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无限辉煌图卷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汴梁,梁山

无限辉煌图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汴梁,梁山

簡繁轉換
作者:温茶米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15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无限辉煌图卷 !

开封汴梁,古老的城池,传说在周朝开国不久的时代,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便在此筑城。而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景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战国时,魏惠王将国都迁到这里,定名“大梁”。五代时,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名“东都”。

后汉、后周、大宋均沿称——东京开封府。

这里多有湖泊河流,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可人口之繁多,建筑之高伟林立,使得城中的一些河流,都被两侧屋檐的倒影所覆盖,水面几乎常年都见不到阳光。

浣洗的台阶延伸至水中,彼家的台阶与此家的台阶,可以在河床之上相接。

每到清晨时分,挑着热水叫卖的身影,就遍布在大街小巷,千百种膳食小吃的风味,盈满在华贵的楼阁和庶人的民宅之间,足以勾起任何一个人的食欲。

大宋历代帝王建造的园林,修筑的山与湖,楼与亭,成为这座城池里或沧桑低调,或历久弥新、最为耀眼的点缀。

天下州府之间的财富,源源不绝的流通在水陆之间,集中于这座富庶丰腴已极的城池。

于是,当城破的时候,那攻城的军队之中,任何一个士卒都涨满了发红的眼睛,震撼,饥渴,难以置信的望着这样的城市。

连他们胯下的战马,都发出迫不及待的嘶鸣,践踏在颇有古意,隐见青苔的砖石上,肆意的冲撞驱赶着城中的百姓。

他们来自金国,在苦寒的山水之间骤然兴起,如同暴风般席卷大地,覆灭了辽,然后来到了宋。

汴梁的繁华,是辽国也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够与之比拟的,破城之后,就连他们的主将都失去了对士卒的压制,只能放任这些人在城中肆虐,去抢夺他们看上的东西,蹂躏他们看中的女人,杀死他们看着碍眼的男人,老人和小孩。

当然,他们的主将也并没有想着要约束,只到了一部分心腹金兵,冲入到皇宫之中,掠取汴梁财富中最精华、最上等的那一部分。

太监们、宫女们,都在惊惶的哭嚎奔逃,然后被拦下,被劫杀,像失去了思考能力的鹌鹑一样,柔弱的伏倒在地上,颤抖着被夺走身边的东西,剥掉身上的衣物。

大宋那些官威凛凛,凭一声律令就可以压制自家将领的朝廷大员们,表现的同样不堪。

全都城都被攻陷的大宋,皇朝的气运像哀鸣的血雨一样瓢泼飞散,别说凝聚出气运法相,就算是让他们依着往常最顺手的习惯,借着官威,冲击别人的心智,都无法做到。

年轻皇帝身上,倒是还有着气运的庇佑,但是他被金兵的主将拽下马的时候,那一份残留的气运,也仅仅是让他不至于被掼死在地上。

连已经退位的太上皇道君皇帝,也被揪了出来,拖过一座座宫殿,匍匐着,成为俘虏里的一员。

血一般的残阳映照着这座都城,层叠的屋檐垮塌了,烧毁了,于是水面终于也能够映照到这一轮不祥的日光。

血日无言,静默地见证了一场野蛮血腥的狂欢,直到金国的兵马恋恋不舍的离开这里。

他们当然不是空着手走的,除了财物,还有俘虏。

一路由金国的大将宗望监押,包括道君皇帝、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

另一路由主将宗翰监押,包括年轻的皇帝赵桓、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

这些队伍里面,还有金兵掳掠来的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等北返。

队伍里面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被丢在路边,丢在水里,衣不蔽体,满身淤青,还有很多,被丢在了锅里。

宋帝赵桓,龟缩在这样的队伍里面,夜夜惶恐难眠,时而啜泣,但是他也有了机会,看见糜烂的战场,看一看金兵在来的时候,一路击溃宋军的痕迹。

金兵修炼的都是在历史中已经隐没的魔道法门,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可以勘探矿脉的神秘法诀,藉此大兴,以至于连国号都是“金”。

但是他们原本的地盘太小了,攻辽、攻宋,连年累月的征战,还不足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靠着矿脉产出,把所有兵卒推到魔道精兵的境界。

