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万历明君 > 第84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

万历明君 第84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

簡繁轉換
作者:鹤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04 10:14:51 来源:源1

万寿宫中,只有君臣二人,一跪一站。

徐阶伏首认罪,直言不讳地请求赦免。

朱翊钧不置可否。

他无端问起别的话:“徐卿是弘治十六年九月生人?”

徐阶一怔,不明所以,迟疑着点了点头。

朱翊钧神色莫名,开口道:“那今年正好七十。”

徐阶补充道:“臣虚岁到了,不过正寿,在九月二十。”

朱翊钧叹了口气,感慨道:“人活七十古来稀啊,起来罢。”

徐阶疑惑起身,不明白皇帝这通问话是什么意思。

朱翊钧没理会他,而是重重敲了敲御案。

李进正在殿门口候着,听到动静,连忙一路小跑进殿。

在皇帝的示意下,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名为《少师存斋徐相公七十寿序》的贺表,给徐阶递了过去。

徐阶愕然看着落款,弟子居正敬上,不知所措。

朱翊钧摇了摇头:“徐卿,元辅数月前,便将贺表托付给了朕。”

“他说,若是要将卿在松江府正法,便让锦衣卫将其焚于你尸首前。”

“若是朕开恩,留了你一命,便替他将贺表转交与你”

“元辅说,他愧见恩师。”

“徐卿,若非是元辅这般求情,伱都进不了京,只未想到,你昨日还不顾他的难处,上门为难他。”

“唉……”

朱翊钧叹了口气,便要起身欲走。

他难得地因情循私了一次,人情之事,皇帝也免俗不得。

别看张居正一副撇清干系的样子,实则数月前已经在他这里表明过态度了——张居正支持皇帝的决定,但他本人,还是希望徐阶能安稳过寿的。

自家先生发话了,朱翊钧也只好顺水推舟。

当然,他的想法,在见过徐阶后,又不一样了。

徐阶这般才能,又一副口服心不服的样子,反倒是使得朱翊钧很想让其心服口服。

他回头看了一眼失神的徐阶,转身便离去了。

徐阶手中拿着贺表,神情复杂。

他昨日只以为自家这弟子灭情绝性,不意,竟早早替他求过情。

反观他,却是丝毫没顾忌这弟子的难处,上门为难。

如今皇帝高抬贵手,他更是五味杂陈。

徐阶心中情绪翻涌,缓缓翻开奏表,低头阅览起来——“往馀读中秘书,则公为之师……”

往后则是追忆师生传道受学的内容,以及,祝寿的贺词。

虽说是贺寿常见的内容,但毕竟是当朝首辅亲书,情真意挚,孺慕之情,不免令人动容。

尤其想到昨日丝毫情面不给的弟子,徐阶更是在其中字句中,感受到了左右为难。

当真是个好弟子。

徐阶默默感慨了一句,翻开下一页。

“居正尝谓:士君子所为,尊主庇民,定经制,安社稷,有自以其身致之者,有不必身亲为之,而其道自行于天下,其泽自被于苍生者。窃以为,此两者,惟吾师兼焉……”

徐阶看到最后,轻轻合上了贺表。

难怪让皇帝转交,原来是做说客来了——这是劝他“尊主庇民”呢。

徐阶叹了口气。

他自然没有理由责备张居正,虽说未免有些小看他徐阶,但也不得不认下这个份心意。

只是,张居正这样又是求情,又是出面做说客,往后他徐阶要是再得罪了皇帝,恐怕也要受到波及,影响圣眷。

这份人情,恐怕欠得大了。

此时徐阶看完贺表,抬起头时,见皇帝已经不在殿内。

他看向一旁的李进,露出征询的目光。

李进示意徐阶起身,轻声道:“徐少师,陛下要去文华殿,让您随驾一同前往。”

徐阶一怔,若有所思地被李进搀扶着来到殿外等候。

不多时,朱翊钧便领着张宏,从万寿宫走出来。

他瞥了一眼徐阶:“走吧,路上说,朕今日要去廷议。”

今日要上廷议讨论的事情不少,朱翊钧得亲自去一趟。

尤其是交换俘虏以及土蛮汗讨要赏赐之事,牵扯到大规模戎事,他得去表明立场。

还有这趟海瑞带回来的银两,私下被他跟张居正分了一半,也得去给内阁站个台。

此外还有一些此次海瑞等人办案的封赏、关于昨日祭祀前元的争论,也得出面。

忙啊。

朱翊钧在前头感慨着,徐阶默默跟上。

往外走了一段,前者将后者的《陈天下大弊五事疏》递还,听不出语气的声音响起:“徐卿既陈五弊,可有良策?”

