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厨神系统,但食堂打工 > 53、第 53 章

厨神系统,但食堂打工 53、第 5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胡不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4 21:16:06 来源:源1

“真厉害啊王哥,这都让你想出招来了?”

王钊山坦然拱手:“嗨呀,都是早年学的,还行,没撂下!也多亏这家这婚礼办得太急了,不然哪轮得上咱们?”

“确实,我还是初中时候学校军乐队临时学的......”

最强的是常念,她的大鼓甚至是临时学的。幸好迎亲曲子就那么一首,练习个五六天也就差不多了。不然,她还真的很难想象自己到底要怎么混进来。

“多亏这家也是临时要办婚礼,但凡准备得时间长点,咱们也混不进来了,”常念坐在桌边揉着手臂,旁边的悠也用力帮她捏肩膀,“还是陈厨师厉害啊,我刚刚在外面听说,这家婚礼本来要定明年十一的。

直接提前了一年!

不过也幸好是这样,不然怎么可能让这群草台班子临时混进来?

几个人正说着话,青椒哥的手机一直响,他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外面还有个人呢!

青椒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紧出去把牵马的大胡子拉了进来。

煮男正喝着水,看见这大胡子进来,差点没一口水喷出来。

这上半边脸虽然做了伪装,但......这不是影帝钱骏吗?

牵马的名额还是青椒哥卖给钱骏的。牵完了马,钱骏怕被人认出来围观,一直老老实实地等着青椒哥打探消息,毕竟吃饭的时候他就不好一直戴着那把大胡子了。

“哎呦你拽我干什么呀,我这墨镜还没戴上呢!”

影帝正手忙脚乱地往脸上戴墨镜,青椒哥一把按住他的手:“没事儿,没有外人!都是咱们粉丝团自己人!”

上次在阳连山小饭店吃饭的经历,让钱骏对陈苒粉丝团有了极高的评价。

在别的地方吃饭,他总是要担心自己被认出来,然后被疯狂的粉丝们包围得跑都跑不出去。

但无论是在阳连山小饭店,还是在后来的白天鹅KTV,大家最多就是客客气气的合个影,根本没人来对他围追堵截。

大家都是吃货!会围追堵截的只有陈苒一个人!

“哎呦,那我就放心了……………”

钱骏一把抓下了脸上贴着的大胡子,放心地坐在桌边。看着桌边这几个人,之前白天鹅排队的时候还真都见过。

这位婚礼主持,刚刚他就觉得气质不一般,听青椒哥一介绍,居然是位女总裁?

还有乐队里这位让人印象深刻的白发女鼓手,居然是《名厨录》的总监?

“哎呦,失敬失敬!您这是来试陈苒的菜的?”

常念伸出手,矜持地跟影帝握了握:“可不是嘛,本来还琢磨着晚点再试,没曾想这厨子这么难抓…………….”

大家都对这点深有体会,餐桌上笑成一团。

这一桌都是陈苒粉丝团的人,甚至可以说是粉丝团中的骨干。大家聊得热闹,甚至当场把钱骏和常念都拉进了狮子头群里。

“哎呀,放在一个月前,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居然能吃到陈苒亲手做的席面......”

终于,这一桌也开始上菜了!

上菜之前,大家聊得还十分热闹,上菜之后,整个房间立刻就变得安静了。

当然,也不能说安静,中间还是有些语言交锋的。

“我的!”

“我来平均分配!”

“不行,这条鱼得切开!”

能坐在这里的,几乎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混进来的,对美食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

自然……………对抢菜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

一开始,大家还顾及着常念女士满头白发,有意地试图让一让她。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位看起来优雅的银发女士,居然是全场最擅长抢菜的!

别看她握筷夹菜的姿势都非常优雅,但优雅的姿势之下,居然是让其他人拍马都赶不上的速度。

而且,她还有着非常充沛的多吃理由。

“这道菜我得多吃两口吧?要是陈苒上名厨录,这肯定是重点推荐的菜呀。”

“这肘子按人头分,是一人两片,但是我呢......观外形得一片、闻味道再来一片,尝尝口感和味道,也得各一片吧?”

青椒哥宿舍的几个大学生,稀里糊涂地就被忽悠得每人失去了一片肘子。

王女士有点看不下去了,她轻声提醒:“没事,咱们这桌可以加菜的。”

她们可不是来坐席的啊,她们是工作人员啊!

“这次拍的视频还在煮男他们手里呢,就算是为了剪辑得好看一点,主家也不能让咱们吃不饱的。”

有道理!

