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汴京小面馆 > 86、定亲吗亲

汴京小面馆 86、定亲吗亲

簡繁轉換
作者:小雀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3 21:40:46 来源:源1

正月里冬小麦刚刚开始返青。

细弱的麦苗上犹挂着残剩的雪水,田中的土壤也尚未全然化冻。塘里的水因雪融而水位猛涨,满盈盈的。水面之上,漂浮着断枝残叶,但水还算清澈,倒映着瓦蓝的天空,以及岸边刚抽出新芽的荻花。

谢祁默不作声地跟在专注巡田的沈渺身后。

他臂弯上搭着那件被沈娘子穿过的披风。沈娘子向前走,他也向前走,沈娘子停下看着什么,他便也恍恍惚惚地停下。

他果然成了沈娘子的小尾巴。

不过他如今有些恍惚。他的身子虽正下意识追逐着沈娘子,可他的魂灵却似乎早在沈娘子拥抱他的那一瞬便飞了出去。

他的神智还遗留在原地。

遗留在沈娘子转瞬即逝的怀抱里。

沈娘子聪慧又自矜,总能镇定地先挣脱出来。拥抱过后,她对着他俏皮地皱起鼻尖,浅浅一笑,便转身去瞧她的田、她的水塘,她的麦苗。

可他却没法恢复如常。

他像一豆灯火,正在灰烬中竭力喘息。

谢祁未曾想过,自己竟会这般渴盼触碰。被沈娘子的胳膊环过的腰,至今还滚烫着。被娘子贴过的胸膛,像被她轻轻一碰便软陷进去了一般,令他几乎不能呼吸。

他像被这一个怀抱撞开了截流的闸,洪水冲刷了他的四肢百骸,他难以遏制地想要再多碰碰沈娘子。

想执她的手。

想再次拥她入怀。

想.....谢祁一脚踩歪,就要掉进沟渠里。

沈渺正好转过身,她本打算找到另一头再瞧瞧,没想到就看到谢失去了平衡东倒西歪还努力稳住身形的样子。

她赶忙伸手拉他一把。

“土刚化,又浸着雪水,许是有些滑。”

谢祁被她攥住手腕,借力重新站稳之后,沈渺的手跟着便要松开。

他心里一急,反手握了上去。

在沈渺睁圆的眼神里,他垂下头抿了抿嘴,不愿松开。

僵了一会儿,心跳如擂鼓的他蹩脚地寻了个由头:“……..……这田埂狭小湿滑,执着手不易摔倒。

沈渺眨了眨眼,也没有再挣开。

她骨子里仍是现代人,牵牵抱抱之事,对她而言倒也没那般难以接受。只是瞧谢这模样,好似鼓起了毕生的勇气,脸都快憋得冒烟了。

“那边再转一圈,就回去接湘姐儿他们吧。他们应当在去春庄那条路上候着了。”沈渺神色自然地说道。

“好。”谢祁艰难地发出了模糊的应声,他好似已紧张到喉舌麻痹不会言语了。

两人不过执手走了两步,他掌心里竟微微冒出汗来。

虽说四下无人,谢祁还是将叠起的披风换到了另一边,盖在了他和娘子交叠的手上。在外头,他即便头脑混沌,仍还记得要顾虑沈娘子的名声。

沈娘子待他这般好,不顾旁人眼光回应了他,他更得爱惜她的一切,不能?她因自己的缘故遭人非议。

沈渺垂眸,瞧了眼那盖住他们手的披风,也知道了谢祁的心意。她心头一软,蜷起手指,回握了谢祁的手。

谢祁脚步微微一顿,再往前走时,僵硬得同手同脚。

“九哥儿,我们的事你爹娘知晓吗?他们会愿意你与我这样的市井女子共度余生吗?”沈渺侧头看了他一眼,但又想到九哥儿已经搬到了西巷来住,他的家人却回到了?州,好似已经证明了什么…………………

