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晚明风华 > 第163章 朝廷奖励

晚明风华 第163章 朝廷奖励

簡繁轉換
作者:戈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3 10:13:42 来源:源1

第163章朝廷奖励

孔庙的丁祭大典还没有结束,王家和菊社之事就不腔而走,风一般传播出去大清早发生的事,当天晚上就有消息传出,王世贞之孙丶有神童之称的菊社社首王瑞芳,内乱之罪属实,已经收监。

徐晋元丶董释等菊社首脑,全部开革国子监学籍,而且五年之内不得考秀才。

第二天,国子监中的菊社匾额被摘下。菊社所有的雕版丶文稿丶帐本丶名册丶文集—全被查封。

经查,创建不到一年的菊社,居然已有社员两千馀人,实为天下第一大社!

菊社成员不仅有南雍监生,还有府学丶县学的生员,苏州丶松江丶常州丶杭州等地的缙绅子弟,以及徽州丶宁波的商人子弟。

菊社就是江南官绅丶豪商家少年子弟的联合组织。

成员都很年轻,但出身都是非富即贵。由此可见,江南豪绅士族的势力有多麽强大。

要是让菊社这麽继续做大,三五年之后成了气候,足以左右江南大势,进而影响朝廷大局啊。

乔壁星是北人,山西老西儿做事本就认真。他藉助王瑞芳之案仔细调查菊社,越查越是心惊。

他肯定,若是菊社再存在一年,就不是他一句话就能解散的了。

幸好菊社还没有成气候,影响力刚刚抬头,他作为代天巡狩的巡按御史,藉助王瑞芳之罪,一道命令就能强行解散。

实际上,乔壁星的担心,也是朱寅的担心。

朱寅很清楚,就是数十年后声势浩大的东林社丶复社,成员也就是数千人而已,绝不会超过万人。

可是这两大社,就足以左右大明政局,架空朝廷的政令。

菊社成立不到一年,就有两千多人。成了气候还得了?

当然要尽快除掉。

同样参加丁祭仪式的商阳丶顾起元丶韩尚等监生,忽然想起朱寅之前的一句话:

「别看如今菊社不可一世,打压宣社,可菊社九魁纨本性,小人行径,不久必。诸君拭目以待,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如今想起朱寅的话,他们对朱寅的先见之明很是佩服。

难怪宣社受到菊社的针对打压处境艰难,可社主却坚信宣社必然兴盛,

孔庙丁祭之后没几天,报名参加宣社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切都在朱寅预料之中。菊社这个庞然大物一倒,一直和菊社对抗的宣社,势必会吸引很多人。

可是朱寅却要求严格把关,不符合宣社宗旨,不认同宣社精神的人,一律不能接纳。

可即便严格把关,不到十天工夫,宣社成员也由七十多人,增加到两百多人,很多都是心学成员。

宣社虽然多是寒门子弟,却一下子成为南雍最富特色丶组织最严密丶最有影响力的会社。

宣社的宗旨结合了心学丶格物丶尚武思想,一时间在南雍蔚然成风。

朱寅很是高兴,因为宣社如今虽然只有两百多人,可人人几乎都是志同道合者,才能品德都有可取之处。

这天,朱寅回家后忍不住对小媳妇说道:「采薇,南雍俊才,尽入吾中矣。」

宁采薇见他得意,不禁提醒他道:

「小老虎,加入宣社这麽严格,你一定会得罪不少人的。被拒绝的人当中,

如果有心胸狭窄,眶毗必报之人,你就要小心了。」

朱寅笑道:「你这一说,我就想起了一个叫郝运来的监生,此人很有才华,

也很聪明,成绩很好,每次月考最低九分,可谓寒门中的俊才。」

「可是,我拒绝了他加入宣社的请求。估计他会恨我。」

「郝运来?这名字真是」宁采薇笑了,「你为何拒绝他?他不认同宣社的宗旨?」

朱寅摇头,「那倒不是。而是此人鼠首两端,是个桥头草。他出身寒门,却心高气傲,之前两次申请加入菊社,只是因为出身太差,被王瑞芳等人拒绝。」

「两次想加入菊社的人,怎麽可能是真正认同宣社的人?他的所谓认同,当然是假的。宣社不要这种利己主义的政治投机分子,所以我拒绝了他。」

「此人就是你说的眶毗必报,估计会恨我。」

「这个郝运来,的确是个聪明人,可是他的聪明不像是做事的,倒像是钻营投机的。」

「阿嚏!」

国子监外集贤路一家酒馆内,一个醉的士子,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谁在背后奚落我?」士子神色落寞,「呵呵,我就不信我郝运来,不会时来运转,只是还没有遇见贵人罢了。」

