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万历明君 > 第70章 量才器使,山东再起

万历明君 第70章 量才器使,山东再起

簡繁轉換
作者:鹤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4 10:14:51 来源:源1

朱翊钧放弃了此前的想法,让南直隶出身的申时行首倡此事固然好,如此南直隶的阻力天然就会小很多,但,却失了堂皇大气。

他直接坦白,开中法是他想做的,是顾虑到国策,就应该由皇帝来站台。

想要稍微遏制乡党滥行的风气,就得要从皇帝开始,做出全国一盘棋的表态。

大局大势,不能总顺势而为,适当的时候,就应该引领大势。

登基半年,朱翊钧的心态终于再进一步,有了身为核心的觉悟。

众臣虽然不知皇帝怎么想的。

但这份堂皇大气,陈清利害,不免使人击节称赞——世宗那种让臣下背锅的手段,固然称之为高明,却很难让臣下认同。

反倒是如今这位,愿意承国之垢的少君,几有圣王之姿。

申时行看着这位陈清利害,毫不避讳的皇帝,也突然间明白,为何这位仅仅十一,就能让不少朝臣俯首帖耳。

通晓利弊,又气魄天成!

如此坦诚相待,这就是人君之相啊!

申时行略微晃神,随即起身,在雪地中拜倒,行了一个大礼:“陛下,臣自幼过继,嗣父乃是知府,臣亦在府衙成人。”

“臣吃的是府衙的粮,受的是大明朝的恩。”

“臣读经学史,位居中枢,更是明白何为南北一体!”

“纵使臣好感亲眷,亲昵乡人,也绝不敢以小恩拂大义!”

“今,陛下有混一南北之志,臣岂敢以家长小里悖之?”

“开中法之事,臣愿为陛下鞍前,调和南臣!”

皇帝这番话,申时行是第一个受到压力的,他不得不立刻表态。

纵然平日里,对南直隶的人情感或是提拔上有所倾斜,也始终有个度。

至少不能与国策相悖,否则就是自绝于官场。

在申时行之后,杨博更是毫不避讳,高声唱起了赞歌。

他直接起身,宏声道:“陛下果是粹资天授,至德性成!”

“此议动则合天,行而履道!若是重启开中法,陛下的圣德神功,必然代垂信史!”

朱翊钧第一次见杨博这么拍马屁,比起栗在庭实在生硬了不少。

虽然知道此举符合北人利益,有这反应也正常,但朱翊钧还是不免起鸡皮疙瘩,连忙让杨博坐下。

随后,几位阁臣与王国光也纷纷表态。

余有丁虽然不知道来干什么的,却还是随众一同行礼。

朱翊钧见大略达成共识了,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大方向虽定了,但讨论的地方还有很多。

吕调阳谨慎地提醒道:“陛下,虽开中法确系是大义所在。”

“不过,开中法败坏后,也曾屡次重启,嘉靖时有杨一清、隆庆时有王崇古,均不能起死回生。”

“彼时庞尚鹏兼领九边屯务,疏列盐政二十事,一心再起商屯,最后仍是遗憾上奏曰‘惜败坏日久﹐已难得实效’。”

“若是陛下欲要重启开中法,恐怕还需要议论详细妥当。”

盐引的信用坏了,下面再怎么吆喝也没用,换不到盐就是换不到盐。

可是,商人换不到钱,哪管你什么利国利民?

是故,除了中枢的政策,还得落到实处上。

朱翊钧点了点头,诚恳道:“此事,内阁廷议正当好生详议,朕有一些建议,诸卿不妨参考一下。”

皇帝这么说了,臣下也没有不参考的理由。

只见朱翊钧竖起手掌,时而虚抓,时而指点:“朕梳理前人得失,有些心得。”

“开中法无法复行,说到底,还是盐商换不到盐。”

“若是不能让商贩有利可图,中枢的政策只是无根浮萍。”

“而让盐商能换到盐的前提是,各个转运司有盐,愿意换给小盐商。”

按照如今的商会总包方式,小盐商能换到盐才是怪事了。

张居正知道皇帝又在点转运司售盐的模式。

他当即表态道:“陛下,商会几个大盐商,都被海御史抄家了,正好施展拳脚。”

南北直隶的消息,正常赶路在二十天,加急的十五天,还想再快,就得跑死几匹马了。

两淮的事,都是加急处理,所以十五天前,也就是十二月八日,海瑞就已经给沈传印一众盐商抄家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揭过了这事。

具体怎么改,还得看海瑞做到什么程度,只能等届时再说。

他继续说道:“同时,为了使得盐引保持有效,那么盐引就不得滥发,否则必成废纸。”

“所以这盐引的发行权,应当从六个转运司,收归到一处。”

“源出一孔,方便统筹兼顾,也好中枢追溯。”

这种一定程度上的金融货币,可不能将发行权留在地方。

高仪将这话在脑子过了一圈,只觉有理,不由暗赞了一声。

他开口追问道:“所以陛下是想,设个盐课衙门,统筹此事?”