“阿娘知道。”谢祁深吸了一口气,“爹爹知不知道都无妨,他听我娘的。

沈渺点了点头,知晓便好。

其实从九哥儿回来那日起,她心里便有了要和九哥儿定?的念头。她才不是负心汉呢,她是个会对九哥儿负责的好姑娘。

既然已经决定要与九哥儿在一起,便也要思量起现实的事。

值得庆幸的是,这里一点都没有后世被扭曲过的程朱理学式的礼教束缚。世家大族里或许有各式各样的规矩,可市井里的平民百姓却没这些讲究。

一旦定了?,两家便成了一家人,会相互帮衬着?农活,一同过节过年。若是住得近,串门见面都不是什么大事。

没人会说定了?便得在家绣嫁?,再也不许出门;也没人会说和未婚夫见面不妥当不规矩;更没人会念叨着要女子三从四德,日后不能抛头露面了。

当初沈大姐和荣大郎开始说?后,荣大郎几乎天天都来沈家?子里献殷勤,还被人当作好女婿的典范呢。

所以沈渺觉着,这般明明白白地挑明了更好。她不喜欢偷偷摸摸的。喜欢一个人,为何要像做贼似的呢?她与九哥儿相互的心意,本应是光明磊落、拿得出手的。

上辈子,她见过太多奇形怪状的高质量男性了。正因为阅人无数,她今生信得过自己,也信得过九哥儿。这不是恋爱脑上头,她压根没长那玩意。

她的原则一向如此。

爱便要坦坦荡荡。

而且她也没啥可惧怕的。

九哥儿若是敢辜负她,大不了再和?一次。

都?过一回了,这事她有经验。

而且......宋朝的社会习俗和法律都倾向保护女子的嫁?和婚前??。她听?训详细读过有关女子财?的法律条文:“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者,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

女子陪嫁的奁?,诸如首饰金?、随嫁的田土屋业之类,皆是女子私产。即便女子出嫁后,这些财产依旧独立于夫家财产之外,夫家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占或动用。

平日里,要是夫家想动用女子的嫁?,也得先征得女子同意。唯有女子主动拿出来的嫁妆,夫家方能使用。

甚至夫家要分家或是欠债,不经妻子同意,都不能用妻子的嫁妆来偿债。要是买的田宅借用了妻子的嫁妆钱,到时候分家和?,都得把那部分?钱单独核算出来,折算归还给妻子。

当初沈渺被休,能顺顺利利拿回剩下的嫁妆,便是这个缘故。不管是从舆论道德,还是法律层面来讲,只要她不愿意,荣家都没任何由头留下她的财产。

所以.......当初荣大郎能把大姐儿的嫁妆用得一?二净,纯粹是因为大姐儿被这渣男哄骗了。是大姐儿念着夫妻一场的情分,才拿出来供他读书的。

沈渺当时要是跟荣家耗下去,甚至能和他们打官司把钱要回来。只不过扯皮嫁妆这事儿太费时日,她势单力薄,身体也还没调养好,金陵又不是她的地盘,最后她还是选择早早离开那群人渣,自己重新开始新生活。

当初没能帮大姐儿报仇,沈渺便决心替她照顾好弟弟妹妹。如今沈家的面馆起死回生,她自己名下也有了田地和商?,?哥儿和湘姐儿也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了,她心里也多少宽慰了些。

希望大姐儿在天之灵不会怪她当初的选择。

不过荣家要是日后胆敢再来招惹她,她如今倒是不怕跟他们打官司。

总之,此时结婚和离婚,反倒不必担心婚后财产得分给男方一半,或是得冷?冷?不能离婚。据邓讼师说,给衙门塞点钱,哪怕是妻子主动提出休夫,丈夫不同意的,妻子上衙门去告丈夫,挨板子也能轻轻打两下就糊弄过去。

只要有钱,喂饱了那些小吏,没有离不成的婚。

好的坏的,她其实都思量周全了。

她决定了。

沈渺往前走着,看着前方,似乎在和谢祁商量明日买什么菜一般,稀松平常地接着说道,“既然大娘子已知晓,那......九哥儿过些日子不如抽个空回一趟?州,请大娘子着个媒人来说亲吧。我们可以先定亲,定亲后我们即便相见也不必偷偷摸摸

了,九哥儿更不必担心会对我名声有碍了,但是我们定亲后我想晚两年再正式成亲,可以吗?我还想把铺子打理得更好一些......”

