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80章 进城卖手提篮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80章 进城卖手提篮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79年10月8日。

这一天对龙岗生产队来说,是一个绝对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

就在前一天,王朗和众多的嫂子们,婶子们,姐姐们,妹妹们商量明天去城里卖手提篮的计划。

“王朗啊,要不咱们再考虑考虑?”

就连平日里最为果敢的带头人刘春兰,此刻也不免流露出几分迟疑。

毕竟,进城卖篮子,对众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别说进城卖东西,进城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第一次。

一想到城里人,可能会看上他们农村的东西,每个人的心中都不禁泛起了嘀咕。

这不,王朗的提议一出,一个个就都犹豫起来。

毕竟这年月,城里人总是给农村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为了能吃商品粮,多少好看的农村姑娘找了城里瘸子或瞎子。究其根本,还不是出于对稳定生活与物资供应的渴望!

而当谈及将自己亲手编织的篮子卖给城里人,大家都有点对未知与不确定性产生了恐惧。

刘春兰见状,深知此时必须有人站出来,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说道:“我陪你去!”

“还有我!”一声紧随其后。

“俺跟你们一起去。”

又一个声音自人群中响起,众人转身望去,只见霍秀秀与张桃并肩而立。她俩分别是王利国和王利民的媳妇。

“那就让春兰嫂子给咱们打头阵。”一帮村里的妇女们笑着说道。

其实,刘春兰心里也没底,可是她也没有办法,谁让她是妇女主任呢。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王朗便早早地起了床,去了打谷场发动了拖拉机,开着拖拉机来到了村口。

“朗哥。”王卫兵带着几个小伙伴等在这里。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王朗询问。

“都准备好了,一箩筐榛子,一箩筐松子。”王卫兵笑道。

“赶紧装车。”

“好嘞。”

这些榛子和松子都是王朗平时让村里的小年轻去山里打回来的,这玩意山里多的是。

“嫂子你们回去吧,等我们好消息。”

“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这小子,真能成吗?”王国福望着渐渐远去的拖拉机,轻轻吐出一口旱烟的烟雾,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看悬了,虽说那篮子编得精致,但个头实在太小,能装多少东西呢?”王春山在一旁摇头,显然对此行并不抱太大希望。

“这些女人们啊,不折腾一番,总是不甘心的。”村子里,男人们聚在一起,纷纷议论着,除少数几个男人,没人看好这件事。

王朗驾驶着拖拉机,一路风驰电掣地驶向县城,沿途遇到不少拉各式各样的蔬菜的驴车,骡车,好不热闹。

车上的刘春兰和霍秀秀、张桃三人如同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满眼皆是新奇与惊叹。对刘春兰而言,城市的繁华已是久违的记忆;而霍秀秀与张桃,更是连上次进城的具体时间都模糊不清了。

随着距离县城的日益临近,道路上的车马愈发密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穿梭其间,运输着琳琅满目的物资,从瓜果蔬菜到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真是热闹啊!”刘春兰不禁感叹道。

“可不是嘛,城里的热闹劲儿,就是不一样。”霍秀秀与张桃也纷纷附和。

王朗之所以选择今日进城售卖手提篮,那是因为今天是县城赶大集的日子。

这年月,虽然没有城管,但城里也不能随便摆摊,王朗开着车直奔集市地点。

大集上,人流量之大超乎想象,并且大部分商品都是蔬菜、肉蛋等农村特产。在这里,农村的淳朴与城市的繁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画面。

刘春兰、霍秀秀与张桃三人,此刻已是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深深吸引,言语间竟显得有些词穷,只能任由目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流连忘返。

她们的目光不时落在那些穿着整洁、光鲜亮丽的姑娘们身上,心中不禁暗自比较,那些姑娘的衣物,没有一丝补丁,鞋裤洁净如新,与自己身上的衣衫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样的差异让她们不禁感叹,城里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再看那些蔬菜摊位,一些都是周边农民自留地种的,无需票证,价格也相对亲民,因此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一大早便骑车前来买菜,热闹非凡。

“咱们就在这边摆摊吧。”王朗提议道,随即将拖拉机稳稳停靠在一旁。三位嫂子立刻行动起来,合力搬下手提篮,开始布置起他们的小摊。

随着篮子的逐一摆放,王朗也开始了他的吆喝。

在这个年代,这样直接的叫卖并不多见,因此很快便引起了周围人群的注意,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别致的草编手提篮,场面一时之间颇为壮观。

“请问这篮子咋卖啊?”一位来买菜的大妈好奇地问道。

“大妈,没有花纹的6毛,有花纹的7毛。”王朗笑着说道。

“咋这么贵啊。”

“这啥篮子啊。”

“您别急,听我细说。”王朗微笑着回应,“这可不是普通的篮子,您瞧瞧这编织工艺,多精细,多结实。每一根草都经过精心挑选,编织而成的手提篮既美观又实用。”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刘春兰、霍秀秀和张桃三人见状想要帮王朗说话,可是话到嘴边就是不知道该咋说。

因为,这个价钱与昨天商量好的价格贵了一毛钱。

“来,您亲自感受一下。”王朗边说边将一只篮子递给了那位大妈,她看上去五十来岁的样子,看穿着应该是一名退休职工。

“咦,这篮子怎么这么轻巧?”她惊讶地提起了篮子。

“您担心这篮子不结实,装不了东西吗?”王朗微笑着回应,随即从旁边取来一袋榛子,毫不犹豫地倒入篮子中,笑道:“您看,这篮子稳稳当当,毫发无损,多结实!”

“咱们这篮子,不仅轻巧便携,而且造型美观,您想象一下,提着这样一个既轻又好看的篮子去买菜,是不是既实用又有面子?而且,咱们篮子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提在手上舒适极了,您试试看就知道了。”

大妈提起装满榛子的篮子,“还真是这样,装这么多东西都不觉得勒手。”

王朗见状,更加卖力地介绍道:“这编织技术可是我们特意从外地学来的,独门绝技,别的地方可找不到呢。您要是喜欢,就放心大胆地买吧,保证让您物超所值!如果您用坏了,下次赶集您在过了,我们陪您一个新的。”

“真的?”

“那当然。”王朗拍着胸脯保证。

大妈稍作犹豫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行,那我就买一个试试。”

说着,大妈从口袋里掏出钱来:“给,六毛钱,我要一个不带花纹的。”

“好嘞,您真有眼光!”王朗高兴地接过钱,将那个装满榛子的篮子交给了大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