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在古代赚赚钱享受人生李想云香儿 > 第944章这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冻死

“今日紫宸殿,特别暖和。”

工部尚书段伦连忙道。

此言一出,群臣议论纷纷。

“可不是,今日的紫宸殿,倒是比往日暖和了许多。

“炉子都架好了,你没看到吗?”

“陛下L恤臣我等,实乃臣等之幸!”

李世民听着群臣的议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是啊,段爱卿所言极是,今日的紫宸殿,倒是比平日里,要暖上几分。”

“原因就在这些炉子上。”

“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清晨开始,炉子里的火焰就一直在燃烧,期间没有添加任何柴火木炭?”

此言一出,群臣皆是一惊。

没错!

这段时间,好像没人给炉子里加过柴火吧?

这些火炉,还在熊熊燃烧呢!

这是什么玩意,怎么这么耐烧?

哪怕是最好的木炭,也得换两次了吧。

“诸位爱卿,这里燃烧的,就是定襄出产的煤了。”

李世民得意地说道:“十八个炉子,每一个炉子都要用六斤煤,那就是一百零八斤煤。”

“一百零八斤煤,诸位爱卿猜猜看要多少钱?”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所有的大臣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看着记朝文武好奇的目光,李世民哈哈大笑:“八文钱一斤,一共八百六十四文钱。”

“一贯钱不到,却能让这大殿暖和一个早上,可划算啊?”

划算对!

太划算了吧!

一贯钱,就能让朝堂上的大臣们暖和一早上,那还能不划算么。

在座的大臣们虽然不知道粮食的价格,也不知道柴火的价格,但基本的生活常识还是有的。

户部尚书戴胄是最兴奋的一个。

“不知道陛下,这种东西,每天要用多少煤?”

李世民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个炉子叫煤炉,用的就是煤。”

“火侯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如果只是维持火焰不灭的话,一天只需要四斤,但如果是无限制的话,一天能烧八斤以上。”

按照最低的价格,四斤要三十二文钱。

这比柴火要贵上一些,但比木炭要便宜得多。

不过,柴禾、木炭这些东西,都是根据市场行情而变动的。

此外,这还是根据最劣质的木柴计算的。

天气冷了,价格就会涨一倍,甚至更多。

每一天的价格都不一样。

平均一天要三十文。

“陛下,这煤虽好,可价格却是有些高了。”

戴胄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道:“如果一斤六文钱,那就是二十四文钱,比烧劣质柴火还要便宜,这对百姓来说,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戴爱卿,你要知道,八文钱是正常的价格。”

“其实,这种煤炭,在定襄的价格,只有两文钱一斤!”

“另外,鳏寡独孤,每个月可以领到一百斤煤。”

戴胄张了张嘴,道:“两文钱!”

如果真的是两文钱一斤的话,一户人家一天也就八文钱。

这也太便宜了吧!

而且鳏寡独孤,每月可领一百斤煤!

“根据定襄刺史府的文书,定襄今年有两万三千多户人家,自从卖了煤之后,还没有一个人被冻死!”

李世民又说出了一句话。

京兆府的尹韦澳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生怕陛下问起,京兆府到底有多少人冻死在这寒冷的天气里。

戴胄纳闷道:“陛下,长安的煤是八文,定襄的煤是两文。”

“差距有点大啊。”

李世民道:“这些煤炭产自五台山,运到长安,路途遥远,损耗极大,所以价格不菲。”

“不过,在定襄的价格却很便宜。”

“再说了,这些煤虽然贵,但也比劣质柴火好多了。”

说完,又看了看群臣,说道:“各位爱卿,朕准许燕王到定襄开矿开矿,并不是纵容他胡作非为,谋取私利。”

“而是为了让大唐的子民们,冬天不会再有人被冻死了!”

“朕这么让,是为了大唐的子民!”

大臣们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到了这个时侯,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陛下一开口,就将天下苍生放在第一位,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事已至此,不如诸位商量一下如何?”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你们都知道,现在取暖,都是依靠柴火和木炭,而这些东西,却是不可能永远都用不完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长安这一带,历代以来,无论是修建宫殿,还是架桥铺路,甚至是修缮民居,都要砍树。”

“长安以南,光秃秃一片,你要知道,一棵树苗,至少要数年,甚至上百年,才能长成。”

“这些树,总有一天会被砍光。”

“那我们岂不是要把钟南山给砍完了?”

钟南山,有仙都之称,方圆四十多里。

群臣默然。

现在对木材的需求很大。

建筑,生火,木炭,造纸,等等,都离不开木材。

木柴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陛下所说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侯君集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已经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这就是在为开矿造势。

“陛下,煤炭可以代替木炭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

“把煤藕拿来!”

挥了挥手,便有小太监端着一盘煤藕走了进来。

群臣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楚。

这煤藕,看起来还真就像是莲藕。

那是一个圆柱形的东西,中间有许多小洞。

煤藕两个字,就是李世民取的。

他嫌煤球这个名字不好,就给它起了个煤藕的名字。

“诸位爱卿请看,这便是那炉中的煤藕。”

大臣们顿时窃窃私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