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230章 他们帮谁,谁就能赢! 4.7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第230章 他们帮谁,谁就能赢! 4.7

簡繁轉換
作者:半纸情书0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01 13:45:42 来源:源1

第230章他们帮谁,谁就能赢!(4.7K)(第1/2页)

就在台下鸿启公司众人感到不安,陷入思考时。

有人小声开口:“他们未必会看得上江北这种小地方吧?”

在场所有人目光唰一下全看过去。

李启光忍不住扶额,自己公司的中高层里,怎么还有这等蠢货?

陈景乐却并不意外,只是呵呵一笑,看向说话的那个人。

“人力部的周经理是吧?”

“额,是我。”

说话的这位周经理脖子一缩,预感自己可能说错话了,有可能要被当做反面教材,顿时头皮发麻脚趾扣地。

陈景乐笑着反问:“江北人的钱不是钱吗?还是说那些大资本真就这么心善,愿意把江北人的钱留给你赚?”

周经理羞得满脸通红,根本无从反驳。

周围人的窃笑,更是让他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丢死人了。

他下意识看向大老板所在的位置,发现大老板面无表情,顿时心头发凉,完了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这时,陈景乐又问:“你们是不是都以为他们要进来抢饭碗?”

包括李启光在内的众人再次愣住。

呃,难道不是?

“抢饭碗是一方面,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陈景乐语气平静:“这次入行的资本巨头里面,有两家可是被称作行业百草枯的存在,他们虽然号称科技公司,但最大的本事并不是什么科技,而是金融。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尽头模式,一切都以金融思维去衡量。”

“他们并不在乎什么长远规划,也根本没有长远规划,不见得就是来种地的,更多是想着怎么在上面没反应过来之前,钻空子捞一笔走人。比如农改商。至于留下什么烂摊子,与他们无关,自然会有人收拾。”

“这种典型的百草枯搅屎棍,不需要多,有一两个,然后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铺天盖地宣传,分分钟闹得全国上下沸沸扬扬,有他们这样的坏榜样在前,到时候谁还愿意把自己的地租出去?这可是农民生存之根本。”

“以后整个农业领域靠规模化种植的公司,不完蛋都得元气大伤!全国又重新退回小农经济模式,大规模生产路线被再次打断,农村农民彻底断绝上升道路,这才是某些人想要看到的!”

李启光悚然,其余高管更是一片哗然。

真就是隔行如隔山,他们这些种地的,本以为自己靠承包土地靠规模化种植,已经算走在时代前沿,没想到人家玩得那么!

用金融思维来种地?

这他吗还叫种地吗?

可算明白陈景乐为什么用“圈地”来形容了。

草!

农改商中间利润是几十上百倍,这种简单粗暴的捞钱方式,能有几人不心动?

李启光回过神来,看向陈景乐的目光,多了几分惊疑不定。

坐在边上的陈辉,更是已经怀疑人生,头一次感觉自己好像不太聪明。

明明他才是985本科毕业的学生。

……

陈景乐静静看着他们讨论,等好一会儿,安静下来后,才接着说道:

“近几十年来,几乎每一轮市场经济发展重要关键节点,都会出现圈地运动,而且基本跟房地产有关。美其名曰推动农村城镇化,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问题来了,这一次,上面还会像以往那样,允许资本在农村无序扩张吗?”

“我觉得不会!”

“原因很简单,现在外面在打仗,农村土地关系到粮食安全,这是命脉,农村农业必须牢牢把握住!”

“接下来大概率是不给搞房地产了,属于房地产的版本已经过去,他们就瞄准了农业大生产这块蛋糕,最后大概率还是会用互联网 金融的手段,在上面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入局,去实现他们的目的。试问这种情况下,贵司怎么跟那些顶级商业巨头抗衡?”

台下众人又沉默了。

论手段,他们肯定干不过那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的。

你一个种地的怎么跟人家放印子钱的比?

放印子钱的都是什么人?

