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詹徽这话,刘三吾却摇了摇头道:
「但那样,今年冬天便还是会死很多人的吧。」
「其实,陛下应该是早就想到了应天府如今的情形,今日早朝陛下说过,他一直把这件事情瞒得死死的,便是因为明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便是因为他想要在今年就把这件事情做成。」
「他约莫……已经做好了承受这些的准备。」
「陛下他,唉……」
说到最后,刘三吾只剩下一口长叹出来的气,已经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麽了。因为这件事情把前前后后联系在一起来想就知道,朱允熥已经料到了这一步。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朱允熥后面还有解法。
詹徽和傅友文二人对视着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都有些五味杂陈:「这位年轻的陛下,竟然已经为大明做到这个地步了麽?其实……冬日寒灾年年都有,年年都有人要死,晚一年两年的,没有任何人会说他什麽的,但他还……」
顿了顿,詹徽才道:「但陛下大概料不到百姓的反应有这麽大吧?应天府内,天子脚下都已是如此,应天府下辖的那些州丶县的百姓只会更厉害。」
「算起来,这些百姓都分布在应天府一带,稳固住这些民心其实比外面的民心更重要,这应当是陛下的根基才对,现在……骂名都在其次了……最怕的就是有什麽人会藉此生事。」詹徽缓缓分析着道,眉头蹙得越来越紧。
「那该当如何是好?」
刘三吾更是担忧起来,他更擅长于经史子集的研究,应对这种事情倒是没那麽擅长。
但他心中却只认定一点:宁愿自损根基也要多救上一些百姓性命的国君丶宁愿自己从头到尾都承受着骂名也一定要坚持把这件事情做好的国君,他认定了!
想到这里,刘三吾一时竟没了平日那般的大儒风范,急匆匆地催促着詹徽和傅友文二人道:「陛下为明君,我等自当为贤臣,既然我们已经想到了这一层,无论如何都要想个法子替陛下分忧才是。」
「要不我们现在就进宫去,与陛下一道商议?」焦急之下,刘三吾提议道。
詹徽却是摇了摇头:「陛下平白承受了那麽多的冤屈和骂名,我们此时进宫去见他,除了给他平添许多烦忧,还能做什麽?除非我们有立刻行之有效的法子解决此事?」
傅友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刘三吾也只能沉默下来,他的确没有任何法子。
「难不成我们就这麽看着!?」刘三吾急道。
对刘三吾这一句言简意赅的质问,詹徽和傅友文都没有回答,因为无话可答。
方面之内一时陷入一阵死一般的沉寂。
只有房中燃着的炭火偶尔发出「噼啪」一声响。
良久。
詹徽才坐直了身体,似是下定了什麽决心道:「此事其实不方便放在明面上来讨论,因为其中涉及诸多不可为外人道的明争暗斗,但我私以为……我们自己可以为陛下做些什麽。」
「我们自己?」刘三吾不解,「以陛下之力,若想堵住他们的嘴,少说也要抓上一批人杀鸡儆猴,但这对于本就怨声载道的应天府百姓只会火上浇油,明面上不敢不满,暗地里更容易逆反,难不成还能杀了所有人?以朝廷之力尚且都无解法,我们自己能做什麽?」
詹徽双眼微眯。
道:「刘先生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傅大人为户部堂首的时间不短,而鄙人则得先帝恩遇,为吏部尚书。」
「老夫当然知道你我都是什麽职位,倒是也算得上当朝的达官显贵,可是能怎麽样?」
刘三吾没明白詹徽想说什麽。
傅友文则是略略思索了片刻,随后目光微微一亮道:「吏部尚书掌四品以下所有官员调动,户部接洽国库的诸多调度,刘先生的名望自不必说,詹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利用自身的名望丶人脉,暗中找些可靠的人,盯着应天府一带和下辖州丶县百姓的异动!」
「这种事情如果由朝廷模棱两可地发布命令,一般各地的官员只会当做「加强治安」来处理,甚至可能敷衍了事,反而因此误事。」
「再者,如今京城里的锦衣卫人手其实是不太够的。」
「但如果以我们自身的人脉和声望……找的都是可以信任之人。如果有什麽异动,最起码我们可以立刻得到消息,先有一个大概得数在心里,是私下里帮陛下处理掉,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禀告到陛下那里去,都能得心应手许多。」
傅友文约莫明白过来詹徽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他这麽一说。
刘三吾也差不多听明白了,立刻一拍桌子道:「老夫明白了!就这麽做!」
「陛下已经为大明做了这麽多,承受了这麽多。」
「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当然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即便我们做得再多,也比不得陛下……但无论如何,为人臣者都当尽最大的心力才是!」
刘三吾立刻义不容辞地应了詹徽的这个提议。
他这麽说,詹徽和傅友文二人也立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如今总算有了个像模像样的法子,三人心中的沉重也减轻了不少,傅友文笑道:「刘先生平日里只醉心经史子集丶教书育人,如今倒是积极起来了。」
刘三吾轻哼了一声,义不容辞地道:「陛下之为人,老夫敬重,自当为他排忧解难!」
略略思索了片刻。
詹徽抬头先后看了刘三吾和傅友文二人一眼,道:「接下来,我们便需要沟通一番各自可以接洽到了可信任之人,然后把此事安排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