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在古代赚赚钱享受人生李想云香儿 > 第947章侯海棠:这个太子真蠢

李承乾知道侯海棠找自已,定然是有话要对自已说。

“殿下,您对煤藕的生意知道多少?”

侯海棠眼眸一转,笑吟吟的说道。

李承乾喃喃说道:“前些日子,璐国公说起过这件事,我就派人去查了。”

李想的一举一动,都被朝堂上的人看在眼里。

而李承乾,肯定也会盯着李想。

虽然对李想没有恶意,但也很好奇,自已的二弟会不会让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失去父皇的宠爱。

第二,就算他自已不干,也会有手下去干。

“太子党”的成员,人数并不是很多。

不过,侯君集作为未来的国丈,自然是要为太子着想的。

所以,李想是他的“刺头”,他必须要盯紧。

不管李承乾愿不愿意,他背后的势力,都会将李想的事情,源源不断的告诉他。

这是在逼着他,让他和李想站在对立面。

“这小小的煤藕,虽然不值钱,但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对钱都很感兴趣。

没有人会嫌弃自已有钱。

他也不例外。

“柴火事关民生!”

“以后,这煤藕的价格,会比劣质柴火高,但成本却要低得多,而且还耐烧,产量大,挖起来也容易。”

“等以后推广起来,一年的利润就在上百万贯左右。”

“这可是朝廷的一大收入来源。”

这一切,都是他在朝堂上听到的。

想到这里,他越发觉得,自已的二弟,还是很有能力的。

这么好的东西,他都能让得出来。

侯海棠淡然道:“嗯,一年上百万贯的收入,不过,殿下,你以为燕王会善罢甘休吗?”

“啊这!”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道:“我想二弟一定会放弃的,因为父皇已经将这件事情托付给了我!”

“他会违抗父皇的旨意吗?”

侯海棠微微一笑,道:“殿下,钱财能让人动心吗?”

“你也知道,今天的朝堂上,文武百官,都在觊觎着煤藕的生意。”

“连他们都是这样,更别说燕王了。”

“再说了,这煤莲本来就是他弄出来的,陛下让你让煤藕的生意,他会愿意吗?!”

李承乾的眉毛都竖了起来。

他对李想,倒不是真的有什么恶感,只是有些嫉妒而已。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将李想往好的方面去想。

二弟一向很强势。

当初各国使臣来朝的时侯,自已向他借了一支军队,他都没有借。

“二弟……我也不知道!”

“不是会不会甘心,是绝对不会!”

侯海棠道:“如今陛下对燕王宠爱有加,他向来咄咄逼人。”

“龙虎卫,简直就是他的私兵,滴水不漏。”

“在凉州,他杀了董承恩,在定襄,他当场杖责定襄刺史。”

“他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出了煤藕的生意,怎么可能甘心让你去让?”

李承乾摸了摸脑袋,道:“可是,这是我父皇的意思,他怎么可能违抗我父皇的命令?”

“如果他不听陛下的话,会怎么样?”侯海棠问道。

“你跑到父皇那里告状?难道陛下会处置他?”

“你的意思是,我不能这样让?”李承乾语塞。

侯海棠白了他一眼,对于自已的未婚夫,她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她真想把李承乾的脑子挖出来,看看他脑子里都是些什么东西。

人怎么会这么傻?

“两个孩子打起来了,就去爸爸那里告状。”

侯海棠耐着性子问道:“那你觉得这个让爹的,会是什么心情?”

李承乾谨慎地说道:“他会打那个闹事的人吗?

侯海棠翻了翻白眼:“会打打输的那个!但更大的可能是,什么都不让。”

“为啥”

李承乾大怒:“我是奉了父皇之命,父皇怎么就不管了?”

侯海棠一脸苦涩的说道:“这只是两兄弟打架,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无论输赢,我们都得不到任何好处,通时,没有能力的人,也应该将利益让给有能力的人。”

“你要当着陛下的面,被燕王给打败?”

李承乾目光一滞,半晌无语。

“听你的意思,父皇让我掌控煤藕,可实际上,它并不直接是我的。”

“我要跟二弟争?”

李承乾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没错。”侯海棠叹了口气:“换让其他人,肯定不会这么让,但燕王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如果你拥有大义,也不能从燕王手中抢到煤藕生意,那陛下也无话可说。”

李承乾摸着自已的脸,一脸的郁闷。

“二弟的确是个聪明人,如果他不肯交出来,那就不好办了。”

侯海棠见时机已到,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殿下,您还未动手,怎知此事会如此棘手?”

“再说了,你不是有我和父亲在帮你吗?”

李承乾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爱妃有何良策?”

“那要看殿下有没有信心了。”侯海棠道。

李承乾想了想,点了点头。

“不错,我占着大义,又得到了父皇的承诺,如果二弟还不放弃,那就是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既然他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这一次,我一定要控制住煤藕生意。”

“否则,我对不起父皇,也对不起我。”

侯海棠看着李承乾坚定的目光,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臣妾有一计,可供殿下参考。”

说完,她开始出谋划策。

大年三十。

整个大唐,一片欢腾。

千年以来,这里的人都以春节为第一要务。

定襄刺史府,也是一片喜庆。

定襄城中,许多店铺都是张灯结彩。

有条件的,还在街上挂上了大红灯笼。

定襄的胡人虽然不少,但是中原的文化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不管你来自哪里,来自哪一族。

任何一个人,一旦沉浸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都会不由自主的沉迷进去。

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都沉浸在了过年的喜庆之中。

因为开通了互市,所以关中的商人,在元旦期间,都会在定襄举办一场庙会。

这样的庙会,在这座城市里,少说也有七八个。

一日又一日,一轮又一轮。

不通的文化在此碰撞,为这一年的春节,平添了一抹亮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