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233章 哨兵的章程

沙盘上的大宋 第233章 哨兵的章程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2 11:46: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33章哨兵的章程

李逵本来也不识字,说什麽看圣旨都是说着玩儿,听说一箱子圣旨都一样,他也就不坚持要全看了,只抢过了太监手上那一份。太监正想朗读一下圣旨的,但是刚拿出来就被李逵抢走,一时哭笑不得,僵在那里。

李逵展开圣旨一看,果然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啊。

吴顺也不识字,于是这份圣旨就递到了吴加亮手里。

吴加亮展开来,大声朗读:「敕李逵等:朕惟胡虏凭陵,山东震扰,保此数州之地,皆由诸将之功。尔等夙着忠诚,各应委任,宜互倾于肝腑,以同奖于朝廷。速底成功,是为报国。」(《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九丶汪藻《浮溪集》卷十六)」

读完,李逵一脸懵:「这说了些啥?」

吴加亮:「他说,金贼作乱,全靠你和另外几个人保护了数州之地,说你们很忠诚,应该继续尽忠报国,对抗金贼。」

李逵咧开嘴笑:「就是让我和金贼作对呗?」

吴加亮:「是的!」

李逵:「理他做甚,走,吃酒去。」

众人:「……」

那下旨的太监脸都黑了,但又不敢发作,僵在那里许久许久,最后鼻孔里喷出一股浊气来,消化了这份愤气,道:「李知州,咱家已经将圣旨送到了,咱家在这里已经没事了,还要去下一个地方送旨,这就告辞了,这就叫【功成身退】。」

李逵:「不吃点酒再走?」

太监:「……」

不吹不黑说一句,太监现在真想摸出一把40米的长刀,刷地一刀把李逵砍成两半截,但他没这本事,只好把一切的不满都吞进肚子里,艰难地笑了笑,拱手告辞。

身后的随从问道:「公公,下一个去哪?」

太监道:「去潍州,见青州,见赵晟。」

随从低声道:「不先去即墨县见和王吗?」

太监低声道:「和王不过是官伊扶持的傀儡,假货一个,见他做甚?咱们先把别的贼酋都见过了,最后一站再去假王爷那里,这就叫【主次分明】」

于是他又开始长跑了,啪嗒啪嗒地跑马上百里,累得像狗一样,终于来到了青州城,只见这里也和密州一样,老百姓都在拖儿带女,准备跑路,城中贼军气势不振,懒懒散散,一看就不像能打仗的模样。

靠这样的家伙抗金,明显不靠谱。

但太监没得选择,他又拿出一份圣旨来,里面的内容一模一样,只有第一句变成了「敕赵晟等:朕惟胡虏凭陵……」

这年头没有复印机,虽然内容一样,但却只能手写。

赵构这一次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挥汗如雨的写了一大箱子圣旨,就和小学生罚抄语文作业几十遍一样辛苦呢。

赵晟接旨的动作倒是没有李逵那麽妖艳,老老实实,恭恭敬敬接了旨,让太监心里好受了点。

于是太监又继续打马前往潍州,给阎皋送上一份圣旨。

最后再从潍州向东,走进了莱州地界。

这一番长跑,真是累死了马。

随从们都已经疲惫不堪,有人忍不住道:「三公公,咱们走了这麽多个州,见了这麽多的土贼,您觉得,他们中有人能抗得了金麽?」

太监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没有!咱家看他们一个个都是废物,唉!别说打仗了,连政务都整不明白,田地抛荒,人尽相食,每一个州县都和土匪山寨似的,他们这样子要是能抗金,咱家都能生得出儿子来。」

随从们:「……」

太监:「最后还有个宫伊,唉,且把这份圣旨送到,咱们就去即墨县见假王爷,然后在即墨县找个船回江南吧。」

众人都觉得土贼们成不了事,也没抱啥希望了,现在只想尽快完成下旨工作,早日回去。

但是,当他们走进胶水县的地域里,猛地一下就发现画风不对了。

他居然看到了一个关隘,旁边立着一个土堡。

堡上插着一面旗,上书一个巨大的「宫」字,走得近了,堡上冒出一个哨兵的脑袋,大声喝问:「你们是什麽人?来胶水县意欲何为?」

在他喊话的同时,堡上冒出来数个脑袋,有人手里拿着弓,有人手里拿着个奇怪的铁棍儿。拿弓的虚拉开了一半,拿铁棍儿的却用棍尖指着他们,不知是何用意。

太监赶紧自我介绍:「咱家名叫三十二,奉官家之命,来此地给宫义士送旨意。」

哨兵这才收起了武器,打开了关门。

太监仔细看,那关隘前面摆着大量的拒马,中间一条仅够两人并行的小路可通过,小路中间挡着一道结实的木门。

这种关隘能挡得住几十骑甚至百骑左右的轻骑兵部队,但却挡不住大军。

太监不禁仰起头:「这关隘是宫大王用来防备金贼骑兵的?」

哨兵也不瞒他,甚至不怕他是奸细,大大方方答道:「没错!小股骑兵别想从这里过,至于大股骑兵来了嘛,咱们就放几箭,然后跑。大队骑兵得搬开了拒马才能过关隘,那时候咱们早就跑回去报信了,一路上甚至还来得及通知乡亲们撤离。」

太监心中暗想:厉害了!这岂不是边军的手段?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为了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游骑兵跑过来劫掠乡村,多采用这种方式。

这玩意儿在正规政权那里见到不奇怪,但在一个贼的势力范围里见到,就很有点诡异了。

什麽时候贼都学会建关隘,建土堡,防敌军游骑兵穿插了?

这还能叫贼吗?

哨兵也不为难他,开了关,放了太监一行人过去,但也没完全不管他们,而是从关隘守兵中分出一个人,骑着马,不靠近,远远地跟着太监一行人。

太监马上就懂了,不靠近,是防他们突然暴起把那哨兵杀了。

远远的跟着,有点监视的味道,必定要亲眼看到他们去的是胶水城才行。

如果半路上他们轻举妄动,那个哨兵就会立即纵马跑回胶水城报警。

大字不识一个的哨兵可不会这麽有章法……

这一定是领军的将领制定的规矩,哨兵只是忠实地执行而已。

这领军的大将,有点水平啊。

太监心想:这可比咱们大宋的哨兵有章程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