「王瑞芳啊王瑞芳,你两次拒绝我,结果却身败名裂,如今却是如何啊?」

「朱寅啊朱寅,你也拒绝我。你也看不起我?你们宣社有什麽了不起?神童了不起?」

「考不中乡试,你什麽神童,狗屁不是。等我考上,我会请你喝酒的,哈哈哈!到时,你一定会后悔吧?」

「今日看我不起,来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我郝运来发誓,以后偏偏和你反着来。你说首题考论语,我非要押中庸—

就是将来做官做事,我也要和你反着来·—」

「你不是押论语吗?我就押中庸!哈哈哈!」

他不知道的是,朱寅虽然不知道万历十六年南直隶乡试首题的题目,却知道是出自《中庸》。

首题是四书义,不但是最先考的题,也是最权重的题。

首题考的好,考中乡试的概率就能大增。后面的所有题目只要考个中等,多半就能录取。

朱寅对外说,他押乡试首题是论语,当然是故意放出去的烟雾弹。

目的是混淆视听,减少竞争者。

至于朱寅自己,私下里当然早在重点研究《中庸》。

这士子最多二十岁,长相还算英俊,尤其是一对耳垂很大的「佛耳」,很是引人注目。

此人正是郝运来。

他出身贫寒,家中只有一对幼弟幼妹,靠他养活。

他一边读书,一边靠着朝廷对岁贡生的补贴,再加平时卖字作画,养活弟妹酒店店主听到他的话,不禁神色鄙夷。

就你这穷酸样子,还能中举?你也能和朱小神童想比?

自不量力。

你今天的酒钱,都付不起了吧?

「郝相公。」店家面上客气的说道,「本店是小本经营,郝相公这半年,共欠下小店四两五钱银子,就请今日结算吧。」

「承惠四两五钱。」店家伸着手,笑眯眯的。

「安?」郝运来摇头,「在下囊中羞涩,暂时无钱与你。在下堂堂贡生,南雍之士,君子坦荡荡,还能赖帐不成?」

「郝相公。」店家摇头,「这就是相公不是了。已经积欠半年,焉能继续拖延?今日若要拖延结算,也不是不行,除非本店今日突然来个几两银子的大生意」

店家还未说完,忽然一个士子兴冲冲的进入酒店,高声说道:

「店家!我宣社朱小社主请客,明日就定你的店!这是五两银子!就照着这个银子办酒菜·—」

店家神色一喜,还没有说话,郝运来就纵声大笑。

「哈哈哈!」郝运来站起来,「店家,你的大生意说到就到,还是朱小神童的生意,在下就可以拖延结算了吧?」

说完就大摇大摆的出了酒店,回家看弟弟妹妹了。

「这—」店家看着郝运来的背影,也是哭笑不得。

五月二十,烈日当空。

朱寅没有去国子监,而是去了田义府上。

天气越来越热,今天似乎比年更热。他想去田府吃冰。刚好宁采薇姐妹今日也在田家。

可是马车刚走出几条街,朱寅就发现一个问题。

朱寅有个很要命的职业习惯:哪怕是路过熟悉的地方,他也会下意识的观察,和之前有没有什麽不同。

这次他很快就发现,繁华的街道上,发生了一些别人很难注意到的变化。

那就是气写流民增加了不少,明显比以前多了。

大明朝有个很人性的设计:充许气弓流民到任何城池气讨气食,就连北京也不能阻拦气写入城气讨。

可是如今才五月下旬,为何流民增加了?

去年还是丰收年,按说今年五月,不该乞弓流民增加啊。尤其江南这种富庶之地。

朱寅想了一会,忽然神色一变。

他想起了明史之中,关于万历十六年的记载:江南大疫!

万历十六年春夏之交,苏州一代乾旱少雨,江南各地开始出现瘟疫。

这年秋天,常熟大饥。官府在佛寺道观煮粥赈济,导致饥民聚集,染病数万人,瘟疫终于爆发,迅速传播整个江南。

到了万历十七年,因为旱灾加剧,瘟疫更是凶猛。史载「时疫大作,疫遍满,道相望,孤村几无人烟」。

万历十六年到十七年的江南大疫,也是明史上比较有名的灾难了。

若非朱寅心细,忽然发现明显增加的流民,他还没有这麽快就想起今年会发生什麽。

那麽这些突然增加的流民,就是逃避瘟疫的外地百姓了?