宋辽的兵马,依靠着皇朝气运法门,本来应该可以与他们抗衡才对。毕竟汉朝的时候就已经验证过,皇朝气运法门的潜力,绝不逊于魔道。

即便辽国内耗不止,又是被宋金围攻才失了机会,可宋国这边,皇帝昏庸之余,毕竟还有许多贤臣良将可以发挥。

然而,宋辽都败了,这一直令朝中很多人不解。

等到赵桓看见战场的痕迹,看见金兵所过之处,白骨露于野,遗民百不存一,千里尽无鸡鸣,才明白了那是为什么。

因为金兵不但有魔道功法,同样也有皇朝气运,那是气运之道的阴暗面,历代的某些仁德皇帝,伟略君主,都矢志于将之隐藏,以至于后世的皇帝都不知道的一面。

皇朝气运法门,是左道的极致,摆弄人心,采集万众的念头来获得力量,但这种念头,可以是正向的万众爱戴、认同,也可以是反向的,万民恐惧、怨憎。

金兵的铁蹄所过之处,沦陷之地,大宋遗民的恐惧,都成为了金兵的资粮。

旁门左道,旁门左道!

即使是汉武帝春秋鼎盛之时,也从来没有想过把这皇朝气运法门,冠以正道王道之名,就是这个原因。

赵桓迷迷茫茫的好像明白了这些东西,但已经没有意义了,他成为了俘虏,辗转的被囚禁在不同的地方,受尽了屈辱。

浑浑噩噩的过了两年,或者三年?他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自己听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金国的秘法,原来最开始是在长白天池之中埋藏,被完颜阿骨打所得。

