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汴京小面馆 > 11、添置家具

汴京小面馆 11、添置家具

簡繁轉換
作者:小雀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3 09:14:23 来源:源1

杨老汉一张脸皱巴巴,被沈渺气得直跺脚:“你又要榉木,还要刻字刷漆,娘子且往整个汴京城打听打听,哪儿有这样便宜的!那可是好木头!”

沈渺欠了欠身:“老丈是厚道人,你也瞧见了,我家里刚遭了灾,家里又还有两个孩子要吃喝嚼用,能省一些便是一些了!过几日我还要来找您打门窗呀!我与您,那是长久的生意呢!您瞧瞧,我昨个刚给您定了木器,立马又回头来寻您造车,不仅是看重您的手艺,也是看重您的为人啊!”

杨老汉被说得黝黑的脸都微微发红了,下巴也默默高昂起来。他望了望沈娘子身后那倾塌的围墙、烧得焦黑只剩梁木架子的屋子,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与人为善便是与已为善!算两百文吧,您一个小娘子又领着孩子,着实不容易。”

沈渺大喜,没成想又省了三十文!忙给杨老汉行叉手礼:“多谢老丈了!我说话算话,回头一定来找您打门窗!”

杨老汉也笑:“一言为定,可不许赖。”

沈渺哪有不依的,还笑道:“往后您来吃饼子,我给您打对折!”

昨日沈渺已经跟杨老汉说过了小摊车想做什么样的,那杨老汉不愧是积年的老木匠,画图是个好手,沈渺才说一遍,他便精精细细地花了出来,于是沈渺便就着那图纸,又与他细细地完善:

后轮要两个,轮子上要缠防滑的麻绳。车前头带工字型支脚和弯曲的把手,车板四周还要用四个木棍支起来个竹棚子,棚顶加个立木牌,刻上“沈记饼铺”四字,刷醒目的红漆,还要在沈记和汤饼中间雕一个面碗。

车板的侧面做延长,并加卯榫,这样支起来时便能多个置物台,不用时还能折叠收纳。车板上靠重心的地方,要提前掏出一个圆形凹槽,这样沈渺出摊时,可以把盛食物的盆卡在凹槽里,推车出摊时便不容易倾倒了。

车板下头留两个木质挂钩,方便挂藤筐,那筐里便可装些碗筷与小料。

顺带,这车通身都让杨老汉刷能防水的桐油漆,防着下雨发霉。

昨日听完后,杨老汉便瞅着沈渺好久不言语,那眼神幽怨中对沈渺的抠门又带着一丝不确定:“娘子这车可不寻常,做起来繁杂得很……娘子可有打算?预备花多少铜子来做呢?”

沈渺便讪笑,眼珠一转,又给杨老汉画大饼:“哎呦老丈,您别觉着我占您便宜,到时你好好做,届时只管在那车轮上刻“杨老汉木器”几个大字,我往那金梁桥上一摆,只消有人问,我都使唤他去找您,您还愁无客上门么?您与我实惠,是一举两得之法,不好吗?”

杨老汉没言语,把手里的旱烟抽得吧嗒吧嗒响,犹豫了好久,最终只说:“让老汉我想想,明儿送了货,再与你分说。”

沈渺便让他想想,告辞回去了。她有信心杨老汉会答应,毕竟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杨老汉身边那些徒弟都听得连连点头,意动极了。

果然,今儿一早便谈妥了。

杨老汉说他带着三个徒弟日夜做也得花半拉月才能交货,沈渺答应了,付了一百文定金。这是自然的,她这算高级定制了,指定没有成货。这几日没有车也无妨,她便做些别的,轻省一些的去卖。

等杨老汉走了,沈渺便捡了几根竹竿,今儿是个好晴天,春阳暖融,沈家的后院采光极佳,满院子都能晒到日头,沈渺站在廊下台阶,眯起眼望了望太阳,心想这院子用来种花种菜也是分外适宜,回头得了空便将这后院开垦出两块地来,待到集日去买些鸡仔、菜种,岂不好?

她一面在心里算了算赶大集的日子,一面将竹竿搭在塌墙上,趁机将顾婶娘借给济哥儿的铺盖拆下来洗了,将棉被芯摊在竹竿上晒。

又烧了一桶水,把济哥儿和湘姐儿轮流赶到屋子后头隐蔽处擦擦身洗个澡,顺带把身上外衣都先脱下来,她也给洗了。

洗到一半,送棉被的来了,棉花匠对这样的屋子还能住人也是满脸震惊,而且他似乎还认得沈父,给沈渺送棉被进屋时,还对着沈渺感叹:“你爹娘真是横遭惨祸,唉,后来又走了水……命苦啊!”

是啊是啊。沈渺便也陪着长吁短叹了一会儿,那棉花匠好心地说:“在你爹爹那儿吃汤饼,常给抹零,贫苦人家来吃,加面汤也不收钱,他是个好人啊!往后啊,你这棉被睡硬了,便只管抬来,我与你弹棉花,绝不收一个铜子!”

