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奇幻 > 鋼鐵,槍炮與穿越異界的工業黨 > 第53章 農業展望

鋼鐵,槍炮與穿越異界的工業黨 第53章 農業展望

簡繁轉換
作者:曉木生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8-26 23:42:41 来源:搜书1

首先是土地所有權上,在名義上,阿爾達領的所有土地均屬於格萊曼家族,就像天朝古代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屬於皇帝一樣,但實際用於農業生產的耕地是如下歸屬的:近三分之一的耕地直屬於領主府,土地上的產出也全部屬於格萊曼家族,三分之一強的土地被各個村鎮的大地主和鄉紳(包括格萊曼家族的家臣們)所佔據,每年向領主府繳納賦稅,剩余的產出歸於他們自己,三分之一弱的土地屬於數量不少的的自耕農或小地主。

按照一般的套路,伯爵大人應該來一場暴力或者溫和的土地再分配改革,讓領地裡的農民人人都有一塊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的田地,做到耕者有其田,然後人人齊頌領主的英名。但是保羅期盼的可不是小農經濟下幸福的田園牧歌生活,他憧憬的是工業化的機器大生產,而小農經濟是通往工業化之路的重大障礙之一。

首先,小農經濟把大量農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限制了自由勞動力的形成,勞動力的缺乏將限制工業的發展速度。

其次,小農經濟的自給性和不穩定性,使廣大小農的生活貧困,沒有力量購買更多的消費品,這就造成市場的狹窄,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

再次,小農經濟力量薄弱,難以購買價格昂貴的機器,也無力采用其他新技術或者進行大規模的土壤改良和興修水利等,從而不利於提高耕地的產量。

最後,小塊土地長期存在還會妨礙農業分工的加強,束縛經濟作物的擴大,延緩農產品商品化的進展。

以上這些因素都將阻止工業化的發展。且不說小農經濟在天朝近代史中的負面作用,就拿法國和英國的近代土地制度對兩國工業化的影響作比較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法國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後,摧毀了舊的封建土地關系,剝奪貴族和教會的土地分給農民,使其成為小土地所有者,這在當時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還提高了農民們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種以小塊土地私有製為基礎的小農經濟在法國持續了100多年。小農經濟逐漸成為工業發展的羈絆,拖延了法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歷史進程,這是法國19世紀後期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英國就不同了,雖然被比喻為“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使無數農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期間充滿著暴力、壓迫,引發了無數悲劇,但客觀上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有利條件。失去土地的農民為了謀生進入城市,加快了城鎮化的進程,也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廉價的自由勞動力。而圈地運動使得大量原先被劃分為小塊的土地連成一片,可以更加方便地種植新的農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灌溉系統,采用先進的耕作方式——這些都是小農小戶無力獨自承擔的,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整體產量。

這也是為什麽18世紀法國的科學發展同樣碩果累累,工業革命卻首先發生在英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保羅非但不想“均田地”,而且想把土地進一步集中起來。領主府和各大地主所擁有的土地在所有權上已經夠集中了,但是在地理上還比較分散,他需要協調各方擁有者進行土地置換,通過一系列政策法規促進土地流轉與經營集中,促進大型農場的建立和推廣農業機械化,以及根據耕地的分布興修大型水利工程。

對於那些自耕農和小地主,使用暴力手段剝奪他們的所有權不在保羅的考慮范圍之內,上一世的出身和所接受的教育讓他不願意背叛自己的“精神階級”。既然已經存在了,那就作為大農場經濟的補充,同等條件下的單位產量還要高一些,畢竟天朝的精耕細作養活十幾億的人口,還是有很多優點的。他打算以村為單位建立農會、合作社一類的組織,由領主府出錢置辦農具、耕牛等生產資料,低價租給自耕農們使用,以幫助他們提高勞動效率。 至於工業化所需要的勞動力,他盯上了領地內的另一大群體——農奴,這個世界是存在奴隸制度的,而且十分普遍。

說來諷刺,讓保羅既鄙又忌憚的教會反而是奴隸制度的最大反對者,其成立之初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天主之下人人平等,教會的地位被各國的廣泛承認後還大力推行過幾次廢奴運動,但是最後都因為既得利益階層的抵觸不了了之,隨著教會高層和各國貴族日趨同流,這個理念就漸漸停留在口號上了。

但是伯爵大人可不打算僅僅當口號喊一下,主觀上,他接受不了奴隸製這種存在,客觀上,發展工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在自己的領地內廢除奴隸制度勢在必行。

對於領主府直屬的農奴,保羅打算給予他們自由,任其去留,留下的將在自己的新型農場中培養成農業工人。對於各大地主所擁有的農奴,如果他們不放人的話,那就等著歷史的車輪碾壓吧。

至於因為廢奴而失去的農業勞動力,完全可以通過推廣新型農具進行補充,在狹窄的土地上毫無用處的機械或者設備,可以有效地應用在新的大型農場裡。保羅打算製造羅瑟拉姆犁、克羅斯基爾碎土機、鋸齒形耙、條播機、收割機、脫粒機等等農業機械,這些東西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製造出來,而且僅靠畜力就能運作,都是當年英國18世紀農業革命中的利器。

另一個提高土地產量的方法就是四圃式輪作法,這種種植制度,就是將所有耕地劃分為四個耕區,在四個耕區內分別種植蕪菁、大麥、三葉草和小麥等作物,每年依次輪換。它廢除土地休閑,作物收獲後的耕地也不作放牧地,改放牧地為耕地,擴大了作物種植面積;它種植豆科牧草並施用家畜廄肥,加速恢復和提高土壤肥力,既有利於農作物產量的穩步增長,又有利於耕地的長期合理使用,還能為家畜提供優質舍養飼料;它促使家畜飼養由放牧向舍飼轉變,有利於養畜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還有就是良種培育了,不過這個保羅就不太懂了,只能等到招募到相關的農業專家再落實這件事了。

保羅堅信,經過上述的一些列改革,阿爾達領的農業產出絕對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這樣就能釋放和供養更多的勞動力,為將來的工業化鋪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