沈渺话还没说完,就觉着手臂被扯动了一下。她转过头,这才发现谢在田埂上站定,像只小狗似的可怜地望着她,似哭似笑地说了句:“我走不动了。”

“嗯?”

“我的腿......在发抖……………”

天上突然掉了馅饼,快要将他砸晕过去了。

***

在沈渺和谢祁在田埂边谈及人生大事时,湘姐儿一行人都已进了谢家的春庄了。湘姐儿还奇怪呢:“阿姊竟然还没到么?”

?哥儿手里拎着冻梨,答道:“或许是看田地看得仔细些吧。”

周大在前头引路,春庄后头有一片蓄养?匹的草场,正适合跑?。

“无妨,那等会儿铺上垫子,叫周大围上幔帐,我们坐着吃些东西等沈娘子和九哥儿吧。”?书说着紧了紧肩上的布带子,他背后的行囊里背着沈渺出门前烤制的两只?,他一路上都闻着窑?的香味,馋得口水都要下来了。

?洲也背着柿饼,走路别扭地叉着腿??没有骑过?的他,骑得大腿根有些火辣辣地疼。

没过一会儿便走到了。

?书帮着周大、周初一挂幔子、铺上覃席和棉褥子,这样坐着便暖和又舒服了。又?庄子里留守的仆役送来炭盆和炉子。

窑?冷了,架在炉子上热一热。

还能取暖用。

湘姐儿则认真地望着被串在竹签上的窑?,心想,等会把两根鸡腿都掰下来,单独给阿姊和九哥儿留着吃。

?书把幔子挂好,又神神秘秘地跑来跟湘姐儿说:“我方才被草地里的兔子洞拌了一跤,湘姐儿要不要一起去逮兔子?”

湘姐儿眼睛亮了:“在哪儿?”

“那边。”?书往土坡侧面有块岩石的地方指了指,“兔子都爱在石头边上打洞,我看见好几个呢,洞口还有兔子粪,里头一定有兔子。”

“阿兄和小洲也一起抓吧,等阿姊来了,说不定咱们还能有兔子吃了呢。”湘姐儿摩拳擦掌,一手拉陈?一手推着?哥儿,“走走走。”

逮兔子很简单,用潮湿的树叶、树枝、乾草堆在兔洞洞口点燃,把烟扇进兔子洞里,兔子很快便会从洞里跑出来。

再趁兔子跑出来的时机把它抓住。

说?便干。几个孩子四散开来,不一会儿,湘姐儿便抱来一些被雪水浸湿的枯枝败叶,陈洲则找来了一些厚实的蒲草。

济哥儿将这些东西缠绕成一堆堵在洞口,砚书从怀中掏出火镰,“嚓嚓”几下,很快便引燃了树叶和蒲草。火苗一蹿,浓烟滚滚而起,直冲洞内。

砚书还卷起自己的衣衫往洞口使劲扇风,嘴里还念叨:“快些出来!”那烟雾顺着洞口,源源不断地灌了进去。

约莫过了盏茶工夫,洞内还是没动静。湘姐儿不禁有些气馁,嘟囔道:“莫不是熏错了洞,洞里压根没兔子?”

砚书却摇头,笃定道:“别急,狡兔三窟,兔子洞里深得很,让烟再灌一会儿,指定还在里头躲着呢。”

正说着,洞里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几个孩子瞬间来了精神,眼睛直勾勾盯着洞口。只见两三只大灰毛兔子,猛地从洞里蹿了出来。

“在这儿呐!”

