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111章 此物有何奇特之处

沙盘上的大宋 第111章 此物有何奇特之处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0 10:53: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11章此物有何奇特之处

一行人出了县城,向着东庙子村前进,刚走出县城不久,就路过大片农田。

此时已是七月下旬,往年这些时候,农村里应该正在收割小麦。山东地区的冬小麦一般是在11月份播种,次年7月收获。

但去年11月时,山东地区一片糜烂,金兵正在县里到处杀人放火,冬小麦根本没有播种,所以根本没有小麦可收。

但农田却没有抛荒,而是种植着大量的玉米。

这一批玉米是吴加亮在4月份游览了东庙子村之后,向岳文轩讨要的种子,因此直到五月初才播种。

五月初播种的玉米,要到九月下旬至十月初才能收获。

所以农田里看不到果实,只有一片片的玉米植株,在化肥的加持下,这些植株长得欣欣向荣。

马扬有点懵:「这是何农作物?俺怎麽没见过?」

一说这个,崔卫华就来劲了:「这叫玉米!嘿嘿嘿,这可是俺今年的主要政绩。」

马扬:「哦?此物有何奇特之处,让县尊如此重视?」

崔卫华道:「此物的产量比稻米和粟米高数倍。」

这话让马扬心中一惊,但马上就想道:这怎麽可能?

崔卫华:「还有两个月便能收获了,到时候你们再来看。」

岳文轩回过头来,微笑:「不用等那麽久,一会儿到了东庙子村外围,就能看到结果。东庙子村的玉米播种得早,二月底三月初便种下去了,能比县城这边的提前两个月收获,咱们一会儿走到东庙子村外,正好可以看到。」

崔卫华大喜:「如此甚好,甚好,俺也想提前看看。」

引入这种新式农作物后,崔卫华心里其实也满志芯的,生怕它无法达到预期,那可就坑害了农民,他比谁都想看到结果如何。

听说能提前两个月看结果,崔卫华不禁夹了位马腹,让他的马走得快了点,

结果那马一放开蹄子,转眼跑到了队伍最前面,这又把他吓了一跳:「吁!吁!

慢点!慢点!跑这麽快去送死啊?能打的都在后面呢。」

队伍无形中加快了速度,离东庙子村越来越近了。

很快,前面就到了一个较早投靠义军的村庄。

村庄周边的农田里种着玉米,这里的玉米已经进入收获期了,每一株玉米上都结着一个饱满的果实,一群农民,正在田地里忙着收获。

看到远处来了一大群人,还以为是山匪路霸,农民们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躲起来,但有人马上就认出了走在最前面带路的张家村小队,那也就不用怕了,继续回到田地里干活。

这些农民也是第一次收获玉米,动作还有点生疏,小心翼翼的着,工作速度很慢。

崔卫华打马跑到由地边,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向着田地里看:「你们在收获玉米吗?」

「是的,老爷。」田地里的农民漫不经心地回应了一句,普通小民本来是很怕官的,但这田地里的农民早就投了义军,对官就没那麽怕了。

他只是有点奇怪,怎麽咱们宫大王的手下,领看县令过来?这官匪变一家了?

崔卫华急吼吼地道:「拿一根给俺看看。」

农民整个人一僵,立即护着自己装玉米的竹筐子,向后退了几步,一幅怕被抢的模样。

崔卫华被他这动作整得也僵了僵,随即失笑道:「怕俺抢你的不成?俺是县令,又不是强盗。」

农民小声嘀咕道:「当官的抢起来更凶崔卫华:「你说啥?俺没听清楚。」

农民放大音量:「俺啥也没说。」他的眼光转向旁边的张大郎丶张大树等人,露出询问的表情。

张大郎走到他身边,压声低笑道:「真君也在,别怕!给他一根看看,看完还你,不白拿你的。」

听说真君也在,农民大喜,眼光在队伍里一扫,还真是看到了岳文轩,他与马氏族人混在一块儿,躲在一大群人中,没有显山露水,难怪刚才第一眼没看到。

既然真君在,就没啥好怕的了。

农民拿出一根刚采摘下来的玉米棒子,连绿皮都没扒掉的那种,递给了崔卫华。

崔卫华只见过煮熟的玉米棒子,还吃了半根,现在还是第一次见到生的,赶紧拿过来,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拔掉顶端的玉米须,又扒开绿皮,终于看到了一根新鲜的玉米棒子。

「哟!」崔卫华脸上带起了笑容:「当真是好大一根。」

他转身,把玉米棒子对着马氏一族的人挥舞:「你们看,你们看,刚采摘下来的,一根穗结了这麽多。」

马扬丶马游丶马光丶马声四人,还加一个马从义,一起围了过来,看着崔卫华手里饱满的玉米棒子,也不禁喷喷称奇。

这一根穗的产量当真不得了,比起小麦丶稻米丶粟米,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关键还是还长得好看!

难怪它的名字叫「玉米」,这看起来还真是像美玉一般。

马从义忍不住问道:「这东西好吃麽?」

「好吃,又香又甜。」崔卫华:「俺亲口吃过。」

马扬:「不论好不好吃,就凭这产量也就可以种,二弟三弟四弟,回头俺们也弄些种子回去。」

几位家主都点头应承——

不过当下粮食问题并不是主要问题,金贼将至,他们对粮食的事也不甚上心,关注点还是在战斗力上。

很快,一行人便把玉米的事暂时抛开。

又走了一阵,前方就快到东庙子村了。

还没进入村子,就看到前方一片平地,有一支军队正在操练。

总人数怕是上千,摆出了诺大一个阵形。

马扬第一眼就看到了一排战车!

没错,真是战车。

他揉了揉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其实,北宋的军队里也有战车,其中比较着名的是弩车,也就是给巨弩装上轮子,方便搬运,推上战场就能对着敌军射射射。

但马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弩车,而是一辆辆顶着木板的车。

这就很离谱了!

这难道不是战国时代才玩的东西吗?

返祖战术?

马扬正一脸懵逼呢,吴加亮就开口道:「战车虽然盛行于春秋战国,但在东普南北朝也流行过一阵子,究其原因,便是为了对付北虏,这东西对付骑兵效果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