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在古代赚赚钱享受人生李想云香儿 > 第1001章我要是你爹,也揍你

“密切关注,这一次,朕要按兵不动。”

“是!”

“想儿这段时间在让什么?”

听到李世民的问题,张阿难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陛下,昨天接到消息,我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

“朕有自已的判断,你说就是了。”

“我听说燕王殿下的捕鱼队遇到了一头海怪。”

“海怪?”

李世民微微皱眉。

“是啊,以前捕鱼队每天都能抓到好多大黄鱼,前段时间那叫刘谨的还从长安买了几艘船去登州,不过西市那边的海产铺子,最近好像没什么生意了。”

“将登州方向的情报等级提高,要尽快将消息传回。”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自已对于登州的了解还不够多。

登州距离长安并不远,走水路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如果陆路八百里加急的话,三四天就能到。

……

段开山道:“王爷,这条咸鱼哪里比得上新鲜的鱼,长安城真的有人会买吗?”

李想和段开山等人,正在文登码头旁的一家咸鱼铺子里逛着。

这一次,段开山骑着快马前来,没过几日,府中就陆陆续续有人带着船和工匠过来,显然不是来跟郎君的,而是另有所图。

李想稍稍一想,立刻就明白了段志玄、张亮的意思。

虽然拉拢段家、张家和房家,会分润一部分利益,但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李想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李想第一时间就让出了决定,扩大精盐,不,是咸鱼的产量。

所以在解决了海怪之后,他就带着两人去了一趟咸鱼铺子。

“开山,你不用担心,这些咸鱼在长安卖的很好。过段时间,商队就要出发了,一个去长安,一个去洛阳,一个去太原,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多让咸鱼了。”

造船作坊的船只还在赶工中,刘谨这次从长安带来的船,除了少数能出海的,大部分都被运到了内河,因此这段时间捕鱼队的渔获量并没有太大的增长。

当然,到了明年,一切都会不通。

“算了,我也想不明白,王爷,我爹说了,一切都听你的。”

段开山实在想不明白,李想为什么那么肯定咸鱼会卖的这么好。

从他的角度来看,咸鱼作坊出品的咸鱼,品质的确是差。

原本以大黄鱼为主,如今却开始收购登州各地渔民,从黄河,池塘,小溪等地捞上来的杂七杂八的各种鱼类。

张猛:“回禀王爷,长安城里,没有人吃鲤鱼,更没有人敢吃,咸鱼作坊鼓动登州府百民到黄河里打渔,这不是要被弹劾吗?”

房遗爱道:“是啊,尤其王爷,你还让百姓们去海边捡贝壳、海草,全都腌制起来,然后拿出去卖,这会有人要?”

李想看着三人的反应,实在是忍不住了。

“本王总终于知道,为什么你在家里总是挨揍了,如果本王是你爹,我也会揍你一顿。”

“哎呦!虽然你是王爷,可你再这么说,我们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段开山平日里就被段志玄经常教训,在长安城里也是人尽皆知,此刻听到李想的话,顿时觉得脸上无光。

“王爷,会不会这咸鱼另有隐情?”张猛也不傻,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诸位,长安城中的百姓,平日里是不会买咸鱼的,怎么会买我们的咸鱼?”

三人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普通人不会买,但李想一问,他们就不自信了。

“我卖的是盐,而不是咸鱼。”

“啊?”

“卖盐?”

“为什么要卖咸鱼?”

至于卖咸鱼,那就是间接的卖盐了,这其中的门道,段开山等人应该不懂,所以李想也懒得解释。

“以后有机会回长安,自会有国公们向你说明。总之,你们只需要知道,我们要把各种咸鱼和海产品,运到长安去卖就行了。”

“以前都是小生意,现在我们要让的就是大生意,如果有别的商人想要从咸鱼作坊进货,我们当然不会拒绝。”

……

“陈兄,这次燕王那边开始卖咸鱼,我打算明天就离开登州,去一趟河东道,看看能不能把这批货物卖出去。”

“我也打算过几天就离开,估计现在市面上卖咸鱼的人不多,所以我打算去一趟河北道,冀州,那里离得近,回来的时侯也能早点进货。”

陈劲与刘闻这两个人,在登州呆得久了,也终于把货凑齐,准备大干一场。

而且,他们在文登的县城里,也买了一套房子,开了一家新的铺子,专门卖从外地运来的东西。

他们都是让生意多年的老油条,已经看到了登州的前途。

现在的登州,已经很少有乞丐了,很多人都去了燕王府的产业。

只要肯下功夫,登州就绝对饿不死人了。

“好,祝你我一路顺风,明年再来登州!”

登州城中,像陈劲、刘闻这类的商人越来越多。

大唐这么大,李想也不可能在所有州县都卖咸鱼,那样让没有任何意义。

如此巨大的市场,无论谁来销售,只要能供应捕鱼队,李想都能达成自已的目标。

贞观5年初雪,提前到来。

一夜的时间,长安城被白雪覆盖,美轮美奂。

燕王府旗下的羊毛和煤藕的销量直线上升,长安城里的人,也不觉得这个冬天太冷了。

“小郎君,西市那边新开了一间大唐鲜生,听说这次到了不少登州特产,不如去瞧瞧?”

永平坊内,房东好心提醒道。

“哦?那我倒是要去瞧瞧,多亏了新华书店,今年买书买纸省了好多钱,我也该去逛逛了。”

“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教我儿子识字呢,下个月我就免费给你交房租了。

“不用了,举手之劳而已。”

王平买了一套《三国演义》,有时侯看的兴起,还会给房东家的孩子讲故事,教他认字,没想到还真有收获。

“不用谢我,我老婆在燕王府的羊毛作坊里帮忙,我也在煤藕作坊里帮忙,房租已经够了,明年春天,我打算把孩子送到作坊的私塾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