徐阶所陈五弊,曰吏治、曰兼并、曰税赋、曰倭寇、曰鞑靼,处处切中时弊,实在不愧首辅之才。

虽说是为了活命,故意摇的尾巴,但并不妨碍,朱翊钧想听听徐阶的良策。

徐阶微微张嘴,正要将准备好的良策说出,突然又停住了。

良策自然是有的,还准备了不止一道,就像古时谋士的上中下三策一般,都是良策。

但,有的良策是做事的,有的良策,只是单单说给人听的。

徐阶为了活命,先前自然是准备的后者。

但如今……

抬头瞥了一眼皇帝的背影,又想起方才殿内的交谈,以及自家弟子的劝慰。

小皇帝行事颇有些气度,他也没理由被比下去。

再者说,要是皇帝轻信了空中楼阁的良策,固然他徐阶讨了好,自己那位真正要做事的弟子,可就要倒霉了。

脑海中千回百转,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给出正儿八经做事的良策。

徐阶说尽量放缓语气,开口道:“不敢期瞒陛下,臣以为,这五弊,需按顺序来解,却都有前提。”

“想要安定北方鞑靼,臣都有法子,无论是封贡也好,或者是士绅移边也罢,总是有对策的,但……前提是,真个打灭一应好战的鞑靼部族,才能施为,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至于倭寇,恕臣直言,即便人尽皆知,此事的关键,在于国中的倭寇,但也需得先歼灭海外的倭寇,才能回过头慢慢收拾,否则就要被拖死。”

“这二者,都要起大战,非得等到财用足够,才能分出胜负。”

“财用不足,则是受限于田亩与赋税。”

“而陛下若是真要对田亩与赋税下手,至少需要先整顿吏治”

皇帝若只是单纯清理一番盐政、茶课、马市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纵使每次都有一大笔银钱入账,也不过是抱薪救火。

只有改制税法、清丈田亩,才能暂时解决财赋问题。

接着靠这个空窗期,积蓄国库,等到足以打上几场大战,才能有望扫平南北边患。

不过,改制税法,清丈田亩,必然少不了能如臂指使的官吏。

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但是其中艰难险阻,自然不言而喻。

况且,即便是做到这一步,也仍然是治标。

徐阶看了一眼皇帝的背影,思绪万千。

这一步距离皇帝所说的抑制兼并,抗阻四季轮转,也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

朱翊钧听了徐阶的话,脸上笑意一闪而逝,这路数,倒是不谋而合。

他扭头看了一眼徐阶:“所以徐卿,是觉得考成法还不够?”

既然提到吏治,不可能拿已有的糊弄他,总归得有些自己的见解。

徐阶颔首道:“陛下,考成法只能驱使官吏,但,还有两个问题,也是我朝巨大隐患。”

朱翊钧眼神示意他继续说。

徐阶斟酌了一下:“其一,则是我朝的流官,任期太短了!”

“往往一两年,便调离或升迁,甚至赴任的官员,刚到官署,就接到了调任的诏书。”

“以山东布政使为例,从隆庆四年二月,到隆庆五年十二月,短短一年十个月的时间,山东右布政使,就接连换了陈瓒、徐栻、陶承学、陈绛、曹科,等五人!”

“每人只有区区数月的任期,别说布德施政,恐怕就连了解地方都做不到!”

“上官不知下情,只为勘磨一份履历,数月便走,下官则如老树盘根,万年不动,这,也是中枢对地方逐渐失去掌控的原因之一啊。”

“除此之外,还有其二。”

“我朝上官举荐下官,若是下官不职,则连坐上官。”

“人皆趋利避害,陛下,一旦真的下官不职,便是迫使上官包庇、下官投诚!”

“如此官吏结党,遗患无穷!”

朱翊钧听罢,眉头紧皱。

此事他还真不太清楚,这近一年里,他只是观政,并没有干涉六部的运转,对于官吏任期,更是没有太过在意。

竟然只有几个月!?

几个月任期,民主生活会都开不了几次,这还当个屁的省一把手。

至于这举荐连坐,他倒是知晓一些,但具体也不是特别清楚。

朱翊钧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正缺个随叫随到,熟悉国朝制度的老臣,以备咨知。

毕竟他还未亲政,国朝运转的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了解。

这种情况下,徐阶这类老臣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他本来还打算给徐阶放出去,现在突然有些犹豫了。

朱翊钧暂时按下这个想法,将注意力拉回眼前。

并未第一时间表态,而是追问道:“徐卿的意思是,举荐之人不职,不再牵连上官?”

“若是如此,恐怕举荐之时,更是不会考虑德行才能吧?”

既然举荐不担责,那岂不是随便推荐有门生故吏?

