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88章 试吃也要收钱?

沙盘上的大宋 第88章 试吃也要收钱?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4 10:47: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8章试吃也要收钱?

走进村子里面,吴加亮马上就感觉到了这里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这里的村民,个个脸上带着笑容。

这是一种在「丰收年间」丶「和平年间」才能在百姓脸上看到的笑容,居然能在一个贼军控制的村庄里看着,着实离谱。

此时已是四月!

四月份的山东,正是春玉米播种的时节。

吴加亮刚走到一片田地边,就看到一身道袍,仙风道骨的廖老,正在田地间亲手指挥农民们播种玉米。

玉米种子当然是岳文轩提供的塑料摆件变的,农民们以前从没见过这种农作物,一个个都茫然不知所措。

「以前俺当知青的时候,也这样教大家种玉米,哈哈哈。」廖老来了一句常规开场白,跟着他学习久了的农民们都已经听腻了,习惯性忽略这句话,廖老继续道:「玉米的最佳播种深度在一指深左右,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率。春季气候乾燥,土壤湿度低,播种过浅会使种子脱水,影响发芽和出苗———」

他一边说,一边亲手示范,这片田地的主人也跟着照做,

旁边见识的农民们,便在心里记住这一通操作。

吴加亮听得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位真人,你说的玉米,却是何物?」

廖老抬起头来,对吴加亮微笑,同时对旁边招手:「拿过来。」

一个学生马上拎着个竹篮子小跑过来,里面居然装了满满一篮子蒸好的玉米玉米可煮,也可蒸。煮出来的玉米更饱满,颗粒圆润富含水份,但甜味和香味会稍淡。蒸出来的玉米稍干一点,但是甜香浓郁,更适合用来给没吃过的人试吃。

廖老在建国初期,就有在偏远农村推广新农作物的经验,深知要让没种过这种农作物的人接受它,就必须要震住他们,所以早就提前准备好了蒸好的玉米。

全都选用颗粒饱满的好玉米,蒸熟之后,整个玉米棒子黄澄澄的,真是如美玉一般。

拿了一根玉米出来,递给吴加亮:「这就是玉米,很好吃,两文钱一根,你要试麽?」

吴加亮笑道:「试一试也要收钱?」

廖老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试吃如果不收钱,那来排队的人能从这里排到**。」

**吴加亮没听说过,但不影响他理解句意。

吴加亮也知道人们有多爱贪便宜,别说穷人了,就连一些小地主,也喜欢贪小便宜,若是不收两个铜板,这里早就人山人海了,摸了两个铜板出来,买了一根玉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直接咬?」

廖老:「里面有核,别咬太深。」

吴加亮试探性地,咬下了一颗玉米来,这玩意儿刚一入口,立即香味满嘴。

「呀!」

吴加亮不禁惊讶出声。

廖老的学生们都是试吃过的,第一批愿意学习种植玉米的人,也都是试吃过的,于是周围的人都对着吴加亮笑了起来:「好吃吧?外面一层给人吃,里面的芯可以喂猪。」

吴加亮:「真是好吃!我手上拿的,就是一个穗?」

廖老都不用开口了,他的学生们抢着道:「是的,这就是一个穗!」

吴加亮:「一个穗这麽大,那一片田全长出来,可比稻米丶小麦丶粟米厉害多了。」

廖老的学生们都笑:「老神仙说了,这东西一亩地能产上千斤。」

吴加亮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你们骗我」,但是第二反应就是「这群人不似说谎,是真的认定这东西能产上千斤」。

他按照自己的农业常识来推断,一个植株如果结一个穗,而每个穗都有自己手上这颗玉米这麽大,一亩地上千斤还真有可能做到。

心里不禁暗想:这东西在宋徽宗还在时,可以当成祥瑞进献,依得宋徽宗的性子,当场封个大官。

当然,宋徽宗现在已经被金人抓去玩耍了!

新一任皇帝老儿赵构现在正在南逃,估计也没心情玩什麽祥瑞不祥瑞的。

但这东西依旧可以变成文官的政绩,可惜俺是个县尉,只管治安,不管农商,若俺是县令或者主簿,便全县推广,明年政绩不得飞起来?

想到这里,他便拿出一张手帕,将咬了一口的玉米棒子小心翼翼的包起来,

收进了衣袋中,准备带回去给县令崔卫华尝尝,建议他推广种植,算是卖个人情给县令。将来自己行事的时候,来自县令的肘就会少一些。

吴加亮收好玉米,对着廖老抱拳为礼:「多谢真人,俺也算长了点见识了,

此等好物,定会好生琢磨,来年俺也弄一些来种。」

廖老便乐呵呵的笑:「好的好的,要来学种植方法哦。别光拿了种子就跑,

会种不好的。我当年做知青的时候,就碰上有一户老农,也不学种植方法,拿了一包种子回家乱折腾,结果颗粒无收,却又跑来骂我给的种子不好。」

他的学生们听到这里,便开始骂了:「如此不知好岁的老匹夫,就该拖出去乱棍打死。」

廖老:「别别别,不要动不动就把人打死,这样不好。」

吴加亮又继续向前走·

过了正在「教学阶段」的玉米地之后,前面就是种植粟米的田地了。

粟米是山东地区的常见农作物,老百姓们个个都会种,廖老只是轻微地调整了一下他们的种植方案,给他们加入了一些更科学的理念,就不必亲自教学了,

由农民们自己操作。

吴加亮刚走到粟米田边,就见到几个农民正围成一圈,将一种奇怪的小圆球倒进木盆里,然后往木盆里加水,用木勺子搅拌一个年轻农夫负责搅拌,而一个老农夫站在旁边,手上拿着秤,将那种奇怪的小圆球过秤,秤好之后,才倒进木盆。

年轻农夫嘴里埋怨道:「爹,你每次只称这麽一点点做甚?一次多倒点进来嘛。」

老农夫骂道:「你急个屁!宁少勿多,宁少勿多,老神仙反覆说了一百遍,

宁少勿多—这东西若是放多了,就会烧苗。」

年轻农夫:「这不是神仙水麽?多放些应该能是多收些粮食呀,怎会烧苗?

老农夫骂道:「老子白生了你这个蠢儿子,就算是粪肥,浇多了也要烧苗。

你这混蛋连这个都不知道,长大了肯定种不了田,给老子学铁匠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