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兼职成军工大佬,你跟我说开学? > 第348章 兑换?不,赠送!

兼职成军工大佬,你跟我说开学? 第348章 兑换?不,赠送!

簡繁轉換
作者:九点睡觉睡不着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4 10:14:30 来源:源1

走进造船厂内部,陈夏望着这座庞大的工厂和焕然一新的厂棚,不禁感慨华夏施工队的高效。

“打开系统商城。”陈夏心中默念。

眼前再次浮现出一个光屏,上面显示着他的基本信息。

姓名:陈夏

年龄:19

性别:男

资产总额:49亿6000万美元

军工点:2888点

此前,陈夏通过与波斯的交易获得近二十亿美元的资产,加之安然行动带来的25亿美元黄金,他的资金总额已接近50亿美元。

系统能将陈夏手中的一切算作他的资产,包括安然手中的黄金。若陈夏选择使用,系统会以合理方式在合适时间收取,绝不会出现黄金凭空消失的诡异情况。

“检测到宿主已扩建造船厂,军工厂规模与结构进一步扩大,系统特赠送舰船生产线一条,具体数据请自行查询。”

听到这独属于自己的提示音,陈夏心中一喜。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系统真是太贴心了。

“查看具体数据。”

系统界面再次变换,一系列文字和数字映入眼帘。

名称:舰船生产线

介绍:可生产所有现代化战舰、船只的零件,并附带组装设备,能自动进行组装。

属性:原料充足时,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工作,建造一艘2000吨排水量的军舰需3天,普通航船需2天;建造5000吨排水量以上的军舰需5天,普通航船需3天;建造10000吨排水量的军舰需8天,普通航船需5天。

注:一万吨及以上的巨舰需根据具体指标分析,建造时间在5天至一年不等。

“等等!”

陈夏看着说明,有些愣住了。

一年?这是怎么回事?

据他对当前世界航船体系的了解,即便是最大的军舰或运输船,也不过是数十万吨级别。

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船是诺克-耐维斯号,又称海上巨人,排水量48万吨,最多能装载80万吨,堪称海上巨无霸,但它只是一艘油轮。

至于军舰,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这种巨无霸军舰在海上就是活生生的靶子。

世界上最大的军舰,如果算上航母,那就是米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排水量九万吨以上。

但按照系统赠送的这条生产线,排水量与建造时间并不成正比,而且军舰越大,单位排水量的建造时间反而越短。因此,陈夏就算想建造最大的民船或军舰,也根本用不了一年。

甚至,他觉得以现有的军舰水平,最多三个月就能建造完毕。

然而,这条生产线的上限竟然是一年!

这意味着,这条生产线可能涵盖了所有在现有物理定律下能制造出的军舰种类。而那些需要三个月以上建造时间的,肯定是系统商城里还未解锁的商品。

这些东西,都是陈夏暂时无法兑换的。

他猜想,或许等他有了这些商品的兑换权限,就是真正大战爆发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这条舰船生产线建造普通军舰或船只的时间短得惊人。

华夏军舰生产前段时间被戏称为下饺子,但华夏军舰总数也只有700多艘。考虑到华夏韬光养晦的特性,以及海外隐藏的舰船和军港内未下水的舰船,总量估计在1000到1500艘之间。

如果让陈夏的造船厂来生产这么多战舰,最多只需十五年。

十五年,就能成就一个大国的海军!

如果华夏知道这个,恐怕又要大吃一惊。

不过,陈夏并不需要这种恐怖的套路,他更想给这个世界保留一丝单纯。

“布置舰船生产线。”陈夏心中下令。

“造船厂及船坞周围无障碍物,可以布置。”伴随着机械声,造船厂厂房内出现了大型锅炉、模具、车床、平台、组装架、叉车等设备。

这一幕若被旁人看见,恐怕会吓得魂飞魄散,但在陈夏看来,这才是正常!

这才是人生赢家的标配,这才是系统的真正威力!

很快,造船厂内的生产线布置完毕,那些自动化设备竟然已经开始自行试运行。

“很好。”陈夏赞叹道。

“查看舰船类商品!”

随着陈夏的意念一动,系统商城的显示界面全部变成了舰船。

上面的军舰,无疑都能在这条生产线上生产。

陈夏已与华夏建立了一条物资运送航线,同时也安排了冷锋将埃尔利亚的矿产资源等运送到造船厂。

这些都让他对生产船只充满了信心。

然而,有一件事他等不及了,那就是破冰船的生产。

现在还是冬季,如果等到北极洋的夏季,冰面融化,没有立足之地,开采团队的进驻将会非常困难。因此,时间能省一点是一点。

此外,他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想完成自己的一个小愿望。

“找到了!”

在陈夏的脑海中,一艘庞大的破冰船以立体的形式赫然显现。

陈夏心中藏着的私念正是这艘船。从当前局势来看,破冰船无疑将在海洋战场上占据显著优势。

陈夏无法割舍这份私念。

“开始部署破冰船。”他下令道。

“周围环境无障碍,可以部署。”系统回应。

一艘巨大的破冰船随即出现在陈夏眼前。

“打开数据分析报告。”陈夏又说。

随着指令的下达,面板上展现出了关于这艘破冰船的详尽资料:

“名称:摩尔曼斯可号破冰船”

“型号:21900M型柴油与核动力破冰船”

“功能:破碎冰面,开辟航道”

“外观特征:船体短而宽,长宽比较小”

“动力来源:柴油机、核动力”

“船舶类型:工程用船”