李启光眉头紧皱,一时半会儿想不到破解思路。

陈景乐没有管他们此刻都在想什么,继续说:

“种地是不赚钱的。对农民来说,一年到头,扣掉种子化肥农药机器耕种收割,剩不了碎银几两,还不如去捡破烂。”

“种地又是赚钱的。对有能力实现规模化种植的企业而言,光是补贴就领到手软,更别说产业化条件下的压缩成本、提高产量,多方面开源节流。”

“小农经济模式过于落后,注定要被淘汰,这点在70年前就已经得到验证。而在生产力更加发达的今天,集约化大生产,可以轻松将产量提高20%以上。因此,农村耕种土地重走集体化规模化路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上面已经知道严重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所以要求继续释放农村生产力,开辟广阔农村市场,走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这样一条乡村振兴道路,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有可能在这一轮新的大改中获利。”

“只是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钻到空子。最典型的就是农改商。大家都知道土地值钱,但真正值钱的并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土地上面或者下面有什么。种庄稼的土地跟盖房子盖工厂的土地,不是一回事。”

“农改商这样的漏洞,后续肯定会被堵上,上面肯定会出台一系列限制,不会让他们为所欲为。在乡村振兴口号的大背景下,企业想到农村发展,可以,但你必须带着农村农民一起发财!”

“贵司如果想要扩大规模,或者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最好在这个框架下进行,不要试图与大势对抗。”

陈景乐看向李启光方向,正好李启光抬头,二人目光交接。

李启光愈发恍然,其余高管也若有所思。

就连刚才表现比较愚钝的人力部周经理,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陈景乐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就为了最后一句,就是鸿启这样的公司,在这一**改中,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能从中获取多少利益?

这才是李启光等人最为关心的。

听他讲完这段后,可以说大家心里都拨云见月了,逐渐明悟。

因此场上众人看向陈景乐的目光,再不敢有半点轻视,更多是敬佩跟仰视。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吗?

这位陈老师看起来年纪也不大啊,为啥人家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呢?

果然还得是多读书啊!

读的书多了,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就是不知道这位陈专家现在是博士还是教授,又在哪个高校高就?

……

陈景乐的话如果用游戏版本迭代来比喻,可能会更加形象。

就是游戏官方明确告诉你,接下来会有一轮比较大的版本更新,会进一步优化部分地图收益。

其他区域的高等级玩家可以前往该地图带萌新下本赚钱,但是你不能夺走萌新的物品分配权利,不然官方会出手制裁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0章他们帮谁,谁就能赢!(4.7K)(第2/2页)

官方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玩家能将等级提升上来,营造一个良好且能自循环的游戏氛围,而不是一个糟糕的只会劝退萌新的游戏环境。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官方后续肯定还会继续对游戏本身进行优化,各种打补丁。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所谓版本红利,就是要在版本刚更新时候跟上进度,尽快适应新版本,否则晚了汤都喝不上,更别说吃肉。

陈景乐见没人讨论了,便继续说:

“先抛开圈地不谈,我们来聊聊乡村振兴的三条主线。”

“农村现代化,这个很好理解,构建现代化新农村这个概念提了很多年,现在很多地方都建设得差不多了,只是跟城市还是有不小差距,后续肯定是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这个跟贵司关系不大,毕竟贵司是传统的农业公司,硬要说有的话,乡村道路好走一点,运蔬菜水果也方便。”

“农业产业化这个就是重点了,这是贵司最为了解擅长的领域,也是主要收入来源。正常来说,未来农村产业应该是资本与科技的结合,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如无人机打药施肥采摘搬运等等。”

“然而这样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庞大的人口压力,农村人口更是占据全国人口的七成,科技的发展,毫无疑问会进一步挤压农村农民生存空间。如何平衡其中关系,就成了重中之重。”

“上面现在显然是既要又要还要,要发展农村,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谁能替上面解决这些问题,谁就是座上宾,谁就能横着走!”

