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123章 改进STG45突击步枪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123章 改进STG45突击步枪

簡繁轉換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22:00: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给菲利普接风洗尘后,他又要去忙新工厂的事情,雷恩工业现在还很脆弱,需要他亲力亲为,拖拉机厂和摩托车厂只是有个雏形,

要把各种事情搞定估计需要不少时间,圣赫塞也没太多可以帮忙的,只能让人在雷恩新工厂附近给菲利普买一套房和加点工资了,除了日常画饼之外,就是给足够多的钱。

……

第二天,雷恩-弗莱茨工厂。

圣赫塞驱车前来,要跟霍斯特在工厂的新办公室见面。

圣赫塞看到精神奕奕的霍斯特,有些感慨的说道:

“霍斯特,你这次去欧洲真是相当不容易啊,简直太凶险了,真的是相当辛苦。”

这次霍斯特的欧洲德国之行,猎鹰局和雷霆十字的人,都因此牺牲了几个成员,算是他派出去出行的几个团队最危险的了,哪怕很小心了,仍然不可避免。

现在德国正是二战后混乱到复兴的时间节点,霍斯特去的都是盟军和苏联人暗战最狠的地方,四个国家的军队仍然占了德国。

德国战后最危险的时间段已经过去,西德正在经历最强劲的复苏阶段,过几年的话可不好捞人了。

国家层面上,西德的重新强大符合美英法的利益,美国人需要把西德当枪使,保持自己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来对抗苏联,

法国人现在拉拢西德搞欧洲煤钢共同体以抵抗美国,英国人一贯搞大陆均势,民间层面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从辣脆德国那个加害者,变成了一个被霸权肢解从瓦砾上自强不息站起来的受害者,反正挺魔幻的。

东德因为苏联人把工业设备拆走,更困难更乱一些,经济更差,而且苏联人不是好相与的。

“还好,能够有这样惊险刺激的经历,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回忆了。”

霍斯特显得很淡定,这次德国之行完成的非常出色,圣赫塞也非常满意,该赏啊。

他这次主要跑去东德的图林根州苏尔市,这座城市以兵器制造、枪械生产闻名,是霍斯特在东德的重点目标城市,

他还去了西德的奥伯恩多夫,这里是毛瑟工厂的总部,以及鲁尔区的杜塞尔多夫多地,招募了不少年轻的武器设计师。

过程确实很惊险,往往要受到不少盘问,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还有法国人,现在的德国仍然是挺乱的,铁幕已经形成。

两人简单聊了一下,

“嗯,要不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工厂的情况?”

圣赫塞没有再多说什么,还是搞钱最实在,他也不是喜欢安慰男人的人,干脆去看看工厂的设计师们吧。

“好的,老板。”

霍斯特不置可否,有些苦难注定成为回忆。

两人一前一后,边走边聊,聊了一些欧洲之行的趣事,如邂逅了一些德国姑娘,但又有色心没色胆,还见了不少德国寡妇,都是战争后的可怜人,想照顾他们的生意又不太好意思。

霍斯特自从回到阿根廷后也显得比较放松,这次生死一线经历,更是变得越来越有看开的感觉。

德国因为男的少了很多,女人往往也要做工,加上现在德国工厂虽然恢复,可是又被禁用军事工业,所以还是很多武器设计师失业的,转行工资又低又累,所以招募设计师也挺容易的。

“看来,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啊,我们其实还需要很多设计师。”

圣赫塞摸了摸下巴,认真的考虑道。

从新办公室到工厂,需要五分多钟,路上绿树比较多,因为枪械的模具厂部分噪音比较大,消音工作也比较重要。

圣赫塞一进厂房,就听到模具车间轰鸣作响,远处冲压机正在生产一些枪械配件,还有一排排子弹生产线极具视觉冲击力,现在mp40的销量可是不得了,招募了很多做机械加工的新工人,每多生产一把就能多赚很多美金。

现场的工人们有条不紊的正在进行生产,组装是另一个厂房的车间。

“老板,你这边要多弄一些铜线圈过来,子弹的生产压力还是很大的。”

霍斯特认真的对圣赫塞说道,特别是老板开拓了国外市场以后,对子弹的需求很大,铜钱需求量已经增加很多。

阿根廷国内的金属冶炼工业除了钢铁厂之外,其他像铜和铝没有涉及,大多数需要从国外的智利进口,价格还是很贵的,看来也要同步建立铜金属冶炼工厂了,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子弹生产的需要。

安第斯山脉是有不少铜矿的,需要让雷霆矿业要加把劲才行,钾三角那边就有一些古老的矿场,还能出产铜矿,铜矿是不用担心的,开采出来以后搞个冶炼厂不成问题,金属铜的冶炼比较容易一些。

“好的,钢铁厂这边先把基础搞定好,我看看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冶炼工厂。”

