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早就把削藩的主意定下,三人对此的态度也十分明朗,往后自然没有什麽异议,纷纷走到旁边一侧的书桌上,各自写下了六个合适的名字,交给朱允熥。
朱允熥却没有立刻就看。
而是将三人各自写下的名字放在了一边,完全没有现在就定下来的意思。
而是神色淡淡地问道:「关于此事,三位爱卿可有其他谏言?」
詹徽和傅友文纵然心中如同惊涛骇浪一般汹涌着,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分毫,只能装作深都不知道的样子垂眸拱手:「陛下心思缜密,臣等自然只能等陛下示下,再想不得比陛下更多的了。」
这话也算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实话。
其他藩王的反应考虑到了,把柄也一早就找好了,后续处理也是早就有了主意,就连一个推荐人的功劳,也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来。
他们唯一能做的。
也就是见缝插针地写下一些符合要求,同时自己也更中意的人的名字,这选不选的,终究还在朱允熥自己手里。
如果他们想藉此收揽人心,出去告诉那六个被他们写了名字的,说因为我的推荐你们要进步了?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六个里面哪个会进步!
算计到这份上。
他们不能再说什麽,也不敢多说什麽。
朱允熥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道:「没有其他事情,就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去吧。」
说完又似是突然想起来什麽。
淡淡一笑,抬眸逡巡了三人一眼,似是夸赞却又似有其他深意一般,道:「这些日子三位爱卿多番奔波,也算是辛苦了,这份情,朕记下了。」
朱允熥说的。
当然就是那日报纸发布,他们在醉鹤楼筹谋的事。
刘三吾谦虚一笑,道:「替陛下分忧,乃是我等为人臣子的本分!」
经过前面一波。
詹徽和傅友文一下子也来不及多想。
下意识跟着刘三吾道:「刘先生所言极是!我等为大明之臣,为陛下之臣,自当为陛下赴汤蹈火丶在所不辞。」顺势还舔了一波。
而当他们三人联袂退出乾清宫殿外。
詹徽这才眼珠瞪圆,后知后觉地道:「不是……陛下连这事儿都知道!?他该不会……」想到这里,詹徽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不过他心里虽然瞬间涌入万千个念头,却没敢往下再多说任何一句话。
不因为别的,而是他已经明白——朱允熥的耳目,远比他想像的要深!
刘三吾和傅友文也没有多说多问。
而是三人十分默契地回了各自的衙门交代了一番,出了宫聚在一起,确定附近再无旁人,这才敢开口说话。
「陛下连当初先帝手里的那些眼线,只怕都已经掌控住了!」沉默了一路,詹徽终于不吐不快,把自己心里的话给说了出来,「他的手段……简直有些骇人了!」
在朱元璋「驾崩」之前。
朝堂之上的朝臣其实是人人自危的——朱元璋最器重的丶培养了半辈子的继承人死了,心情本来就差,一旦被抓住任何一点错处,说不定他们就会成为泄愤的对象,毕竟君王的喜怒是无常的,更何况是朱元璋这样一个陷入暴躁状态的皇帝。
至于他们为什麽会害怕自己一点点错处被抓?
究其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朱元璋花费了十年时间建立丶培养丶壮大丶渗透一切的锦衣卫,可以说,应天府里几乎没有什麽事情能够逃得过朱元璋的眼睛。
锦衣卫的暗线,他们摸不着,但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存在的,否则陛下可能把一些事情摸得这麽清楚。
随着朱元璋驾崩。
朝臣的悲痛是装出来的,反而,大部分人更是一种「松了口气」的心态。
毕竟朱元璋是猝然驾崩。
锦衣卫明一套暗一套的,体系十分复杂,想要完全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朱允熥一上位,就是各种「任性妄为」丶「荒唐无道」,更是让人完全忘了这回事儿。
詹徽今天才知道……
从前的锦衣卫,无论是明是暗,都已经完全落在了朱允熥手上了!
「我也说他怎麽那麽快就能得到秦王殿下那边的消息?前脚秦王殿下偷偷出城,后脚他就知道了!不是锦衣卫的暗线是什麽?包括我们这些天暗中走动的事情,陛下也是一早就看在眼中的!」
「他刚刚最后一句话……」
「绝不是随口对我们夸赞一句什麽,而是想要告诉我们:他给了我们莫大的权利,还给了我们推荐人的机会,但从前悬在我们头上的那柄剑,现在在他们手里!」
「这其中或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今日他会信任我们,给我们这个推荐自己人的机会,是因为他知道我们这段时间替他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在十年之内就被朱元璋提拔到了今天这个位置的人,詹徽的嗅觉是一点不差的,一路过来的路上,就约莫把刚才在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情想了个明白透彻。
说到这里,詹徽的背后竟是不由冒出冷汗了。
重用他们,信任他们。
同时也防着他们,简直防得滴水不漏!
待他说完,傅友文立刻便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陛下真的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吗?这般对权术的掌控,连咱们这些人都琢磨了好一阵子才琢磨明白。」
「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他有一双高高挂在云端的眼睛,不仅仅看着各地藩王丶不仅仅把控着朝堂丶地方丶勋贵丶民间的局势,更是把任何人都看透彻了!」
「看来……我们之前还是低估他了!」
傅友文面上也充斥着惊骇之意,后知后觉地有种恐惧和害怕的情绪在心里弥漫开来。
倒是刘三吾最淡定,甚至还笑着捋须道:「这不正好,陛下本就该掌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