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兼职成军工大佬,你跟我说开学? > 第347章 好淡定的男人

兼职成军工大佬,你跟我说开学? 第347章 好淡定的男人

簡繁轉換
作者:九点睡觉睡不着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4 10:14:30 来源:源1

屈菁菁点了点头,“当然了解。那是毛子最近力推的一个天然气管道项目,能惠及多个国家,对毛子的经济也是个大提振。”

“不过,”屈菁菁有些疑惑,“老板,你怎么突然对毛子的能源项目感兴趣了?”

她觉得陈夏现在应该更关注世界和平才对,能源这种事儿跟他们似乎没太大关系。

陈夏轻轻一笑,“能源,可是这个世界运转的基石和动力,也是经济的命脉。”

“世界上的第三代石油巨头,哪一个不是年营业额超过2000亿美金的庞然大物?在世界500强中也是名列前茅,他们哪一个是易于之辈?”

陈夏的话语虽然平淡,但屈菁菁却听出了其中的深意。

掌握能源,就等于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咽喉——这是陈夏的潜台词。

“老板,你是想进军能源产业,成为石油大亨吗?”屈菁菁半开玩笑地问。

陈夏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我是打算自己用。”

“我明白了,”屈菁菁恍然大悟,“能源与军火结合,那就等于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在世界上才真正有话语权。”

“话语权?”陈夏微微一笑。

如果说他现在还没有话语权,那世界上就没几个非国家组织能称得上有话语权了。

“没那么简单,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长远发展。”

“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地盘。造船厂建成后,所有军舰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如果没有这些,我们恐怕连运送军火的任务都难以完成。”

“那我们这次的目标是哪里?”屈菁菁好奇地问。

陈夏轻轻摆了摆手,“我们都被称为友好和平组织了,怎么能总是想着打打杀杀呢?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未被开发的地方,我们称之为‘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

这个词在网络上经常被提及,但并非所有灰色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那这次的具体目标是?”屈菁菁追问道。

“北极洋。”陈夏缓缓说道。

屈菁菁瞬间明白了陈夏的意图。

她想起之前《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那份由米国地质调查局和麦丹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发布的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报告显示,北极洋水下所蕴藏的石油资源可能是人类之前所知的两倍。

据研究人员估算,北极洋的原油储量可能高达1600亿桶,按照当前的石油消耗速度,这些石油足够全球使用5年。

在全球所有未探明的原油储量中,北冰洋的原油储备占比高达13%。此外,北极洋的天然气储量更是可观,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近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北极洋是一个能源宝库。

而陈夏之所以提到毛子的北溪一号计划,是因为那个计划其实就是从北极洋采集天然气,然后输送到东西欧各国。

“根据1982年实施的《国际海洋公约》,各国可以将其海岸线200海里以内的水域划为专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但北极洋却是个例外,它没有任何归属。”屈菁菁解释道。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北极洋沿海国家的大陆架能够延伸到足以对北极提出主权要求的地步。因此,在这些国家的主权和北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监管的中立区域,即所谓的“灰色地带”。

而这些区域已经被证实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老板,如果我们想涉足北极洋,就必然要经过毛子和米国的势力范围。”

“而毛子大力推进的北溪计划,在其境内铺设管道都遭到了米国的强烈阻挠。我们想要染指北极洋的能源,米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说不定毛子也会出面干涉。”

屈菁菁很快就分析出了他们面临的困境。

北极洋周边有五个国家:毛子、米国、枫叶国、那威和麦丹。

这五个国家都已经通过立法等方式开始宣示对北极洋的主权,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争夺北极洋海域的丰富能源。

随着对北极洋研究的深入,各国对该地区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其中,毛子、枫叶国和米国是这场能源博弈的主要参与者。

从各国的行动就能看出这一点。

毛子:率先在北极洋“插旗”,高调宣示主权。

作为有三分之一领土位于北极圈内的国家,毛子一直将北冰洋视为自己的禁地。

枫叶国:提出加强军事存在,以保护本国“领土”。

米国:为了弥补地理位置上的劣势,米国与枫叶国协调立场,提出将北极航道的控制权交给枫叶国,双方共同分享北极的利益。

说白了,两国已经开始联手。

枫叶国利用米国的强大海军实力来保障自己在北极洋的利益,而米国则通过枫叶国这个盟友来宣称自己拥有在北极洋扩张的权利。

至于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利,那就只能呵呵一笑了。

“有这么多国家插手的北极洋,真的很难进入,”屈菁菁皱起眉头,“而且,我们就算是打着华夏的旗号去北极洋考察,也要穿越毛子、米国和枫叶国三国的势力范围。”

“谁说要打着华夏的旗号了?”陈夏反问道。

“难道……”屈菁菁有些茫然。

“我们都被国际社会称为友好和平组织了,难道还不能自己组织一支科考队去北极吗?”

陈夏的话听起来理直气壮,屈菁菁也觉得这话没毛病。

只是,她觉得老板的这个决定似乎有些草率。

就凭他们自己去北极洋,在米国、毛子和枫叶国三国手中争夺利益,怎么看都有些悬啊!