两人继续向前走去,七转八转到了一处相对安静的地方,保密性做的还是不错,门口站了两个三角洲的安保员,因为是熟面孔,所以两人很快进去了。

圣赫塞走到一个大的研发室内,推门进去,发现几个德国的中年武器设计师对着几把突击步枪正在进行拆解分析,他们正说着德语讨论事情。

桌上还有一把是成品的,有点跟stg44差不多,前边又是圆筒状的,长得有些不太好看。

圣赫塞最喜欢的突击步枪ak47,他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原材料低品质的也能用,价格便宜,但现在跟苏联人没办法解触,而且苏联人自己都还没列装全部部队,生产线流出就更不可能了。

“老板,这些都是我的德国老乡,曾经在黑内尔公司和瓦尔特公司的一些年轻人,还有东德过来的。”

霍斯特热情的介绍这些人,圣赫塞不可能招募到出名的设计师,他们大多被美国人苏联人弄走了,但也有不少轻武器设计师转行,中年转行挺不容易的。

说是年轻,其实基本都有三十多岁了,大的有四十多岁,二战也结束六七年了,这些人似乎也是有些伤痛毛病,估计是上过战场的啊。

“你们好,我是雷恩军工的老板,以后多多合作……”圣赫塞说的是德语,有些蹩脚,但勉强能听。

众人认识了一下,圣赫塞才开口问道,

“对了,你们在奥伯恩多夫知道一家hk公司吗。”

这个德国公司在轻武器方面挺出名的,特别是步枪。

“hk公司,我知道这个公司,原先被称为“茅屋工厂”,战后生产办公机械和缝纫机配件,生产自行车和家用器具,

他们三个创始人很出名的,分别叫埃斯蒙德·黑克勒,奥多尔·科赫,亚历克斯·塞德尔,不仅自己能生产配件,他们还设计制造了切割、冲压工具和精密机加工卡规,他们的工厂已经有两百多人了,好像已经搬进了新工厂了,但没我们这个大。”

一名中年德国人回答说道,显然他很清楚这些事,估计跟hk公司一个地方的,头有些秃。

“德国真的厉害,能从废墟中重新崛起,这家hk公司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投资一下。”

圣赫塞再次夸赞了一下德国人,hk公司已经鸟枪换炮了,而且德国不缺人才,虽然有些官方不正确,但他们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民族。

“你们现在在研究什么步枪,似乎是stg44,但又不太像,这就是stg45吗?看起来有点丑啊。”

圣赫塞毫不避讳的说道,眼角看到图纸上的stg-45,才恍然大悟。

他们拿的这几把突击步枪正在研究,看起来造型简单,零部件也比较少,远没有stg44那么帅气,更别提后世的ak47这些了,显然这是很粗糙的版本。

“老板,这个是跟您汇报过的stg45突击步枪的量产仿制版,是我曾经的祖国在二战末期研制的试验型突击步枪,也是最便宜的突击步枪,造型确实不太好看,当初也是为了节省成本,

这款由毛瑟公司在1945年设计及生产,但因为现在德国一分为二了,有点名设计师基本上都流失了,这些都是我招募过来的年轻设计师,也都是很有经验。”

轻武器嘛,这些工业军事大国弄弄就有了,他们需要的不是产线,更需要图纸和设备以及设计思路更需要,而且大部分德国出名轻武器设计师都被他们招募去了,轻武器又不是什么高精尖,但对阿根廷来说确实还是很厉害的。

其中一个显然是组长什么的,开口说道,“其实老爷子刚被苏联人放出来,年纪太大了,没办法了,他还是个倔脾气,如果能找他来优化,绝对没问题。”

“是啊,就突击步枪来说,他可以称呼为祖师爷。”

其他人也纷纷同意,他们说的老爷子是雨果·施迈瑟,stg44的主设计师,施迈瑟和其他15名德国枪械设计专家被安置在乌拉尔山南部的伊热夫斯克,

苏联军方专门为他们成立了“第58特别设计所”,施迈瑟被任命为该所的五名设计师之一,这种高级人才是被重点盯着的,圣赫塞可不敢搞定这些人。

“45年国防军计划以stg45替换stg44,stg45的成本是45马克,生产时间及原材料也较少,而stg44的成本70马克,可惜直到战败stg45也没有正式列装,最终仅仅生产了30支,我们现在也只是按着记忆和图纸搞出来的的,我们这些不是设计团队的主要人员……但都接触不少。”

霍斯特显然也是汇集了不少信息,快速的汇报给圣赫塞,能招募这些人已经很不错了。

“这么便宜?现在我们阿根廷预估成本多少,这样算下来stg45成本不是比mp40还便宜不少啊,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赚大了。”

按二战时期德国马克2.5:1美金来算,一支stg45成本18美金,不可能吧,虽然这货看起来确实比较简陋,mp40的成本就是30多美金了,如果能生产个几百万把,卖80-100美金一把,可比mp40赚钱多了。

“老板,其实这是按德国工业计算的,阿根廷生产的话应该要贵不少,估算至少25美金1把,而且还有货币贬值各方面原因,stg45还有不少改进空间的,改进后成本还会增加,但仍然算低的了。”

原来如此,现在stg45确实不如一些新出来的步枪了,ak47就很好嘛,就是两把枪的设计思路不同,工作模式。

圣赫塞拿起那一把组装好的步枪,好沉,比stg44还沉一些,这还是没有装弹的,装完子弹和弹夹,一把的重量少说有10斤,对于单兵作战来说,特别是急行军是个很大的负担。