又比如说,金国的勋贵们,也开始学习宋人享乐的法子,军中和官员们之间,似乎都渐渐有了不同的风气。

但这些没有意义啊。

赵桓的生命之所以还在维系,仅仅是因为他不敢死而已。

又有金国的贵族来到囚禁他的地方,远远的停马调笑,曾经年轻的大宋皇帝,养尊处优的脸上已经变得消瘦苍白,憔悴不堪。

天命皇帝站在一座高楼之上,俯瞰着远处那张苍白的脸,眼中没有半点波澜。

那是前世的自己,姑且称之为前世好了,因为,不知被囚禁了多久之后,再度睁眼时,赵桓发现自己回到了还是太子的时期。

那个时候的他,质疑身边的一切是真是假,即使皇宫中的一切眼耳舌鼻声触感,都在告诉他“真实”这两个字,依旧逃不脱曾经的梦魇,以至于夜里嚎哭惊叫。

即使后来利用前世知道的消息做了很多事情,提前登上了皇位,灭掉了完颜家,那初登基的三年里,他心里的恐慌和仇恨,还是不曾彻底消除。

而现在,天命皇帝看着昔日的自己,又看向曾经的仇敌,都不再动容。

他只是在修炼时,分心思考一些事情,随意从自己的记忆里捏出了一段场景,来作为思考的场地而已。

当天命皇帝有意睁开眼的时候,周围的街道楼阁全部无声的崩溃,金国的仇敌贵人们,昔日的父母妻女们,旧时的自己。

甚至在这个梦境的极远处,那座伤痕累累的汴梁城,也一并毁散如烟。

映入他眼中的,是如今的汴梁,如今的皇宫御花园。

这座城,没有那么清幽奢华,反而到处洋溢着魔道浊气的矿物杂味,天空中只有少数人能够看见的皇朝气运,也没有那么悲戚的散作血雨,反而在发出无比凶恶的痛吟。

正是这道龙吟,让天命皇帝紧皱着眉头醒来。

皇朝气运的五彩烟云间,隐藏着臃肿而庞大的金龙气象,它身上披满了血色的斑驳痕迹,被伤害了之后,没有悲,只有怒。

它的右前爪已经彻底崩碎,其他三只爪子也各有损伤,头顶的龙角都变得残缺了。

今天早上的时候,这条代表着皇朝气运的金龙,就已经是这副模样了,那只龙爪的彻底崩毁,意味着梁山战场的大败。

之前分明形势大好,结果一夜之间,十万大军大溃败。

那时皇帝心中颇为震怒,险些便要下旨,调集十万禁军,再从三十万边军中抽调一半回来,星夜兼程,御驾亲征。

不过李纲等人拼死相劝,直言边军不可轻动,至少要先备粮草云云,又称要留出时间,让韩世忠提前筹备,以剩余的兵力重新布置好防务、以防辽国突袭等等。

纷纷攘攘的一场早朝下来,皇帝倒真是暂且改了旨意,只先调集禁军,给韩世忠留了五日部署防务,又留二十天自筹粮草,准他们月底将边军一分为二,调十五万人向梁山。

这倒不是单纯因为李纲他们的劝说,而是皇帝自思自量,发现让大宋境内的战事,再延绵一段时间,也没什么不好。

皇朝气运法门,无论是正面还是阴暗面,其实都很难把握。

要想形成正面的鼎盛皇朝有多难,只要翻翻史书就知道了,千古以来也没几个人,就连开创这套法门的汉武帝,到了晚年都难以维持盛况,背上了些污名,其中困难不言而喻。

而像是道君皇帝那样的昏君,别妄谈什么鼎盛了,他连皇朝气运的阴暗面都把握不住。

百姓的生命如同野草,就算昏君当朝,只要勉强还活得下去,他们就连恨怨都很少,因为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维持生计,实在很难有空去恨。

况且他们的见识也太少,说不出让他们生活困苦的事情,到底源头何在,找不到恨怨的方向,自然也无法提供阴暗面的气运。

天命皇帝当初在想通这一点后,也不止一次在心里叹息过“真是贱民!!”,所以他特意留下了蔡京、童贯等六贼,先抓进去再放出来,就是要让他们好好发挥迫害百姓的手段。

现在这一套到处都是漏洞,允许地方上养私兵,矿物会被层层盘剥的开矿体系,就是这六个家伙在皇帝的示意下主持议立起来的。

这样一来,得了利的都会拥护朝廷,他们积蓄的财富,蓄养的私兵,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成为维护朝廷的牛马。

而百姓们也都知道该怨恨谁了。

为什么活得越来越难?因为青壮们都被拉到矿上了。

为什么家里人越来越少?因为去了矿上的都死在那了,回来的也病死了。

这种最显眼,最简单的逻辑,他们终于可以想得通了,他们也终于逐渐被逼到努力也活不下去,只能去恨了。

天命皇帝很满意这一点。

而等到战事一起,他才发现,原来这种到处都有叛乱,到处都有战争的情况,大宋的子民爆发出的阴暗面气运,还可以更高效。

只要别真让他们造反成功,那这场战事再多延续一段时间,皇帝的修行反而会更快。

原本预计要抵达飞升的境界,还有十年左右,现在这个时间,正在不断的缩短。

“倘若真的能叫朕在今年就飞升,那么就算最后,战事拖延糜烂到大宋彻底救不回来了,亦是无妨啊。”

天命皇帝品尝着五金药石调配而成的美酒,听着远处禁军被紧密调动起来的声音,心中悠然自得。

平民肉眼不可见的五色烟云之中,血斑金龙翻滚,滔滔不绝的阴暗龙气,宛如血彩瀑布,从九天垂落,涌入皇帝的体内。

而收藏在皇宫各个角落的精炼矿丹、法酒,亦化作悠悠的魔道精气,自地面浸润而至,归于皇宫中这个唯一有资格享用万宝的人身上。

他垂了垂眼,仅剩一线的眼帘间,粘稠缓慢的流动着那份不惜耗尽万众血泪,也要求证的至深欲念。

“飞升之后,朕若回首,能看到两个大宋么……”

………………

梁山水泊之中,关洛阳持续催动了好几个时辰的离火金瞳,扫视洞察着茫茫烟波。

良久之后,他伸手一招,一道身影破水而出,被他抓着落到岸上。

“呼!”

关洛阳累的吁了口气,随即向等在岸边的小兵笑道,“这是最后一个昏迷落水的了,快送去给公孙先生他们救治。”

“其他人稍微休养一番,就去把战死的人掩埋吧,就算是敌兵,他们很多也只是没有机会选择而已。”

众多兵卒点头。

山路上,李开先匆匆赶来,道:“大头领,有伙人自称辽国使者,前来拜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