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69章 玩个大的

沙盘上的大宋 第69章 玩个大的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8 10:34: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岳文轩:“我先做一场最有名的比赛视频吧,皇马对巴萨,C罗VS梅西,那一场比赛的全部球员的手办都寄给我两套。”

老板大喜:“好咧,皇马和巴萨对吧?这两支队伍我熟!我马上安排,把这两队的手办全给您寄来。”

老板二话不说,立即去催活儿。

不出两天时间,两个球队全员的手办,就落到了岳文轩的手里。

西班牙国家德比的经典战役,12-13季西甲的第七轮比赛,C罗VS梅西的死斗。

这一场比赛!那当真是惊天泣鬼神,无数观众看得眼珠子都得差点从眼眶里蹦出去。

岳文轩手办到手,也不急着摆进去,而是先下令,让钱卓群准备场地,在东庙子村外的一片空地上,清理出一个巨大的草坪,用白色的石灰粉,绘制出球场。

到比赛开始之前,他再摆进去两个塑料小球门……简直完美!

----

足球场的准备意外的花时间,这年头要弄一块巨大的平地还真是不容易。

而且蹴鞠属于钱卓群和一小部义军士兵的私人爱好,钱卓群也不好意思利用自己“二当家”的身份去动用义军的资源来干,便和那群爱好者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准备球场。

这些人白天要参加戚继光的操练,休息时间便又随着钱卓群跑到村外空地上,挑石运土,平整地面,这还真是有点辛苦,好几天时间过去,进展缓慢。

另外还有一件事,进展也十分缓慢。

钱卓群派人去县城联络军管工匠们,想要用粮食将他们赚到东庙子村来入伙,本以为粮食在手,这事情肯定很容易,却没料到进展得意外的不顺利。

县城里的铁匠听说要去加入宫大王,居然没几个人肯答应。

这就不得不怪在义军前首领宫仪的头上了。

去年义军在宫仪的号召下起兵抗金,宫仪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头兵,空有一腔爱国热情,没什么文化,更没有什么“指导思想”,他招募来的一万多人,全凭“抗金”两个字维持着基本盘,军纪军规可谓一塌糊涂。

义军中不乏郑七、张九这样的人!

虽然占着民族大义,可称义军,但实际作风与贼军差别不大。

去年义军进驻即墨县城时,坏事可没少干。

县城里消息又走得快,远比农村的消息通畅,所以义军在县城里的名声比起在各个农村要差得多,城里匠人一听说要他们去投宫大王,怎会愿意。

钱卓群派去县城里的斥候费尽唇舌,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赚到几个工匠愿意来东庙子村,反而被人举发,吴加亮带着一群部下去拿人,幸亏岳文轩正好把意识切到叶师傅身上,知晓了此事,叶师傅和李小龙随便放了点水,那斥候便轻易逃脱,但再也不敢去县城游说了。

第二天早上,岳文轩“降临”到沙盘里时,就看到钱卓群满脸的沮丧,一见到岳文轩,就像个家庭作业没有完成的小孩子见到老师时一般,畏畏缩缩,不知如何开口。

岳文轩微笑:“你想说的事,我已知晓,招募不到工匠,是吧?”

钱卓群可怜巴巴地道:“俺们义军在县城的名声,实在差了点。去年义军进城时……唉,一言难尽。”

名声这东西一旦坏了,想要挽回,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

岳文轩摊了摊手:“罢了,这事我去处理吧。你去组织几十个戚天将练过的兵,要那种已经能严格遵守军规军纪的兵,打扮成脚夫样子,备上车马,装满粮食,我带他们去县城里转转。”

-----

即墨县城,县令崔卫华,县尉吴加亮对桌坐下,桌上摆着茶水,但两人都一口未喝。

两人的脑壳都很痛。

吴加亮自上次在大汪村偷看了义军合流之后,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回到县城立即组织起弓手,准备死守县城。

却没料到,两路贼军合流之后,并没有来攻打县城,而是原地散了。

一部分贼军居然回了原村,开始准备春耕春播。

另一部分贼军则去了东庙子村,完全没有一丁点儿要来攻打县城的意思了。

吴加亮已经完全看不懂这伙贼。

他若是个粗神经的人,这时候一笑就过了。

偏偏他是智多星,脑子转得比一般人快,这几天时间里关起门来苦苦思索,想出了贼军后续计划的一万种可能性……

自己吓了一波自己,吓得不轻。

昨天晚上,又接到官方工匠的举发,说宫大王的人偷偷联络他,要赚他入伙,这一下更是把吴加亮吓得不轻,总感觉宫大王正在“玩个大的”。

“县尊!”吴加亮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道:“这伙贼子俺实在看不透,为今之计,只能再招募更多的弓手,起码要五百,不,一千人的弓手,方能与宫贼一战。”

县令崔卫华苦这一张脸:“弓手弓手,你一天到晚就想扩招弓手,但弓手是要吃食的,而且弓手的饭食都得官府提供。现在光是这县城里的几万张嘴,就够俺喝一壶了,哪里还有多余粮食来增招弓手?”

原来,即墨县城里的灾民,一天比一天多了。

当初义军和金兵相继占领县城,导致城里十室九空,但百姓并不是死光了,而是多数逃入周围的山林里面去了。

崔卫华来了之后,一纸安民告示,三教九流全都又回涌入县城,一下子就导致县城人口暴炸。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宋朝的城镇化。

宋朝是一个城镇化程度非常高的朝代。

由于宋朝打破了唐朝的里坊制,允许沿街商铺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工作分工的细化,使得更多人从事非农行业。城市的开放和商业的繁荣细化了工作分工,报纸业、图书业、金融、中介、演艺、广告等行业快速发展,城市有专门的消防、供水等设施和从业人员。宋朝的税赋贡献中,非农税收高于70%,既高于汉唐,也高于明清。

在宋朝大多数时候,城镇化率都超过20%,而在南宋鼎盛时期,城镇化率甚至达到了30%。

这个数字非常可怕,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城镇化率也才1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