古代的流民,很多是为了逃避瘟疫。

可是,中国地域广大,古代又医疗落后,几乎无年不疫,官民本也习以为常。

只要不爆发大疫,地方官都不愿意上报,所谓报喜不报忧,以免影响政绩,

毕竟是不可抗力的天灾,只要不严重,基本上就是能敷衍就敷衍,能瞒报就瞒报。

再说,以古代的医疗卫生手段和生产力水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旦遇到大疫,死多少人最终还是看命。

但是,若是提前重视,提前准备各种措施,灾情当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不至于酿成死者无算的大疫。

朱寅想到这里,不禁眉头紧皱。

唉,我还真是操心的命啊。

不当皇帝真的白瞎了。

在行政命令上,他可以说服田义丶乔壁星丶庄廷谏等人以朝廷的名义,提前准备防范瘟疫的措施。

成功了不但能挽救很多性命,也是大功一件。

可是在医卫手段上,他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靠小姨子宁医生。

想必宁医生一定会有办法。

朱寅下令马车暂停,然后倾听街边流民的谈话,果然是苏州一代的吴侬软语应该没错了,就是苏州流民。

苏州向来富裕,很少有逃荒的流民。那麽多半就是逃瘟了。

他倾听了一会儿,大概了解到一些情况了。

如今瘟疫还刚开始,规模很小,官府也不重视。而且,生病的人有虏疮(天花)丶疟疾等多种病症。

朱寅的马车故意在城中兜了一个圈子,这才沿着西安大街,过了玄津桥,进入西安门。

来到恢宏的守备府后,朱寅虽然是熟客,却还是绕过广场,从守备府的后门进去。

朱寅的特工习惯的很难改变了。他每次来田家,都是极其低调,从不大张旗鼓,甚至不在门口露面。

因为每日进出守备府的官员很多,朱寅不想被人看到自己的脸。

他还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和守备大臣关系很深。

他现在需要滴水滚珠,不需要暗线串珠。

政治是残酷的。亮出底牌丶狐假虎威的风险,要比隐藏底牌丶扮猪吃虎大的多。

他现在是读书人,便宜姑父是大太监。被外界知道他和田义的关系,虽然短期内可以声势大涨,可将来却很容易被人攻计。

必要时不隐藏实力,是政治幼稚的表现。

所以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田义是朱寅的大靠山。

朱寅进入田府,自家人一般来到内庭的花厅。奴婢和小太监们见到他,忙不迭的请安问好。

「我们的偷舞生来了。」宁氏看到朱寅进来就笑呵呵的。

「孩儿拜见姑母大人。」朱寅赶紧行礼问安,「大人近日可好?」

宁氏蔼然点头,「好的很。就是老惦记你们,希望你们常来。」

老少三个姓宁的女子,都在这个画堂里。

宁采薇在吃一块冰镇西瓜。案上的红铜冰鉴之中,装着满满的块冰,凉气幽幽散放,整个屋子都清凉了很多。

冰鉴上面的格子,放着冰镇的时鲜瓜果。

冰鉴就是古代般的冰箱了,需要不断加冰。非豪门巨富家的主人,根本享用不起。

今年一入夏就很热,豪门之家已经开冰窖供冰了。

宁清尘则是在吃没有冰镇的西瓜:她从来不吃太凉或太热的东西。

朱寅一坐下来,立刻有侍女献上一块冰镇西瓜。

朱寅接过来惬意的吃完,又吃了一片,这才感觉身上的热汗下去了。

宁清尘则是瞪了他一眼,意思是:「少吃冰凉的。」

朱寅则是毫不为意。这麽热谁不爱吃冰的?古代夏天用冰可是奢侈享受。

官员有所谓的「冰敬」,本义就是夏天冰费。

古代藏冰可不仅仅为了食用和降暑,也为了食物保鲜丶夏日寒户(夏天延缓尸体腐烂)。

如今朱家虽然富裕,成为青桥里的大户人家,可还没有冰窖,当然也就没有藏冰。

周朝时就有冰政,设置凌人为周天子夏日藏冰。之后历朝历代皆有冰政。豪门富室也多有自己的冰窖。

听起来,就是一个冰窖而已,为何穷人就不能有?