“这把突击步枪太重了,你们有没有新的步枪的一些资料,确实需要改进,生产成本虽然低,但市场接受度估计很难,我建议4kg差不多就可以了,

像枪托把实木换成工程塑料就不错,中间还可以空的,做折叠枪托,还有一些配件可以换成工程塑料,尽量减低重量,弹匣也可以做成塑料的,我们有自己的塑料工厂,已经研发了不少新型高强度塑料。”

圣赫塞简单计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合理的改进重量数字,并说出了几个改进意见,

其实他的目标是3kg的突击步枪,但那样不管是成本还是设计时间都要多上几倍,已经是重新设计一款步枪了。

玛利亚塑料厂是圣赫塞最早的工厂之一,不仅生产食品级塑料,还经常投钱做各种强度塑料的开发工作,特别是有圣赫塞的思路支持下,

技术储备已经是非常先进的了,特别是产学合作的的方式,加上科大的化学系是全阿根廷最强大的,所以在塑料上,阿根廷没有比他更厉害了。

想到这里,圣赫塞不禁为自己的远见卓识感到骄傲,嘴角有些微微上扬,让霍斯特觉得老板是不是有点傻。

“好的老板,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思路,老板我记下了。”

霍斯特对于外行老板的建议并不是特别看好,但仍然写在了本子上。

“我让石化塑料厂准备在这里开条生产线吧,不然太麻烦了,玛利亚镇离布城也有几百公里。”

圣赫塞说上头了,滔滔不绝,恨不得马上去搞个塑料厂过来。

在这里弄个石化塑料反应车间,然后注塑什么的,方便的很,也有利于后续改进,轻量化步枪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老板,其实也不用太着急的,也许还可以其他改进的。”

“好吧,枪托不一定要木制,我的塑料工程实验室有一款高强度塑料,确实很适合。”

圣赫塞觉得他们并不太重视,才认真说道。

“好的,老板,你让他们送一些过来,这边工厂的注塑机也有几台,到时候直接开模就行。”

“还有子弹的事情应该很好解决吧,中间威力弹已经是世界主流了,其实我想搞更小口径的子弹如5.8mm的或者更小的,小口径的步枪是未来的趋势。”

先有子弹后有枪,现在自主研发还不可能,能搞定吸收已经算是很好了。

“老板,其实只要原材料足够,我们把设备调试搞好后,一个月多生产几倍都没问题,短弹是比较省钱的,现在我们缺原材料特别是铜,

小口径子弹的威力不够吧,而且要改这么小口径,需要重新设计生产线,枪也要重新设计,这样花的时间就多很多了。”

霍斯特再次强调说道,重新设计一款枪械需要几年时间,改造的话相对简单一些,而且这些步枪都是冲压件,不是切削件,生产工艺和难度都不大,成本也低。

“好的,你们对于苏联产的ak47这款枪怎么看,能否新改进的这款stg45向他看齐。”

圣赫塞对于ak47念念不忘,跟这些人说了一下,看能否有机会。

“苏联人设计制造的步枪确实很厉害,我们也在学习一些新枪的设计思路,我们最终成本会比他更低,射击精度可能差一点。”

组长布莱恩如实说道,听说这款步枪有老爷子的一些看法在里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真是太遗憾了,希望我们的步枪能设计顺利。”

“没问题的,这个毕竟只是改造而已,外观再优化优化,配件再改改就行,这款步枪还是很不错的。”

……

圣赫塞最后又去了几个生产车间观看生产,并在下午的时候,把这些枪支设计和火炮设计的团伙召集起来,打算成立正式的团队,直接来个现场办公。

这批从德国来的武器设计师或者说年轻的武器设计团队,一共有50多人,其中以轻武器枪支设计师居多,加上雷恩军工本身有的一些德裔设计师,加起来已经有80多人,规模上来说算是很庞大的了。

弗莱茨工厂新成立改进优化小组,并专门成立了“风暴步枪设计局”,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stg45突击步枪的改进,并把新枪名字改成rm-52突击步枪,以回避一些东西。

并成立“雷恩火炮设计局”,归于雷恩火炮工厂管理,负责火箭炮的研发和生产,现在已经有了几个德国的设计专家,负责火箭炮和迫击炮的设计和量产,原先缺人,计划只停留在纸面上。

还有一个“雷恩手枪设计局”,归于弗莱茨工厂管理,把弗莱茨工厂负责手枪的设计人员打包进去。

把这八十多人安排好,为此还成立专门的几个大型办公室,让他们有更好的环境办公,同时提高工资待遇。

步枪设计局给的时间是两个月时间,把最新优化改进的枪支造出来,并可以设计好模具和生产线,成型后,再加2个月达成月产2000把的目标。

基本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圣赫塞也很满意的回到了家,明天必须去上学了,不然普金斯教授要发飙了。

“科恩,要不我们分手吧,你一点都不爱我了。”刚进门就听到伊莲娜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