说到这里,陈景乐又略作停顿,让他们先思考一会儿,顺便拿起旁边的矿泉水瓶喝一口。

今天说了这么多话,属实辛苦自己了。

喝完水,喘两口气,陈景乐继续说:

“再就是职业农民问题,这个其实跟农业产业化是最紧密联系的,农业产业化离不开职业农民。然而新时代的职业农民,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只能被淘汰,最后靠土地入股或者赔偿,离开农村,走进城市。”

“问题是现阶段城市就业压力本来就庞大,没有知识文化专业技能的农民,在城市中依旧只能从事最底层的体力工作,收入低微,这并不是上面最想看到的。最好的办法是留在农村继续建设,甚至将庞大的城市人口就业压力,转向农村,连同资本一起下乡。”

“如果贵司能在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帮忙解决一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富裕,我想即便是最严苛的主政官,都挑不出毛病。”

说得这么明白,李启光要是再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太对不起他这白手起家攒下的偌大基业了。

对他来说,对鸿启这种级别的企业来说,赚多赚少,其实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怎么稳住现有基本盘!

刚才陈景乐说的大资本入场圈地,有点吓到他了,到时候要是真整个行业都被做烂,别说赚钱,能不破产都算好了。

所以他内心已经有了决断。

陈景乐微微一笑,继续说:“我看过贵司上半年的内部财报,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不少。我说的好,不是指营收利润增长方面,恰恰相反,让我意外的是李总似乎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利润增长。”

“公司收入分配方面,大部门主管月薪3万,次一级副主管2.5万,各地区驻办经理2万,一线员工哪怕是前台接待,工资都在7000以上,这个待遇在江北称得上丰厚,同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而且公开透明,没有什么保密说法。”

“凭借不错的业界口碑,无论是个体农民,还是中小规模承包商,都愿意把产品卖给鸿启,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们也愿意跟鸿启合作。利润不高,但是十分稳定,这都是长期口碑带来的好处。”

“这里我想说声谢谢李总。江北本地招的摘荔枝龙眼工人都有300块一天,不论丰年还是欠年。杂工也有180一天,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只要还能做工的通通都要,做一天能顶一个月养老金,这对很多在农村没有其他出路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赚钱路子。就连我们村,都每年有不少村民去给鸿启收购的果园摘荔枝。”

饶是李启光见惯大风大浪,这会也有点不自然。

我用得着你小子来吹捧?

不知是哪个马屁精先带头鼓掌,一时间整个会议室掌声雷动。

李启光只能装模作样轻咳两声,摆摆手。

等掌声停了,陈景乐才继续说:

“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小看了农村的潜力,前提是你得把农村农民的活力激发出来。”

“举个例子,有个很牛逼的百年公司,当初凭借一纸简陋企划,拿到红熊资本的天使轮跟a轮投资,在天才ceo的带领下,成功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于1949年成功上市,历经多年风雨屹立不倒,如今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公司。他们是怎么起家的,我想在座各位应该都清楚。”

“就是靠的广大农村农民!”

“诚然农民是胆小又很盲从的一个群体,在很多人看来,是谁赢他们就帮谁,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是他们帮谁,谁就能赢!鸿启作为一家农业公司,我想不应该是站在农民对立面,相反,他们是贵司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无论是想要稳住现有的基本盘,还是未来继续扩大规模,抵御外来资本,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本人基于上面大方向基调做出的判断,后续具体怎么走怎么实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上面,都随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要照本宣科,要紧跟时代潮流!”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各位。”

陈景乐鞠躬致谢。

已经说得够多了,后面还有什么问题,就让老李同志自己去解决吧。

从回顾历史到当前现状,从理论框架到实际操作,从问题探讨到应对措施,几乎是掰碎了喂给台下这群高管。

如果这都不能理解,那只能说他也没办法,直接回炉吧。

再说又不是他的公司,只是过来帮忙讲讲话,能说这么多,已经很给未来岳父面子了。

别以为他的时间就不值钱。

场上众高管纷纷送上掌声,就是不知道几分真心实意。

正当陈景乐准备走人时,李启光突然站起来,环视众人,问:“谁还有不明白的,赶紧提问。”

卧槽,老李同志你别太过分,就逮着我一只羊使劲薅是吧?

陈景乐板着脸,心情很不爽。

这时,台下就有一名高管举手站起来。

“那个,我想问一下,按照陈先生您的说法,公司最好跟农村农民进行深度绑定,可这样一来,会不会让公司平白多出一笔负担?”

陈景乐眉毛一挑,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上月有个小推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