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70章 买参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70章 买参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和平生产队坐落于龙岗生产队的东南方,王朗与王向前骑着车,穿行在小路上,只用了三十余分钟便抵达了和平生产队。

老张头的家位于生产队的最南端,紧邻着长白山的支脉。

两人来到老张头家门口,王向前领先一步,高声询问:“张大爷在家吗?”

“谁啊!”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从屋内应声而出,疑惑地望着门外。

“张大爷是我,王向前。”王向前笑道。

“他是谁?你爹让你来的?”老张头看了看王向前,然后又看向站在王向前身边的王朗,问道。

向身边的王朗说道:“张大爷,这是我堂弟王朗。是我爹让我带他来的。”

老张头打量着两人,点了点头,“既然是王春山的儿子,那就进来吧,我们屋里谈。”

一进入屋内,孩子的哭声和老太太哄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张头领着他们进入西屋,屋内陈设简单,连一张凳子都没有。三人只得在炕沿上落坐。

这时,老张头开口道:“我和你爹王春山也是十几年的交情了,当年也一起在山里打过游击,所以我就给你透个底,我现在急需用钱,所以打算出售这根老山参。我的底价是八百元,低于这个价格就免谈。”

王向前试探性地问道:“张大爷,我们是不是先看看东西再说价钱?”

“当然可以。”

老张头爽快地答应,随即起身出门,不久便拿着一个用几张报纸包裹的严实纸团回来。他小心翼翼地将报纸逐层剥开,先露出新鲜苔藓,再是山参的真容——一根主干长达二十厘米,粗细如拇指的老山参。

这根老山参保存得极为完好,参须大都完整无损,甚至茎、叶、花都清晰可见。王朗注意到,人参的茎上还系着一根红绳,红绳上还吊着两枚铜钱。

“王朗,快过来看啊!这可真是个好东西!”王向前急忙招呼王朗来看老山参。

这根老山参的个头,远远超过了当初王春山送给王朗的那一支老山参。然而,王朗的注意力却被红绳上悬挂的两枚铜钱所吸引。

从铜钱的包浆来看,它们显然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了,很可能是老张头家族代代相传、用于挖参的道具。

王朗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确实是好东西,八百我要了,但我有个小小的要求。”

老张头听了,眉头微皱,略显不悦:“要不是为了我儿子和儿媳的工作需要钱,这样的山参,一千元我都不愿出手。若带到关内去卖,至少能卖到两千块。”

“张大爷,您误会了。”王朗笑着解释道,“我并不是想砍价。我只是希望,这根山参上的红绳和铜钱,能一同转让给我。”

老张头一听原委,顿时松了口气:“既然你喜欢,那就送给你吧。”

王朗闻言大喜,迅速从绿色的挎包中掏出一叠崭新的大团结,当着老张头的面数了八十二张,整齐地放在炕桌上。

“张大爷,这多给的二十元,算是我和向前哥提前给孩子的压岁钱。”王朗微笑着说。

“现在离过年还早呢,而且你这给的也太多了。”老张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张大爷,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俩的一点心意。”王朗坚持道。

“唉!”老张头叹了口气,“不瞒你说,我家现在确实急需用钱。我儿子和儿媳一直在林业局的林场做临时工,今年听说林业局要招工,我想趁这个机会把他们弄进去当正式职工,这样他们就稳定了。”

听完老张头的话,王朗沉思片刻后说:“张大爷,我个人对收藏古钱、老钱和老物件很感兴趣。如果您家里还有这类东西,我愿意购买。”

“我家里确实还有一些铜钱,你要吗?”老张头闻言问道。

“当然要。”王朗眼睛一亮。

“那你等着!”老张头说着走出了屋子。

这时王朗小心翼翼地重新包好老山参,放进了自己的挎包里。

“本来是来买山参的,没想到你还收上了老钱。”王向前打趣道。

“既然入了宝山,当然不能空手而归啊!”王朗笑着回应。

不一会,老张头便手捧一个小木盒返回,他轻轻地将木盒置于炕桌上并打开。木盒内,几十枚铜钱静静地躺着。

王朗小心翼翼地将铜钱一一摊放在桌上,仔细端详。其中,“清五帝钱”占据多数,尤以康熙与乾隆年间的铜钱为最多。

而夹杂其中的,还有几枚明朝的铜钱,诸如永乐通宝、万历通宝等,它们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闪耀着古朴的光泽。

明朝的铜钱,在古币收藏界中尤为珍贵。这得益于其精湛的铸币工艺,使得铜钱制作规范、品质卓越。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加上多种因素,导致了其存世量相对稀少。

【收藏小知识】

明朝铜钱存世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明朝长达276年的历史中,铜钱的总铸造量相对较少,远低于唐代和宋代,这使得明朝铜钱的基数本身就小。

其次,明朝初期推行纸币政策,以大明宝钞作为主要货币,从而限制了铜钱的铸造与使用。官方重钞轻钱的政策导向,更是导致大量铜钱被回收,进一步缩减了市面上的铜钱流通量。

再者,明朝在推行纸币时,采取铜钱换纸钞的措施,大量回收的铜钱被熔铸,这激发了民众窖藏铜钱的习惯。同时,部分铜钱因各种原因被埋藏、毁坏或改铸,使得存世的明朝铜钱愈发稀少。

此外,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统治,大量收缴了明朝铜钱,并将其排除在交易环节之外,这无疑加剧了明朝铜钱的稀缺性。

经济因素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朝时期,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铜矿资源匮乏,开采成本高昂,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铜钱的铸造与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自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税法改革后,明朝政府开始以白银作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计量单位。

总总这些,使得明朝的铜钱存世量非常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