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75章 交公粮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75章 交公粮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真是疏忽了,只带了云南白药应急,却忘了红花油。”王朗趴在炕上自言自语道。

他随即用酒精轻轻擦拭伤口,再涂上云南白药,没想到仅过了一天,疼痛竟减轻了大半。本想借此机会好好休息两天,不料王春来又找上门来,提及送公粮之事。

“王朗啊,还是得麻烦你开拖拉机去一趟?”

“春来叔,您不是说拖拉机油耗太高,以后尽量少用吗?”王朗一脸无奈,昨天还因拖拉机耗油问题而抱怨,可这才短短一天时间就变了卦。

“这不拉得多嘛,正好大家许久未去公社了,趁此机会,给大家放半天假,一同去公社供销社逛逛。”

那行吧,话到说到这个份上了。

随着拖拉机“轰隆隆”的启动,队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兴奋地涌向车斗,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坐拖拉机呢。

\“这铁家伙真是带劲!\“老姑爷边上车边拍了拍拖拉机车轮盖子赞叹。

“您老可得坐稳了,这路不平,颠簸得很,别摔了跟头。”王朗大声提醒着,自己也被这糟糕的减震系统晃得有些晕头转向。

尽管路途颠簸,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抵达了粮站。

粮站前,骡车、马车、牛车乃至简陋的板车和独轮车,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汇聚一堂,队伍虽长,却井然有序。

“老周,你这是在玩捉迷藏呢!”

和平村的队长周天庆,眼尖地看到王春来从拖拉机上跃下后,试图悄悄混入人群中。

王春来见状,连忙加快步伐,几步并作一步,热情地迎上前去,打趣道:“你来得挺早啊,咋来的,坐骡车来的?”

此时,站在一旁的王朗总算是明白了,春来叔为啥要坚持不开拖拉机来。都这把年纪了,还如此在意面子。

不过话说回来,一辆拖拉机在这满是传统农具的队伍中,确实显得倍有面子。

对于王春来的调侃,周天庆只是轻轻撇了撇嘴,不搭理王春来。

王春来此刻心情大好,满脸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开始不由自主地炫耀起来。

他声音洪亮,充满自豪地对周围的人们说道:“你们瞧瞧,这拖拉机打场就是不一样,速度快得惊人,简直就像是一眨眼的功夫,稻子就全都打好了。咱们以后有了这宝贝,干起活来可就轻松多了!”

在王春来一番连珠炮似的炫耀之下,周天庆恨不得立马就消失,心中暗叹:“真是倒霉催的,遇到这个“王大炮”。

“老周啊,你说说,这有台拖拉机多带劲儿!”王春来浑然不觉,依旧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拖拉机的种种好处。

“哎,那个...我突然想起来还有点急事得处理。”周天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找了个借口就想开溜。

“哎,老周,你这急什么嘛,队伍还长着呢,咱们再多聊会儿。”王春来热情地挽留。

周天庆心说聊你个奶奶腿,找了个空子就匆匆离开了现场。留下王春来一脸洋洋得意。

“瞧瞧春来叔那得意劲儿。”

“别回头又该心疼油钱了。”

“轮到我们了。”

交公粮,这可是每年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农民们对国家建设默默奉献的体现。

以往,大家对于交公粮都充满了热情,因为那是他们直接参与国家发展的一种方式。

然而,今年却显得有些不同,大家的积极性明显减退,原因无他,只因今年的任务格外繁重。

想来,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与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南方战事有关。为了支援前线,国家不得不动用了大量的储备粮食,导致今年的粮食征收任务更加艰巨。

农民们虽然理解国家的难处,但面对自家同样紧张的粮食储备,心中也不免多了几分无奈。

“这粮食这么扣的这么多?”

“这算好了的了,至少没扣我们的水分就算不错了。”

公粮交了,“爱国粮”是有钱拿的,但那价格实在低廉,与农民们辛勤耕耘的汗水相比,显得尤为不值。

大家还是觉着粮食堆在家里安生些,一千多块钱,这点钱够干啥啊,一户分个十几块钱,王朗嘀咕,龙岗生产队,今年的水田算是白忙活了。

集市上走了一圈,除了个别几位村民购买了日常所需的顶针、线包等小物件外,连散酒都没人买,今年家家户户都分不到什么钱,口粮还不够吃,谁能舍得买酒,买肉啊!

“算了,还是回家分粮食要紧。”

王春来深恐夜长梦多,变故再生,赶紧把口粮给分下去,生怕稍有耽搁,口粮不保。

“分粮食?”

王朗闻言,心中暗自嘀咕,自家今年估计分不了几斤,他甚至都懒得去,屁股刚好一点,又颠疼了。

没曾想,王卫兵几人帮着小花用小推车,推回了两袋子半粮食回来了,这怎么得也有两百多斤!

“哥,咱家的口粮就这么多了,怎么办呀?”小花忧心忡忡地说道。

“放心吧,小花,有哥在,绝不会让你饿肚子的。”王朗笑道。

“小花,咱们这些稻谷得去哪儿磨成大米呢?”王朗随口问道。

“当然是去村口的石碾那儿了。”小花回答道。

王朗一拍脑门,是啊,龙岗生产队还没有现代化的电碾米机,只能依靠古老的石碾来加工大米。

“那明天我们就去村口石碾那儿,碾点新米回来,尝尝新米的滋味。”王朗提议道。

“嗯。”

次日清晨,饭后不久,王朗便推着装满稻谷的小车,小花则手捧盆子,准备用来装米,而蛇皮袋则用来装米糠。

两人满怀期待地来到村口,却只见那里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哎呀,怎么这么多人啊!”王朗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有些傻眼。

显然,大家都想趁着新稻收割的时节,赶紧将自家的稻谷加工成大米,然后该换粗粮换粗粮,该存起来存起来。

好家伙,整个村子唯一的石碾前,已经排起了长龙。王朗无奈,只能默默加入队伍末尾,耐心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