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92章 一家人

沙盘上的大宋 第92章 一家人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4 10:47: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92章一家人

搞不懂就不要急着搞懂,跟着看便是。

吴加亮也不多问了。

他的眼光转向了戚继光身后的两队「天兵」,这是两队正规戚家军,军容军貌与宫二娘子那些才练出来的又不一样。岳文轩一说「给你两队兵」,那两队兵便走到了宫二娘子身后,站定,做出了一幅随时听她命令行事的样子。

这一队戚家军穿的是明朝士兵的甲胃,与宋朝的有明显的不同。

吴加亮在脑子里琢磨了半天也想不出来这是哪里来的「天兵」,怎麽连铠甲样式都没见过。

宫二娘子既然接过了指挥棒,那便要赶紧忙碌起来了。

她转头对钱卓群道:「二叔,俺率领500土兵们先行一步,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口粮,这三天要是仗打完了还好,若是没打完,你得把后续的粮食给兄弟伙送过来。」

钱卓群点了点头,表情严肃。

以前他们是「贼军」的时候,出战根本不考虑后勤,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抢到什麽吃什麽。

但现在有真君盯着,必须做到「于民秋毫无犯」,那就得自己解决后勤问题钱卓群安排人开仓,给要出战的士兵分配三天的口粮。

这些口粮和简单的炊具,全都交给鸳鸯队里的「伙兵」。

于是每个伙兵都背了几十斤重的粮袋,还背上一口锅,造型十分滑稽,这负担也不轻。

别的鸳鸯队还好,张家村鸳鸯小队却有点尴尬。

他们的伙兵张娃子还是个没成年的大孩子,身子骨儿还没长开,背上十几个人三日份的粮食,再加一口铁锅,再加上他的甲胄和武器,把张娃子压得有点不堪重负。

现在刚背上身还好,一旦开始行军走路,几十里走下来,张娃子怕是扛不住张大树于心不忍,伸手想帮张娃子把粮袋接过来。

张娃子却摇了摇头,咬牙道:「大树哥,这个俺自己背。」

张大树:「你别强撑。」

张娃子:「各位哥哥,要不是你们提携,俺这岁数根本进不了驾鸯队。俺是靠你们帮衬才能混到伙兵的位置。你们杀了贼,俺还分了你们的赏钱——-俺自己知道,除了割耳朵那一下之外,俺屁事也没做,简直就是白拿你们的钱。要是俺连背粮食丶做饭的事也干不好,那就没脸留在鸳鸯队里了。」

张大树:「...」

张娃子:「让俺自己背吧,除非俺倒下,各位哥哥千万别帮我。」

张大树还想说点什麽,队长张大郎走过来,对着张娃子竖了竖大拇指:「娃子,好样的!你有这样的想法,长大了之后肯定比哥哥们有本事。但哥哥也得给你说一句,俺们都是张家村出来的,都姓张,算得上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能说什麽白拿了你的钱这种话,你拿哥哥的钱,不丢人,让哥哥帮你干活,也不丢人。若是哥哥不帮你,那反倒是哥哥们丢人了。」

张娃子眼角微微见泪。

张大郎道:「你先背一阵子,快要背不动了,就让别的人轮流帮你背,可别真的强撑到倒下。」

张娃子抹了一把泪:「好!」

岳文轩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暗暗嘀咕:难怪古代上阵不离父子兵,军队里必须要搞一些亲戚丶同村丶同姓丶同一个地方的老乡兵,这样战斗才强。

就在此时,庄堡里那个专门负责打造火器的铁匠小院里,钻出来了一个铁匠学徒,正是吴加亮来东庙子村的路上碰到的那个,名叫李铁柱。

在吴加亮一路游览东庙子村,看玉米的热时,李铁柱已经把他的乡亲们送进了冷兵器偏院,而他本人则到了火器铁匠院继续做学徒工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不过,他这一次来还没开始上工,仙匠师傅就递给他了一把鸟,吩道:「第一把成品,拿去给将军过目。」

于是李铁柱就傻乎乎的捧看这个奇怪的「大铁棍子」,走到了岳文轩面前,

双手奉上:「戚天将,这是俺师傅让俺拿过来的,说是鸟。」

岳文轩心中暗喜:哟,第一把火已经打造出来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明朝一个熟练的老铁匠,如果单人单干,打造一把鸟大约需要两个月。

但若有一个队伍支撑,分工合作,就能缩短到一个月时间。

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标准化」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分工合作非常的简单,就是「我来制管」丶「你去做发机构」,咱两打出来的东西如果合不到一块儿,那就再多敲几锤子,重新打磨打磨,强行给它们敲打成合适的,强行组装到一起。

如果经过打磨还是凑不到一块儿,那就再来一次。

岳文轩把鸟拿过来,双手一托,感觉很沉重,再往口里看,没有膛线,

是滑膛枪,明朝铁匠还不会制作线膛枪,所以他的塑料铁匠也不会。

他已经测试过了,塑料人没有学习能力,只有「按设定发挥」的能力,所以他永远无法教会塑料铁匠制作线膛枪,就算把资料甩他们脸上,他们也学不了。

想要把滑膛枪变成线膛枪,需要等学徒们成长起来!

他不禁拍了拍李铁柱的肩膀:「铁柱,你学会打造鸟了吗?」

李铁柱猛摇头:「俺才刚开始学,还不会。制管这一步就好难好难,俺学得头都炸了。」

岳文轩在沙盘外拍过铁匠工作流程视频,已经知道了明朝铁匠的制管技术,

他们将烧红的铁长条置于U形模具中,不断敲打中间部位,使其逐渐弯曲成U形。

这个过程需要反覆加热和捶打,直到铁板两侧合拢,形成枪管的雏形,然后对枪膛孔进行加工。此外,还需要对枪管外观进行打磨,使其光滑亮泽。

最后还要给枪管尾部攻丝,用螺栓旋入堵住尾部,以便于保养和擦拭枪管时可以从枪管后部旋开螺栓。(某些枪管外形并非圆柱形,而是正多边形,螺栓也会做成多边形。)

这一系列操作,对于一个学徒来说确实满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