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在古代赚赚钱享受人生李想云香儿 > 第1009章李泰发火,他一个养子为什么不

朝中世界的官员们看着孔颖达与李想的争吵,都是在看热闹,最后李世民干脆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取消一些无关紧要的科目。

孔颖达自然是支持科举的,因为科举可以给读书人提供一个进入朝廷的渠道,这对儒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世家大族都知道,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

不过,他们也不觉得自已的孩子会比那些半路出家的孩子差,所以警惕性并不高。

其实,科举制度虽始于隋朝,但寒门庶子能入朝为官者,实属凤毛麟角。

而按照原本的历史,等到唐代中后期,世家大族开始适应科举制度,出现了一股人才井喷之势,像崔家和郑家这样的世家,在朝中的势力甚至还超过了唐初。

“陛下,我去了一趟登州,向燕王请教了一下,他说了两点。”

“一点是他认为改革还需要循序渐进。”

“还有一件点,就是让考生们在阅卷之前,先糊名,再由人撰写。”

李想之前就和李世民商量过改革科举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和李想有关,李世民特意让张阿难去了一趟登州。

“先糊名,撰写之后再批改?”李世民微微颔首。

“你去召几个大臣来,商议科举改革之事。”

想到这里,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李想和孔颖达的矛盾,其实就是在帮助李世民削弱世家,如果让孔颖达知道真相,恐怕会气得吐血。

……

贞观七年六月,李世民正式向全天下公布科举改革之事,这一条新规,将在贞观八年春闺中施行。

而另一个消息,却让整个大唐的士子都为之震动。

事实上,最主要的还是长安城里的士子,大唐一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来往不便,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科举,或者干脆呆在长安城里。

“那个李想算个屁,他有什么资格负责《大唐字典》的编撰,父皇通意了?”

李泰愤怒的将手中厚重的字典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王爷,依属下之见,《大唐字典》并不比《说文解字》好到哪里去,无非就是用了燕王写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拼音罢了。”

“那有什么用?只要父皇认可,那就够了!你难道不知道,父皇让礼部把拼音推广到整个大唐,现在新华书店出版的所有书籍,都有拼音,甚至都出了一本书教人用拼音。”

李泰一直觉得自已是皇室中最有天赋的人,虽然李想曾经抢过他的风头,但随着李泰的努力,以及李想最近很少出新的作品,李泰终于找到了自已的位置。

可惜,这样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在《三字经》和《大唐字典》的组合拳下,一个接一个的破碎。

“魏王,我听说孔颖达与燕王的关系并不好,不如我们去找他,一起弹劾他?”

“弹劾?怎么弹劾?李想这么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识字,孔家的弟子也会越来越多,孔颖达自然不会反对。”

“唉,这个燕王,还真是没节操,孔颖达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帮着人家。”

“鼠目寸光!李想怎么可能帮孔颖达?他这是在讨好父皇!本王就想不明白了,他不过是个养子罢了,与皇位无缘,为何一直不肯接受我的好意?”

“王爷,你也不用太过沮丧,燕王也并没有答应太子的招揽。”

……

随着李想的几次大动作,无数落魄的书生,都将目光投向了登州。

之前褚遂良、上官仪、许敬宗三人,在长安城之中,虽然也算是小有名气,但距离真正的名人,还差得很远。

而现在,这三个人的名字已经传遍了云霄,甚至李世民都知道了他们的名字。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

这不就是大多数文人墨客的梦想吗?

赶紧去登州吧!

那里能一战成名!

一时间,许多士子都这么让了,王平便是如此。

“王兄,你当真要前往登州投奔燕王?”

苏聂看着王平收拾行装,一脸的惆怅。

王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到登州去,全看他自已的意思;但苏聂的父母都在长安城里,想要让他通过科举入仕,不可能跟着去。

“苏兄,燕王才华横溢,志向远大,又得陛下宠爱,此去登州,前途不可限量。”

“燕王再强,也只是一个皇子,不可能再往上爬了,王兄,你可要想清楚了。”

“前些日子,我在一家书纸铺子里看到了一本由燕王写的算学书。苏兄,我最喜欢算学了,就算是为了算术,我也会去一趟登州。”

“明算科虽然是科举,但前途有限,最多也就是在户部混个九品芝麻官,想要再往上爬,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聂是真心为自已的好朋友着想,只是人各有志,终究没能挽留住王平。

现在的文登码头,比起年前,足足宽了一倍还多!

以往这里停泊着的都是捕鱼队的船只,如今从长安到登州的登州出海捕鱼归来,每日都有船只往来。

码头上,光是装卸货物的帮手,就有上百人之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捕鱼队的晒盐作坊,规模越来越大,光是盐工,就有上千人。

因为盐不是直接卖给别人的,所以其他船队打到的鱼,都会卖给作坊。

当然,这样的情况只是暂时的,距离盐场数里之外,已经有数家类似的盐场正在兴建之中,可以预见,登州将会成为大唐第一大盐产地。

盐坊里的盐工不少,蜡烛作坊里的帮工数量更是惊人。

因为鲸油是从油脂中提炼出来的,需要用模具来制作蜡烛,一头鲸鱼可以制造出几十万根蜡烛,所以需要大量的帮手。

“王爷,这里是蜡烛作坊,左边是给其他工人住的地方,右边是仓库,后面是加工区,现在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名工人了,如果鲸鱼的数量还在增加的话,还需要更多的工人。”

刘谨一边向李想介绍,一边记脸骄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