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150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回信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150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回信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王朗一共在春城陪了崔妙妙三天。

这三天,王朗全仗着虎鞭酒的助力,才得以保持充沛的精力。难怪范兴邦与李唯一每月都会准时造访,想方设法地从他这里多取些酒回去。

然而,即便药酒效果显著,王朗也深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因此,一回到白山市的家中,他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地下室,穿越回了1979年。

只有在1979年,王朗觉得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

十天之后的十一月三十日,白山市百货公司的陈亮带队运走了五万斤松子与两万斤榛子。

王朗只是去露了个面,并交给陈亮一个蛇皮袋子嘱咐他转交给孙曼蔓。

离开打谷场,正欲回家的王朗在村口迎面碰上了邮递员崔鹏。

“崔哥!”王朗笑着打招呼。

“王朗,快,这有你一封国外寄来的信!”崔鹏一见到王朗,便立刻从自行车上跳下,兴奋地喊道,仿佛这封信是寄给他自己的一般。

“终于回信了。”

“终于等到回信了。”王朗笑着接过崔鹏递来的信件,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阅读起来。而崔鹏则推着自行车,伸长脖子好奇地往信上瞅,只可惜他一个字也看不懂。

在信中,科南与皮尔斯向王朗透露了一则重要信息:诺贝尔奖得主、美利坚国家科学院院士、华裔杰出教授李政道先生,目前正在美国积极推动一个中美联合选拔物理学研究生的项目,即CUSPEA。此项目将吸引美国超过五十所顶尖大学的物理系参与,只要在三十五岁以下都可以报名。

尽管王朗对物理仅限于高中学到的那些知识,但科南与皮尔斯已为他精心规划好了一所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这所享誉全球的学府不仅是世界上首所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一所私立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学府。

根据安排,王朗只需通过该校的英语笔试及面试,便可获得入学资格。

信中还提到,科南与皮尔斯均为该校杰出校友,而皮尔斯更担任校友会理事一职,正因如此,他们的推荐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当然,这一推荐的前提是所申请的学科并非核心领域,而是历史系。

恰巧,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历史系近年来新设了中国历史课程,正亟需像王朗这样拥有中国背景的人来增强学科的多样性。

当然,最后一段是王朗自己猜想的。

报名将在1980年年初开始,考试在1980年十月中旬举行。报名工作王朗就不用参加了,科南与皮尔斯已经帮王朗报好了,王朗到时只要参加八零年十月中旬的考试即可。

看信后,王朗将信重新折叠放回了信封里,随即揣入了衣兜中。

“王朗,信里都写得啥啊?”崔鹏好奇地询问道。

王朗微微一笑,“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些家长里短的事儿。”

“哟,外国人还聊家长里短呢?”崔鹏打趣道。

“外国人也是人嘛,当然会聊这些。”王朗笑着回应。

“王朗。”

正当二人经过队部时,站在门口的王春来叫住了他。

王朗闻声走去,笑着问道:“叔,有啥事吗?”

王春来嘴里叼着旱烟,说道:“我和你国福想找你商量点事。”

王朗只好转身对身旁的崔鹏说:“崔哥,我之前跟你说的事,你可别忘了啊。”

“放心吧,忘不了!不就是让我帮你多留意一下猴票嘛。”崔鹏笑道。

“你要是手头有闲钱,也可以多买一些。”王朗低声建议道。

“行,我听你的。”崔鹏点了点头。

猴票,其真正名称为《庚申年》,于1980年2月15日即除夕之日正式发行。此刻,距离其发现日仅剩三个半月,理应有些风声传出了。

王朗随着王春来的步伐踏入办公室,房门随即紧闭,此刻,办公室内仅有王朗、王春来与王国福三人。

“什么事啊?搞到神神秘秘的?”王朗笑着坐在椅子上。

王国福此时开口道:“王朗,咱们队里现在储蓄所的存款,已经高达十五万了。”

“怎么了?”王朗面露茫然,不明王国福话中深意。

王春来补充道:“是实实在在的十五万现金!如今咱们生产队比公社还有钱。”

“这又怎么了?”王朗反问。

“年底将这么多钱一次性分下去,恐非明智之举。”王春来语重心长地说。

王朗听后陷入沉思,认为王春来的担忧不无道理。正所谓“穷人乍富,伸眼拔肚”,长期过惯穷日子的人突然富裕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可能因此走向悲惨结局。

现实中不乏此类例子。

“那您二位的意思是?”王朗询问。

“我们的意思是花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余下的再在年底进行分红。”王春来提出方案。

王朗点头赞同:“这挺好的啊!就这么办吧。”

“问题是这么多钱怎么花啊!预计十二月份还将有至少十五万进账。”王国富发愁道。

王朗听后笑着摇了摇头,这没钱的时候发愁,有了钱了也发愁。

“叫你过来,就是因为你主意多。希望你能想出一个既能合理花掉这笔钱,又能得到大家支持的办法。”王春来说。

“容我想想。”王朗陷入沉思。

几分钟后,王朗一拍桌子,兴奋道:“有了!咱们可以在生产队里兴建一所自己的小学。这样,孩子们就不用再奔波十多里地去上学了。”

“好主意!”王春来和王国福齐声赞叹。

当晚,生产队召开全体会议。

队部会议室人头攒动,当王春来宣布将在队里兴建学校时,几乎获得全票通过。

家中有孩子的队员们喜笑颜开,他们的孩子再也不用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奔波十多里地去上学,每天早出晚归的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尤其是草编组的妇女们,一听到要建学校,纷纷跑到生产队会议室询问详情。

“真要建学校吗?什么时候建啊?我们来帮忙吧?”

“学校建在哪里啊?”

王春来吸了一口旱烟,摆摆手说:“你们这些娘们,嚷嚷啥,听王朗继续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