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311章 斯瓦尔虎鲸号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311章 斯瓦尔虎鲸号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025年1月31日,大年初三。

王朗带着崔妙妙、崔宁宁以及婆婆前往了杭城小姨家,这也算是双方家里长辈一次见面。

在杭城浪了一个星期之后,王朗他们再次回到了崔妙妙的老家开始准备搬家。

其实也没什么可搬的,家里的老房子拜托给了崔妙妙的堂叔帮忙看护,王朗他们只带走了随身用品以及小黄。

婆婆在离开时脸上虽然在笑,但是眼神却露出浓浓的不舍,她也知道,这次离开等下次回来可能就是她的骨灰了。

回到春城在安顿好崔妙妙她们之后,王朗就闲暇了下来,开始在网络搜索西伯利亚已经北极的资料。

王朗他们要想去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寻宝,就必须要寻找一艘足够给力的船只才可以。

这件事,王朗直接交给了弗兰克,让他找一艘足够靠得住的船。

弗兰克也没有让王朗失望。

在王朗再次返回这个时空时,弗兰克还真找到了一艘非常给力的船。

“你觉得这艘船如何?”弗兰克指着眼前这艘以黑色为主调,唯独塔桥洁白如雪,长度逾越一百三十米的船询问道。

船身上,以白色的油漆醒目地喷涂着船名——斯瓦尔虎鲸号。

“相当不错,这艘船选得很到位。”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王朗,也被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1.8万吨的巨轮所吸引,不禁发出赞叹。

此刻,他们身处波士顿以南约十五公里外的昆西市汤河湾码头。

自从接到王朗的任务,弗兰克便四处寻找合适的船只。一艘能够胜任北极探宝的船只,必须兼备破冰能力、足够的吨位以确保充足的补给,同时还要配备先进的设备。

北极之旅绝非儿戏,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因为在那种极端环境中,任何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即便是在暖季也不能掉以轻心。

考虑到这些要素,极地科考船成为了最佳选择。这种专为极地科考设计的船只,在破冰能力和后勤保障方面都表现优异。因此,弗兰克在北美各地搜寻适合的极地科考船。

虽然此时是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许多符合条件的科考船都已出港,但在金钱的驱使下,弗兰克最终还是找到了一艘符合要求的船只。

这艘斯瓦尔虎鲸号科考船属于一家名为“斯瓦尔”的美国私营极地科考组织。船名与组织名相呼应,而船体的颜色也恰似一头庞大的虎鲸。

“这艘船由德意志造船厂于1970年建造,至今仅十年历史。虎鲸号长141.8米,宽26.2米,满载排水量高达万吨。”弗兰克详细解释道。

王朗听后提出疑问:“这艘船会不会太大了?”

弗兰克急忙解释:“这艘船并不大,考虑到我们要去的是北极海域,大吨位的破冰科考船是必需的。虽然现在是北极地暖季,但在北冰洋航行仍需格外小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虎鲸号刚从南极归来,并完成了全面整修。它拥有强大的补给和续航能力,还配备了一架可搭载六人的直升机,这大大提升了生存和避险能力。”

“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在北冰洋遇到危险,船上的补给足以支撑我们坚持很长时间。而且,经过改造的直升机在加装副油箱后,航程可达一千二百公里,足以让我们抵达海岸线。”

听到这番解释,王朗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租这艘船的费用是多少?”

弗兰克回答:“租用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费用是每周十万美元,其他如补给、油料等费用需另行支付。”

王朗抵达后,私营极地科考组织斯瓦尔的负责人布雷·安东尼与虎鲸号的船长安图尔斯·弗拉基米罗维奇迅速现身港口,热情迎接了这位大金主。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类似斯瓦尔这样的私营极地科考组织非常多。

与华夏不同,欧美许多国家在南极和北极的科考活动更多地依赖于私人组织的力量。

在华夏,极地科考往往是由国家主导,而在这些发达国家,科考活动则主要由私营组织承担。这些组织通过接受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甚至其他私人机构的委托来实现盈利。

当然,除了完成委托任务外,它们也会自主开展科考活动,并将研究成果出售给感兴趣的个人或组织。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极地科考曾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竞争并不激烈。

然而,随着人们对两极地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众多私营极地科考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斯瓦尔作为立足于北美的私营极地科考组织,主要服务于北美的高等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

尽管这家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组织在业内享有一定的声誉,但随着越来越多携带巨额资金的新竞争者涌入这个行业,其竞争力逐渐削弱。

为了扭转颓势,斯瓦尔的合伙人们在十多年前投入1亿美元,打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极地科考船——斯瓦尔虎鲸号。

虎鲸号的下水确实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为斯瓦尔带来了一些订单。

然而,遗憾的是,极地科考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科考船,更在于科考人员的能力。在这方面,斯瓦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劣势。

因此,尽管斯瓦尔拥有了先进的虎鲸号,但其实际业务增长有限。

同时,虎鲸号巨大的维护费用也让斯瓦尔的财务状况更加窘迫。

如果不是背后有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这个曾经颇有名气的极地科考组织或许早已解散。

去年冬天,斯瓦尔接到了一份来自美利坚能源部的委托,要求他们在南极对几种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详细的调查。

尽管这个任务的预算资金仅为250万美元,却需要持续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几乎覆盖了南极的整个暖季。

虽然任务本身并不复杂,但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和有限的预算,使得斯瓦尔在执行这项任务时最多只能做到收支平衡。

即便如此,斯瓦尔也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份委托。

毕竟,如果他们拒绝,还有大批竞争者排队等候接手这个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