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66章 蹴鞠

沙盘上的大宋 第66章 蹴鞠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4 10:30: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实控村庄又增加了好几个,人口也增加了。

岳文轩很高兴,不用试也知道统率力又增加了。

统率力越多,他能玩的花活也越多。

在沙盘上巡视了一圈,东庙子村热闹非凡,大群新“入伙”的士兵正在背诵军规,一眼扫过去,义军现在“全脱产”战兵已经达到了400余名。

如果发生威胁到村庄的战争,农民们也会拿起武器参战,那实际可调动人数超过一千。

人数虽众,武器装备却一塌糊涂。

扩军速度太快了,从他第一眼看到宫二娘子到现在,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义军的兵力番了四倍,地盘也扩大到了数个村庄。以前安排的那个“仙匠”带着几个学徒打造兵器根本打不过来。哪怕他们全都注孤生,不去姐姐家里歇,拼命的打夜铁也跟不上这扩军的速度。

最初的八个鸳鸯阵现在已经有狼筅和镋钯可用了,但是新组建的还在用竹扫帚、粪扒、草叉。士兵们也缺甲,身上穿的乱七八遭。

用0.32秒思考了一下!

鸳鸯阵虽然好用,但通常只适合在复杂地形打小规模战斗,战争规模一旦开始扩大,敌人也变成以骑兵为主的金兵,鸳鸯阵的效果就不好了。

戚继光当年收拾完倭寇之后,被大明朝廷调到北方对付蒙古人,他也知道鸳鸯阵不利于对抗骑兵,于是修改鸳鸯阵,加入了火铳手,虎蹲炮,还加入厢车,演变为了以火器为主的“车阵”。

戚继光去世后,戚金继续率领戚家军,在浑河与满清血战。

戚家军的车阵打得满清八旗兵哭爹喊娘,可惜最后输在了怂包一般不敢出兵增援的友军身上。

据说戚家军最盛时期,火器配比高达48.22%。而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其火器的配比仅为22.38%。

岳文轩决定了,把新增加的统率力,全部用来安排工匠。

增加工匠数量,大力打造明代火器,装备升级,将鸳鸯阵转化为车阵,以应对更高层级的战争……

这事儿需要钱卓群统筹安排,不是光摆几个铁匠进去就完事的。

岳文轩将自己的真人手办往沙盘里一放,就摆在了义军处理后勤事务的房间门口,然后抬脚走进屋里。

刚一走进来,岳文轩就咦了一声,钱卓群居然不在。

平时他办公的桌子边,只坐着一个王幽,这位王大官人的侄女,现在已经成为了义军的重要人物,帮着钱卓群打理义军的后勤物资,将岳文轩给的仙粮登记入库出库,忙得团团转。

她已有数日不穿丝绸衣服,换成了一身棉布衣服,故意打扮质朴点,想要让人忘记她是王家人,将她当成东庙子村的普通女人来看待。但读过书的女子,在这一大群文盲把持的地方,依旧显得有点鹤立鸡群,容貌气质,都吊打普通村妇。

见到岳文轩进来,王幽赶紧放下笔,起身行了个礼。

岳文轩:“钱卓群呢?”

王幽赶紧道:“钱二叔带了几个士卒,去村外玩耍去了。”

“跑出村外玩耍?”岳文轩大奇:“干嘛跑这么远?”

王幽赶紧道:“村里忙碌,钱二叔怕在一边嬉戏扰了大伙儿做正事。”

岳文轩:“嬉戏?”

王幽:“俺带真君去看看吧。”

她虽然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但真君才是最大的,真君的事当然要放在第一位,手上的活丢开,给岳文轩当向导。

领着他走出了庄堡,向着村外走。

穿过一片农田,前面有一块平坦的荒滩,岳文轩远远地看到了,一群人正在荒滩上玩球,没错,就是玩球。

钱卓群脱了商人衣服,换上了一身劲装,正用脚颠着一个蹴鞠,这家伙的球技还不错,将那颗球颠来颠去,时而用脚,时而用头、胸、肩……

旁边站着的一群汉子便大声报数:“11、12、13、14……”

“15下了,钱二哥好身手。”

“16下了,厉害啊!16下了还不落地。”

“17……”

“哎呦,不好。”

钱卓群颠球时一个不小心,蹴鞠终于落地了。

旁边的人发出了惋惜的声音,然后换了一个人出来颠球,旁边的人又帮着数,发出欢呼声。

岳文轩不禁低声问道:“怎么就一个人踢?旁人不上去抢么?”

王幽道:“真君,他们玩的是打鞠,就是比谁颠的次数多。那种有人抢的,名叫‘跃鞠’,”

岳文轩:“???”

好吧,宋代蹴鞠的玩法规则,岳文轩还真不懂,完全就是个知识盲区,但是看到一群五大三粗的男人,只在那里颠球玩,完全没有任何对抗性,让人完全感觉不到足球的魅力。

岳文轩忍不住开口道:“你们这蹴鞠玩法不好看。”

“啊?”前面玩球的人们转头过来,一看到是真君发话,赶紧见礼,钱卓群道:“真君,打鞠一直都这样玩的啊,若要好看,俺们给您表演个‘白打’,会更好看些。”

岳文轩:“白打又是怎么个踢法?”

钱卓群是个蹴鞠专家,一说起这个就来了兴致,赶紧给岳文轩介绍规则,原来,所谓的“白打”,就是两个球队分别派出同样数量的球员,人数可以从一人到十人不等。球员在场中轮流表演,使用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触球,但不允许用手,且球不能落地。

球员在表演中需要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这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这些动作就相当于现代跳水比赛中的“空中转体两周半”一类的,每个动作都有难度系数评分。

裁判会根据每个人表演的动作难不难,好不好看,标不标准来打分。

最后用比分决胜负。

岳文轩听完规则,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尼玛,这样的足球好看个锤子!

观众嗨得起来吗?

岳文轩以前在网上看过关于蹴鞠的资料,据说从汉代开始,蹴鞠就被当作一种辅助的练兵之法。

刘向《别录》中说:“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蹴鞠除象征“兵势”、有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今军无事,就使蹴鞠”,就是后者的反映。汉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类,并称:“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朝颜师古注云:“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

看了这些资料后,岳文轩一直以为蹋鞠就和现代足球差不多,充满了对抗性和竞技性,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一般的凶暴,这样才能练兵嘛。

哪想到这些家伙踢得这么温柔,全是表演性质,这练个锤子的兵,作为军中娱乐项目完全不合格。

不行,得给这伙人亿点点小小的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