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96章 要想富,先修路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96章 要想富,先修路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会议结束后,王朗返回家中,钻进被窝睡回笼觉。

梦里,王朗正与周公之女嬉戏,好不惬意。

“咚咚咚……”

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如同惊雷般穿透了梦境的宁静,将正享受美梦的王朗惊醒。

他略带愠色地揉了揉眼,不情不愿地披上衣物,走向大门。

“谁啊?”王朗边嘟囔边打开了院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陌生人与一位熟悉的身影。

“小军哥!”王朗一眼认出了黄小军,语气缓和了几分。

“王朗,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公社文化站的常志荣站长。”黄小军连忙侧身,热情地介绍道。

“常站长您好!快请进屋里坐。”王朗瞬间换上了笑容,礼貌地邀请二人步入屋内。

进屋后,王朗热情地请两人坐下,并给他们每人倒一杯热水,然后笑着问道:“常站长,这大冷天的,您还亲自跑一趟,一定是有要紧事吧?”

常志荣双手捧着杯子,借以取暖,笑道:“我是特地来给你送证件的。”

“证件?什么证件?”王朗面露不解之色。

常志荣轻轻放下水杯,从口袋里缓缓掏出一个红色小册子,笑道:“这是我给你带来的作家证,这可是咱们州作家协会自恢复以来颁发的第一批!”

“作协?”王朗闻言,心中满是不解,自己何时加入了州作家协会,自己竟全然不知。

见着王朗一头雾水,常志荣笑着解释道:“其实啊,是咱们县文化所的刘文瑞所长帮你报名并提交了申请,没想到审批流程出奇的顺畅,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好吧,说啥呢!总不能说别人多管闲事吧!王朗接过延边自治州作家协会证,打开一看,发现自己竟还是作协委员,不禁哑然失笑。

“常站长,这作家证具体能带来哪些好处呢?”王朗好奇地问道。

“好处可不少呢!”常志荣笑道。

王朗一听,顿时精神为之一振,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首先,每月有固定的六块钱补贴和十斤粮票。持有此证,你将能享受到优先购买火车票,甚至是卧铺票。”

补助什么的王朗倒是不稀罕,但是这个可以优先购买火车票,和购买卧铺票真是不错,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卧铺票可是稀缺资源,普通百姓往往一票难求。

王朗没想到这作家证的实用价值远超他的想象。尤其是那优先购票的特权,更是让他感到颇为满意。

“真是谢谢常站长,谢谢刘所长,你们费心了。”

“你太客气了,这是我们职责所在,应当做的”

第二天一早,王朗就骑车带着王春来去了公社。

经过一路的颠簸,他们终于抵达了公社,王朗和王春来直奔着吴书记办公室。“老王来了啊!王朗我听说你拿到州作家证了?”

“是啊,昨天常站长送过来的。”王朗微笑着回应。

“好好好,《棋王》我也拜读过了,写得是真不错,改天可得给我签个名留念啊!”吴书记笑着说道。

“没问题。”王朗爽快地答应了。

“快请坐,叫你们过来是想说一说那个草编的事。我已经与红丰生产队那边进行了交流,说实话,这件事确实有些难办。”吴建业对两人说道。

“吴书记,我们早已做好面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王朗笑着笑着说道。

“这就好。”吴建业欣慰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不过,也并非全然没有进展。经过协商,红丰生产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愿意拿出二百块钱作为学习费。”

“二百块钱学习费?”王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王春来亦是同样表情,显然这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这真是太好了!”王春来率先表态,三百块钱可不是小数,正好他们正缺钱修路呢!

“吴书记,我们这次来除了草编的事,还有另一件重要事情需要向您汇报。”

“哦?什么事?”吴建业好奇地询问。

王春来于是将王朗提议的修路计划向吴建业详细阐述了一番。

吴建业听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说道:“这样吧,我先和孙书记商量商量,看看公社能给予多少支持。不过,你们也知道公社的实际情况,可能无法提供太多的援助。”

“吴书记,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关于修路的事,既然得到了吴建业的支持,王春来心中的大石也落了地。他接着说道:“吴书记,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队里还有许多活呢!我们就先回去了。”

“好,你们先回去吧。王朗啊,记得要坚持你的创作,不要辜负了刘所长对你的期望啊!”吴建业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吴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任何人的期望。”

在获得公社的支持后,修路项目迅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村庄都在为修路做准备的忙碌氛围中。

作为这一项目的带头人,王朗自然首当其冲,他不仅积极组织规划,还亲自参与到各项准备工作。

这不第二天,王朗便率领着队中的青壮年们,奔向河湾子,开始了挖掘泥沙与石块。

王朗站在人群前对着众人说道:“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可能会辛苦些,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先把这些大坑填平,后面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

“要想富,先修路。”王朗喊出了还要好几年才会出现的口号。

不一会,王春来也匆匆赶来,“王朗,刚才吴书记捎话过来了,和平生产队和安北生产队愿意协助我们修建岔路口那段长达四里多的路段。”

“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原本预计的二千个工,就能大大缩减了。”

“这直接帮我们省下了八百个工”

第二天,随着工程的正式开工,整个生产队的青壮年几乎倾巢而出。

连续数日,王朗始终身先士卒,与大家一起推石运料,双手都磨出了水泡。

修路的第三天,路上的大坑终于被逐一填平,初见成效。为了表彰大家的辛勤劳动,王朗决定当天就进行工钱的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