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364章 一石二鸟的好处,潜移默化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364章 一石二鸟的好处,潜移默化

簡繁轉換
作者:生椰拿铁yyds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9 09:48:33 来源:源1

北平城。

眼下已然完全入了深冬时节,连应天府等南方的省府都已经开始下起了雪,北方这边的情况自然不言而喻。

时至今日,断断续续的雪已经下了有一旬的时间了。

整个北平府都是一片银装素裹。

走在大街上,踩一脚便是一个深深的雪印,伴随着鞋子与雪的摩擦声,周边连排的房屋丶商铺顶上,更是白茫茫一片,仿佛与阴白天空融为了一体。

天上仍有小指甲盖大小的稀疏碎雪落下。

「老黄,如你这天儿正是冷的时候,吃个热乎的肉包子来先。」北平城最热闹的一条大街上,一名身披黑色大氅丶头上带着深深的兜帽的高壮男子拿着刚买来的肉包子,对身旁同样装束的人道。

「哈哈,咱正想着这口。」老黄缓缓向前走着,接过包子笑道,说完便打开油纸,略显满足地一口吃下了大半个肉包。

嘴里哈着热气将这肉包嚼完咽下。

他长满褶皱的脸上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真好哇,虽然北平都已经断断续续地下了一旬的雪,可这街上倒是丝毫没见一丝萧条之意,反而十分热闹,让人看着心里是暖的,嘿嘿嘿嘿!」

「哟!老黄!这兜帽快掉了。」旁边的高壮男子脸色微微一变,提醒道,同时伸手将老者头上的兜帽往回扣,「咱今儿是避着人出来的,可莫要让人察觉了端倪。」

没错,这看似不很起眼的二人,正是早已经在朱棣的私宅里安了家丶做了窝的朱元璋和陆威二人。

自从朱樉丶朱棡二人被执行斩立决的消息传来过后,这还算是朱元璋第一次出门,而且还不是光明正大地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出门,而是避着人悄悄出来的。

不为别的。

知子莫若父。

朱棣的心思,朱元璋心里是猜得到七八分的。

自然也知道,这会子自家的老四和他身边那个搅屎棍和尚,正眼巴巴地等着他这个「阴沟里翻船的洪武大帝」一怒之下带着他和其他藩王杀进应天府去呢。

毕竟在自家这个老四眼里。

窃居大明朱氏江山,还违背《皇明祖训》杀了两个最大的亲王,甚至连人的藩位都直接给削了……自己这个一生要强的暴脾气洪武大帝,根本不可能忍!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

朱棣自以为的许多事情都是不存在的,更是已经基本打定了主意把这大明江山交给那小狼崽子去折腾,纵然心里也是伤心自家老二和老三的,可那麽完美的继承人,他怎麽可能会去反。

这自然不会如了朱棣和搅屎棍和尚的意。

而且朱元璋也知道朱允熥一直在筹谋丶藏拙,做皇爷爷的当然不能掉了这条链子。

于是这段时间乾脆就一直窝在宅子里不出门。

由得朱棣和搅屎棍和尚去猜。

「是不能让老四的人发现了什麽端倪才好。」朱元璋也下意识顺手扶了一下自己的兜帽,让自己整张脸完全隐匿在兜帽之中,同时将剩下半个包子塞进了嘴里。

他吃着包子,一边看着沿街许多正在兀自吆喝,或是和人讨价还价的小摊子,忍不住开口感慨道:

「以往这种时候……」

「许多百姓都只敢龟缩在寒窑之中,或许一家人裹着仅有的一条被子,瑟瑟发抖地以此御寒……」

「今年在这种隆冬时节,这些寒苦百姓还能进城开摊子,挣钱,挣口粮。」

「现在这日子啊……看起来都有盼头了!」

他是从苦日子里过过来的。

太知道大部分百姓的切身困苦了。

布料价贵,许多人连麻布料子都很难承担得起,哪儿有那麽多能在冬天穿的衣物?这也导致了他们冬日里冷起来压根儿就不敢出门,只能在家把被子当衣服裹着。

这也是为什麽冬日的冻灾往往伴随着饥荒的原因。

——出不了门,就挣不到格外的银钱和口粮,能不能挨过冬日,全凭自身命硬;实在不得行的时候,出门了,那也得看自己命硬不硬,能不能扛住这恶劣的气温。

不过现在。

许多人都拿到了勉强可以抵御风寒些的布料,便是这种下雪天儿,也敢扛着出门做些小生意丶做些工。

既有了抵御风寒的手段。

同时还能在宏观上刺激经济的流动性,一来二去,百姓的日子看起来自然要好上不少。

这是一石二鸟的好处。

前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后者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变化,一般人或许察觉不到丶意识不到,等他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或许也就是惊觉:大明百姓这日子,还真是一日日越来越好了。

但朱元璋治理大明二十五年,自然是看得到的。

「这小子这一招手段,比咱原先预想的还要高明得多!」想到这些,朱元璋笑吟吟地道。

陆威听到朱元璋这一番感叹,这才后知后觉地想明白之前那些廉价布料所带来的隐性好处,顿时面露恍然之色,双眼微眯,无比诚服地叹道:「当今陛下少年英才,最是圣明不过了。」

朱元璋喜笑颜开地朗声笑道:「哈哈哈哈哈!比老家伙聪明机灵多了!!」他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给贬了贬,即便如此,面上却也只有骄傲和自豪之意:「妙!真是妙!难怪他不惜自损根基也这麽急着把这件事情做到位,这一来二去的,少死的可远不止那些单纯被冻死的百姓。」

陆威面上虽有附和恭维的模样。

可想明白朱元璋所说的这些话之后,心里的感慨依旧不由一浪高过一浪:「不是……人怎麽能聪明成这样?就算他把牌面都摊到了明面上,他真正的意图和用意,旁人都需要花上许多时间,才能后知后觉地揣摩一二!」

「没记错的话,前头就差不多到翠茗楼了吧?」朱元璋虽将自己的面容隐在了深深的兜帽里,却是背着手,昂首挺胸走在热闹的街上,看了眼周围,问道。

陆威看了眼路,点头道:「您这记性是真好,再往前走上数十步的路,便到了。」

这翠茗楼,正是这北平城里最近新开的一家酒楼,却也已经是最火爆的一家酒楼了,究其原因,便是他们从京城弄报纸的速度是最快的,能满足北平人吃第一手瓜,看第一手乐子的需求。

朱元璋在宅子里窝了一旬的时间,却在今日逼着人偷偷出门,除了实在是有些憋得慌,另一个目的就是来这翠茗楼坐一坐。

「算日子,这翠茗楼今日约莫是能搞到第十期的报纸给咱看上一看了。」朱元璋挑了挑眉,有些期待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