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兼职成军工大佬,你跟我说开学? > 第379章 无人机

兼职成军工大佬,你跟我说开学? 第379章 无人机

簡繁轉換
作者:九点睡觉睡不着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4 10:14:30 来源:源1

他转向屈菁菁,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这里可是我们的秘密法宝,汇聚了众多军事技术科研精英,同时也是飞机生产和离子技术突破的关键所在。”

“真的如此厉害吗?”屈菁菁好奇地追问。

“当然,等你进去就知道了,这次我亲自来,就是因为事情非同小可。”陈夏神色严肃地回答。

“什么事情能让咱们陈大队亲自出马啊?”白铁军打趣道。

“技术组那边遇到了一些麻烦。”陈夏简明扼要地说。

一号招待所距离工厂并不远,一行人出了东门,步行十几分钟便抵达了。

这座招待所作为当年专门接待华夏专家的场所,与9号大楼一样,散发着浓厚的苏式风情。米黄色的外墙,哥特式的尖顶,显得气势磅礴。而内部的做工和用料更是考究,都是当年顶级的。

踏入一楼大堂,映入眼帘的是光滑如镜的水磨石地面,细腻程度堪比大理石。宽大的楼梯,深红色的木制扶手被擦得油光发亮。楼上的木制地板虽然略显脱漆,但长条木板却异常坚固,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

陈夏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五十年代末。他仿佛看到了大堂内举行的舞会,穿着布拉吉的姑娘与华夏专家们翩翩起舞,水晶吊灯洒下绚烂的光芒,手风琴声悠扬,整个招待所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

然而,这份遐想很快就被进进出出的出差干部和空军军事代表打破。陈夏愣了愣,不禁苦笑。他没想到,如此有格调的招待所,连他这个钢铁直男都生出了几分小资情调,可见当年的盛况非同一般。

“这风格可不像咱们陈队啊,反而透着一股浪漫和情调。”屈菁菁试探着说。

“哈哈,你还别说,真是这样。”白铁军插话道。

“行了,别闲聊了,赶紧去看看情况吧。”陈夏催促道。

房间已经分配好了,他们一行五人,两间房。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陈夏和屈菁菁被分到了同一间房。

路过9号楼时,陈夏已经拿回了行李。虽然过程中免不了受到他人的非议,但他却置若罔闻,背着行李一路跟来。

进入房间后,他将行李放在床上,伸了个懒腰。这时,他瞥见了对面床铺上的一张素描图,不禁轻咦一声:“F-15!”

若只是一般的素描,陈夏或许不会如此惊讶。但眼前的这张素描却与众不同,它并非普通的美术作品,而是类似工程设计的完成图。上面的描绘细致入微,连副翼上的连接装置都栩栩如生。这让陈夏不禁感到惊讶。

“这是无人机吗?”屈菁菁问道。

“没错,这么精细的图纸,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陈夏认真地回答。

“确实如此,里面的部件和技术细节都非常精确。”屈菁菁也赞叹道。

同样感到惊讶的还有正在整理东西的白铁军。要知道,当时国内对西方战机的了解并不多,因此这张F-15的素描图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华夏的米格25。

“就连每个部件的比例都画得如此准确,这可不是一般的构造图能比的。”他说道。

像陈夏这样一眼就能认出F-15的人并不多,所以他能看出来也并不奇怪。白铁军只是在整理书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你认得出这是F-15?”

“我要是认不出来,那可真该找个地缝钻进去了。”陈夏笑道。

说着,他又皱了皱眉,重新审视起那幅素描图来。“奇怪,这幅F-15怎么画得有点像米格25呢?”他疑惑地问白铁军。

白铁军整理书的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说道:“确实啊,还是你的观察力敏锐。”

“可能是因为当时无法接触到西方先进战机的模型,只能根据模糊的黑白图片和气动外形相似的米格25来画吧。所以画出来的F-15就有些神似米格25了。”屈菁菁解释道。

不过很快,白铁军就恢复了常态。他笑着继续问道:“那你知道F-15的特点吗?”

“谈不上特别了解,只能说是略知一二吧。”陈夏谦虚地说。

他微笑着指了指图上的机翼位置:“这里应该有个过渡的边条翼。虽然美国人的设计有些粗糙,但却极大地提高了F-15的机动性。至少比米格25机翼上的翼刀要高明得多。”

“确实是这样。”白铁军点头道。

如果说陈夏一眼认出图上画的是F-15让白铁军感到惊讶的话,那么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就让他更加吃惊了。白铁军是学飞机结构的,他非常清楚各类战机的气动外形对战机机动性的影响。因此,当他完成F-15战机的绘制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图书馆里的F-15原图由于印刷原因太过模糊,仅凭几行简单的文字根本无法准确描绘出复杂的气动结构,他也只能作罢。

听了陈夏的解释,白铁军顿时恍然大悟。原来F-15之所以能在转弯半径上远超气动外形相似的米格25,关键在于那副边条翼的设计。

不过,虽然F-15较为罕见,但也并非不可见。白铁军自己没见过清晰的图片,不代表别人也没见过。因此,她更惊讶于陈夏的广博见闻。

她放下手中的活,从小书桌上拿来纸笔,递给陈夏:“能帮我画个草图吗?我想看看边条翼的具体样子。”

陈夏接过纸笔,伏在桌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对小巧而浑圆的边条翼结构,然后递给白铁军:“大概就是这样,再精细我也画不出来了,毕竟具体参数我也不清楚。”

“明白了,多谢!”白铁军看着纸上的草图,点了点头,简单道谢后便继续整理自己的东西。

陈夏见状只是微微一笑。他深知,仅凭这一点就想让白铁军心生敬佩是不可能的。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骄傲,所以他也不再多言,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

就在这时,白铁军突然问道:“你对国外航空业似乎很了解?”

