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249章 第249章出国前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249章 第249章出国前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大河揽胜图》虽已被揭出,但仍需重新裱褙与精心保养。因此,王朗决定将其托付给经验丰富的老古爷。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四月芳菲。

这日,王朗正在自家田地里起垄。幸亏有王建军、王建平、李志刚、张和平以及王明诚、王明博几位帮忙,否则即便累死他,他自己也完成不了这繁重的农活。

就在王朗直起腰来喘息之际,远方一个身影飞奔而来。他定睛一看,那跑来的孩童竟是隔壁王二叔家年仅六岁的儿子顺子!

“朗哥!”顺子气喘吁吁地跑到近前,“邮递员来你家找你了,队长大爷让我赶紧叫你回去。”

王朗闻言心头一动,猜测可能是京城那边有了音信。于是,他迅速扔下手中锄头,紧随顺子匆匆赶回队里。

王朗一路飞奔回到了队部,在办公室里见到邮递员崔鹏。

“王朗,有你的电报。”崔鹏边说边从包里递出了电报单。

“崔哥,太感谢了。”王朗接过电报,急忙浏览其内容。

电报内容简洁明了,仅由一串数字和16个汉字组成:“4月8日至28日,友谊宾馆507”。

这封电报明确通知王朗,面试日期定于4月8日至28日之间,地点则位于友谊宾馆的507房间。

王朗注意到,今天是4月7日,面试日期就在眼前。

此时,王春来走了过来,递给王朗一张已开好的介绍信,“王朗,介绍信都准备好了,你明天就可以动身了。家里的农活,乡亲们会帮你照应的。”

虽然面试时间颇为宽裕,王朗完全可以在完成农活后再出发,但连日来的农忙已让他疲惫不堪。此刻的他,只想尽快逃离这无尽的农活,哪怕只是暂时的逃避。

三日后,王朗再次踏入了熙熙攘攘的首都。

教育部这次体贴地为远道而来的考生们预备了住宿,地点位于玉泉路科大留守处的宿舍。

王朗当然不会去住几人间的宿舍,他在中关村南大街,紧邻友谊宾馆的地方,找了一家旅社住了下来。

翌日,即4月11日,王朗准时出现在友谊宾馆的507房间,参加面试。

面试他的两位教授分别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出乎意料的是,教授们并未提问物理学的专业问题,反而对他的个人经历表现出浓厚兴趣,整个面试过程都以英语进行。

面试圆满结束后,考生们便获得了向美利坚各大学府提出申请的资格。

每位考生最多可申请三所参与该项目的大学,各校申请费用不尽相同,大致在二十美元左右。

在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三所学校的申请费用加总起来,折合成人民币竟高达92元,这几乎相当于许多人近两个月的工资所得。

由于王朗仅申请了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他的申请费用相较其他考生少了许多。

据王朗了解,CUSPEA项目并非国家级项目,因此,大多数学生难以独自承担昂贵的学费及在美生活开支。

正因如此,众多考生在挑选大学时,必须慎重考虑哪些学府能提供全额或部分资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政道先生主导的CUSPEA招生项目在美利坚属于非政府性质的活动,而在华夏,则完全由政府负责组织与安排。

尽管通过美利坚各大学研究生院录取的考生并不属于国家公派,但根据当时的规定,所以通过的考生仍需像所有公派出国人员一样,接受集中的培训。

这次针对CUSPEA学生的集训定于1981年5月7日,地点位于京城外语学院。

由于距离集训还有大半个月,王朗在第二天就坐上了返回的火车。

当五月的初,王朗再次踏入京城,京城的树木已经披上了绿装。

刚下火车,他便搭上了前往京城外语学院的公交车。

然而,在这趟公交车上,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闯入了他的视线——胡悦。

自春城一别,已近一年,王朗万万没想到会在京城的公交车上与她重逢。

胡悦也注意到了王朗,她轻轻地挪动了一下,空出一个座位,示意他过来坐下。

王朗拎着行李箱走了过去坐下,笑着说道:“真是太巧了!在这里遇见你。”

“是啊,确实很巧。你这是要去哪里呢?”胡悦笑着询问。

“京城外语学院。”王朗回答道。

“那真是太巧了,我也是去京城外语学院。你不会是要去参加这次集训吧?”胡悦带着笑意继续问道。

“难道你也是?”王朗好奇地反问。

胡悦轻轻一笑,“我虽然被选派出国留学了,不过这次集训,我是去担任老师哦。”

听到这里,王朗笑着问道:“那胡老师被选派到哪所大学留学啊?”

“牛津大学。”胡悦笑着说道。

“厉害!”王朗竖起了大拇指,牛津大学可是被誉为“金三角名校”。

“小花还好吧?你既然要出国她怎么办?”胡悦接着问道。

“小花挺好的,我出国后会有人照顾她,等到我在那边安慰了,会想办法把她接过来。”王朗解释道。

此次集训分为两批,第一批在五月进行,第二批是六月进行,每批集训时间大约半个月。

集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英语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出乎王朗意料的是,在这次集训中,他竟然遇到了沪市大运动时期的风云人物——复旦大学的学生领袖劳元一。

据说,劳元一是获得了可口可乐公司赠送给国家科委的哈佛大学工商管理(MBA)奖学金名额,将前往哈佛大学深造。

然而,集训的第二天就发生了意外。

一名来自沪市科技大的学生政审时出了问题,传言是因为他向女友透露了不打算学成归国的想法,结果被前女友举报了。

说是十五天的集训,其实去掉假日一共也才十天左右。

最让王朗意外的是,集训结束后,每人领到八百元出国置装费,这对大部分人来说算得上是巨款了。

(为了加快进度,这章只能简化地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