其中危害,未必就比老办法小了,这也是事物的两面性。

出乎意料,徐阶摇了摇头:“陛下,既然已经有了考成法,才能不是一目了然吗?”

“以臣看,比起一名大臣的推荐,恐怕不如考成三年的优良。”

朱翊钧一怔,意外地看了一眼徐阶。

这法子,他可太熟了。

当初他为了晋升,这个优良可没少折磨他。

只听徐阶继续说道:“如此,任期也有了说法,譬如晋升五品需要三年的优良、三品需要五年的优良,之类。”

“再配合六科给事中的审查、御史的复核、吏部审议,逐渐完善之。”

“杀了举荐结党的风气,没有朋党的小吏,也能有些奔头,何尝不是一种改善呢?”

朱翊钧一把拽住徐阶的手,让他与自己并行。

口中感慨道:“徐卿果是大才,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

“稍后便将奏疏下内阁,让他们好好议一议。”

果然,淋过雨的人,很是希望给别人的伞也偷走。

徐阶口中的弊端与良策,以前未必没人想到。

但彼时大家一口锅吃饭,谁能狠下心砸锅呢?毕竟举荐的权力,可都是在自己手里。

如今一个张居正要再造大明,弄出个考成法。

一个徐阶被迫成了纯臣,提出要升官考核。

如果真能透明化晋升机制,那吏治这一潭死水,恐怕要泛起涟漪了。

哪怕以后人亡政息,也总归是个方向,供后人参考。

当然,怨望还是应该归于徐阶的。

朱翊钧欣慰地看着徐阶,一连串夸奖不要钱往外蹦。

似乎此前折辱老臣的不是他一样。

他想了想:“徐卿,朕本是打算为你加官,仍旧回松江府养老,但如今,朕却不忍美玉韬光。”

也就嘴上这么一说罢了,之前他本来是打算给徐阶弄去福建,跟俞大猷看顾市舶司跟海运的事。

不过如今看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还是留在中枢,以备咨知更好。

“徐卿,留在京城罢!”

“此次南直隶办案,你是有功的,不过若是生封三公,恐怕元辅又要说朕将你架在火上烤了。”

“这样,前太常寺少卿徐璠,也是栋梁之材,荫官罢!搬来京城,也好团聚。”

“住处也不必担忧,南熏坊的锡蜡胡同处,有间空置的宅邸,朕赐给徐卿。”

“不过……徐卿毕竟是前首辅,不好授实职,能否委屈一下,到新学府任个山长,正好跟宅邸,都在东华门外,如何?”

徐阶愕然看着朱翊钧,他还没见过变脸这么快的皇帝!

不知情的,谁能想到这位圣君,几个月前才勒令自己明正典刑了次子,半个时辰前还一副欲杀之而后快的样子!?

不过,这种惊讶的情绪,却并不是厌恶,反而油然而生一股赞叹!

这才是成大事的潜质啊!

汉高祖发迹之前,参加宴会也不奉礼金,不给就算了,还要门口喊一声“贺万钱”,丢人现眼。

宋太祖落难时,身无分文,路过瓜棚,坐地就开吃,吃完来一句以后报答你,恬不知耻。

何等的不要脸?

但不要脸就对了!

这可不是市井之辈的厚颜无耻,这是心怀大志,不拘小节!

皇帝虽然年岁不足,还没有这种英雄胆,却也多少让他看到了一分影子。

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追上汉宋二祖。

皇帝这表现,比方才在殿中一番慷慨陈词,还要更令徐阶看好。

只听朱翊钧继续说道:“往后就留在京城,以备咨知。”

徐阶这一个愣神的功夫,还未答应,皇帝就直接定了下来,实在让人无言。

前者叹息一声,恭谨道:“臣遵旨。”

他明白,今日的表现有些过头了,让皇帝在饶他一命的基础上,还想让他鞠躬尽瘁。

不过……意外地,他并没有后悔的情绪。

相反。

虽然明白已经不可能再进中枢核心了,但这种再度接触到国朝至高权力的感觉,真让人沉迷啊——哪怕仅仅是以备咨知。

回家养老?

能够再度窥探中枢,才是最好的养老啊!

朱翊钧瞥了一眼徐阶,不着痕迹说道:“既然领了职,稍后殿上徐卿不妨出点声,好叫朝臣知晓徐卿回京。”

徐阶哪里不知道皇帝这是有坑要让填。

但他并不抗拒,主动问道:“还请陛下吩咐。”

朱翊钧摇摇头:“倒不是朕要吩咐。”

“而是近来勋贵作奸犯科者众,言官弹劾,都被我母后包庇留中,朕身为人子,也不好出面劝说。”

“想来徐卿德高望重,声势隆重,想必能说服我母后罢。”

没办法,勋贵都是沾亲带故的。

这些天,他的那位母后、姑姑驸马们、几位国公,全都跑来求情。

连皇帝都招架不住。

徐阶也配合皇帝演出:“作奸犯科!?勋贵也得遵守大明律法!哪怕求情,也当是陛下启八议才对,怎么可以直接留中!?”