在屈菁菁眼中,陈夏如今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甚至比起那些石油巨头还要更胜一筹。

皮皮虾号重返埃尔利亚运河南口岸后,米国的亚巴拉汉航母舰队和中地洋的第三舰队便灰溜溜地撤退,朝着西大洋方向遁去。

这显然不是华夏军方的威慑力所致,而是陈夏的力量在起作用。

能够左右国际军事形势的,已然是世界上顶尖的势力之一。

然而,陈夏如今却想进军能源领域,屈菁菁觉得他的图谋更为深远。

“能够影响国际军事斗争的走向,已经算是我们的巨大成就,这个成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军火需求方来与我们合作。”

“但我们的实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军火上,这也让我们容易被人扼住咽喉。”

屈菁菁分析道。

陈夏点了点头。

“埃尔利亚运河、巴拿巴运河、黑令海峡、织布骆驼海峡、亚当弯,这些全球的关键通道,共同构成了连接世界各地的网络。要想不受制于人,就不能让这些重要通道落入敌人手中。”

“至少不能落入死对头的手中。”

陈夏的这番话,让屈菁菁陷入了深思。

在她看来,陈夏的这番言论已经为她们未来数年的行动定下了基调。

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中,米国掌控着全球多数关键通道,这些要地在关键时刻能为米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和原料,同时也能阻断其他国家的运输线,甚至直接切断其联系。

这对米国而言,是战争开启后的巨大优势;但对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陈夏如今拥有了六代机,让米国倍感压力。米军认为陈夏的大飞机能够上舰,且六代机还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几乎能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米国的军事重心开始收缩至本土,以防备陈夏的六代机。

然而,这表面上的风光背后,实则暗流涌动。

陈夏虽然已跻身世界牌桌,但一旦越过某条红线,米国定会倾尽全力进行镇压。到那时,除了严密防守的女王岛能够坚守,其他地方恐怕都将沦陷,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这绝非陈夏所愿看到的。

若要与米国在大战中抗衡,就必须先打通这些关键通道,确保自身在关键时刻不受能源限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一战之力!

“不过,北极洋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地方不同。”

“若要前往北极洋,我们必先通过黑令海峡,而该海峡由毛子和米国共同控制,想打通这条通道几乎不可能。”

“若选择从蓝星的另一面绕道,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屈菁菁面色凝重地顿了一下,“关键时刻,一个月的运输时间足以决定很多事情。”

换言之,即便陈夏拿下北极洋部分灰色地带的权限,若没有畅通的运输通道,那北极洋的开发也将毫无意义。

“最让人头疼的是,控制北极洋大部分区域的那三个国家,如果他们联合制裁我们友好和平组织,我们在北极洋将举步维艰。”

“不必担忧。”陈夏淡然道,“我心中已有计较。”

“可如果那三个国家在北极洋宣示主权,并展开武装斗争怎么办?”屈菁菁忧心忡忡。

对此,陈夏笑道:“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明白了吗?”

说着,陈夏向屈菁菁展示了一张图片。

瞬间,屈菁菁心中的所有疑惑都烟消云散。

热爱和平,不惧战争。

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实力的体现。

陈夏手机中的那张图片所展示的东西,在屈菁菁看来,足以让他们拥有一个海峡的话语权,甚至在与其他力量的配合下,完全控制一个海峡也并非难事。

“那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什么?前往北极洋是否需要破冰船、后勤补给船?”

屈菁菁问完,陈夏点头道:“没错,这些都是必备的。”

“正好,也去看看造船厂的进展如何。”

此时正值二月,北极洋处于冰封状态,若想深入其腹地,破冰船必不可少。

陈夏的造船厂已动工两个多月,船厂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此外,星月军团的油田开采团队也已抵达马维尔海域,开始进行油田的前期勘探工作。待这些工作完成后,华夏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将建设大型油田开采矿井,对马维尔海域的原油进行开采。

同时,马维尔海域人工建造的岛屿上也将建设原油处理厂,这些原油将成为陈夏的能源储备。

而北极洋所获取的能源,在未来将成为陈夏扩大生意和势力范围的坚实支撑。

两天后,陈夏的游艇在太平洋上疾驰,向马维尔海域进发。

当距离还有十海里左右时,游艇已进入岛礁群,屈菁菁在甲板上远眺马维尔海域的现状。

马维尔海域最高峰所在的岛屿,如今已与周边数个岛礁相连,上面的建筑隐约可见。其中一座巨大的工厂厂房位于中央岛的最东端,正对着米国一号海空军基地的方向。

那个方向的所有岛礁都已被清理出来,便于船只进出。

面向海空军基地建设的这个出口,也是在对米国宣告:陈夏并不惧怕米国,反而要让米国认清一个事实——米国的霸主地位已岌岌可危。

抵达近处后,屈菁菁终于看清了造船厂的全貌。

厂内虽还空无一物,但外面的五个大型船坞却给屈菁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壮观!

这五个船坞的东侧都设有排水闸门,这意味着船坞可以排开海水进行作业,然后再灌满海水让船只下水。

若是注水船坞或浮船坞,则只能进行大修或改装工作。

而这种干船坞,则决定了船厂的造船速度。

若是全力运转,其效率定能与世界顶尖的大型造船厂相媲美。

然而,这只是屈菁菁个人的看法。

屈菁菁以为,五个大型船坞能让五艘舰船同时组装,但船厂内部零件的生产却只能集中在一处,这便成了制约造船速度的关键环节。

尽管如此,屈菁菁还是认为,凭借这五个船坞,造船厂完全能达到世界最大造船厂的规模和实力。

然而,她显然低估了陈夏的野心和行动力。

“让工人们暂时离开船厂吧。”陈夏吩咐道。

屈菁菁没有多问,恰好此时大黑也跑了过来,她便与大黑一同去通知造船厂及周边的工人撤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