砚书大喊一声,扑了过去。湘姐儿紧跟其后,一边跑一边伸手去抓。结果这些兔子身手敏捷,跳起来在草丛里左躲右闪,跑得极快。

陈?瞅准时机,朝其中一只飞扑过去,奈何兔子动作太快,他扑了个空,还吃了一嘴巴草。

兔子已经四散奔逃,朝着山坡下奔去,眼瞅着就要没了踪影。说时迟那时快,湘姐儿急得捡起一块石头,手腕一甩,“嗖”的一声,石头擦着野兔尾巴飞过。灰毛兔受了惊,方向一拐,朝旁跑去。

济哥儿一直在旁边观察兔子逃窜的方向,这回提前几步,一个箭步上前,双手猛地一扑,竟将兔子双手摁住了。

“抓到啦!抓到啦!”湘姐儿和砚书兴奋地叫嚷着,几个孩子都闹得额头全是汗,围拢过来,欢呼雀跃地笑着闹着,声音在草地上回荡许久。

沈渺和谢祁终于到春庄与他们汇合时,就看到四个孩子围着只灰毛大兔子,神色纠结地讨论着什么。

那兔子两颗黄板牙长长的,露出了嘴巴外面,模样非常凶悍,一直愤怒地跺脚,还不停地啃咬着周大寻来的竹笼子。

“你们哪儿来的兔子啊?”沈渺臂弯里还搭着披风。

“抓的。”湘姐儿激动地向她描述了他们抓兔子的英雄壮举。

沈渺笑着夸了夸他们:“这么厉害?”

湘姐儿骄傲地点了点头,但没一会儿又沮丧了起来,与砚书、陈训对视了一眼,忽然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本想抓兔子来做拨霞供吃的,可是现在我们又不想吃它了。”

砚书点点头,也捧着下巴愁眉苦脸地叹了气:“周大说,这八成是母兔子,它身上的毛又秃,应当是之前拔了身上的毛做窝呢,所以这洞里八成还有它的兔崽子呢。”

陈?早已可怜兔子了:“还是把它放了吧,它还有孩子呢。”

济哥儿点点头:“我们不缺这口,还是不要吃它了。

沈渺自然也支持:“放了吧,你们想吃兔子,阿姊回头买几只人家养的肉兔来,阿姊给你们做红烧兔肉、麻辣兔丁或是麻辣兔头,都好吃。”

几个孩子对视一眼,便由湘姐儿用小草棍把竹笼子的门栓拨开了,那兔子立刻便蹿了出去,一会儿便没影了。

砚书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消失的兔子上收回来,这才发现九哥儿像失了魂似的站在沈娘子身后,呆呆的,傻傻的,也不知想什么。

“九哥儿?九哥儿!”

谢祁才猛然回过神来:“什么?“

砚书愈发狐疑。

沈渺揉了揉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早知九哥儿反应这么大,这件事她便回去再说了。

说完定亲的事,她与九哥儿在田埂边寻了个还算干燥的石头上坐了好久,他才大梦初醒般缓了过来。后来骑马往春庄赶时,他将她抱得好紧,停下时,头甚至无力地垂落在她肩头蹭了蹭,声音愈发嘶哑:

“阿渺。”

“阿渺。”

他喃喃地低声唤她的名姓,重重复复。

沈渺不知为何,他也没有多说。

只是接她下马时,他仰望着她,眸光浓郁,唯倒映着她一人。

那一刻沈渺才察觉到了,谢祁心如汹涌的江河、绽开的烟火,只是他性情如此,习惯了平和安然,即便再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的也不是大喊大叫,更不是癫狂失态的动作。

他反而是表面镇定自若,实则喜得腿软摔跤。

沈渺忽然便觉得他有些可爱。

她便也忍着笑,再不提了,让他好好缓缓。只是他这样也没法教湘姐儿骑马了,后来还是周大扶着湘姐儿,教她怎么上马、抓细绳,沈渺便与济哥儿、陈训和砚书美滋滋地吃着油亮诱人的窑鸡、冰凉水甜的冻梨。

“太好吃了。”砚书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他又伸手撕下一块鸡肉,沈娘子烤鸭厉害,烤鸡也不差啊!这鸡烤得太香了,鸡是晒干的荷叶包着烤的,吃起来还带着荷叶香呢,外皮焦香,里头鸡肉的纹理间都裹上浓郁的酱汁,他吃得满嘴流油,

还不忘给湘姐儿留了一只大大的鸡翅膀。

看着垫在鸡肉下头枯干的荷叶,沈渺却想到另外一道菜:荷叶糯米鸡。夏日里摘下来晒干储存的荷叶还有好几张,回家了还能做糯米鸡吃:糯米里有鸡肉、叉烧、排骨、咸蛋黄、冬菇等馅料,入口满是荷叶清香,鸡肉味道完全渗透到糯米之