朱翊钧点了点头:“盐引的定额、制售,都放在京畿,盐课司的统筹,盐的转运、盐引的分发,则另立衙门。”

“几个转运司和提举司的职权,可以适当收归一部分。”

张居正统率天下文臣,此时正该他接话了。

他环顾几位阁僚。

杨博全力支持,高仪认为可行,吕调阳只是怕过于激进,却也并不反对。

张居正心中有数后,也毫不拖泥带水:“陛下广怀天下,臣等仰服。”

“内阁感悟圣意,体察圣心,明日便会同诸位廷臣议论此事。”

“不过……具体官署的规制、官员品阶、权责,不是一日之功。”

大方向定了,但具体还得廷议论出个章程来。

此事涉及南北、吏部、户部、漕运、盐课,总要扯皮一段时间的,不是皇帝嘴巴一搭就畅行无阻了。

内阁要将此事落到实处,必然要耗费极多的精力。

如今近了年关,诸事繁忙。

户部要会计,吏部要考成,更别提秋粮还没入京,宣大和宁夏已经嗷嗷待哺了。

事情多,处理起来总会慢些。

既然要耗费不少时日,张居正自然得跟皇帝先说好。

否则皇帝又要觉得内阁不向着他,负气说什么再打一遍天下之类的话——上次的事,很难不铭记在心。

朱翊钧明白老人家为什么说这话,很是温和地点头同意:“这是自然。”

“两淮的事,还没出个结果,只是先让中枢准备起来,免得不好收拾两淮的烂摊子。”

“就到,春夏之交罢!”

“也好让盐商们赶上夏粮成熟。”

张居正见皇帝没有立马催逼个结果,不由松了口气。

不过,说到新立衙门,众人总算知道皇帝将余有丁一个司经局的叫来作甚。

这是内定了啊。

余有丁是三鼎甲、翰林编撰出身,比如今几位内阁辅臣出身还要高,例如张居正就只是二甲庶吉士出身。

又有日讲官、经筵官的资历,外放一个从三品之位,还是有的。

但是……都转运使就已经是三品官阶了。

新衙门若是想统筹六个转运司、七个提举司,至少也得有漕运衙门一般的规制,从二品起步。

余有丁就不太够格了。

想到这里,吕调阳不由提醒了一句:“这盐政衙门主官,至少要二品才够规制,陛下可有人选?”

朱翊钧一看众人表情,就知道在想什么。

不由展颜一笑:“自然是有的,朕说与诸卿参详。”

“起复前武英殿大学士,少保殷士儋,如何?”

众人神色一变。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庶吉士出身,同样是先帝潜邸讲官。

先帝继位后,只比张居正和高拱慢了一步入阁。

当初在内阁与高拱不合。

二人斗了一场,殷士儋惜败于高拱,辞官致仕。

如今皇帝想复起这位?

张居正闻弦知意,立刻反应过来:“陛下要将盐政衙门设在山东布政司!?”

殷士儋作为前阁臣,已经不可能再入中枢。

当初高拱能做到,是因为高拱与穆宗感情深厚。

殷士儋对于小皇帝可没有什么值得记住的地方。

如今皇帝想将此人起复,用在地方上,除了利用其政治上的影响力之外,不会再有第二个原因了。

至于殷士儋的政治影响力在哪里……此人是山东人,如今正在济南府养老呢!

换句话说,就是山东布政司的徐阶。

六个转运司,其中福建、山东无巡盐御史。

山东与两淮毗邻,都在京杭运河一条线上,两处都由两淮巡盐御史代表中枢,布政施德。

实际上,就是两淮代管了山东盐政。

如今两淮盐课尾大不掉,皇帝显然是要倒反主次,不仅要让山东单独分列出来,还要藉此分割掉两淮的职权!

张居正这么一问,众人都反应了过来。

这是要用殷士儋的影响力,在山东压制两淮的盐政!

王国光不由多看了皇帝几眼。

好老辣的手段。

皇帝则是一脸坦然道:“殷少保德高望重,通晓政情,如此难道不合适吗?”