这敢情好,沈渺请人家喝了一碗水,又把人送出门。

等她回来,济哥儿已经把被褥都铺上了,屋子里满是暖烘烘的新棉花的味道,湘姐儿只穿着里衣,高兴地脱了鞋,在棉被上直打滚。

沈家这前铺的门板只被燎黑了,沈渺一块块敲过去,都还结实。于是她便只在门栓上又加了块烂木头做楔子,这样门栓彻底摇动不了了,铺面也打不开了。

这样这铺子便彻底变成了供她们三姐弟日常起居的房间。

回过头,她看见湘姐儿将绘小马的风车插在床头,会心一笑。

虽简陋,可这家总算像样了起来。

沈渺便又翻出来昨晚买回来的布,让济哥儿和湘姐儿都站着,她举着布给他们量了身,用针线缝了两针做好了记号,便坐在床边开始缝。

她不打算绣花,比着他们之前穿的衣裳款式,裁剪缝制便是了。起初沈渺拿针线还有些生疏,后来绣了几针后这身体便好似找回了曾经的感觉,她做得便愈发快速了。两个孩子的衣服用料少,缝起来也比成人快得多。

她在忙,济哥儿吃完药后便自个在院子里用木棍练字,不知是不是沈渺回来了,他肩上担子、心中愁苦顿时轻了,病好得极快,昨日与今儿都就没再起烧,只剩一点儿咳嗽。

湘姐儿也懂事地帮她分线,还帮她抻着布,她缝到晌午,包边、锁了扣眼,先把湘姐的外衣衫子缝好了,这孩子终于不用穿着里衣到处跑了。

给湘姐儿试穿上新衣服,鹅黄的颜色衬得湘姐儿面色白里透红,像个奶乎乎的小花生,她不知多久没有穿过新衣了,高兴得小脸通红,小喜鹊似的转了好几个圈,还快活地搂着沈渺的脖子不放。

“快松手,阿姊都喘不过气儿了,你站远些,让阿姊仔细瞧瞧好看不好。”沈渺笑着把猴在身上的湘姐儿扯下来,拉了拉她的袖子,点点头。

她头一回做,针脚还有些糙,但还算合身。

午间沈渺本想做碗面对付一口,但没烧火,顾婶娘便来还陶瓮了,陶瓮里还装了小米粥,又给她们捎带了几张饼子。

沈渺推拒了半天没推成功,只好接了,唉,这人情真是越欠越多了!

顾婶娘临走前没忍住,拉着她的手垂泪:“……命苦的孩儿啊!”

看来顾婶娘也知道她是被休回来的了,沈渺自个不觉得丢人,也不觉着自个命苦,真正命苦的那个沈大姐儿已经含着无尽的悔恨死去了。

午间,济哥儿和湘姐儿都躺进暖烘烘、软绵绵的新被褥里睡着了,沈渺不爱午睡,便坐在午后暖融融的日头下,接着把济哥儿的外衫赶制了出来。

等他们俩睡醒,陶器铺子的伙计也挑着扁担送货来了,还送了几个土陶碟子,沈渺谢了他,还问了问哪家的炭火和铁器实惠,那伙计瞧见沈渺便脸红,磕磕绊绊才把话说清楚了。

都弄好后,沈渺便让济哥儿和湘姐儿穿戴齐整,就穿今日的新衣,还把湘姐儿叫过来,让她坐在圆墩上,她好好地给这个小妹梳了两个圆鼓鼓的发包,并将自己箱子里那一对蝴蝶绢花给她簪上了。

沈济看着看着,忽然敏锐地问道:“阿姊要带我们出门吗?”

沈渺将湘姐儿拉起来左看看右看看,六岁的小豆丁,随便一打扮都显得可爱极了,满意地点点头:“是啊,我瞧着你身子骨好得差不多了,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今儿便去大伯家讨个说法。”

沈济情绪便低落了下去:“伯娘尖酸刻薄,我怕阿姊吃亏。”

沈渺惊讶地回头,这孩子居然会担心她了?

沈济被她瞧得不大好意思,低头盯着脚尖,半晌,突然目光坚定地抬起头来道:“先生曾说,为君子者,当以礼自持,不可口出秽语失君子之范,但若伯娘辱骂阿姊,我……我定帮阿姊骂回去!”

沈渺“噗嗤”一声笑出来。

这孩子,读书虽读得有些傻,却还没傻到家嘛。

她心里暖暖的,好似自打离了荣家,她在这个陌生的世道上,遇着的都是好人。沈渺习惯性揉了揉济哥儿的头,这回没有被躲开。

“别担心,你我又不是去打架,便是没有他们苛待你与湘姐儿之事,我三年未归娘家,如今回来,于情于理都当去拜会大伯才全了礼数,而且……”

沈渺弯腰刮了刮了济哥儿的鼻头,挑眉道:

“你怎知阿姊一定吵不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