冰窖还真不是一般的富户能用的。

因为冰块的损耗实在太大了。冬天开凿的冰,哪怕藏在相对保温的冰窖里,

到了夏天也只剩很少一部分没有融化。

所以地下冰窖空间要很大,土质还要很硬,再堆砌石壁。光是工程就不是一般富户能承担的。

而且冰块不但要乾净,还要很厚的冰,最好两尺之上,薄了不行(化的快)。

冬日开凿冰块也很辛苦。一群采冰人耗费多日,采冰数万斤,到了夏日也就剩下几千斤冰能用,够什麽的?

更何况藏冰需要很多道工序,绝没有想像中的那麽简单,费工很大。

但为了降暑,朱寅还是决定今年要修一个冰窖,年底雇人采冰了。

至于什麽硝石制冰,他想都没想过。

傻逼穿越者才会用硝石造冰。首先硝石是制造火药的战略物资,并不容易获取,价格不菲。

若是大家都用这种法子造冰,那麽制造火药的硝石都会紧缺。

就算硝石制冰能循环使用,还原硝石也很麻烦。

而且硝石制造的冰,不但有一股刺激性味道,还有毒性,别说食用了,就是冰镇食物都不适合。

硝石制造的冰放在冰鉴中降温,屋子的温度虽然能降下来,却又散放出一股有害的怪味。

豪门大户会用这种东西?

这就是为何唐朝就发明硝石制冰,可直到清末,清宫仍然用传统方式采冰。

所以朱寅不明白,为何穿越者用古人早就知道的硝石制冰法,还会引来震惊和崇拜?

宁采薇也和朱寅想到一块去了,说道:

「夏天就是难熬,额今年要挖个大冰窖,年底最少凿冰十万斤。额不光是为了降温,也是为了储备奶糖。」

夏天,奶糖长期受热容易软化,影响口感和品相。

所以宁采薇要建个大冰窖,便于夏天储存奶糖。

「阿弥陀佛!」宁氏摸着佛珠,「冰窖之事,就让南京内官监或工部都水司建吧,反正南京这套班子,倒也清闲的很。」

朱寅和宁采薇一起谢道:「谢过姑母大人。」

这就是公权私用了,古代权贵的基本操作,

宁氏一句话,就能动用官方的力量,为朱家修炼一个大冰窖。

大明修建丶管理冰窖的机构,皇宫是内官监,外朝是工部都水司。反正南京都有这套班子,怎麽用还不是田义一句话?

宁氏又道:「采薇啊,你这奶糖额很爱吃,亏你这秘方怎麽这麽好!想必太后娘娘和宫中的主子们也是喜欢的。额的意思是,你下次专门备一些,让你姑父进贡给宫里头。」

这当然是帮宁采薇打GG了,也是为了讨好皇家。

「好咧!」宁采薇早就有这个念头,「只是眼下奶糖太少,工人都没有招上来,估计要到中秋,才能进贡给宫里。」

宁氏又笑道:「还有一件事额要叮嘱你,想必你也有主意了。额和你都是不裹足的大脚妇,咱们宁家是不缠足的。」

「清尘明年就三岁了。按照当今风俗,女孩三岁就开始缠足了。你怎麽想?

宁采薇毫不犹豫的说道:「不缠。姑母大人说的对,额们宁家女不缠足,不费那个劲儿。」

「阿弥陀佛,那就好了。」宁氏摸摸宁清尘的小脑袋,「额们不缠足,也不怕将来嫁不出去。明年若是有缠足婆子上门揽生意,你直接赶将出去。」

朱寅却是问道:「姑父大人今日很忙麽?」

他想尽快见到田义,也问问去年朝廷赏赐的事情。

他去年可是两件功劳啊。

「姑父大人还在前堂议事,你等等吧。」宁采薇知道朱寅主要是来找便宜姑父的,「大人说了,今夜不回去,额们就住在守备府,明天再家去。」

朱寅点头道:「好。不过我就不能是来看姑母的?也未必一定是找姑父大人议事。」

宁氏笑道:「你这小老虎,哪次来是看额?都是找你姑父商议事情。小小年纪一心都是公事。以额说,你要不做官,真就是沧海遗珠。」

她这一说,众人都笑了。

朱寅又喝了一碗冰镇杨梅汤,田义才从前堂回来。

「姑父大人—」朱寅赶紧站起来行礼。

田义笑呵呵的说道:「稚虎啊,你来的正好,额正要寻你。你去年的两次功赏终于到了。你知道是什麽奖励麽?」

「什麽奖励?」朱寅顿时神色一喜。

宁采薇也赶紧竖起耳朵,目光璀璨等了快一年,到底是什麽奖励啊?

PS:有人能猜到是什麽奖励麽?蟹蟹,晚安!这个月希望不被挤出月票榜前五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