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173章 京城来的大生意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173章 京城来的大生意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朗所订购的十辆雪地摩托车终于到货了。

这是他在听从了钓鱼佬们的建议后做出的决定。原因在于他不允许钓鱼佬驾车驶入结冰的水库。

尽管冬季的冰面通常能够承受车辆的重量,但难以预测哪里可能存在冰裂缝。行人走在上面或许无碍,然而,汽车行驶在上面却有可能掉入冰裂中。

因此,为了确保安全,王朗特意订购了这十辆雪地摩托车,打算租给那些想要进入水库深处冬钓的钓鱼佬们。

尽管雅马哈雪地摩托车的售价高昂,但王朗每天五百元的租金也同样也不便宜。

雪地摩托车到货的第一天,十辆摩托车便被迅速租了出去,就连王朗想要体验一下都没有机会。

忙活完2024年这边的事之后,王朗于12月31日晚与崔妙妙进行了视频通话,之后便计划返回1979年。

这次他打算回去待个七天左右,之后再回来,届时崔妙妙也应该放寒假了。

回到自己熟悉的房间,王朗却突然感到有些凉意。

王朗将带回来的东西放在炕上,然后打开房门去了厨房,拎起坐在炉子上的水壶,用炉钩子勾起炉盘,才发现原来是炉子里的煤灭了。

可能是自己上次着急回2024年没有压好煤火,于是王朗开始重新点起炉子来。

“哥,你怎么起这么早?”这时,小花披着棉衣走了出来。

“快回屋,炉子灭了。”王朗说道。

不一会,王朗就重新将炉子点燃,屋里顿时暖和了不少。

接着,王朗就做起了早饭,他记得今天是小花期末考试,所以他给小花煮了一碗面条还打了两个鸡蛋。

吃完早饭后,小花便跟随王卫兵一同前往学校。

而王朗则躺在了炕上补起了觉。

正当他睡得正香时,突然被人推醒了。他睁开眼睛,只见李志勇站在炕边,一脸急切。

“朗哥,快醒醒!”李志勇急促地说道,“队长大爷让我来叫你,孙科长已经到打谷场了。”

“哪个孙科长?”王朗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有些迷茫地问道。

“就是百货公司的那个孙科长啊!”李志勇解释道。

听到这话,王朗顿时清醒了过来,急忙跳下床开始穿衣服。

“哥,咱们骑摩托车过去吧?”李志勇看着过道上的摩托车,笑着提议道。

“滚一边啦去!”王朗没好气地别过头去,“这么近的距离骑什么摩托车,难道不嫌冷吗?”

当王朗抵达打谷场时,他瞥见孙曼蔓正和一中年男人与王春来聊天。

孙曼蔓一见到王朗,便满面笑容地迎上前来,“小王,你来得真巧。来,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不仅是我老领导的儿子,还是京城西单百货公司第五商场的经理——杨卫平同志。”

王朗随即展露笑颜,伸出手与杨卫平热情相握,“您好,杨经理,幸会幸会。”

杨卫平这次回来探望父亲,偶然间从父亲口中获悉了孙曼蔓所在百货公司与龙岗生产队之间的松子交易。

这一消息顿时激起了杨卫平浓厚的兴趣。由于今年东北瓜子近乎绝收,全国瓜子市场受到波及,而松子恰好成为了瓜子的最佳替代品。

更令杨卫平欣喜的是,他在父亲处亲眼见到了龙岗生产队的松子,那些松子粒粒饱满、口感香脆,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好货源。

因此,杨卫平联系了孙曼蔓,表达了他希望实地考察并采购松子的强烈意愿。

孙曼蔓对此事也很重视,于是亲自陪同杨卫平前往龙岗生产队,让他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松子的整个加工流程。

当王朗听闻杨卫平有意采购一百吨松子与二十五吨榛子的庞大订单时,他的脸上首先掠过一抹惊讶,随即便被难以掩饰的惊喜所取代。

然而,在杨卫平详细阐述了采购条件之后,王朗的眉头不禁紧锁起来。

“杨经理,您的意思是,这一百三十吨的货物需要我方负责运送到京城,然后由贵公司接收?”王朗确认道。

“正是如此。我们愿意在原有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分钱的运费补贴。”杨卫平肯定地点了点头。

王朗面露疑惑:“杨经理,以往贵公司的采购流程不都是采购部门亲自下乡采购,然后自行运回京城吗?为何这次要改为我方承担运输责任呢?”

杨卫平笑着解释道:“实不相瞒,这次采购并不在公司的全年采购计划之内,而是我个人的临时决策。加之现在已是年底,采购部门人手紧张,实在无法抽出额外的人员前来处理此事。因此,只能麻烦贵方协助完成这次运输了。”

王朗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心无力了。我们生产队根本就没有能力将一百三十吨的货物运去京城。”

杨卫平听后笑道:“运输问题由我们解决,你们倒是派人押送就可以了。”

“那就没有问题了,合作愉快!”王朗笑道。

“哈哈哈!合作愉快!”杨卫平也笑了起来。

其实,杨卫平的这次采购跟孙曼蔓上次夜间采购差不多,都是不会记录在公司账本上的,利润也不会上交,完全是百货公司自己的小金库。

在款待了杨卫平、孙曼蔓一顿山珍并送走了他们之后,王春来这时说道:“连协议都没签,我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王朗心中已有几分明了,他微笑着宽慰道:“既然是孙科长介绍来的,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出所料,仅仅三天后,三辆五十吨火车皮的皮条就被送到了龙岗生产队。

公社的吴书记动用关系调来了十辆卡车,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松子和榛子的运输工作。

“叔,负责押运的人选确定了吗?”王朗关心地问。

“向前会亲自带队,总共六个人,每辆火车皮两人,而且都带着家伙。”王春来笑着说道。

在当时,铁路运输的货物,尤其是贵重或食品类货物,通常需要专人押运。否则,这些货物很可能在运输途中就被偷盗一空。

王朗回忆起曾在网上看过的一则新闻,讲述了一个小村庄因地处铁路上坡段,火车经过时必须减速,村长便带领全体村民趁机扒火车偷窃货物。

虽然短时间内村民们因此暴富,但最终整个村子的扒手都被绳之以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