张居正第一时间没有回答。

只是思忖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明日会在廷议上一并议此事。”

这就是还要回去仔细推演一番再说。

殷士儋其人,底蕴可不差。

先帝潜邸、内阁辅臣、少保之身。

而且此人还在诗坛颇负盛名,士林声望远超高张二人。

这种资历的人物,若是真坐镇山东,压制两淮盐政,有奇效是必然的。

只是……此人资历太高,哪怕只用在地方,也不得不慎重考量。

朱翊钧丝毫不担心内阁会不通过,接着又补了一句道:“副手之职,不妨让余探花任吧,他与殷少保师生同心嘛。”

众人纷纷看向余有丁。

几位日讲官都有任用,就落下了这位,原来是为了殷士儋。

按时间算,皇帝恐怕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腹稿了。

果真是一环扣一环。

余有丁按捺住心中激动,立马起身谢恩:“臣中人之才,骤跃高位,恐难当大任。唯有粉身报国,才能稍谢陛下信赖。”

朱翊钧将他扶起身。

又是好一番殷切嘱咐,让余有丁好好整理盐政卷宗,深入学习,戒骄戒躁,到了地方后与具体政务结合起来。

谈完正事,天色还早,皇帝又亲手烤起串来,给诸位大臣分用。

可惜调味品太寡淡,只能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取胜。

好在牛羊肉不缺,烧烤的话,单只撒点盐也还算可口。

期间,朱翊钧又闲聊起来。

“新春和元宵将至,朕听从了元辅的谏言,罢了元霄灯火,但内外嫌年味不足,颇有微词。”

“朕方才突发奇想,不如在城里摆两三个草台班子,邀些伶人、耍把事的,攒一攒年味,靡费也不高,诸卿觉得如何?”

说罢,他又补了一句:“宫里的戏班、太监也可以前去同乐。”

过年嘛,为了节约不开灯会也是没办法的,挨骂也无妨。

不过这些惠而不费的晚会,不妨弄得有趣些,与民同乐。

只搭个台子做主办方,自然花不了多少银子,内阁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众人又随意聊了些点子。

皇帝和几位阁老各写一幅字,作为彩头云云。

感受着如今跟内阁的政治氛围,朱翊钧嘴角不由微微一笑。

恰在这时,又说起改元大赦的事情。

张居正与高仪一同进言道:“陛下,刑部的王之诰上奏说,三法司审结了黔国公沐朝弼的案子。”

“刑部、大理寺认为,此人当论死。”

“都察院觉得,发往南京监禁即可。”

“意见不一,奏请陛下圣裁。”

虽说皇帝托政给了内阁。

但这种涉及到勋贵的刑案,内阁不能专擅,必须要问过内廷。

以往是问两宫,但今日既然来了,正好问问皇帝。

朱翊钧听了,嚼完嘴里的羊肉,开口问道:“监禁!?”

“此人奸母侮嫂,夺兄田宅,藏匿罪犯,暗害亲子,调兵火符刺探朝廷,这种人不杀!?”

要不怎么说如今的勋贵多半是废物。

就他登基以来,两宫处理过的勋贵,就屡次刷新他的三观。

安丘王府奉国将军观烻,以奸淫事,手杀弟妇,纵火焚其家,欲以灭口。

鲁山王府辅国将军勤烘,因口角之争,当街杀害武王府的奉国将军睦甈。

而如今两位辅臣提到的沐朝弼,更是个奇葩!

本是没资格袭爵,却靠着杀害侄子上位。

上位之后,奸母侮嫂、夺兄田宅,而后被御史弹劾,结果其人动用边军符节,斥候入京,刺探中枢的态度。

东窗事发后,中枢褫夺了他的爵位,传给他儿子,他耿耿于怀,就给儿子杀了!

就这种废物不杀还留着干嘛?

张居正斟酌道:“朝弼稔恶有年,谋害亲子,擅杀无辜。揆其情罪,处死不枉。”

“但……其始祖三世,皆有大功于国家,非有仄逆实迹,似应稍从宽宥。”

“臣的意思,还是姑且发往南京监禁起来。”

高仪也附从道:“陛下,三法司论其死罪,合情合理,不过,还有七日就改元大赦了。”

“除非,这几日速杀。”

“臣以为,非常之事,不可经常为之。”

朱翊钧无奈。

他着实想杀此人,但内阁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好为了这种事,频繁消耗他与内阁的默契。

只好摆摆手:“去问朕母后吧,朕不擅处理这类事。”

又随意讨论了一些事后,天色就不早了。

众臣纷纷起身告退。

朱翊钧作势要送,众臣连忙推恩。

他只好让张宏代他送几位大臣回去。

张宏走到前头伸手引路,几位大臣正面朝皇帝作别。

朱翊钧正与大臣作别。

忽见中书舍人郑宗学手上拿着一道标红的奏疏,走近了众人。

标红,就是加急的意思。

朱翊钧心头一跳。

面上不动声色,只微微摇头,示意郑宗学不要声张。

大臣们背对郑宗学,并未看到这一幕。

等到大臣们都转身离去时,郑宗学已经悄然将奏疏背在了身后。

待到众臣离去之后,郑宗学才将奏疏交给皇帝。

“陛下,南直隶五百里加急的奏疏。”

有读者让我存稿,可是,每天只能这么多,关键上升期,还不能少更,防止读者养书,真的存不下来鸭QAQ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