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179章 治治他们

沙盘上的大宋 第179章 治治他们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5 11:15: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79章治治他们

农学科举考试的事情,仿佛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即墨县,接着开始向周边几个县城弥漫。

即墨县本地的农民们,仿佛过年一般欢腾起来。

「有当官的机会了!」

「俺一个农民,现在居然也有机会当官了。」

「正九品呢!和县学的教谕一样大的品级。」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来说,教谕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现在他们居然有机会与教谕平起平坐,那还得了?

「这考试俺必须去啊。」

「你不识字,去了能考吗?」

「呢.—」

好吧,大多数农民,就算会种田,但不识字终究还是无法参加考试。

但广大农民中,总会有那麽几个识字的。

尤其是那种一边务农,一边寒窗苦读的穷孩子家的书生。这种人不多,但是几方县民里,要出上百来个还是不难的。再加上一些小时候在村学里读了几天书,后来家道中落务农的。或者富家子弟的分家,虽然有书读,但务农却是主业的..

各种乱七八遭的情况加起来,报名人数瞬间就超过了两百人。

即墨县之后,就是莱阳县了。

莱阳县的马声,早就有与义军有「勾结」,也曾在去年秋天参观过即墨县的玉米地,马家还派人来学习了玉米的种植方法,跟着廖老上了一阵子课,现在听闻农学科举考试,马家顿时大喜,赶紧派出子侄辈过来报名。

马家在推广玉米时,也曾将新式种田法在乡间传播,于是一批识字的莱阳县农民,也摩拳擦掌,准备来考个公务员试试。

而胶水县丶掖县两地的人,仔细打听了农学院的事之后,只好无奈放弃。他们还真没学过「新式种由法」,明知自己考不过,就不跑几十上百里过去考试了,免得浪费路费,还丢人现眼。

但这两县的人心里却在想:这考试结束之后,胶水县和掖县就会有「农学官」进驻办学,我们可以跟着他们拼命学习,等下一次「农学科举考试」再度举行时,咱们就能去考一考了。

民间热闹欢腾——

廖老的课一下子多了无数学生,教室根本坐不下了,许多人挤在窗口听课,

有人甚至半夜就跑到教室门口,席地而眠,等着第二天天亮了第一个进教堂坐个好位置。

卷!就拼命的卷!

山东人考公的事,岳文轩以前只是听说过,这次亲眼看到,也不禁吓出一头汗。

与民间欢腾不同的是,官场上的人,对于这次农学科举考试,却显得颇有点淡定,甚至故意躲得远远的,完全不来掺合。

莱州知州和登州知州,居然专门写了一封信来,信里用隐晦的语气提醒岳文轩:「王爷,您举义军抗金,可说是护国之举,事后和官家解释,也有可能解释得过去。但私设官衙,私开科考,这事情可就大了,事后解释都解释不过去了啊,王爷还请三思。此时撤消,还来得及。」

而除了这两位大官之外,胶水县令丶掖县县令丶莱阳县令丶甚至登州四县的县令,都躲得远远的,完全不来掺合这件事。他们家的子侄辈也完全不来掺合这场科举,连紧急补课都不参加。

他们把态度摆得这麽明,倒也不出岳文轩的预料之外,本打算不理他们,随他们去吧,但仔细想了想,这几个官员也没犯啥大错,还没给他们治病就打算放弃他们也不太好。

罢了,给他们开一剂药吧,说不定他们还能救活呢?

这一天大清早,岳文轩派出信使,前往两州四县,通知所有县令和知州,来即墨县见他,开会!

莱州知州要来倒是没问题,登州知州和四县县令按道理是不能随便离开辖地的,但此时外面兵荒马乱,胶东半岛处于大陆一角,仿佛陆地孤岛,倒也没那麽多讲究了,登州知州带着四个县令,飞速赶来。

他们都以为王爷要和他们谈关于「农学科举考试」的事情。却没料到,王爷一开口,说的居然是军事:「诸位,前不久我军击败拔里远山,算是暂时护住了胶东地区的安全,伪金贼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但下一次来的,就是真金贼了。」

这一点不用他说,官员们都很清楚。

除了即墨县令崔卫华,别的官员都不知道义军有火器,所以别的官员们对于真金贼,心底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虚的。

登州知州率先开口道:「宫义士抵抗伪金贼尚可,但抵挡真金贼只恐也有心无力。」

莱州知州也道:「咱们前几次胜仗,都是靠着伪金贼士气低落,一触即溃。

但真金贼可没这麽不堪,真金贼晓勇善战,士气高昂,敢拼敢死。经常败而不溃,就算打输了,他们向后退出一段距离,重整军阵,又能发起反冲锋,与伪金贼这种一输就耗着盔弃甲,逃出几十里的不可同日而语。」

岳文轩假装头疼:「对呀,本王也觉得光靠宫义士,此仗难打。为今之计,

该当如何?」

登州知州立即道:「下官以为,咱们应该立即上奏向朝廷求援,请朝廷从海上发兵,增援登莱二州。」

岳文轩心中暗笑:很好,就是要你这样提议。

这样的提议其实很符合常理,许久前,岳文轩和老爸聊起义军战略时,老爸也说过类似的话,先守住胶乐半岛,然后向大宋朝廷求援,如果朝廷能派个猛将来援,说不定就能守得住。

这是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面临现在这个战略局面,必然会考虑到的方案。

而且,站在古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但是,知道历史的人却明白这个方案根本行不通。

因为南边的不是大宋!是大怂!

大怂的官家也不是赵构,而是完颜九妹。

所以,援军是不可能有的。

岳文轩明知不会有援军,却一拍手,喜道:「这个提议好!登州有港口,就请登州知州亲自安排人从海上去求援吧。」

登州知州赶紧起身,行了一个大礼:「下官立即回去安排快船,求朝廷发援军自海上来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