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217章 重型火铳

沙盘上的大宋 第217章 重型火铳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7 11:34:3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17章重型火铳

几人刚聊到这里,外面突然钻进来一个门卫兵,报告道:「胡人仙匠求见。」

岳文轩:「咦?肯定有事,叫他进来。」

很快,卡斯帕·科尔纳被带了进来,他身后还跟着翻译。

见到他们这个组合出现,连吴加亮也来了兴趣,知道肯定和火器有关。

一见到岳文轩,卡斯帕·科尔纳就激动地说起话来,呱啦呱啦说了半天,大伙儿是一个字也听懂。

翻译开口:「他说,他通过科学的计算,认为我们现有打不赢铁浮屠。」

岳文轩奇道:「咦?谁给他讲了铁浮屠吗?」

翻译:「火器作坊的匠师给他讲的!最近几天,匠师已经拜卡斯帕·科尔纳先生为师,向他学习火器技术,在休息的时候,无意间向卡斯帕·科尔纳先生提起了金军的铁浮屠,还画了图纸给卡斯帕·科尔纳先生看……先生看过之后,经过一番科学计算,就认定我们现在的鸟铳,打不穿铁浮屠的铁甲,如果正面遭遇,车阵会被冲破。」

这句话还真是有点吓人,吴加亮和宫二娘子几乎同时「啊」了一声,紧张得站了起来:「真打不穿?」

翻译:「李铁柱他们有点不服气,觉得卡斯帕·科尔纳夸大了金贼的战力,就找来了一块铁板,与金军铁浮屠铠甲差不多厚度的,摆在30米开外,用鸟铳试射……结果真如卡斯帕·科尔纳先生所说,鸟铳子弹被铁板挡下,射不穿。」

宫二娘子:「啊,这可糟糕透顶了!」

吴加亮也一下子紧张起来:「如果敌不过铁浮屠,那就万事休矣。」

岳文轩笑:「你们紧张个啥?卡斯帕·科尔纳既然来求见,那就必有应对之法了,你们听他讲便是。」

宫二娘子:「啊,对对,卡斯帕·科尔纳可有解决之道?」

卡斯帕·科尔纳又呱啦呱啦的讲了起来……

翻译道:「卡斯帕·科尔纳先生说,想要稳妥地穿甲,必须制作重型火枪。」

吴加亮:「重型火枪?什麽东西?」

翻译道:「那是一种比普通鸟铳更大的火枪,名叫穆什克特火枪,长约1.8米-2.0米,重约8千克-11千克,子弹重约32克-50克,口径在23毫米以内,因为太过沉重,火枪兵无法手持它进行射击,须放在叉形支架上,最大射程为250米,只有用它,才能穿透重骑兵的盔甲。」

翻译是现代人,报的全是现代长度和重量单位。

吴加亮和宫二娘子都听得一脸懵,完全不知道这东西究竟有多大。

但岳文轩却听得懂,他在心里暗想:1.8米到2米长的火枪?这也太夸张了,简直堪比长矛,重8公斤到11公斤,火枪手确实无法平端着射击。

难怪我当年看电影《三个火枪手》的时候,看到里面的火枪兵用一个叉形支架把火枪架起来,当时看不懂,现在才明白了。

岳文轩以前对这方面知识,还真是所知不多,赶紧去查资料。

查了一番,总算明白了。

火枪诞生之初,其实还真是威胁不到重骑兵。

欧洲那边的板甲骑兵,人马都披上厚重的板甲,根本不惧怕火枪,依旧能顶着枪林弹雨冲锋,把火枪兵砍个七零八落。

直到1525年的帕维亚会战,当时的法国重骑兵完全不把西班牙火枪兵放在眼里,依旧骄傲地冲锋,却没想到西班牙人突然从衣兜里摸出了重型火枪,架起来对准法国骑兵,就是一阵乱打。

法国重骑兵的板甲挡不住重型火枪的子弹,惨遭血洗!

不夸张的说,逼使厚重的铠甲退出历史舞台的,并不是普通的火枪,而是重型火枪。

而重甲退出历史之后,大伙儿乾脆都不披甲了,只穿布衣上战场,于是重型火枪也没了用舞之地,也只能退出了历史舞台……又变成轻型火铳的世界。

重型铠甲后来还写了一首歌来送给重型火枪:「你把我的女人带走,你也不会快乐很久。总有一天你也和我一样,感觉无辜无助无人同情的感受。」

岳文轩查清楚了资料,便有了计较:「卡斯帕·科尔纳,既然你认为只有重型火枪才能对付铁浮屠,那就赶紧教工匠们制作吧,我们会调配所有的资源,优先保证重型火枪的量产。」

卡斯帕·科尔纳大喜。

翻译道:「他说他很高兴,你是他见过的最英明的君王,没有把他的技术当成是魔鬼的技术。天知道他受了教会多少排挤与责难……不被人承认的感觉太难过了。」

岳文轩只好摊了摊手:对于这种事,真是无从安慰。

卡斯帕·科尔纳返回工坊,便立即开始着手安排量产重型火铳了……

这种火铳的制作工艺比起鸟铳来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只是它体积更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

义军控制的几处铁矿,都开始拼了命的挖挖挖。

人手不够,根本不够,幸亏义军上次击败金军后,声威大振。难民不断地从潍州丶密州这两个地方涌过来,加入义军的怀抱。

这些难民有的分配到了无主之田,有的则被安排到矿洞打工。

大多数人还是想要田地,不太想去打工,但是当他们听说挖矿能一个月获得300斤粮食时,又改变了主意……家里分块田,让大儿子种田,二儿子去挖矿,岂不美哉?

王宏丶李崔两人率领的光头劳改营,也赶紧增援矿洞,拼了命的帮义军挖起矿石来。

时间一转……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的四月到了。

四月中旬,有朋自海上来,小海盗高进,又一次来到观海盐场运盐。

经过这一年多来的交易,高进为义军带来了大量的钱财,同时,高进自己也发了不少财,以前他来的时候只带来一条船,现在却是五条船的一个小船队。

以前胶水地区只有观海盐场这一个盐场使用了新制盐技术,但这一年来多来,新式制盐技术已经推广到了胶东地区的六座盐场,整个胶水地区盐产量已经翻倍,高进的五条船全都能装满盐货,到了江南轻轻松松就能全部脱手,赚得盘满钵满。

但这一次,高进到来不仅仅是来运盐的,他还带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