“还请陛下告知,是哪些人,如何作奸犯科!”

表面上义正言辞,心底却在揣摩着皇帝的意图。

朱翊钧一时没有答话。

反而跟张宏点了点头。

后者立马从怀里拿出一本书册。

朱翊钧接过书册,一边说道:“朕虽然不过过问政事,但栗在庭已经告到朕这里来了,稍微记录了一番。”

徐阶一听栗在庭弹劾的,立马明白这是双簧了。

朱翊钧将书册翻开,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后府佥书惠安伯张元善、成安伯郭应乾,不职。”

“南宁伯毛国器,枉法。”

他念完这一页,舔了下手指,翻页继续念道:“襄城伯李应臣,荒淫狂悖、刑禁捕官。”

“管理红盔将军忻城伯赵祖征,有罪。”

说到这里,朱翊钧插了一句:“此外,还有此前开罪,只禁锢南京的黔国公沐朝弼。”

“但是……开年后,云南抚按问拟沐朝弼事,竟然得知,此人奸污的嫂,竟然有了身孕!”

“如今又对此人的处置争论了起来。”

奸污嫂嫂有没有生子还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这就是罪加一等。

徐阶将这些勋贵串联起来,迅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面上恭谨应下了此事,暗自却在想皇帝的目的。

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此外,还有彰武伯杨柄,不过其犯案事实不甚清楚,只是可能有。”

话音刚落,徐阶立刻反应过来!

皇帝这是在给整备京营铺路!

沐朝弼是要杀鸡儆猴的。

前面一串勋贵恐怕都是京卫武学、京营、都督府的废物,但是又不好淘撤,便让他背黑锅!

而彰武伯杨柄这位前京营总督就更明显了!

朱翊钧静静地看着徐阶,等着他的反应。

确实如某人所想,他此举,是为了整顿京营。

要清丈田亩、改制税法,没有京营怎么行。

徐阶这些文臣会故意略过,但他可是一直放在心上的。

这些时日,一直都在授意顾寰整饬京营,但,始终有些阻碍。

京营兵官,质量太差了!

勋贵能出几个好用的人,实在太难得了。

像顾寰这种文武双全的,朱希忠这种老谋深算的,可谓凤毛麟角。

大多都是些蠢笨如猪的废物,整天就知道青楼、戏场。

京营更是这些货色的集中聚集地。

在军营危害就更大了,别说操练,甚至不让别人操练,拉兵官聚众打闹、赌博,将整个营地的风气都带坏了。

想将这些人都踢出去,偏偏又树大根深。

顾寰派人上门请这些人点卯,结果次次都被这些人的家长赶出来。

其中就有他的表舅,李文全。

其余的什么公啊、侯啊、姑姑驸马啊,数不胜数。

这些时日,顾寰可是被两宫敲打了个够,根本不敢妄动。

朱翊钧也不可能为了这些小鱼小虾,天天敲打这个,训斥那个。

最后搞得操练的事情也黄了。

最后一合计,是时候逮问点勋贵,杀鸡儆猴了——政治风向得表明白。

本来准备让张居正做这个恶人,不过如今既然不准备放徐阶走嘛……那这个恶人就有了更好的选择。

徐阶看了一眼皇帝,按捺着情绪,开口道:“陛下,纠拿不法,臣义不容辞!稍后就在殿上弹劾彼辈!”

说完,他顿了顿:“不过依臣看,这么多将军、后府佥书都不职,兵部恐怕也责无旁贷。”

弹劾勋贵嘛,最多让两宫跟一众王公们有些意见,还没有反攻倒算的能力,徐阶答应起来,自然也毫无心理负担。

至于兵部,就更是在试探皇帝的意图了。

说罢,只见朱翊钧就惊异地看着徐阶。

竟然敏锐到这个份上!?

而且,洞察他的意图不说,转眼就给兵部也卖了!

好啊,果然是纯臣。

朱翊钧赞叹道:“徐卿果是适合为朕咨知,这次查漏补缺,朕记在心中,日后荫你第三子!”

日后嘛,就是等徐阶真的把事办了之后。

两人心照不宣。

徐阶心中再度泛起了古怪的感觉——几位致仕的内阁大臣,如今似乎大半都被这位少帝拎出来鞠躬尽瘁了,还真是物尽其用。

朱翊钧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状若无意地瞥过徐阶,这位少师如此老骥伏枥,似乎稍后廷议,还能再加点担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