陈夏已经掌握了摩尔曼斯可号破冰船的全部资料。

然而,这艘破冰船目前还未发挥出其真正实力,可以说它的作用还远未被充分挖掘。

根据力学原理,破冰船自重过大是个问题。

陈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减轻这艘破冰船的重量,同时不能削弱其原有功能。

他来到屈菁菁的办公区域。

“这是……”屈菁菁惊讶地注视着数据。

“摩尔曼斯可号破冰船的数据?毛子国怎么可能给我们这个?”她难以置信。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毛子国的破冰船技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其他国家虽也有破冰船,但性能与毛子国相比相去甚远。

更何况,毛子国对破冰船这种核心技术守口如瓶,绝不会轻易泄露。

这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在冰面作战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屈菁菁翻阅了几页,上面的数据都是最新的。

虽然毛子国对破冰船技术保守,但为了在国际上保持地位,也会透露一些非核心信息。

屈菁菁记忆力超群,对国际局势了如指掌,这样的大事她自然不会错过。

“这些数据还没达到我的要求。”陈夏淡淡地说。

放眼全球,就连华夏看到这些破冰船数据也会感到震惊。

但陈夏却表现得如此镇定。

屈菁菁捕捉到了一个重点:“还没达到要求?”她重复了一遍,陈夏点了点头。

“没错,你看这重量,上万吨,对冰面的要求可不低。”陈夏解释道。

普通舰船虽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但破冰的深度和宽度都是难题。

因此才需要专门的破冰船。

但一般的冰面又难以承受如此庞然大物。

限制确实很多。

“这些数据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我们强行改变,恐怕……”屈菁菁开始分析数据。

她跟随陈夏多年,如果连基本规律都看不出,陈夏也不会留她这么久。

“你说得对,但你再仔细看看,最关键的是什么。”陈夏引导道。

“核动力和柴油机。”屈菁菁脱口而出,答案显而易见。

“减轻破冰船重量的关键就在这里。你看柴油机那一栏的重量,都超过千吨了。”陈夏指出。

“这还不算它需要携带的能源和排水吨位。你想想这艘破冰船需要多少承载力的冰面。”

“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源,可以减轻重量,但需要时间。”陈夏带着屈菁菁来到出坞地点。

屈菁菁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陈夏使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量,这艘破冰船长120米,宽也是120米。

底盘上有两个巨大的枫叶形轮子,这是破冰的主要工具。

还有一副可伸缩的起落架,但下潜深度不超过五米。

这个深度成为了破冰工作的一大障碍。

“北极的冰层有十五米深,一般冰层不易破碎,需要三到四次破冰操作,太浪费时间了。”陈夏说。

他希望能一次性完成破冰任务,按照这艘破冰船的工作效率,时间实在太长。

时间宝贵,能省则省吧。

毕竟未来充满了未知。

“待会儿我会给你一张图纸,你按照图纸带领工人们进行施工。”陈夏吩咐道。

“明白了。”屈菁菁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立刻带领工人们展开实验操作。

他们一行人来到实训室,这里充满了忙碌的气息。

“屈工好!”

“屈工,您来了!”

……

大家都在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屈菁菁走到那台庞大的量子打印机器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台量子打印机器是两天前陈夏交给她的,只要有图纸和比例,它就能根据量子构造精准地打印出所需的仪器。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派上用场。”屈菁菁深吸一口气,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操作,但内心却充满了期待。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陈夏的图纸到来。

与此同时,陈夏回到自己的地方,开始着手绘制图纸。

他可不是用传统的铅笔和白纸来绘画,因为他有系统这个强大的助手。

“打开系统商城。”陈夏在心中默念,面板随即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再次默念:“绘制类工具。”

脑海中的景象瞬间切换,一排排绘制类工具整齐地排列在眼前。

陈夏仔细挑选着,最终目光锁定在右下角的“离子动力制作仪”上。

“离子动力制作仪,采用离子物质进行绘画,绘画完成后,图纸保存时间长久且不易损坏。”陈夏仔细阅读着使用说明,心中暗自赞叹这个工具的神奇。

与传统的图纸相比,离子动力制作仪绘制的图纸更加精准且持久。即使在高温下,离子也会随着温度游动,但温度降低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完全不用担心图纸的损坏或字迹的淡化。

简单来说,这个离子动力制作仪就是用离子代替铅笔进行绘画,而纸张则是采用与正离子具有相反作用的离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立体结构图。

陈夏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虽然他是第一次使用这个工具,但已经能够轻松驾驭了。

要知道,在微量离子悬浮的过程中,手的轻微抖动都可能导致偏转。而对于图纸来说,哪怕是一毫米的偏转,都可能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很多工程师对图纸的要求都非常高。

而陈夏使用的离子动力制作仪则能够做到完全精准,这当然要归功于他稳健的手力和对细节的把控。

一个半小时后,立体结构图纸终于绘制完成。陈夏因为高度集中而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他却满脸喜悦地拿着图纸去找屈菁菁。

“这是……”屈菁菁看到图纸后惊讶地喊道,“离子成分?!”

陈夏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你赶紧把这几个精准仪器打印出来。”

他一共绘制了两台大型设备:动力机和柴油机。

“好!”屈菁菁迫不及待地走进操作台,将立体结构图放入量子打印机器中,开始输入数据。

长宽比例为1:1,接下来是容量。屈菁菁在输入容量时犹豫了片刻,她不确定应该如何设定容量。如果按照原来的容量来定位,那就失去了改进的意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装备的重量,但距离陈夏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屈菁菁陷入了困境,突然她灵机一动:“你们两个,准备一杯水和与水相同体积的沙子。”

两名工作人员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迅速按照屈菁菁的吩咐去准备了。没过多久,他们就拿着东西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