大家停止了勾心斗角,开始玩命吃菜。

“真好啊......我真没想到,还有一天能吃陈厨师的菜吃到饱的。’

摄影师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自己吃了两只狮子头,终于弥补了当年第一次幼儿园拍摄的遗憾。

“确实,真希望陈苒早点结束打工生涯,好好地去开店啊。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她开店会选哪里?“

“肯定是京城吧!陈苒姐这厨艺,反正在我吃过的厨师里,是最棒的了!”

煮男颇为长袖善舞,一直在陪着常念女士和王钊山说话。

他毕竟是做美食博主的,跟常念这种重量级的大厨兼评委打好交道,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常女士,您来给我们点评一下这几道菜?我们光知道好吃,但是具体好吃在哪,就不那么懂了。”

常念此刻已经吃了个八分饱,正在慢条斯理地品鉴。

她很少跟这么多人一起吃饭,从小在庵堂长大,常念平时更喜静。

不过,这一桌的人,都可以说得上是对美食有追求的相对“纯粹”的人。这一餐用下来,没有让她觉得丝毫吵闹。

和有共同兴趣的人吃着同一桌美食,让她少见地谈兴大发。

“那我就先从这道拔丝红薯开始评评吧。”

“这道菜,可以说是极为难得。”

在来之前,常念就看过了王钊山发给她的视频,得知陈苒用出了“油底沉浆”这样的技术,让她尤为关注这一道菜。

果然没让她失望。

“油底沉浆这样的技术是很难,不过现在几乎已经没人用了。因为性价比太低。

“要想让一道菜变得更加美味,有这么几条努力途径。”

“第一点:更新鲜更好的食材,这也是相对最简单的。”

“第二点:更合适的调味和火候。这个可以通过对同一道菜的反复测试来慢慢改善。”

“而一般来说,没有人会考虑用更难的技术来改善一道菜的味道。就比方说这道拔丝红薯,普通做法的极致,可以把这道菜堆到95分。”

“而用油底沉浆这样的技术,可以把这道菜从95分提升到98分。但也只能提升这么一点了。”

常念在点评的是菜,可以每一个字说的都不是菜,而是人。

“所以我才说,这道菜是真的难得。”

“油底沉浆这样的技术,为什么现在没人用了,是太难吗?不见得吧,比起文思豆腐那种一块豆腐切丝的手法,这技术还是容易些的。”

“归根结底,是它的性价比太低了。一道拔丝红薯,能卖多少钱?顶了天了,放至味斋,卖98,点单率已经很低了。”

“而且,文思豆腐外行也能看懂这个炫技的过程。可这油底沉浆呢?老百姓看着无非就是油锅里撒一把白糖嘛。”

“但是有这个功夫的厨师去学日料呢?去日本镀个金回来,炒作一下,开个人均一两千的店是不是轻轻松松?”

刚刚还很喧闹的餐桌,安静了下来。

“名厨录这两年经营得其实也很困难,我不知道在座的几位,有没有人关注过我们这个榜单。”

“如果有人关注的话,大概会发现整个榜单上只有两名五十岁以下的厨师。”

“中餐厨师的培养上......甚至已经可以说是青黄不接了。”

“这是个没有耐心的时代,这是个主播和网红餐厅割韭菜的时代,这是个几乎不可能用人会去学油底沉浆这样厉害的技术,而仅仅为了一道餐馆三十块钱的拔丝菜的时代。”

常念把盘子往桌子中间放了放。

“说了点评菜,最后还是绕回到人了......就像我们做的是《名厨录》,而不是《名菜谱》。”

“一直有个笑话,说外国做菜都是几克几克,中餐做菜都是适量、少许。”

“中餐是最依赖厨师的......哪怕是一模一样的菜谱,不同的厨师做出来,都会有细微的差别。”

“陈苒这位厨师最强的一点在于,你从她的菜里头,尝不到一丝功利味。”

常念叹口气,而这种功利味她从其他厨师的菜里,尝到的太多太多了。

“不光是这道拔丝红薯,你们再看看这个双绝烧鸡,还有这个椒盐肘子。每一道菜,都是用最合适的技法来做,绝对不带任何一点噱头。”

“尝尝吧,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十年二十年,这就是名厨录上的天榜厨师了。”

王钊山忍不住看了常念一眼。

他对陈苒的评价很高,但是也没敢想天榜!