中,又鲜又香。

明日便吃糯米鸡。她暗自点头,又吸了口梨子水。

顺带瞥了眼九哥儿。

他抱着狐皮披风,屈着长腿,侧颜安静地坐着。

沈渺摇摇头:完了这不是,九哥儿被她震飞的魂还没回来呢。

日子倏忽而过,元宵节包了红糖汤圆,看过热闹的花灯,这边算过完年了。

这些日子一切都好,唯独谢还是三魂七魄少了两魄似的。走路撞墙、吃饭掉筷,连台阶都摔了两三回了。惊得砚书赶忙翻箱倒柜寻了一堆花里胡哨的符纸、平安符出来,把谢祁从头到脚都挂满了。

他还奇怪地围着谢祁看了两圈:“奇怪了,这是霉运又回来了?可是这回怎么瞧着有点儿不一样呢?”

沈渺每回都蹑手蹑脚地溜走了。

再过几日,汴河渐渐融冰,宝元四年的春天也正式降临了。

一早梁迁便领着小内侍来买炙鸭了,沈渺将鸭子仔细装进食会里,递过去时便笑盈盈地道:“梁内官拿好,顺带还有一事要麻烦梁内官,不知可否麻烦您替我引荐引荐漕运司的吏员?我好托人搭漕船往南边去买鸭苗。”

梁迁也记得这事儿呢,接过鸭子道:“沈娘子不忙,官家早已都安排妥帖了,等漕船将要启运之时,便会有人来铺子里与沈娘子相商的。”

太好了。沈渺温言软语恭送梁迁出门,直至其登上马车离去。

她得了这个准信,便又赶忙去李?娘家中,与李?娘商议前往金陵购鸭苗之事。

购置鸭苗这事儿非得有信得过,且精通挑鸭子的人前去不可。这种事情哪怕得了官家的首肯,也不能全指望漕运官,人家公务繁忙,又并非专养鸭子之人。况且路途遥远,耗时颇长,若途中没个靠谱的人照料,极有可能花了大笔银钱,最后运

来的尽是病鸭、死鸭,那可就血本无归,亏大了。

此前,沈渺便曾与李?娘提过一嘴,想麻烦她带上银钱,跑一趟金陵,挑一批顶好的鸭子回来。若是李?娘放心不下狗儿,大可将狗儿送至沈家,由她来负责狗儿的一日三餐,接送他上下学的一应事宜。

要托她出远门办差,沈渺自然也准备了丰厚的酬劳。

那时李婶娘还有些顾虑,毕竟她大半辈子都在杨柳东巷这一方小天地里打转,从未离开过汴京城。如今突然要让她奔赴这般遥远的地方,她的心中难免也有些发怵。

这次,再听沈渺讲,一路上都能搭乘漕船,船上也有官吏照应,到了金陵,买好鸭苗便即刻返程,来回约莫也就一月时间。

李婶娘咬咬牙,终于应承下来:“行,那...那我便与你李叔一道去。狗儿便真托付给你了。”

她到底还是不敢独自出远门的。

她们家锔瓷的营生近来也不景气,李挑子在外奔波一日挣不了几百文钱。何况沈大姐儿还说了,此番出门,无需他们自掏腰包,在外一应吃喝用度,都记好账,回来告知她便可。

此外,还会额外给他们好几贯钱当作酬劳。

李婶娘已经认清了狗儿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了,在私塾里先生已经委婉提过几回了,狗儿读书很勤勉,但就是没那根读书的脑筋。

她为人父母的,也只能趁着自己还干得动,多给儿子攒些银钱。

沈渺听闻李婶娘答应,不由得长舒一口气。不然,她都打算让唐二跟着李婶娘,学些速成的挑鸭子、喂鸭子的本事,然后派他出门跑这一趟了。可一个初学者,怎能与经验丰富的老手相提并论呢?一路上保不准会碰上各种各样的状况,唐二不

一定能应付得来。

李婶娘能应下此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就在李婶娘夫妇即将随漕船启程时,院试放榜的消息,也透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