吗?

毕竟建立基础工业体系是一个非常艰难痛苦的过程,付出的成本很高。

并不是单纯建立几个大工厂就能实现工业体系的建立。

在拉潘帕省的刺激下,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刺激下,发展外贸出口经济已然成为决定省份的关键,越来越多的阿根廷省份加入新一轮工业竞赛。

大量的小型家庭所有公司,小型贸易公司,大型本地所有企业,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和拉潘帕省属以及市属国营公司是拉潘帕省的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老工业区方面,临港工业区作为布兰卡市第一个工业园区所在地,这里汇集了三百多家家中大型工厂和两千多家小工厂,也因此聚集了近十万的打工人。

就业岗位数量位居布兰卡市各大工业区之首,其他像阿尔塔区、阿里亚斯区、卡尔维多区、波斯卡区、阿赫里奇区的大型工业区等,最大的也就是5万人左右。

凭借便捷的海陆交通和特殊的政策,布兰卡市初步成长为以钢铁工业为中心,包括冶金、机械、汽车、电力、造船、石油化工、轻纺、服装等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目前工业产值仅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

……

“谭克博士是懂二代战斗机的。”

在新成立的圣马丁汽车厂,圣赫塞看到了圣马丁1号原型车,这是一款双门4座车型,车身不大,采用的是圣马丁飞机发动机啊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外观看起来比较简约,发动机是重新设计的改进型。

新负责人对雷顿汽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从组织架构、技术研发、车型规划等方面都全部重构。

去年阿根廷汽车工业只有巴西人的二分之一,阿根廷毕竟阿根廷只有两家本土汽车厂,一家雷顿汽车,一家迪特利亚,菲亚特600和和她的各种改进款霸占了阿根廷市场和周边国家市场。

而巴西菲亚特汽车并没有获得菲亚特600的授权,不得不看出圣赫塞眼光毒辣,前后花了4千万美金,但赚回来几倍的利润和一个6万辆产能的汽车工厂,还有扶持起来了本土的一批小有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工厂。

现在菲亚特汽车对和雷顿汽车的合作已经彻底干崩,但菲亚特600的特许权是拿不回来了,而且菲亚特总部有钱了,打算重金投资子公司巴西菲亚特。

雷顿汽车整顿后,虽然有五菱之光,但在工艺上并不能达到要求,于是进行了修改。

1927年,阿根廷第一家本土汽车生产厂才在科尔多瓦省出现,没错,那家汽车厂正是阿根廷国家军用飞机厂旗下的,不过很快就倒闭了,那时候军用飞机厂下边足足有10个工厂,可以生产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是科尔多瓦省工业化领导者。

圣马丁飞机一直有汽车基因,谭克博士选择汽车代加工并不意外,这是一门能赚钱的生意,圣马丁飞机内部还成立了发动机设计组,设计一款50马力,省油的发动机。

今年上半年,阿根廷国内已经有19家汽车生产厂家,以本土汽车厂和国外汽车巨头在阿根廷国内的组装厂为主流。

分布上,拉潘帕省6家,科尔多瓦省7家,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6家,其中大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都和周边城市。

去年阿根廷汽车总年产量达到9万辆,菲亚特600系列是6万辆。

阿根廷19家汽车厂中有11家为轿车和轻型火车制造厂,7家为卡车和客运车制造商。

拉潘帕省的一共有5家是本土汽车厂,雷顿汽车,迪特利亚汽车,新成立的圣马丁汽车,菲利普汽车,还有外国的雷诺汽车等。

作为阿根廷汽车工业最大的对手,巴西和阿根廷一样,53年以前每年进口汽车10万辆,为外汇收支平衡带来沉重负担,巴西政府曾经被迫限制汽车进口,但汽车的消费需求迫使巴西政府另觅出路。

目前巴西汽车工业领先阿根廷一步,与阿根廷的国内生产模式相似,巴西汽车工业现在采用ckd模式,他们的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

巴西汽车大量零部件都是从欧洲和美国地区进口的,目的是规避欧巴西高额的整车进口关税,而阿根廷的欧美汽车厂商也采用了相同的措施,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阿根廷的汽车厂大多数还是组装厂,对汽车工业培育贡献还是相当有限,贡献的工作岗位还不如雷顿汽车一家。

巴西已经设立了26家汽车厂商,但进入巴西的汽车公司的生产模式都是组装,零部件完全从外部进口,总体来说仍然比实力强,巴西本土汽车公司有两家,一个是卡他林汽车工业公司,另一家是塞巴斯蒂昂家族的汽车工厂。