能上《名厨录》天榜的那都是什么厨师啊,陈家老爷子陈云从搞出那么大的事业来,也不过才天榜第十一。

常念这位做过几次国宴的女厨师,《名厨录》的总监,一手全素宴得到过国外元首称赞的,也才排天榜第六。

这一桌上了三次的拔丝红薯,立刻又空盘了。

刚开始吃的时候,大家只是觉得好吃,可是听了常念的点评之后,这点好吃又具象化了。

在座的食客,很多都是从一开始就追着陈苒的狮子头跑的,对这一点体会得更深。

有几个大厨会研究中式炸鸡和小炸鱼这种东西?怕也就只有陈苒了。

“而且,我感觉陈厨师好像很执着于传统中餐,很多技法都是比较老式的。”

“确实,她到处打工,也是跟她们家那位陈厨神学的。”

“之前的那几道炸货,总感觉是刻意在跟满大街的韩式炸鸡对抗似的......不过,确实还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香,我现在吃外面的炸鸡总感觉味上缺点什么。”

刚刚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这会儿被常念点评一番,借着她的点评,才又上过菜的席面又被吃得干干净净。

“吃得真爽啊......以后等陈再开店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把她家店当食堂用,一天吃三顿!”

“行了吧,还一天三顿?你想想到时候得多少人排队?”

一行人吃得差不多了,大家开始有点好奇,常念女士对陈苒的评价这么高,到底给她排到名厨录多少名呢?

“这点就不剧透了,大家有机会去看新一期的《名厨录》吧,顺便也给我们带带销量。”

《名厨录》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也有属于网站的期刊。

不过,一直以来,这份中餐厨师的官方排名都比较缺乏营销。圈内的厨师基本上都知道,也都会看,但是普通食客却对此知之甚少。

倒是国外引进的米其琳体系,在国内大行其道。

因此,这份期刊甚至连固定的发行日期也没有,一般都是在有厨师的排名更新的时候,才会重新刊发。

除了标准排名之外,通常还会有一些对新厨师的介绍,以及对该厨师所在餐馆的探访。

这让《名厨录》更像是一份小圈子里的会刊,而非面向普罗大众。能知道这份《名厨录》的,基本上都是圈内资格很深的老餮。

那种为了吃某位厨师新菜,能直接坐飞机去预定的那种。他们关注《名厨录》的微博,就是为了更快地知道美食界的动向。

而《名厨录》的官方微博,也已经足足四个月没更新了。

上次更新,还是庆祝三位厨师从人榜前进了地榜。时隔四个月,下面的评论已经一万多条了。

不过,大多数评论都是在灌水。

“常念女士最近是不是又被请去做素斋了啊,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发掘新厨师啊?“

“楼上,开玩笑也注意适度啊。常念女士终身未婚,可以说一生都献给了中餐事业,别的可以质疑,她的专业程度是不能质疑的。”

“现在这个环境,大家都去赚快钱了。前段时间米其琳公布了三星中餐馆,好家伙,我去吃了一家,居然是搞铁板烧的,厉害了。”

“那当然,铁板烧你吃一次多少钱?又能拍视频打卡赚流量的。”

“叫我说,三星米其琳不如地榜厨师一个菜。当然,能吃天榜的更好了......”

对很多老餮来说,《名厨录》官方微博,算是一个有点小众的交流场所。以厨师为主的评选方式,就决定了这里是有一定门槛的。

只不过,今天注定是个特殊的日子。大家正在愉快地发评论交流的时候,突然,官微发新视频了!

“好家伙!居然不是图文,直接发了视频!先马再看!”

“居然是视频?难道是两京厨艺大赛又要重启了?”

贺昕正在愉快地刷微博,突然发现,许久没动静的《名厨录》官微居然更新了!

刚更新,下面的评论就已经几百条了!

抢沙发已经来不及了,她赶紧点进视频。

这期视频看起来,和《名厨录》过往有些大气的风格完全不同。

过去的《名厨录》偶尔也会发一些访谈出来,基本上都是常念女士一对一的采访,两个人坐而论道,交流一些厨艺上的事情。

可是这期的视频,明显是很多不同的视频剪辑而成,各种各样诱人的菜肴镜头混剪在一起,配上了悠然的背景音乐。

“这是哪位大厨啊,我认不出来啊。我看里面剪辑的菜品有清炖肘子、还有狮子头,难道是淮扬菜那位许老怪重出江湖了?”

“不像啊,许老怪已经是天榜厨师了,很难进步了吧。”

“你们看见里面那个油底沉浆的片段了吗?厨师看起来很年轻啊………………”

“而且背景看着很简陋,看起来也不像是什么装修豪华的餐厅,难不成常念女士消失了这么久,真的去发掘新厨师了?”