“还算可以吧。”陈夏回答得颇为谨慎,因为他不清楚白铁军这么问的用意。

白铁军没再多说什么,而是从整理好的书籍中翻出一张素描递给陈夏:“你看看这个。”

陈夏接过素描,扫了两眼便回答道:“这是法国的幻影F-1,画得很不错。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它的设计理念怎么样?”这次白铁军不再矜持,直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陈夏没想到白铁军会问得如此深入,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犹豫让白铁军误以为他被问题难住了。

于是她笑了笑,补充道:“简单说说就行,主要是想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陈夏没想到白铁军竟然是个法国无人机的粉丝。要知道,在国内航空界,大家要么粉美国,要么粉中国,毕竟这两个国家是超级大国,学习他们的技术准没错。

而法国,虽然独具特色,但在整体实力上还是与两强有所差距。因此,陈夏对白铁军的独特品味感到有些惊讶。

“怎么说呢,”陈夏斟酌了一下言辞,“对于法国的幻影F-1,我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特立独行,生不逢时。”

“特立独行,生不逢时?”白铁军听到这个评价,眼睛先是一亮,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她在陈夏诧异的目光中,缓缓说道:“你的八字评价很到位。说它特立独行,是因为法国在战后歼击机的发展上走的是无尾三角翼的路子。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幻影3就是明证,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并不逊色于同时代的美、苏歼击机。然而,幻影F-1却放弃了这种布局,转而采用常规布局,这难道不是特立独行吗?”

陈夏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听白铁军继续说道:“当然,这种布局的选择也有其时代背景。当时,面对华夏的钢铁洪流和大纵深作战理论,西欧各国都感到压力山大。为了保护机场免受打击,并随时起飞作战飞机进行抵抗,英国研发了鹞式战机,而法国则研发了我们现在讨论的幻影F-1……”

这时,屈菁菁似乎有些不耐烦地插嘴道:“哎,你们说得太多了吧。”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仿佛是在吃醋,觉得陈夏和白铁军聊得太多。

“小云,别没礼貌。”陈夏提醒道,“这位女士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实属难得。”

屈菁菁只是轻哼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不过话说回来,采用这种布局确实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西欧各国都在努力研发能够随时起飞、抵抗华夏进攻的作战飞机。而法国的幻影F-1,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起初,陈夏只是出于好奇才倾听白铁军的话。毕竟,在那个时代,国内对国外机型的研究寥寥无几,接触相关装备的机会更是稀缺。因此,白铁军的话语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陈夏逐渐意识到,白铁军对幻影F-1的理解绝非泛泛之谈,而是达到了相当深的层次。

尽管这些知识对陈夏来说并不陌生,毕竟他有着前世的记忆作为支撑,但白铁军并非拥有特殊能力的人,却能如此透彻地研究幻影F-1,显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她的自豪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她有着这样的实力和本钱,想要不骄傲都难。

“你刚才的观点,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但有一点我是赞同的,”陈夏开口说道,“那就是电传操控确实是未来作战飞机的发展趋势。幻影F-1的机械操控方式,迟早会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采用电传操控的美国F-16能够大受欢迎的原因。”

正当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各抒己见时,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可爱的女生探头进来,原来是唐诗文。

“哟,你们还在聊呢?”唐诗文好奇地问道。

“是啊,我和这位女士聊得很投机。”陈夏回应道。

“我说你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聊得这么欢,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啊?”唐诗文调侃道。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运气这么好呢?”陈夏故作无奈地说道。

“怎么没办法?要不咱俩换换宿舍?”唐诗文提议道。

“不用了,不用了,小唐,你别开玩笑。”陈夏连忙拒绝。

遇到如此有深度的室友,陈夏自然不能再用敷衍的态度来应对。他决定拿出一些真材实料来,让白铁军刮目相看。否则,人家可能会以为他只是个一无所知的草包。

于是,当白铁军长篇大论地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陈夏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关注单一机型,而是应该将整个幻影系列都纳入考虑范围。从法国战后的战机研制历程中汲取经验……怎么了?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吗?”

陈夏说着说着,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他注意到正在铺床的白铁军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

“没有,我觉得你的观点很好。”白铁军回答道。

陈夏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但白铁军的目光中却透露出些许赞赏。虽然她的语气很平和,但这对陈夏来说却是进屋以来少有的称赞。

陈夏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对白铁军的态度感到好奇。他忍不住问道:“你也是这么想的?”

白铁军毫不掩饰地点了点头:“是的,我一直认为法国的幻影系列研制过程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先掌握、吃透一个机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衍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型号和高指标。这样做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过度浪费,还能真正积累到有用的经验。否则,就只是白忙活一场。”

白铁军的话语虽然平淡无奇,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仿佛金属碰撞时产生的火花。这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总结,而更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呐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