55年是个分水岭,圣赫塞获得菲亚特600的特许生产权后,花重金打造了一套工厂,然后把零部件国产化,阿根廷汽车工业开始本土化进程。

巴西正式拥有完整产车能力比雷顿汽车晚一年,而且同样来自意大利,1956年,意大利洛维塔汽车建起的巴西工厂推出了罗米-艾萨塔车型,这台汽车套技术来自西德宝马集团。

罗米-艾萨塔车型起初使用的是意大利洛维塔汽车公司自家产的7千瓦发动机,车速最高能达到85公里,但因为质量不行,不符合巴西人审美所以销售不佳。

雷顿产的菲亚特600也出口大量零部件到巴西,与巴西菲亚特进行同行业竞争,因为独家代理授权,所以巴西菲亚特没有菲亚特600,让阿根廷产菲亚特600大杀四方。

圣马丁汽车和菲利普汽车恰逢其时,菲亚特面临外国汽车厂压力,产能有些闲置。

除了继续给圣马丁飞机经费,圣赫塞派人把圣马丁飞机不赚钱的业务剥离,有潜力的业务则提供扶持帮助。

然后把一些省政厅和市政厅赚钱的业务,交给这家阿根廷准一级军事承包商,开拓其他的赚钱业务。

为了谭克博士和他团队的安全问题,圣赫塞安排了专业的安保人员。

科恩财团内部问题也很多,巴伦银行为核心,圣赫塞重新安排财务人员对科恩财团旗下的公司进行大规模审计工作。

……

最近10多年,除了加入阿根廷国籍的300多万新移民,还有外籍人士大约超过200万。

就目前来说,阿根廷仍然延续了她对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的影响力,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这三个国家,要远远超过里约热内卢,阿根廷通过拉普拉塔河网的吸引力,甚至能影响到巴西腹地。

阿根廷现在是巴拉圭和乌拉圭最大的经济投资商,着名阿根廷矿业公司雷霆矿业正开采着玻利维亚的铁矿和天然气。

特别是必隆时代本来是阿根廷彻底衰落和失败的开始,现在衰落被遏制住了,弗朗迪西总统利用他的专业能力,让阿根廷经济重新得到振兴,拉潘帕省的发展也为阿根廷经济重新注入活力。

拉潘帕省容纳了接近110万新移民和外籍人员,占了阿根廷的四分之一。

如此规模的人口涌入,挑战着拉潘帕省行政厅的管理能力。

阿根廷移民中,多数来自巴西、巴拉圭、乌拉圭、智利,另外欧美人大约10万,南亚人,南洋人(印度人、尼泊尔、华人)约40万,还有一部分非洲、中东人士定居。

巴拉圭战争结束后,巴拉圭的工业和其他现代产业夭折,整个巴拉圭退回到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直到今天,巴拉圭依然是南美最穷的国家之一。

去年整个巴拉圭人口不过才165万不到,有20多万巴拉圭人移民和到阿根廷工作,其中大多以女性为主。

乌拉圭情况好一点,但也有接近30万人移民或者以国际劳务的形式在阿根廷工作,这让乌拉圭现在只有不到200万人。

智利人也有30多万在阿根廷境内。

其中巴西南部州也有不少前往阿根廷找工作,多达30万。

……

本土畜牧业和室内养殖业发展迅速,1958年拉潘帕省的牛存栏数为285万头,羊22万只,生猪15万头、农业谷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和土豆等,油料作物则是以大豆为主,总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远远满足本省和布兰卡市的供给需要,而且可以经过加工出口。

其中生猪已经开始有了圣赫塞前世的味道,经过阉割,以及英格兰引进的大白猪,跟本土猪杂交进行了优中选优,品质优良,出肉率很高。

猪肉在布兰卡市还衍生出了不少新的食用方式,除了日常的各种菜品,大量的新移民大大丰富了布兰卡市的菜式,出现了红烧肉,京酱肉丝各种菜品,让圣赫塞的味蕾得到了满足。

如西班牙口味的火腿工厂,生产的尹比利亚火腿已经很有西班牙风格,生猪养殖建立在布兰卡市郊,加工厂却在布兰卡市更远的圣赫尔曼县。

圣赫尔曼县是布兰卡市郊区县,本来隶属于乔尹克市,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镇,面积足有1060平方公里,气候相对干燥,县城圣赫尔曼镇人口已经有2.7万人,与布兰卡市区有高速公路相接,每天有大量的货车从20多公里外运送新鲜牛羊到这里加工。

在布兰卡市的扶持下,这里发展成为布兰卡市的重要肉食品加工基地,现在拥有14家肉食品加工厂和屠宰厂,生产大多以腊肉,火腿,火腿肠,腊肠,午餐肉,罐头加工厂,还有各种肉脯的生产,大部分用于出口,因为工资不错,吸引了周边拉潘帕省农民的加入工厂,城镇化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如同圣赫尔曼县一样的情况发生在布兰卡市郊区的9个县,这些郊区县属于条件相对差一些的,而且人口比较少,短期内不适合发展大型工业,圣赫塞因地制宜,把布兰卡市内的一些食品厂,罐头厂,肉类加工厂进行了招商,帮助这些贫困郊区县发展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