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164章 蓉城的烟火气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164章 蓉城的烟火气

簡繁轉換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2:10 来源:源1

刘崇提议在此稍作休息,王朗点头赞同。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刘崇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递给王朗和李少白。王朗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吸烟,而李少白则接过烟,熟练地点燃。

“王朗同志,你对这次的活动有什么期待吗?”刘崇吐出一口烟雾,问道。

王朗想了想,选择了一个比较官方的回答:“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和心得。”

刘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文学是个性和审美的表达,能够和不同的人交流,确实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

这时,李少白突然开口说道:“其实,我对这次的座谈会,我是有些想法的。”

王朗和刘崇都好奇地看向他,李少白继续说道:“我认为,作家应抛弃个人痛苦,去激发民众爱国热情,而不是在那里写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

“我草!”

王朗闻言,不禁暗自惊呼。李少白的这番言论,若公之于众,无疑会触动文坛敏感的神经。毕竟,当前“伤痕文学”正风靡国内,尽管其水平参差不齐,但地位却不容小觑。

王朗虽对“伤痕文学”也不甚感冒,也不认为伤痕文学就等于知青文学。但他也未曾敢于如此直截了当地对其提出批判。

“李老师,李老师,请慎言!”刘崇连忙站起,出言提醒。

游园结束后,刘崇领着二人前往观赏了一场川剧《空城计》。

在晚餐时,刘崇对王朗说:“王朗同志,明天还有点工作,恐怕不能陪你了。”

“刘干事,您忙您的。”王朗微笑着回应。

“我为你们准备了电影票、动物园门票,还有这个用餐券。”

王朗接过票后表示感谢,不过他并不打算去看电影或游览动物园。当晚,他便将这两张票赠给了李少白,因为这货正与笔友热恋,正需要这些。

次日,王朗便独自在蓉城的大街小巷闲逛,不知不觉间走进了一条狭窄的小胡同。他发现,尽管这条胡同道路不宽,但两旁的建筑多以木质为主,但是却开设了许多小店和小摊位。

有捏糖人的、捏面人的,有卖叮叮糖的,还有专门磨刀和卖草鞋的。王朗瞥了一眼两旁的小店铺,有箍桶的、修盆的,也有补锅和理发的,这条小街道上的店铺全是关于民生的店铺。

王朗走到一家街头面馆前,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抻面,店铺门口摆着两张小矮桌。不远处,还有一些年长的老人正在打麻将和打牌。

王朗在街头面馆的矮桌前坐下,笑着问道:“师傅,您这儿都有什么面啊?”

抻面的师傅听到王朗的话后明显一愣,因为王朗说的是普通话。这种小胡同里,很少有外地人来。

“有牛肉面、肥肠面、排骨面、炸酱面。”抻面的师傅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

王朗略一思索,说道:“给我来一碗肥肠面吧!”

“能吃辣子吗?”抻面的师傅又问。

“可以稍微加一点!”王朗笑着回答。

片刻之后,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肥肠面便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王朗注视着碗中那层诱人的辣椒红油,顿觉食欲大增,于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然而,由于吃得太急,他一下子被辣椒呛得连连咳嗽。

周围的人们看到王朗这副狼狈的模样,都不禁笑了起来。

这时,抻面的师傅体贴地为他递上了几张纸。

其实王朗还是挺能吃辣的,只是刚才吃得太猛,才不小心被呛到。在吃了几口,逐渐适应了辣味之后,他很快就将整碗面一扫而空。

“师傅,多少钱?”王朗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站起身来问道。

“三毛五。”抻面的师傅笑着回答道。

付完账后,王朗便离开了那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胡同,前往了杜甫纪念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纪念馆在1985年将会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蓉城一处更具历史意义的文化地标。

王朗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其实是杜甫纪念馆不远处的两个旧货市场——北门与送仙桥。北门,顾名思义,便是杜甫纪念馆的北门入口;而送仙桥,则静静地坐落在距离纪念馆不远的浣花溪畔。

蓉城人的休闲生活多姿多彩,其中,收藏便是一项颇受欢迎的活动。

对于想要深入探寻老蓉城生活点滴的异乡客来说,除了博物馆之外,送仙桥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去处。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刻有骏马的汉砖、清代的瓷枕、民国时期的象牙麻将、镂空雕花的大床,以及各种陶人、鼻烟壶、烟斗等小巧精致的工艺品和玩意儿。

后来的国内古玩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玩收藏,除了北京、上海,就要数成都了。有人粗略估计,成都的收藏爱好者数量高达30万,虽然其中水平参差不齐,但也不乏真正的行家。

那些实力雄厚的古董玩家,往往钟情于老字画、古瓷器、青铜器、翡翠玉石以及明清家具等高端藏品,出手阔绰,动辄数十万元,他们的收藏品味可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虽然无法企及那些高端藏品,但凭借着对收藏的热爱和兴趣,他们也会淘些邮票、钱币、火花、门券等小物件来收藏。虽然这些藏品可能被视为“下里巴人”,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种自娱自乐、享受休闲乐趣的方式。

由于北门旧货市场仅在周日上午开放,因此王朗决定直接前往送仙桥。此时的送仙桥还未像后来那样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而是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贩。

这些小摊上出售的商品种类繁多,从邮票钱币到石像佛头,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王朗悠然自得地穿梭在送仙桥那热闹非凡的市井之中,沉浸在这份独特的氛围里。他时走时停,不时被某个摊位上的物品吸引,驻足细细观赏那些满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

然而,在简单逛了一圈之后,王朗发现这个市场里仿制品的数量已经颇为惊人,甚至超过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种情况与他在东北地区的经历截然不同。他还清晰地记得,今年在春城的市场上,那些贩卖古董的摊位虽然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至少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

可是,在这个市场里,王朗看到的许多东西,很可能就是最近才制作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