这段视频只剪辑了几道菜品,最后一行金色大字:

“《名厨录》已更新,敬请期待。”

与此同时,新一期的《名厨录》期刊,也已经寄出!

收到最新一期《名厨录》的时候,贺昕已经在群里跟朋友讨论很久了。

“我拿到快递了!马上回家就能看了!”

她人在京市,是群里第一个拿到《名厨录》的:“快点发红包!发了红包我就拍给你们看!”

“说实话,这次我倒是不太期待,感觉从那个视频看来,这次登上去的新厨师好像有点野路子。”

“确实野,有鲁菜,有淮扬菜。这些也就罢了,没听说哪位大厨的拿手菜是拔丝红薯小炸鱼的,常念是不是太久发掘不到新厨师,随便从哪找个人就上了?”

“不许这么说常念女士!”

常念女士不但做菜有一手,人也时髦漂亮,在美食家中也是粉丝众多的。尤其是这样的资深老餮群体,很多人都不惜一掷千金,只为了品一品她的素席。

“等我拆开看看,然后咱们组团去吃一回不就得了?”

“那倒也是,别管是不是野路子,京市的这几个馆子我也有点吃?了。前段时间天天飞广州,现在也不想去了。”

“正好,群里也很久没聚了,那就新名厨的酒楼聚一波?”

“怕是不好抢吧.....上次人榜两百名的那位新厨子,预约都得提前半个月。”

“先看看再说!贺昕啊,你这快递怎么还没拆开啊?”

贺昕本人也能算是一位餐饮从业者,她自己就投资了两家餐厅。

这个老餮群里有些人是她的顾客,还有几位合作者,更是她平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她给群里的一些人设置了特别关注,哪怕群消息免打扰,也能及时发现对方在群里说话。

这会儿,她放在桌上的手机正叮当乱响。可是拿着《名厨录》正盯着新厨师名字的她,却顾不上第一时间去群里回话。

这………………什么鬼?

地榜第三十二名的厨师,用淡绿色的花边框了一下,证明这位是新晋厨师。

为了给自己的餐厅挑厨师,整个《名厨录》贺昕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虽然不至于每个名字都烂熟于心,但至少,对方上没上榜她还是知道的。

这位陈苒厨师,绝对是第一次上榜就直接上了地榜!

她迅速地去找这位厨师所在的餐厅,看看是不是她能挖得起的人。

可是......这位厨师的简介上注明的曾工作地点,却叫贺昕有点懵了。

“启明星......幼儿园?”

“白天鹅......KTV?“

桌子上的手机实在是响得太过频繁了,贺昕迅速反应过来。

她赶紧拍了张图发进群里:“大家看看吧,这新厨师.....…有点邪啊。”

群里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不过,群里目前只有贺昕一个人收到了《名厨录》,大家也只能等她拍了发在群里。

这张图一出,所有人都炸了。

“不是,常女士玩这么大是吧?什么鬼,我可不信幼儿园能培养出地榜大厨啊?”

“幼儿园和KTV也就罢了,桥头路派出所什么鬼啊?“

“舒家大席班?“

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现在也不是愚人节啊,常念女士开玩笑开这么大的吗?

“不是,等等,我怎么感觉听起来有点耳熟?”

群里一位在宣传口工作的群员赵志杰,突然看着桥头路派出所这个名字,感觉有点眼熟。

他想起来,之前有一起舆情处理,要求封禁的部分短视频,似乎就跟这个派出所有点关系。

赵志杰去工作群里迅速地翻了翻,终于想起来当时是怎么回事。

“哎呦,我想起来了,这个陈苒,是之前那个抓逃犯的卷饼摊的老板娘!”

不光是他,群里其他人也迅速地把几个看起来很眼熟的地点串联起来了。

“那个启明星幼儿园我想起来了,有个叫煮男的美食博主你们刷到过没有?他之前发过一个视频,说这个幼儿园的狮子头比陈伯端弟弟做得还好吃。”

“至味斋的陈伯端?他做狮子头拿手菜啊!”

“白天鹅KTV我知道了!你们记不记得,前段时间我去约黄氏私房菜的位置,那老头微信回我说最近没空,推荐我去那个KTV尝尝那家的小炸鱼。我当时担心是广告,就没去……………“

“我靠,阳连山小饭店,我想起来了!那个影帝说这么香的视频!就那个!”

最新一期的《名厨录》很快就发到了各位老餮手里。

陈苒简介中的一系列地名,迅速地激发了互联网的回忆。

什么?这一系列冲上过热搜的美食视频,居然都是同一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